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学生军 >

第106部分

抗日学生军-第106部分

小说: 抗日学生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将!
第五卷 横扫全国 第七十章 火速南下
    李永贵、张二江与沈最和他手下的江海、郭浩等人,几乎都是斩鸡头喝黄酒的好哥们儿。
    眼见自己辛辛苦苦追到的猎物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虽然两人并不以为意,但总还是要逮着机会开开玩笑,敲诈几顿酒喝的。
    张二江还算好,李永贵率着第七旅追了多半天,这时候放松下来,不免感觉有些疲累。两人遂不急着回营,只命令部队原地休息,同时顺便“协助”“忠义救国军”的弟兄们打扫打扫战场。
    沈最心说,这哥俩到底还是不肯白跑一趟!
    不过,反正“忠义救国军”已经赚到了大功劳,那些战利品是应该拿出来让大家分享的。于是,他向江海使了个眼色,让他去协调安置兄弟部队,自己陪着李永贵、张二江返回他的临时指挥所,把酒叙旧。
    一路上沈最不停地拿他刚缴获的日本罐头勾引两人的馋虫。
    张、李二人知道,“忠义救国军”向来都是国军中补给最丰厚的部队,对沈最从日本人那里缴获的东西羡慕不已。其实他们不知道,酒井少将一穷二白!不过好在从黑田少将那里,沈最还是搞到了一点东西!
    另外,“忠义救国军”剿灭了酒井少将那伙日本强盗,让当地百姓感激得不得了,把他们当成救星来供,什么土特产都拿了过来,不让收还不行!
    谁知道几人刚摆开碗筷,就听到外面传来隐隐约约的隆隆声。三人不得不放下酒杯出来查看。这时哨兵来报:
    “报告长官,外面有学生军的坦克部队开过来了!”
    沈最还未回话,一旁的李永贵已经叫了起来:
    “坦克部队?怎么可能?他们不还在徐州吗?怎么到这儿来啦!”
    张二江没有开口。眼里也全是疑问。
    三人对看一眼。赶紧加快步伐出去相迎。
    BT坦克地速度很快。远远望见三人过来。打头地坦克嘎然而止。圆盖打开。王维一那张架着圆眼镜地脸冒了出来。随即他“嗵”一声地跳下坦克。大步跨到沈最面前。举手敬礼:
    “沈军座好!”
    沈最见他一本正经。赶紧回礼说:
    “王师长客气啦!听说第师刚进商丘,怎么这么快就到这儿来啦?该不会是见我抓了黑田,找我兴师问罪来了吧?”
    他说到后面,忍不住还是开了句玩笑。
    王维一一脸苦笑,摇摇头说:
    “没办法,劳碌命呗!刚接到军座的电令。商丘城移交给第军,第师立即急行军赶往蚌埠!要求以最快速度通过合肥,行军目地地是芜湖!这不,军座怕老王不卖劲,连军部直属的坦克团都调派给俺啦!”
    他转头对张二江、李永贵说:
    “你们两个,赶紧去集合队伍,立即归队出发!”
    张二江、李永贵在旁闻言,早收起了嘻皮笑脸,这时听到命令,都挺胸昂头。大声应道:
    “是!长官!”
    敬了一礼,便分头向各自部队的集合地跑去。
    沈最倒不介意两人说走就走,只是盯着王维一。脸上全挂地是问号。
    王维一双手一摊,耸耸肩说:
    “沈老大你别问我,我只是奉命行事。你要问,就到徐州去问军座吧!呵呵呵!主力打徐州前,我在商丘城外猫了近十天,人都快闲得发霉!如今刚拿下商丘。水都没来得及喝就被赶了出来!弟兄们熬了一两天,累起来也要命啊。”
    沈最信步走到旁边的小树丛,撅了一根小树枝,抽打着树丛,闷声道:
    “老三究竟在搞什么名堂?一边催促我急急北上,一边又命令你火速南下!与其这样,还不如我直接留在后面,等着你们下来就好!这样跑来跑去的,很好玩吗?”
    王维一慢慢蹭到他面前。四面望望。低声说:
    “军座什么也没说!不过我自个儿分析,军座一定是看到了这一点:日本人见咱拿下了徐州。肯定慌了手脚!为了确保他们顺利进攻武汉,不被咱学生军冲进来搅局,唯一的选择,就是沿合肥一线重新组织防线。所以,如果咱们够快,就能抢在敌人前面通过合肥,让他们的计划落空!”
    沈最想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心里暗赞王维一不愧是学生军的智将,嘴上却反驳说:
    “老三拿下徐州都快两天了,鬼子就算再蠢,这时也早反应过来。你们早不着急,这时才回过神来拚命赶,只怕是已经迟了!”
    王维一摇摇头说:
    “不一定!临出发前,我悄悄问了陈参谋长,他说,鬼子兵力有限,徐州过去又没有险要关隘,兵力太少不起作用。所以他们重新组织防线的速度一定快不了!”
    沈最闻言抬头,上下打量着王维一说:
    “赶情你知道内幕啊!那还搞那么神秘干什么?”
    王维一一僵,搔搔头干笑着说:
    “猜地!大部分是猜的,真的,我发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骗谁也绝不敢骗你啊沈老大!”
    他停了停又陪笑说:
    “军座要求保密,我也没办法啊!”
    沈最见他这会儿又摆出了一副可怜样,对比他刚才的一本正经,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还用你说?说吧,那家伙打算怎样安排我的忠义救国军?该不会也象你第师这样呼来喝去吧!”
    王维一点头哈腰,陪着笑脸说:
    “那哪能呢!你可是我们老大的老大啊。我们第师这次动作最快,部队休息了好些天,消耗又最少。士兵们训练底子又好,所以才捞到这任务!别看军是晋绥军的王牌,比行军,不一定是我第师的对手!军座身子不好,要不然,以他的性子,一定亲自冲到前面去了,哪还会有我老王卖弄的份啊!”
    他见沈最一瞪眼,赶紧说:
    “你们还是按计划去徐州,军座在那儿等着呢!之后地事,我是真不知道啦!”
    沈最想想不对,又问:
    “难道你们就这样杀过去,万一撞到鬼子的大部队怎么办?”
    “李平的侦察支队早就过去啦!刚开始打徐州,他们就潜了,张军座连徐州都没让他们进比我们还惨这阵子,恐怕已经到合肥了呢!”
    沈最放下心来,听出张野计划周密,也就不再多问,只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说:
    “好事全给了你学生军!你老王面子大啊,连老三地宝贝坦克都拐来了。以后记得吃完了肉,也赏我忠义救国军点汤喝喝!”
    王维一赌咒发誓地叫屈说:
    “哎哟哟,那坦克可真不是我拐来的!沈老大你想,就凭我老王这点面子,能拐来军座的宝贝吗?这是军座为了防止意外,怕鬼子真有了防备,才特意配过来的,以便意外时咱可以用这些铁疙瘩硬闯!”
    沈最见王维一脸都急白了,轻轻一笑,紧绷的脸松驰下来:
    “行了行了,算你老王说的有理!芜湖离南京不远,是鬼子进攻武汉地必经之路,敌众我寡,你们要小心行事!等这一仗打完,我再和老三一起,为你摆庆功酒!”
    因此等到沈最见到张野时,他第一件事就是把酒井少将和黑田少将的军刀亮摆在他面前。
    张野笑吟吟地也不说话,让沈最颇有一拳打到空处的感觉。
    直到两人单独在一起时,张野才向沈最解释了一下他的想法。
    沈最并不反对张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突然出兵,他只是对“忠义救国军”被排除在行动之外感到不满而已。其实他巴不得学生军尽早南下,以挽救武汉战局。毕竟学生军这边打得越好,武汉那边国军受到的压力就越小。
    沈最很清楚,学生军的根基是在晋省,所以他一直担心,张野尽管奉命南下,也不肯走得太远,出工不出力!
    话说回来,委员长不也正是出于这方面考虑,才一边封官许愿,一边又调第军和“忠义救国军”听从学生军号令,接应学生军南下吗?最近又听说,委员长已经宣布,要戴长官到徐州来嘉奖有功将士。所有这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安张野的
    所以他相信,张野地举动,甚至出乎委员长地意料!
    学生军顺利拿下徐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之前学生军进展缓慢,大有屯兵徐州城下,逡巡不前地迹象,使得陪都舆论非议颇多。
    谁知张野不动则已,一动惊人,不到两天就攻下了重镇徐州,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真正做到了静如处子,动若脱兔!
    现在,张野又分兵急插,从战术上来说是争取主动,但从战略上来说,将会彻底打乱日军精心准备了近半年的武汉会战布局!
    看来大家的担心都是杞人忧天!
    张野和学生军不但大举南下,而且深深地、义无反顾地踏进了中原这滩浑水之中!
第五卷 横扫全国 第七十一章 沈最之忧
    其实,自从“忠义救国军”奉命南下之后,沈最的内心一直颇为郁闷。原因很简单:他奉命南下作战,结果仗没捞着打,倒受足了白眼!
    因为“忠义救国军”原本是军统戴长官为了响应委员长全民抗日的号召,从全国各地的军统青年训练班中选拔精干学员组建的。毕竟军统只是一个特务机构而非作战部门,所以“忠义救国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类似民团或义勇军的性质,并没有纳入国防部的军事番号之列。
    尤其是军统青年训练班的培训,向来都是更加侧重于爆破、暗杀、潜伏、偷袭等特殊技能,却并不擅长正规的军事作战训练。而且,戴长官虽然出身黄埔,却并不精通军事;军统体系里面,也没有足够的军事指挥官员因此尽管“忠义救国军”的士兵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个人能力也比较突出,可是聚拢在一起便成了一盘散沙!客观地说,组建之初的“忠义救国军”作为一支军事力量,其实是不合格的,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不仅国防部和国军嫡系部队的将军们瞧不起这支杂牌军,就连戴长官自己,对于他呕心沥血亲手打造的这支子弟兵拉到真实战场上的表现如何,也是心中无数的。
    但是,“忠义救国军”随学生军独立师北上晋省之后取得的一连串辉煌胜利,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如果说学生军是全国抗日战场上涌现出来的奇迹,那“忠义救国军”就是军统打造出来的奇迹!这在戴长官影响力颇大地陪都表现得格外明显。毕竟“忠义救国军”在晋省的不败战绩,已经完全压倒了所有的国军正规部队!
    戴长官于对学生军和张野本人了解得比较透彻。他很清楚这些功劳其实都是跟在学生军后面拣来的!如果没有学生军的悉心照应,“忠义救国军”不要说立功,想不吃败仗都不可能!
    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搞搞阴谋诡计还勉强可以,说到练出一支百战强兵奔赴前线同日本鬼子真刀实枪地硬碰碰,那还是国防部那些鼻孔朝天的将军们要里手得多!
    不过,无论如何,看见自己辛苦缔造的子弟兵能打硬仗、打胜仗,心里的得意劲那是想藏都藏不住的。
    然而有得必有失。戴长官地荣耀,恰恰证明了国军正规部队的失败!
    一年多来,随着华北战局日渐好转,陪都的各大报纸在报道胜利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分析一个奇怪地现象:
    耗费了国家大量财力地二百多万国军大都是逢战必败。鲜有听到大捷地好消息;偏是八路军、学生军、忠义救国军这些改编、组建时间不长地杂牌部队。取得了一场接着一场地辉煌胜利!
    被舆论置疑地滋味并不好受!
    并且受舆论影响。少数国民政府地议员们也开始把批评地矛头指向了国防部。
    尽管委员长和晋省地阎长官、绥远地傅长官均未表示支持这种言论。
    学生军地张野。甚至因此专门撰文在陪都各大报纸发表。赞扬国军是华夏抗战地中流砥柱!他们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牵制了侵华日军地大部分力量。所以才为学生军地成功创造了条件。云云。但是。效果甚微。批评地声音仍在不断增多。
    感觉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地国军将领们对此极为不忿。
    古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众必非之。”“忠义救国军”锋芒太露,难免惹来了不少羡慕和嫉妒!并且。军统特务又向来在国军中横行霸道,声名狼藉,倚仗着委员长和戴长官地纵容,令国军将军们敢怒不敢言。
    对于八路军、学生军的成功,他们并没有什么意见,这得益于张野的那篇文章。也因为这两支部队的战功都是实实在在的!就连卫长官、孙长官这样的大佬,也对张野赞赏有加。
    但是对于“忠义救国军”,他们就极不服气!
    沈最不过是个小特务头子,一天真正地兵都没有当过,他懂什么打仗?况且,“忠义救国军”的功劳都是依赖学生军取得的!
    连戴长官都看出来的问题,这些行军打仗行家里手的将军们,自然也是看得清清楚楚!
    不服加上嫉妒,沈最和“忠义救国军”南下后的际遇早已注定。
    不管“忠义救国军”之前怎样牛叉。南渡黄河之后。自从进入了国军的势力范围,沈最的日子就没有省心过。
    “忠义救国军”不过区区两万多人。而旁边国军的师长军长遍地都是!论资排辈根本就没有他发言地余地!何况“忠义救国军”并不隶属于国防部,战区长官也显得生疏而客气。每次作战会议总有冷言冷语针锋相对,指派给他地任务也全是给各部队收尾打杂,根本捞不到打鬼子的机会。
    尽管沈最老于官场,通晓世故,可毕竟是一个三十出头地热血青年。不论他怎样努力低调,手下的那些官兵,如江海郭浩之类,却并不把国军放在眼里。对于本部受排挤的境况,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明明白白。
    “忠义救国军”的一干高级将领,象江海郭浩等人,大都出身于名门,心高气傲,也就只有张野最对他们的胃口!因此张野在“忠义救国军”中的威望,其实比沈最还高。
    张野不仅会打仗,吃喝玩乐也样样精通,对于世界形势、各地风情更是头头是道!倒似比他们还见多识广,由不得他们不服!这一点沈最就差多了,沈最是农家子弟出身,虽然精明强干,武艺高超,也在陪都的官场历练过,但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