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学生军 >

第93部分

抗日学生军-第93部分

小说: 抗日学生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师团留下的战利品,足够他们忙活一阵了。
    等到学生军三个师和“忠义救国军”再次汇聚城下,城头上的三国大佐和柄泽中佐看得眼都直了!
    只见城外军旗招展,热闹非凡。一队队精神抖擞、军容整肃的队伍不断地从远处开来,在城外排列成整齐地方队。那黑压压的队伍,竟是一眼望不到边!
    从望远镜里,依稀还能看到敌人的炮兵部队,那汽车拖拽的火炮,成群结队,远胜于己。虽然并没有开战,单是那强大的威压,便已经令三国大佐和柄泽中佐冷汗直流了。
    不久,随着哗哗的马蹄声响,十余名学生军的骑兵耀武扬威地冲到城下,将一根根长长地竹杆高高举起,竹杆上挑着一个个血污的人头,每个人头下边,都挂着一把闪亮的日本军刀,和一件缀着军衔的日本军服。
    三国大佐和柄泽中佐初时面面相觑,尚不解自其意。及至两人用望远镜仔细观看,才发觉那些人头,竟然就是头天突围出去的师团的长官,自中岛中将司令官和中泽大佐参谋长以下,一个不少!
    这个发现实在太过惊人!
    三国大佐面皮紫胀,目眦欲裂。他“啊”地狂吼一声,“刷”地扯出腰下的军刀,反手向脖子上只一勒,便颓然直栽下城墙,“扑”地一声,重重砸地坚实地地上,将黄土地砸出一个大坑,而他地军刀也飘然坠下,“呲”地倒插在不远处的地面,刀把犹在微微颤动!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令柄泽中佐措手不及!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城下三国大佐那血肉模糊地尸首,徒呼奈何。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旁边又有几个绝望的炮兵联队的中佐少佐,甚至连辎重兵联队的官佐,都不约而同地作出了与三国大佐一样的选择!
    这一连串的变故,彻底搅乱了柄泽中佐的思路。过了好半天,他才终于回过神来!
    定下心来的柄泽中佐悲愤莫名!看着竹杆上高高挑起的司令官阁下的首级,他象三国大佐一样绝望!
    他立即命人吹响紧急集合哨,将城内的所有日军集中列队,然后提高嗓门,沉痛地说:
    “士兵们,有一个不幸的消息:就在此时,就在城外,学生军正在羞辱着司令官阁下的首级!我们的师团主力,虽然在昨夜突围出城,却依然落入了学生军的圈套,全军覆没了!作为光荣的第师团的一员,我们绝对不能容忍敌人加诸于我们的羞辱!哪怕拚光所有的人,我们也要杀出城去,夺回司令官阁下的首级!师团的荣耀,绝不能毁于我等之手!现在,大家就随我冲出去,同学生军拚了!”
    他大开城门,率领几千鬼子兵端着刺刀,呐喊着向学生军的阵地冲去!
    这种螳臂当车的自杀行为,当然不可能撼动学生军的阵势。见到鬼子冲出城来,学生军的骑兵们纷纷勒转马头,向后奔去,一路上放声大笑,将竹杆上的人头挥来舞去,只激得鬼子兵愤怒欲狂,不管不顾地紧追不舍。
    等到骑兵们奔回阵地,早有准备的学生军纷纷从工事战壕内伸出机枪,“咯咯咯咯”地扫射起来。密集的子弹登时就撂倒了一大片冲在前面的鬼子,柄泽中佐亦在其中!随即,后面的炮兵“轰隆隆”地开了火,用炮弹在鬼子和城市之间筑起一道铜墙铁壁,截断了出城鬼子的归路!
    “轰隆隆”的炮声和“咯咯咯”的枪声交织成片,弹片和子弹四处横飞。鬼子是由炮兵和辎重兵组成的,战斗力本来就比步兵差一筹,战斗素养也差远了。他们一旦被困住,便茫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再加上柄泽中佐已死,佐、卫级军官亦少了好大一片,鬼子失去了统一指挥,变得象没头苍蝇一样各行其是!
    学生军却不管对方情况如何,他们只管按部就班地扫射、轰击,轰击、扫射,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军实力远远超过鬼子,所以士兵们内心笃定得很,一个个沉着冷静地开枪射击,将平常训练的水平一丝不苟地发挥出来,对鬼子的狂吼乱叫毫不在意,反而兴奋不已。
    这场一边倒的奇怪战斗看得沈最大摇其头。
    他没想到张老三为了将鬼子引出城来,竟然使出了这么毒辣的计策。而鬼子果然乖乖地中了圈套,被张老三玩弄于股掌之上!
    而在鬼子冲出城外的之后,特种大队和侦察大队迅速出动,从后方直扑城内。在没有鬼子防守的城市里横冲直闯,如履平地,很快就控制了整个城市!
    及至伤亡惨重的鬼子终于顶不住学生军的枪森弹雨,想要转身逃回城内时,却惊恐地发现身后的城头上竟然高高飘扬着学生军的青天白日红旗!
    在这样的绝境之中,鬼子兵的战斗意志崩溃了,大群大群的鬼子兵哭喊着扔掉步枪,跪在地上向冲杀过来的学生军求饶。
    而就在大局已定之时,张野已经回到了指挥所,对着地图开始琢磨北上大同的战略步骤。
第五卷 横扫全国 第四十九章 无奈分手(求月票)
    其实张野并不是很想北上,因为傅长官率二十余万晋绥军出击大同,都一个多月了,也未能寸进,显然华北日军这最后一股残余力量并不好对付。
    并且以傅长官百胜将军的美名,还迟迟不能建功,而是要等到学生军过去摘这胜利桃子,占个现成便宜,这对于向来同傅长官交好的张野来说,殊无必要。学生军即便得胜,也是胜之不武,而傅长官那张老脸可就没地搁了。
    可是既然日军仍然猖獗,仍然为祸一方,学生军就不应该放过他们。
    如果学生军不去,一任晋绥军孤军奋战,也大违张野当初建军即为打鬼子的宗旨。再说,东北方向,日军最强大的势力关东军仍然在厉兵秣马,枕戈待旦,随时都有可能跃马中原。
    虽然华北一地目前形势渐趋好转,但是国内的总体战局还是阴去密布、风雨欲来。华北一地偏安,完全是因为日军将主要力量集中到华中,同国军精锐在武汉进行大规模会战的缘故。
    并且,张野从拉赫曼诺夫那里,了解到最近在吉林东北,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的张鼓峰一带,日本关东军同苏联红军的关系十分紧张,颇有剑拔弩张之势。而这正是关东军在明知华北日军处境危急却仍然不发援军的原因。
    张鼓峰事件啊!
    张野深深地感叹着。
    他的历史并没有学好,但是也听说过张鼓峰和诺门坎这两个与关东军有关的地名。他只隐约记得,苏联红军这两仗都打胜了,而且打得还挺痛快,彻底断绝了关东军进军苏联的野心。
    之后,日军大本营便全力南下,把进攻目标确立为中国和东南亚一带。而苏联红军两战两胜,摸清了关东军的实力和日本政府的态度。打消了后顾之忧,开始全力以赴应付来西线德国的威胁。
    斯大林是个从不肯吃亏的铁腕人物,所以日本人踢到铁板并不奇怪。对于张野来说,苏联红军地胜负无关紧要,但是日军南下带来的危害却与他息息相关!
    他绞尽脑汁思索了很久。都找不出将日军祸水北引的方法!苏联红军实在太强大了,号称最强的关东军也远不是敌手!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联合苏联红军。共同对付关东
    因为在击溃华北日军之后,学生军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南下支援武汉会战,二是北上对付关东军。别无他路!
    张野不愿意南下。因为武汉会战规模太宏大了,对于学生军来说,那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扔进去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如果一不小心,还可能将这支辛辛苦苦耗尽心血才打造出来地部队彻底葬送!
    除此之外,那里的水太深,遍地都是国军的大佬,还全都是委员长地嫡系。远不是自己所能比拟地。一旦趟进了那潭混水,学生军的命运,恐怕就由不得自己做主了!
    而北上也同样充满困难。此时的关东军正处于鼎盛时期,兵力将近百万,而学生军加上“忠义救国军”也不过十万人,处于绝对地劣势。与关东军相比,无异于以卵击石!
    晋绥军虽然有二三十万部队。可那是阎长官的地方部队。负有守土之责,出省北上共击关东军的可能性极小!再说晋绥军也是阎长官苦心孤诣打造出来的。阎长官又怎么可能拿它来跟关东军拚呢?
    因此学生军一旦北上,就是完完全全地孤军奋战了。即使有根据地来供给后勤需要,但是运输补给线过长,很容易遭到鬼子袭击。学生军又没有飞机,既不能预警,也不能从空中拦截敌人空袭,打起仗来太过吃亏!
    这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张野再三犹豫,仍然不能下定决心。好在十家庄之战刚刚打完,学生军还需要好好休整一段时间,所以,他还有足够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
    不料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冒了出来!
    沈最拿着戴长官的电令来向他告别了。
    由于武汉会战,国军兵力吃紧,委员长想起了北上抗日的“忠义救国军”,要求戴长官将其调回内地,参加武汉会战!
    戴长官因为“忠义救国军”在华北屡战屡胜,功绩在国军中首屈一指,而在陪都军界大出风头,成为国军中炙手可热地人物!国军中那此原本看不起军统的将军,也纷纷改颜相待。
    不过戴长官本人并不精通军事。他飘飘之余,认为自己一手缔造的“忠义救国军”已是战力远胜日军的强大力量!就连张野遭逢危难,也是由于“忠义救国军”及时北上救援,才得已转危为安。
    于是他认为,只要“忠义救国军”一旦南下,必然马到功成,缓解目前的武汉危局,为军统再立新功!因此即使委员长不说,他都想要毛遂自荐呢!
    再说,委员长能够在危急之中想到“忠义救国军”,这也是军统的莫大荣耀,机会难得,哪里还会推辞?当时他就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了。
    而沈最收到电报,却左右为难起来。
    他当然知道,自己的胜利是怎么来地。没有张野和学生军,“忠义救国军”根本就什么都不是!区区两万人地部队,投入到武汉那个动辄上十万人的大会战中,又能够起到多大作用,戴长官不明白,他沈最可是一清二楚地。
    从内心来说,他并不愿意这么快就同张野分手,离开华北返回内地。尽管从张野那里,他已经学到了很多指挥作战的方法,可是还不足以独当一面!而“忠义救国军”的官兵们,也一样不想离开并肩作战了几个月的学生军弟兄。可是军命难违,他无法拒绝一手将他提拔起来的戴长官。
    按说,现在十家庄已经夺回,华北战局好转,“忠义救国军”再留在华北殊无必要。可是之前他就同张野多次谈论过武汉会战,听张野的口气,对国军坚守武汉的前景并不看好。对于盲目相信张野的沈最来说,自然也不愿意去趟这潭混水。
    所以他才一直紧跟着学生军,对于内地颇为吃紧的战局装聋作哑。可是现在军令已下,他已经不能再回避了!
    既然之前没有接受张野的好意,将“忠义救国军”与学生军合并,那就不能不服从陪都的命令南下参战。
    对于这个问题,他同张野一样烦恼。
    坐在夕阳下的小院里,微风徐来,带来泥土的清香,却吹不走两人心里的郁结。沈最叹着气,对张野说:
    “老三,你不用劝我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尽管此去吉凶难料,但是身为军人,绝不能临阵退缩!今后,虽然你我不能并肩作战了,但不论身在何方,都是一样在为了国家民族而战,也不必效儿女情长。惭愧的是,二哥一直也没有帮你什么,倒是叨扰不少,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弥补吧!”
    张野象李校副一样捧着茶杯,缩在椅子里默然不语。
    沈最勉强笑笑,接着说:
    “老三,我也舍不得你呀,眼看都要走了,也不给二哥一个好脸看看?”
    张野闷声说:
    “二哥,早跟你说过,武汉是个大绞肉机,不论多少人都填不满!日本人下定了决心,想要速战速胜,逼委员长屈服。现在他们兵锋正盛,国军也许会在局部取得优势,却改变不了总体失败的结局。抗战一事,任重而道远!你的忠义救国军现在还很弱小,去了也是白白送死,不如留下来,为国家保存一份力量,那才是真正的智慧。明知结果还盲从命令,不是勇敢,是愚蠢!”
    沈最苦笑道:
    “老三,相聚苦短,我心意已决!你还是给二哥说点好听的吧!如果有什么锦囊妙计之类,二哥定然笑纳,其他就别说了吧。等打完这一仗,你我兄弟再见时,想骂什么二哥都洗耳恭听!”
    张野也叹了口气,幽幽地说:
    “算了,反正劝不动你,咱就不多说了。不过你的忠义救国军,也浸润了不少你我的心血,要是白白牺牲了,未免可惜。作为一军之长,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麾下官兵的安危!所以,老三我劝你一句,别太深入战区,让别人当成枪使。一见不对,立即向陪都或华北方向撤退,切记不要硬拚。你是军统所属,其他人指挥不了。戴长官又深得委员长信任,即使惹出了乱子,也自有别人担当,你只要带好部队就好了!”
    沈最郑重地点点头说:
    “说得好,二哥记下了!”
    张野又向椅内缩了缩,仰头望着天边血红的夕阳,不再言语。
    落日的余辉照射过在,在两人的身后拖出长长的影子。
第五卷 横扫全国 第五十章 返回泉阳(求月票)
    送走了沈最和“忠义救国军”,张野的心里空落落的。仿佛一下子失去了力量,整个人都变得恹恹的,没有半点精神。
    从沈最的离去,他切身感受到了国内战事的紧张,也明白委员长之所以没有直接下令调学生军进中原参战,而是只调走了直属军统的“忠义救国军”,多半是看在阎长官的面子上。毕竟学生军目前在名义上仍然挂在晋省政府辖下。
    并且,委员长多半还有另一层意思。
    阎长官独霸晋省十几年,简直成了晋省的土皇帝,且还曾在内战中与委员长唱过对台戏。委员长自然早就想要在晋省内扶持一个可以与阎长官分庭抗礼的势力,以削弱阎长官的权势。可是阎长官老谋深算,根深蒂固,又岂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