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生命的学问 作者:牟宗三 >

第11部分

生命的学问 作者:牟宗三-第11部分

小说: 生命的学问 作者:牟宗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儒學不能看成是個人的思想理論,孔孟不能看成是諸子百家之一。原夫孔子立教的文制根據就是周文。而周文的核心則在親親之殺,尊尊之等。由親親尊尊演變為五倫。親親尊尊與五倫都是文制的。這是經過夏商而至周公制禮才確定。五經中的史料以及道理都在表現這一套。孔子繼承(述而不作)這一套,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作春秋,其中心觀念,就是懀烙H親尊尊之文制。文制不是個人的一套思想理論。後來經過孟子道性善,順仁義而直指本心,直向上透,遂開儒學高遠理境之門。經過宋明理學的發展,益臻廣大精微之境。這是屬於儒家學術思想的內容之一面。這一面不必人人皆懂,亦不必人人皆贊成。(實則不贊成只是由於不及。不懂不理可以,若硬要反對,則只是意氣或根本不及)。但是親親尊尊五倫方面,則人人皆懂,政府維持儒教,尊崇孔子,亦只有從文制方面才得體。不必定要作之君,作之師:既要做皇帝,又要作教主。以前的皇帝雖然專制,但是他們卻懂得這一層。他們不出來爭著作教主。他也要受教,讀拢藭R灾煸爸能下拜孔子,還能知“孔子萬世師表,豈可以政治分位論”的道理。禁止演拢藨颍彩撬幎ǖ摹VT位不信,試看今日。自林語堂編“子見南子”劇本,山枺苤莸诹袑W即演“子見南子”以來,一葉知秋,即可知今日之劫難,並非偶然。此真歷史家所應大書而特書者。政府維持這方面的文制,不算專制,不算極權。破壞這方面的文制,侮辱立教化的拢说淖杂桑荒茈S便有。政治上的自由民主,不是首出庶物的枺鳌!

  從這裏,我即說第二點: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總之在人民的現實生活上,文制是否必需?在此,我斷然答之曰必需。凡是文制都是表示現實生活上的一個常軌;有普遍性,有一般性。民主政治是政治生活的一個常軌,所以民主政治也是今日的一個文制。西方除科學外,惟賴有民主政治與宗教這兩個文制,才能維持他們生活的常軌。宗教是政治生活外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個文制。這不能由民主政治來代替,也不能由科學來代替的(科學不是一個文制)。我們也不能拿西方的宗教來代替。耶穌教不能移植到中國的民族性裏而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個文制(理由我這裏不必說),我們還得根據我們的文化傳統及拢藖斫⑽闹疲鳛槲覀內粘I畹姆绞健N闹朴衅毡樾耘c一般性,這是從社會上一般人民日常生活來作想。不是單獨對某一部份人作想。也不要單從自己的立場作想。現在的中國人,農工商都知道尊崇祖先,尊崇拢耍┯兄R份子,腦子裏充滿了一些不成熟觀念,個個都是空前絕後,菲薄祖先,菲薄拢恕6移渌剂繂栴},見諸議論,又都是從自己的立場來作想。這就是今日知識份子的無器識處。他總以為:我們是研究學問的人,我有研究的自由。那麼你為甚麼一定要推一個孔子出來呢?為甚麼一定要尊崇儒教呢?在我自己的研究自由上,我反對。這種人只知道他自己的主觀立場,所以他也把一切學術,都看成是個人的思想理論,洠в猩觞N學術還有文制的意義。若有人從文制方面想,他就以社會上高等知識份子的身份,出來反對。他殊不知天下人,不都是研究學問的人。就是研究學問的人,也得有與一般人共同的日常生活。人在社會上誰無專業?豈獨你研究學問的專業?但是農工商都知道尊崇拢耍瑳'有以自己的專業為唯一的尺度,這不是知識份子的見識、虛心與客觀都不及農工商嗎?這是第一層。復次,你如果是一個自由思想家,是一個浪漫不羈的詩人文人,你可以衝破一切禮法,你可以不受任何文制的束俊7膊皇俏宜枷胄郧樯纤S可的或所喜歡的,我一概不能忍受。你可以向孔子挑戰,你可以向耶穌釋迦牟尼佛挑戰。我寧願顛連困苦甚至犧牲性命,我也不願委曲自己。這點,我承認你天才的性格。但是,你須知天下人不都是你這樣的天才。你天才你的,我還是文制我的。你不吃家常便飯,你不能叫天下人都不吃家常便飯。你不能以你自己為尺度。這是第二層。復次,一個有自覺生活的人,在他的覺悟過程中完全以自覺中的自明自得為證。他心中也無天,也無地,也無拢恕K约盒闹械淖悦髯粤司褪翘炀褪锹}人。佛家所謂即心是佛,即是此義。禪宗裏面有所謂呵佛罵祖也完全是以自己之本心作證。但是你須知他的呵佛罵祖,無天無拢耆侵杆约旱男拮C言。其本人雖有點昂首天外的狂氣,但他究竟還是以拢苑馂樽凇K麃K不能以他自己昂首天外的氣概,否認儒家文制、佛家文制的建立。在他自明自了的過程中,也可以不注意這些粗末的文制。但他究竟還是在這些文制中顯精采,這種顯精采究竟也不是德的成熟境界。注重文化制度的人,還是認為這種狂氣有流弊。所以文制總有它客觀意義與客觀價值,以及其文化上的意義與文化上的價值。這是第三層。我以上所說的三層,都是研究學問的知識份子所可持以否認文制的根據的。但是近時知識份子所能知道的,也只是前兩層,(即是學術自由與不吃家常便飯的天才),或者只是第一層。至於第三層,尚不甚在他們的意識中,而此第三層實不是反對文制,只是有橫決的流弊而已。若只是停在第一層次上而否認日常生活中教化上的文制之建立,那是頂不負責任,頂無器識,頂個人主義主觀主義的態度。試想三四十年來的中國知識份子,豈不是只拿這個態度來否定一切道揆法守嗎? 

  洠в幸粋客觀的文制為道揆法守,社會上的是非善惡的判斷,未有不混亂的。而一般人的生活,尤其是知識份子,亦必是十分痛苦的。因為無客觀的文制,無中心的信念,無公共遵守的道揆法守,一切都懀约旱闹饔^意識來決定,都懀约鹤杂X的觀念來決定,那未有不混亂不痛苦的。因為人不能都在或總在自覺中過生活,總得有一個不自覺或超自覺的枺髯鲬{依。這就是莊子所說的人相忘於道術,魚相忘於江湖。相忘就是超自覺,不自覺。不自覺其所懀乐少F,而得養其天年,潤其生命。若是離開這個不自覺的懀溃幵陉懙厣希囔阋阅庾R中時時在自覺奮鬥,則其痛苦可知,其生命亦快完了。客觀文制之於生活亦然。知識份子總站在自己的意識自覺中說話,動不動講重新估價,自己來重新認識衡量古拢荣t,這是中了湵〉睦碇髁x之毒,是頂無見識的表示。關於這一層,我在當代青年五卷一期中有“當代青年”一文,說的較詳較明,讀者可取而參閱,以補本文之不足。 

  以上兩點,即儒學含有文制的意義,不可看作個人的思想理論,不可等視諸子百家,以及生活上文制之必須,俱已說明,則今日之祀孔讀經都不是無意義的。祀孔且不說,關於讀經,若站在政府的立場上,亦當設法從文制上著眼,如何措施來實現它。提倡讀經當然不是個人讀書問睿H羰莻人讀書,則開卷有益,而況經乎?那麼提倡讀經或反對讀經,都不只是個人讀書的問睿7磳φ呶乙衙髌洳恢鍖W含有文制之意義。則提倡者就得從文制上著眼。這不是學校裏讀不讀的問睿膊皇嵌欢膯栴}。這是一個客觀的、整個的、徽秩鐣奈闹茊栴}。就學校言,如何設法能實現普遍地讀。各階層的讀,有各階層的懂。這都要靠一個文制來烘托來維持來薰習。如果社會與政府有招模行拍睿瑏碜⒁膺@一個文制的問睿瑒t總可以逐步實現此文制。就是一時不能成為定制,則振刷風俗,整肅官常,在在都可以表示其尊崇拢伺c維護教化。 

“中央日報”四十一年孔子誕辰紀念特刊



現時中國之宗教趨勢

   此書是以英文寫的。原睿隣慠eligious Trends in Modern China,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出版(一九五三年),著者為Wing…tsit Chan。吾初不知其中文名為何。經詢之謝幼偉先生,乃知為陳榮捷,廣枺恕,F任達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中國文化及哲學教授。在國内,吾未遇其人。閱此書後,知其于中國近四五十年來思想文化之趨勢,述之頗詳,亦甚中肯。寫給外國人看,亦足以 增加西人對于近時中國之了解。 


  此書標睿秊椤敖鼤r中國之宗教趨勢”,吾初以爲是講佛教或基督教。審之,只以中國原有之儒釋道三 教及回教為討論之對象。其第一章為儒教中什麽是活的什麽是死的;第二章講佛教中之近代邉樱坏谌拢悍鸾趟枷胫l展;第四章:民間宗教(以道教及各種教門 爲主);第五章:回教之新醒;第六章:知識分子之宗教(討論近三四十年來知識分子對于宗教之態度)。 

一 
   宗教,如一般人所想之通義,當以耶教為典型。中國的儒釋道三教,似乎不是此類。其本伲顒e點即在:耶教為依他之信(信上帝),而儒釋道三教皆不為依他 之信。此三教本伲辖允菑淖约褐男陨希鶕摒B之工夫,以求個人人格之完成,即自我之圓滿實現,從此得解脫,或得安身立命。從此點上說,皆不須依他之 信。故不類典型意義之耶教。然宗教,無論耶教,或儒釋道三教,皆是最内在性的事,皆必通過最内在之主體以求人生之基本態度、信念與立場。故丹麥哲人契爾克 伽德(Kierkegaard)說:宗教是内在性的事,必反歸于主體,以無限之熱情,追求永恒之道福。此只能是個人的事,而毫不能假借者。他又說:“主體 性即是真理。”因爲主體才有決斷。此所謂真理,當然不是科學的真理。乃是人生之基本態度、信念與立場。這是一種決斷。此種決斷只有在最内在的主體上表現。 此相當于中國儒者所謂自信自肯。此自信自肯處之真理性,並非科學所能提供,亦非民主政治所能提供,乃是最超越者,超越乎一切外部事物以上者。故無論科學如 何發展,政治社會如何變化,而此基本態度、信念與立場,決不搖動,亦不能為其他任何外在事物所代替,故僅有科學、民主、工業、技術,乃為不足者。我們還須 有一個態度,一個決斷,一個自信自肯。從此而言,無論耶教,或儒釋道三教,皆表現此義,而自其對于人生宇宙、學術文化之關係言,則儒教與耶教尤爲恰當而順 适。故儒教,在中國雖未成爲宗教,然卻實為“宗教的”,(此義陳書亦提到。)因它實代表一種人生之基本肯定。此種肯定(決斷),在科學與民主裏,是找不到 的。故吾人視之與宗教為同一層次上的事是可以的。宗教,如中文所示,有宗有教。宗是其歸宿,教是其軌道,(方法理論皆含于軌道中。)依宗起教,以教定宗。 故中國以前只言教,而不合言宗教。言宗教則彰顯“依他之信”,只言教,則歸于自信自肯,而惟是依教以如何成拢⒊上伞⒊煞稹哪谠谥黧w性方面說,耶教因歧 出而為依他之信,故不如儒釋道,若從基本態度、決斷、肯定對于人生宇宙學術文化之關係言,則釋道又不如儒教與耶教。依此而言,儒教為大中至正之大成圓教。 其他皆不免歧出與偏曲。際此衰世亂世,人生基本態度與肯定已成問睿褰蹋蚱錃v史之久,化力之大,尤受攻擊。彼雖未成宗教,而實為宗教的。陳榮捷先生 視同宗教而論之,在此時代,實具有深遠之意義。因此時代,因共產主義之出現,因科學、工業、技術化之發達,最足以動搖並缺乏人生之基本態度與肯定也。此為 虛無之時代。吾茲文所說,不能涉及陳書之全體。因有關事實,如回教、道教等,吾所知者甚少。茲就其第一章論儒教者而言之。 

二 
   關于儒教,近四五十年來之情形,陳書自康有爲之國教邉诱f起。康氏于清朝末年曾請求皇帝定孔教為國教。民囯肇造,陳漢章(Chen Huan Chang當為陳漢章)復于上海、北京、曲阜各地,成立孔教會,以康氏為會長。一年以内,在中國、日本、香港、澳門等處,發展為一百三十個分會。在一九一 三年,他們請求國會定孔教為國教。嚴復及夏曾佑俱曾于請求書上簽名。其他學人,包括張枺p在内,亦支持此請求。他們說:“孔教為數千年中國文化之結晶,實 際上已至國教之地位。”外人如 Reginald F。 Johnston 亦說:“他完全同情定孔教為國教之邉印!痹绖P當然亦表贊同。但不管許多學人及官方之支持,而此邉訁s很快地完全失敗了。 

   康有爲的思想怪誕不經,大而無當。陳漢章于學術思想上亦無足稱。他們不知孔教之所以為教之最内在的生命與智慧,只懀麣v史傳統之悠久與化力遠被之廣大,以期 定孔教為國教。一個國家是需要有一個共所信念之綱維以爲立國之本。此意識,他們是有的。此亦可說是一個識大體的意識。但其支持此意識之根據卻是外在的。孔 教之生命與智慧,自明亡後,即已消失。在有清三百年中,孔教實只是典章制度風俗習慣之傳統。康與陳之道德宗教之體驗與認識實不足,思想義理亦不夠。他們的 心思尚仍只是在典章制度風俗習慣之制約中而不能超拔,故其根據純是外在的。同時,時代精神是在政治社會俱在轉變革命中,即是在趨新中,向西方文化看齊中。 這些趨新的意識,雖然也不透徹,然卻是新鮮的,活潑的,富于刺激性,易于煽動人心的。那種只是外在的保守,只懀庠诘母鶕远ǹ捉虨閲蹋ㄒ虼藝桃嗍恰∫粋外在的觀念,)這是抵不住趨新之時代精神的,其失敗是當然的。真正的保守是不容易的。這是一種積極而健康而且又是建構而綜合的意識,這是開太平、端趨 向、定軌道的意識。若無剛健之生命,通透之智慧,深遠之義理,是不足語于保守的。真正的保守就是切實而落于實邸膭撔隆_@兩者是不對立的。若保守只是外在 的習氣,則趨新即是刺激反應之放縱。這才是對立的。保守不成其為保守,而趨新之勝利也無益于國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