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国无疆 >

第270部分

大国无疆-第270部分

小说: 大国无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片土地”
    “为什么?”
    “不为什么”
    李四光非常清楚,前些日子他反复研究了由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家公司联合提交的波斯湾石油勘测报告,刚刚拿到报告的时候他差点大发雷霆,因为他认为这报告上的数据肯定是杜撰的,波斯湾岂会有如此之多的石油蕴藏量,后来他要来了两家公司的勘测数据的原始记录,和同行而来的国内专家们一起研究了一个通宵,原有的愤怒全部被喜悦所取代。因为在他看来,整个波斯湾简直就是一个储油库。
    中国不缺资源,这是一个事实。但中国人均资源非常少,这也是一个事实。任何庞大的财富,平均分配到近六亿人口身上,人均资源拥有量就显得贫瘠了。
    战略资源保护计划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严格对共和国资源勘测数据进行保密,更不用说主动开采利用中华大地上的资源。所以从南到北,共和国的沿海遍布着很多的大型港口,其中尤以矿产资源进口业务最为繁盛,石油资源也是紧紧依靠世界其他地区输送而来,实际上中国的东北、西北等地区不缺石油,中国南海地下甚至蕴藏着堪比波斯湾的石油量。
    但国家要发展、经济要进步、人民要富裕,就必须紧紧依托资源的消耗和科技的创新,在科技领域里中国在不断的创新、进取,但资源却是不可再生的,用一点就少一点的情况之下,既然能够买到海外资源,干嘛还要耗费本国宝贵的资源?
    “实话告诉你,如果英国首相能知道波斯湾到底有多少石油?他知道未来石油将会是何等重要?他一定不会撤走,即便从本土派来军队和中国在波斯湾大干一场,他肯定也会顽抗到底,可惜的是他并不知道这些,因为在英国国内煤炭的地位还能和石油平起平坐,那就别指望他们看到石油的巨大前途……”
    李四光的话说得是中气十足,因为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之上,已经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超过中国所拥有科技水平,当年标准石油公司能够妄加断言中国是一个石油资源贫瘠的国家,日本甚至是在东北地区反复勘察也未能找出半点石油,但中国却可以做到,倘若有需要,中国甚至可以在海上开采石油。
    “知晓波斯湾重要性到底有多大,这对中国而言不是难题,但对有朝一日他们肯定会知道,但后悔已经晚矣”李四光锐利的眼睛就仿佛是在扫描一块矿石一样,把身旁的汉东生瞧了一番之后,说道:“一百多年前,英国人能够为了市场和中国干一场鸦片战争,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以为了石油和英国大打一场能源战争。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获得了第一步的胜利。”
    “部长的道理我能听懂,所谓——‘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技术上的差距能够给战争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也能够为国家之间的竞争到来意料之外的重重变数,但唯一不变的是必须下定决心、把握先机。”汉东生看着远方,一个太阳升起的地方,说道:“这就好比海战一样,先敌发现、先敌开火,胜利就指日可待了。”
    “我觉得你挺有政治头脑的,干脆不当航空母舰舰长,直接去当政客得了”
    李四光笑呵呵的和汉东生开起了玩笑,第三天他便带着中国访问团乘坐中国远洋航运集团回国船队中的一艘运油船,正式踏上了回国的漫长之旅。而留下的汉东生,他还需要带领中国海军再加一把力,把还憋在巴士拉不肯走的英**队一块儿逼走。
    所以,1942年12月15日,在霍尔木兹海峡外的阿曼海湾,重新汇合一起的四艘中**舰举行了一次演习,演习对象是一艘由伊朗国王巴列维提供的报废货轮,在两艘巡洋舰的保护下,“世民”号航空母舰起飞了三架俯冲式轰炸机和三架鱼雷轰炸机中队,在一个战斗机中队的护航下,俯冲式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默契协同,从空中发起俯冲攻击的同时、海面上的鱼雷轰炸机也低空突入,三枚二百五十公斤级航空炸弹和三枚重型鱼雷,很快让那艘五千吨级的报废货船从海面上消失了。
    乘坐运输机在空中观摩了整个攻击过程的两伊代表自然是欢呼鼓掌,而英国应邀官员则是一脸木然,谁都知道这一切都是中国人在恐吓自己,希望英国赶紧撤兵。但的的确确,中国在运用航空母舰发起现代化的海战上,从演练中就可以看出是非常娴熟的,而且之后的演习更是让他“大开眼界”了。
    伊朗王国境内的英国势力早已撤离干净,其中自然包括在霍尔木兹岛岛上的英军官兵。在这个岛上,原本有一个英军的驻地,自从英军撤离之后自然便被遗弃了,但原有的防御工事、宿营地、仓库建筑等都还在,伊朗王国也没打算接收它们,而在坐运输直升机赶赴该岛上空后,英国代表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的时候,从中国海军“世民”号航母上起飞的第二批作战飞机就堪堪抵达霍尔木兹岛。
    这批数量更多的飞机当中,俯冲式轰炸机携带了一百公斤级的两颗航空炸弹,鱼雷轰炸机也摇身一变成了水平轰炸机,战斗机挂载了火箭弹成了对地攻击机,于是乎在高空之中直升运输机里的英国代表,好好欣赏了一番中国海军的舰载战机们是如何蹂躏英军原驻地的。如果真有英军在地面防守,那么没有防空武器的他们,估计早已在精准而又猛烈的爆炸中粉身碎骨。
    演习之后不到两天,英军驻扎在巴士拉的步兵旅和撤离伊拉克的官员以及在伊公民,分别搭乘三艘散装货船离开了巴士拉去了印度,随后“世民”号航空母舰正式造访巴士拉港口,又是一番热情款待之后,从中国运来的军火装备也陆续抵达了阿巴斯港和巴士拉港,汉东生正式代表中**方向两国移交了武器装备后,收取了两国给予的全部货款就此起航回国,那一天刚好是12月25日——西方的圣诞节。
    后来,汉东生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这么一句粀ww安蕴熳髦ぃ也皇怯幸庖圃煺饷匆桓鍪サ诶裎锏模蛭泄揪兔挥惺サ凇!?
第四章 事出东海
    第四章事出东海
    呼呼的寒风带走大地的温热,寒夜里的朝鲜半岛分**冷,和中国东北隔鸭绿江而望的朝鲜新义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军事重镇,驻扎于此的日军足足有一个旅团之多,整个城的朝鲜人口都还没有日军的官兵数目多。
    脏乱的街道、凋敝的屋舍,污垢横流的街道上时不时传来阵阵嘶鸣,长期保持和中国边防部队对峙的日军,指不定又是闯进谁家寻欢作乐,疯狂的嘶叫和谩骂空落落的回荡街道上,偶尔匆匆而过的行人也是充耳不闻,佝偻着身子快步走过每一个街角,深怕被来回巡逻的日军巡逻兵们叫下。
    痛苦的嘶叫渐渐平息下来,只剩下一阵鸟语叫骂声,坚持不了多久的日本官兵很快便晃晃悠悠的走出不幸之家的家门,舒坦的扬长而去,留下哭闹不停的一家朝鲜人。街上很快又恢复了宁静,只剩下偶尔的狗吠声和日军巡逻队整齐的脚步声,偶尔还掺杂着枪托撞击水壶的蹦蹦声,一切都是那么安静。
    “砰砰砰”
    有规律的三次敲门声之后,紧闭的房门很快打开了有关上,一个行人闪进了屋子之后,立刻自报家门:“三千里江山,血花纷飞,何时止飘落?”
    “上千年大韩,繁华似梦,何日能梦圆?”屋主也赶紧回声应道。
    “暗号正确”俩人心里同时升起一个共同的想法,来者脱掉了黑色风衣和大礼帽后,露出了朝鲜人的标准国字脸,热茶下肚之后,屋主这才邀请来者跟着他来到后院一座枯井旁,俩人很快借助绳索深入枯井,还在半空当中的时候就被一双有力的大手接住,在枯井的中部一处有一个横向通道的入口,在入口处等候之人的帮助下俩人一前一后得以进入了这个隐秘的通道。
    暗黄的灯光照耀着只能容单人通行的通道,半会儿后俩人终于走完了狭窄的通道,昏暗的灯光终于变得明亮起来,空间变得十分宽阔。其巨大的空间犹如一间书房般的大,这个深处于地下的房间里,正中间布置了一张很大的书桌,上面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沙盘,沙盘上插着各种大的日本旗,墙壁上还悬挂着一副巨大的朝鲜半岛地图,更上方是一个朝鲜人民党的党徽。
    另一侧墙壁边沿,堆放着一箱箱武器弹药和食品,另外一边则是一次摆放着几台电台,一条条黑色的天线不知道延伸到了哪儿,反正此时正是滴滴答答响个不停,几位电报员在紧张的翻译着来自朝鲜各大地下党回来的秘密电报,再走一段矮的通道后,又是一间同等的大的房间,俨然就是一间住宿房,或许还有更多的空间,但也不是来者应该关心的。
    “怎么样?”
    “很困难,狼林山的通道被现了,损失了不少人力和物资。要想开辟新的通道,目前是不可能了。”
    深夜到来的人也就是朝鲜人民党新义州据点的外勤干事金诚宇,他主要负责的是从中国运输武器弹药和医药物资进入朝鲜,有时候也承担护送人员进出朝鲜的重任,但大多时候都是将总部筹集的经费运进来,毕竟开展地下行动缺乏的不是武器弹药,而是资金。
    但是最近,共和国加大了对朝鲜人民党的援助力度,对于在朝鲜半岛的地下党更是百倍提携,共和**情局也是多方帮助朝鲜人民党,但可惜的是日军不断加强中日隔离地带的巡逻力度,以前最为重视的是鸭绿江一线,而后扩展到了整个半岛封锁线,连摩天岭、威镜山等山区地区也是加强了戒备力度,以中国边界为线主动后撤且划出了十公里的隔离区,隔离区内是颗树不留、杂草尽焚,结合不间断的军事巡逻、地雷阵隔离封锁等,整个朝下半岛俨然就和亚洲大6断绝开来一般。
    在这样一种情形之下,要想偷偷将物资从中国运进朝鲜可谓非常之困难,金诚宇三个月之内已经是第二次失败了,毫无办法之下他来到了位于新义州的办事处,不能再铤而走险的他来之前就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劝解上司暂停偷运行动,至少在近期内不能再有行动,当然这个短期至少是三个月。
    “不行就暂停下来吧”
    一位个子不高还戴着一副厚厚眼镜叫做崔志申的人,就是金诚宇的顶头上司,也是新义州据点的最高负责人。此时的他正站在电报员身后来回走动,翻腾着手里的电报,根本没有看一下金诚宇,有问才有答。
    “对了,如果条件合适,就把我们的人撤回来,往后可能不用再走封锁线了,咱们有新的方式获得支持”崔志申将电报中的一份交给了金诚宇,同时示意他别太拘束,坐下来说粀ww?
    又是一杯热茶下肚后,金诚宇一脸兴奋的看着电报,看完的时候脸上已经笑开了花,立刻志气高昂的说道:“我一定不辜负组织交代的重任,完成勘测之后立刻撤离所有机构和人员”
    “先别急着表态”崔志申打断了金诚宇急切的表态,又将另一份电报递给他,然后便端着茶杯光是吹气并不饮用,看来他是在等着金诚宇的新反应。
    第一份报告是一个通告,在上海的朝鲜人民党总部给在朝鲜境内的多个据点来了好消息,简单说来就是人民党和中国的军情局正式联手合作,人民党在朝鲜半岛境内的竞争形势肯定有所改善,毕竟有了一个强大的后盾作支持。金诚宇看到这样一封报喜电报,自然是喜上眉梢。
    第二份报告,则是军情局给朝鲜半岛境内的人民党提出的一个要求,即在三个月之内要向中国的军情局提供日军在朝鲜境内的防御部署、兵力多寡、武器配置等,反正就是让地下党刺探足够多的日军信息。朝鲜人民党混迹朝鲜半岛多年,这样的信息的确掌握很多,但和中国的需要还是相差很大,如果要刺探足够的机密信息,那么人民党肯定会付出很大的努力,甚至会遭受到难以预计的巨大损失。
    “作为交换,也算是表示诚意,中方的军情局答应,他们可以通过更为有效的方式为我们提供支持,武器弹药、生活物资、行动资金等都可以。如果我估计得不错,总部肯定已经和中国方面达成更深入的合作,但总部的人却根本不知道我们的困难。”
    “这么说中国会支持我们推翻日本?这可是好事儿,再困难的任务也必须完成才是。”金诚宇似乎忘记了任务的艰巨性,希冀着能在中国的支持下赶走日本人,完成朝鲜民族的独立。
    崔志申听到这话,脸不改色心不跳的说道:“你应该看到,我们迎来春天的时候,也迎来了莫大的挑战。完成任务非常困难,但回报有很高,一切都是非常矛盾的共同体。而且,落在我们办事点的任务就是整个中朝边界线的勘测刺探任务,长期的斗争经验告诉我,要想在这条线上下功夫,实在有些困难”
    提起困难,这金诚宇满腔的热情就降下了大半截。日本在朝鲜半岛的统治是严格的军事制度,遵从的法律是日本的军法,朝鲜人民是没有自由可言,所有的社会生产都受到日军的监督限制,疯狂掠夺农牧产品、矿产资源之下,日本人只给朝鲜人民续命的粮食。在各大军事要点地区,比如新义州这种地方,日军就是绝对的统治者,所有的朝鲜人都是他们脚下的奴隶,奴隶的生死自然掌握于主子的手里。
    “再说了,中国要这些情报干嘛?日军在朝鲜半岛的军事情报对我们而言应该更为重要,但中国却急着想要,这就说明总部已经和中国达成协议,推翻日本殖民统治中,中国肯定要扮演重要的军事行动者角色,而且我们也只能依附于中国的帮助,否则单靠我们的努力,肯定是徒劳……”
    “蒙受再多损失也无妨”金诚宇站起身来,握着拳头说道:“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听到这话,崔志申不再多说什么了,原本以为艰巨的任务分配下来,会被下面的人以各种理由推诿,现在看来,他实在这些在刀口舔血多年的斗士了。
    离开据点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晌午,清晨和傍晚是日军戒备最严的时候,在光天化日之下反而会最安全,当然出城的风险也是最高的,来往的行人没几个,日军会逐个搜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