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海贼 >

第271部分

大宋海贼-第271部分

小说: 大宋海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给予最高产量的人一定的奖赏,而产量最低的人则没有饭吃,大大的激发了他们地积极性,连倭奴之间都不知不觉的相互之间进行攀比,气氛搞的很是热烈,而且行之十分有效,看来跟过徐毅的人还真是没几个笨蛋!
    徐毅巡视过了淘金场所之后,感到很是惊讶,大大的夸奖了彭石头一番,把彭石头乐的不轻。
    对于每天产几十两金沙的数量,徐毅并不感到满足,这里可是离台湾岛最大地黄金产地很近地地方,单单靠淘金来维持产量实在寒酸了一些,这等于放着西瓜捡芝麻嘛!于是徐毅在和彭石头商议了一下之后,让他将这里交给一个副手带领,而他带上一些精壮手下,即日起,沿着鸡笼河上行,一定要找到金矿的主产地才行,这也是目前他唯一能想到地办法,办法虽然笨了一点,可也许行之有效,谁让他以前没有到过台湾岛,记不清那个有名的金瓜石在什么地方呢!实在不行的话,徐毅甚至想亲自沿着海岸去找找看呢!在他记忆中,金瓜石应该离海岸比较近,没理由找不到那个地方!
    不是他徐毅爱财,而是现在他确实需要大量的金钱,来维持眼前这么巨大的开支,目前伏波军收容了数万名流民,这些人天天的吃喝用度便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这个移民数量还在不断的进行增加,基本上近期鸡笼寨和淡水寨还处于一个只出不入的阶段,想要收支平衡,估计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如果全靠外面的那帮兄弟在海上行劫的话,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幸好现在他有许多产业都在源源不断的给伏波军输血,否则的话,就当初他们那点老底,恐怕现在他们早就集体喝西北风去了!
    这一年时间,徐毅盘点了一下,单是他用来采办粮食、工具、药物、钢铁、骡马这么几项下来,支出的银两就不下数十万两,这个数字放在陆上也不是一般的豪商可以拿得出来的数字,他不愁钱才怪呢!
    只要找到了金瓜石金矿,他伏波军便不会再因为钱的问题发愁了。以后万一打起仗来,打地可是都是钱呀!所以他才如此重视彭石头找金矿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钱这个玩意儿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的话绝对是万万不能的!
    不管怎么说,鸡笼寨现在的发展都是可喜的,在这里他们不但收容了两三万人的移民,开垦出来了数万顷的农田,再有一年时间。他们粮食地自给自足便基本上有了保障,不用再去陆上大批采购了,而淡水寨那边如果顺利的话,年后不久便也能开始产粮,这些土地上产的粮食足以应付他们这些人马的消耗了。老天照顾的话,还能富裕出来不少,到时候便可以养活更多地移民,使流求岛的移民问题进入到一个良心循环之中,民以食为天,解决了吃的问题,其它问题便都好解决了。
    而鸡笼寨这里发现了石炭和金沙,更是让他获得了两个意外的惊喜,这两种东西都是他急需的物资。没想到居然能在一个地方同时发现,连徐毅自己都觉得自己行了狗屎运了!
    徐毅回到了鸡笼寨之后,便一直忙活个不停,始终没有机会到杨文忠的弓弩坊里面查看一下,终于杨文忠自己耐不住了性子,主动找上了徐毅,将一把全新的神臂弩交到了徐毅的手中,徐毅不觉眼前又是一亮。这把神臂弩显然是杨文忠按照他的要求,重新制作地一把神臂弩,上面加装了肩托,前面加上了两个小支架,弩机也是他设计的那种弩机,整体上看上去现代感十足,怎么看都觉得比以前那把神臂弩要顺眼许多。而且他试着拉了一下弩弦,感觉似乎又加强了一些,于是仔细观看弩臂,发现弩臂似乎又加粗了一点,上面还包裹了鲨鱼皮,显得是杀气十足。
    不待杨文忠介绍,他便立即笑道:“杨老爷子果真不凡。这么快便弄出来了一把成品。这正是我想要的那种神臂弩,只是不知道经过这么改进之后。效果怎么样了?”
    杨文忠也跟着笑道:“现在我不服气主公你都不行了,加上了这个肩托和支架之后,这个神臂弩用起来更是舒服了许多,我已经找人试过了这把弩,精度绝对大大超过了以前我做的那种神臂弩,特别是这个机括,发射的时候用力很小,最奇妙的是上面这个东西,是叫做保险吧?有了它之后,再也不用担心弩会不小心自己发射出去了,妙!实在是妙呀!”
    徐毅拿着这把弩二话不说,招呼了李波等人之后,立即开拔到了弓弩坊中,直奔试射场而去,他拿着新造的神臂弩,用尽了力气,将弩弦挂上,装上了弩箭之后,趴在地上,瞄准了二百步以外的一个靶子,估计了一下距离和风速之后,平心静气稳住了心神,然后扳动了机括,抵在肩膀上地肩托微微一震,弩箭便立即破风而去,远远的飞行了一段距离之后,重重的插在了靶子上面,弩箭直没入到了箭靶一半还深,这样的力道,即便敌人穿着重甲,也不虞射不死他。
    最让徐毅感到喜欢的还是这个肩托,别小看了这个肩托,对于瞄准的时候,它可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稳定作用,要不就以他射箭地水平的话,第一次用这个东西,直接就射二百步外的靶子的话,简直就没有一击而中的可能,可有了这个肩托之后,精度大为提高了不少,可见这个肩托对于弩的精度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当然,他亲手改制地那个弩机同样也发挥了不小地作用,这一点他比谁都明白。
    徐毅捧着这把全新的神臂弩还是觉得有继续改进地余地,这个神臂弩上弦的时候实在太费力,一般臂力的人很难将它挂上弦,如果再能加一个小型变速齿轮的话,用绞盘上弦的话,可能会方便一些,不过他马上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再让他搞下去的话,恐怕这个神臂弩真的就变成了怪物了,这个事情还是放放再说吧!
    徐毅将这把神臂弩交给了李波,当即据为了己有,这可是个宝贝,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会用上呢!
    弓弩坊经过这段时间之后,已经开始全面启动了起来,大型的工棚里面工匠们忙的热火朝天。徐毅在杨文忠父子地陪同下,巡视了一圈,发现杨文忠果真按照他所说的,开始采用了流水线作业的方式,进行弓弩的生产。
    这里的每一个工匠,都专职负责一个很小的配件制作,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人负责整把弓弩的生产,这样的一来。他们的生产速度便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而且由于他们天天只制作一个部件,对于这个部件的性能了如指掌,闭着眼睛都能熟练的制作出来,在这个部件上面绝对堪称专家中的专家。所以制作出来的各种部件都堪称精品,基本绝无瑕疵可言,这些部件在后续地组装工序里面,减少了不少麻烦,基本上做到了彻底的统一形制和质量,所制的弓弩件件都堪称上乘之作。
    徐毅拿了一把已经装配好的弩抵在肩膀上瞄了一下,看到这种普通的弩也装上了肩托,便知道杨文忠他们已经认同了这个肩托的作用,于是对杨文忠笑问道:“看来杨老爷子果真吃透了这个肩托的作用了。弩身上加了这个肩托之后,发射时稳定性得以大副提高,对于初学者也更容易掌握了,随便一个人拿上了这种弩,都能很快成为神射手了杨文忠连连点头:“不错!自从主公离开之后,我便立即做了一把普通的弩,加上了这种肩托,发射的时候确实感觉舒服了许多。瞄准也方便了一些,最可贵地就是您说的稳定性,得以大幅提高,以前我还真是小看了这个肩托了!”
    徐毅掂量了一下这个普通的木弩的重量,加上了这个肩托之后,确实增重了不少,于是又给杨文忠出了一个馊主意:“这个肩托其实用不了这么结实。不妨做成镂空的可能重量更小一点,不妨试试好了!反正又不用拿着它去砸人!”
    杨文忠这次很是当真的记下了他的这个主意,答应明天就试试。
    对于这里的生产情况,徐毅问杨文忠道:“用了这种流水线作业地方法之后,这里的生产情况怎么样了?”
    杨文忠赶紧回道:“主公的这个流水线作业的方法果真厉害,以前像这种木弩,每个工匠一天也不见得就能制成两付。现在产量几乎翻了几个跟头。快的连我开始都觉得不敢相信,我现在这里有一百多名工匠。如果全都开工制作这种木弩的话,现在一天我们便能产出来五百付以上,足够咱们使用了!”
    徐毅听了连连点头,有了这个弓弩坊之后,他们以后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的去陆上花钱买那些弓弩了,而且他们现在自产地这些弓弩,无论是质量还是威力都堪称上乘之作,比起他们以前装备的那些杂七杂八的弓弩,不知道强到什么地方去了!
    弓弩坊除了制作弓弩之外,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便是要制作箭支,所以虽然这里有一百多工匠,但实际上制作弓弩的工匠还不足三分之一,其余的人基本上都在制作箭支,要不有弓没箭,还是白搭!
    徐毅看着那些工匠们先将木料破开成规定的方木条,然后再手工削制成圆形,在上面装上了铁作送过来地箭簇,尾部装上了箭羽,制成箭支,于是饶有兴趣地拿起来几支箭掂量了掂量,几支箭重量并没有他想想的那样平均,似乎有重有轻,便知道这是因为制作地时候,每个人的手头切削的力度不同,造成的这种结果,于是摇头笑道:“这样制箭光是削箭杆就够费力了,虽然算不上是细活,但也马虎不得呀!每个人制出来的箭杆重量都不很一样,而且前后粗细也不太一样,这样难免会造成失准,看来这两天我又有事情做了!我要给你们弄几台木工机床出来,你们只要将破好的木料放进去,便能很快制成统一规格的箭杆,省得你们用这么多人手来削制箭杆了!”
    杨文忠闻听大喜,这个制作箭杆的工作枯燥而且乏味,大批生产箭支的时候,难免会发生偏差,看来徐毅又有好办法了。
    巡视了一遍弓弩坊之后,徐毅回到了家中,立即一头扎到了书房里面,挥舞起他的碳条,开始在白纸上勾画了起来,连晚饭都忘了去吃了,反正这种情况大家也早已习以为常,也都不奇怪,迎春她们于是干脆就将饭菜送到了他的书房里面,让他吃完之后再干。
    这次徐毅又没有让众人失望,一天一夜的时间,便绘制出来了几张图纸,找来了唐有成,将图纸交给了他,唐有成看了半天愣是没有看出来这上面画的是什么东西,徐毅于是只好给他详细解释了一番,唐有成才明白过来,这些家伙原来就是给他们木匠们专门设计的几种木工机械,比如靠水力驱动的轮锯、多片锯,脚踏的圆木机,手摇的钻孔机等等,林林总总不下七八样之多,这些东西单靠他唐有成是做不出来的,起码锯片还有那些刀片、钻头还是要找秦胡子给他打制,不过有了这个图纸之后,唐有成也就知道了该怎么做了,这里有的是水资源,他领着木匠们造出几个水动力机械还是没有问题的!
    正文 第三百八十五章 轧钢机
     更新时间:2009…4…18 10:50:45 本章字数:5570
    自从徐毅从淡水寨返回鸡笼寨之后,这里的工匠们便再也不能消停了,徐毅像是上足了发条的机器一般,围着工坊四处乱转,并从铁作和木匠那里调集来了一班能工巧匠,跟在他的身边,随时为他调用。
    刚刚弄过了弓弩坊制造箭杆的圆木机等木工机械之后,徐毅便又扎回到了任斌的铸炮坊,这里按照徐毅的要求再次修改了布置,看着那些铜匠们挥汗如雨般的一锅一锅的抬着笨重的坩埚,往返于铸模之间,将铜汁灌注入前期任斌他们制成的火炮泥范之中,其中辛苦程度可想而之。
    徐毅立即召集人手,为铸炮坊设计制作了可以来回推动的活动门吊还有几辆翻斗坩埚车,以此来替代部分那些铜匠们的沉重体力劳动,并且改进了这里的各种起重设备,使这里的工作的效率可以大幅提高,铜匠们和徐毅还都不是很熟,只知道他就是伏波军的大头领,只是没有想到他们这个年轻的大头领年纪居然不算大,搞起这些事情的本事却连他们这些工匠们都各个自愧不如。
    这些绑来的铜匠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安抚之后,也只好面对现实,老老实实的留了下来,让他们庆幸的是,伏波军虽然将他们绑来,却没有虐待他们,天天好吃好喝好伺候着他们,也没有人动辄对他们打骂,当他们是奴隶使用,这一点让这些本来吓得不轻的工匠们感到备受安慰,而且伏波军的人也答应了他们,只要他们好好做事,很快便将他们的亲人也接来和他们同住,保证他们吃喝不愁的生活,有了这个保证之后,这些工匠们更加安心了许多,不敢说他们干的是热火朝天。起码没有人出现明显的怠工现象,而且不少工匠们也想了很多办法,保证他们铸造的物件尽量少出现瑕疵。
    铸造火炮说起来简单,其实事情并没有徐毅想象地那么容易,火炮的铸造成功与否,关键是看模具的制作,虽然徐毅已经提出要改用铁范铸炮,但铁范的制作也需要时间来进行。万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铁范没有制成之前,他们还只能靠泥范来进行铸造,而泥范的制作甚为繁琐,要选用上好的粘土混以烧土粉、炭末、草料等物,并掌握好调配泥料时的含水量,使之有较低地收缩率与适宜的透气性,以便在塑成后避免因为干燥、焙烧而发生龟裂现象,表面还必须细致、坚实,泥模在塑成后。应该使其在室温中逐渐干燥,使之彻底脱水,否则如果泥范不干的话,铜汁灌注进去之后,便可能会产生气泡之类的瑕疵,影响到火炮的质量,而制成一个堪用的泥范,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这才是徐毅离开鸡笼寨到淡水寨一个多月的时间。这里才铸造出寥寥几门铜炮的缘故。每一个泥范铸成的一门火炮都可以说是世上独一无二地产品,绝对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两门炮出现,这样做对于人力物力的浪费都颇为严重,以伏波军目前这种人力物力,是无力大批开始生产火炮的。
    了解过了这些事情之后,徐毅知道自己还是有些心急了一点,也知道任斌确实已经尽了他的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