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立志传 >

第46部分

民国立志传-第46部分

小说: 民国立志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涉,至于杨洪森方面则根据实际情况由他灵活掌握。
    黎元洪轻叹道,“葛福先生,其实我是一个老实人,你是不知道啊,现在这么多的事都是他们搞出来的,我是一个完全的傀儡,现在你们把破坏停战协议的帐算在我头上,那真是冤枉极了。”
    “黎都督,您是湖北都督,你应该要考虑全湖北,乃至我们各国在华的利益,你应该推动和平的进程才好。”
    “不好办啊,不好办啊,那杨玉琨是非要撞破南墙不可,你让我有什么办法呢?”
    “黎都督,北军刻日将会对武昌发动进攻,我作为同情你们革命的外国友人,再一次希望你能慎重的考虑一下这些条款。”
    “葛福先生,你是说北军准备进攻武昌吗?”
    “是的,段祺瑞将军为了这次进攻,光大炮就准备了三百多门,我认为目前鄂军根本没有能力对抗。”
    黎元洪唏嘘起来,心里暗自打鼓,北军火炮那可是大大地厉害,当葛福离开之后,黎元洪迅速打点行李,暗中又派人到葛店准备住所,另遣兵船停泊在葛店木鹅港附近备用。卫队将枪支子弹准备齐全,以便保护他出走。
    葛福走了杨洪森来了。
    进门便道,“都督你怎么还在这里?”
    黎元洪一脸的羞愧之色,“杨司令此话怎讲,我不在这里,还应该在什么地方?”
    “武昌一战稍触及发,都督乃一省之长,怎可置身于险地,如果都督蒙难,我将以何面目见孙先生以及湖北的千万父老啊。”接着大声的对黎元洪卫队呵斥道,“汝辈不护送都督移驻它地,难道是想将都督至于死地吗?”
    “吾黎元洪当督率将士,誓以死守,以维大局。”说着黎元洪愧然不动地坐在了椅子上。
    卫队士兵转过头一面无助地看向杨洪森。
    “还看什么看,还不请都督速速移驻它地。”杨洪森对着黎元洪抱了抱拳,“弟玉琨,得罪了。”
    黎元洪开始还挣扎了两下,最后一脸愤怒的闭上了两眼。
    这尊“泥菩萨”说什么也不能留在这里太碍事了。
    杨洪森越是让黎元洪离开,黎元洪越不离开,而且到外面后,动静还闹的挺大,最后把张振武、孙武、蒋翊武、吴兆麟等人全给搞过来了。
    “都督绝不能留在武昌。”杨洪森态度很坚决。
    张振武便道,“那么就请都督移驻洪山刘家祠吧。”
    “万万不可?”杨洪森再次反对道,太近了,离城才8里路。“目前来看武昌必有一番死战,若北军围武昌而专攻洪山怎么办,张总司令实在不周密。”
    杨洪森说到黎元洪心坎眼里了,“此番,元洪决不离开武昌,我自有卫队保护,你们无需多管。”
    黎元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让人不知道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上次他跑的可是比兔子还快,一下就窜到了离城90里葛店。
    孙武道,“那杨司令的意思是?”
    “大家觉得葛店这么样。”
    吴兆麟感觉这是杨洪森给自己的老师台阶下,“杨司令思虑周详,甚好。”
    “既然这样就么定了吧。”
    孙武、蒋翊武一边附合着,张振武不好反对,“都督若离开,那么谁来主持武昌作战。”
    “俗话说的三个臭皮匠诸葛亮,我,张总司令,吴参谋长难道还怕他段祺瑞,这战时总司令官我首推张司令,我当个副的搭把下手就行了。”
    少数服从多数,众人举手表决一致通过,黎元洪随机关撤往葛店,孙武、蒋翊武等人也一同撤往葛店办公。
    坚守武昌的重责被杨洪森从张振武手中给抢了过来,很快杨洪森展开了城内居民疏散工作。
    吴兆麟这个参谋负责后勤组织,城内的百姓有条不紊的向城外8里的洪山转移。
    那些从汉阳兵工厂、铁厂拆卸下来堆在城内的机械设备,被杨洪森转移到了大后方安庆去了,原汉阳兵工厂的技工及家眷也被一同转移到了安庆大后方,一时长江之上打着“红十字”旗的小火轮穿梭不断。
    段祺瑞给了杨洪森充足的时间疏散城中的百姓,作为对段祺瑞的回应,在汉阳方面,皖军的进攻也同意进行休整阶段,双方默认了停战三天。
    当得知杨洪森亲自驻防武昌,袁世凯密电段祺瑞狠狠打,炮弹管够,最好能炸死这个丘八子。
    三天停战过后,皖军与北洋军在汉阳再次激烈交火,双方争夺的焦正是龟山,只要龟山在,北洋军可以随着把炮弹扔进武昌城,皖军占着龟山,他们也可以将炮弹倾泻在汉阳城内的北洋军头上。
    12月21日孙中山从欧洲抵达香港,广东都督胡汉民前往迎接,孙中山偕胡汉民由港至沪。
    1912年1日1日孙中山到达南京,并被17省代表会议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这时候老袁急了,他赶紧派代理与杨洪森就停战进行协商,同时派代表祝贺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则电报给袁世凯,称其只是暂时担任组织政府之责,希望袁早定大计。为了敦促袁世凯早做决定,孙中山另电报武昌,令杨洪森撤出汉阳。电报经由杨洪森转至张振武、吴兆麟处,二人均未作任何表示。
    第四卷 ONLY YOU 第二十一章 啊!是超人唉 
     更新时间:2008…12…25 16:11:30 本章字数:3232
    当杨洪森出现在英国武汉领使馆的时候,段祺瑞已等时候多时,其禀呈袁世凯的命令与杨洪森进行磋商,分别就黄安至麻城一线、商城至潢川一线、商邱一线,乃至未来中国格局进行谈判。
    北洋军与挺进军有太多边境纠纷了,袁世凯希望这些纠纷得到妥善解决。杨洪森这个白痴牵涉他太多的精力了。
    对于挺进军大肆拆卸汉阳兵工厂、钢铁厂机器设备,征召两厂技工,袁世凯下令不必阻挠,他能搬多少就给他搬,不怕他贪心,就怕他不贪心,他再贪心难道能在几天之内把两个厂子整体搬到安庆去吗?
    哦!别看这种玩笑了。
    段祺瑞讨厌杨洪森的这种过分亲密,两个大男人,又是手拉手,又是咬耳朵的。
    杨洪森一进来就开始打老乡牌。
    一句安徽人不打安徽人,让段祺瑞恨的直咬牙。几天前他差一点就丧命于挺进军的自杀式袭击,
    在这两位新、老演技派的面前,葛福发现自己根本就是一个刚出道的小混混。
    中国人,这种黄皮肤的人形生物他是越来越难以理解了。
    “不知杨总司令对当下时局如何看待?”
    “不知段总督指的是……“
    “时下纷乱,或言共和者、或者立宪者,不知杨总司您有何主见。”
    杨洪森大笑后神情严肃道,“芝泉吾兄,你我兄弟之间何必打哑谜呢,以吾之见,当今之中国既不需要共和,了不需要立宪。”
    “不共和,不立宪,难道还有第三道路不可。”
    杨洪森突然大笑,“芝泉吾兄,我等皆军人,立宪、共和与我等何干。”
    “既然是军人,更应该关心国事,贤弟是不把我当同乡啊!”
    “吾兄关心国事,还不如关心关心自己呢?吾兄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要从湖广到京师任职了,这以后……,不说了,不说了。”
    段祺瑞最恨杨洪森这样讲一半,藏一半,搞的他心里痒痒的。
    “玉琨吾弟,乃当世之大才,还望指教一、二。”
    “这天下间,革命已是大道,清廷灭亡只在今朝,如今的形式是南北相望,但变数却在荆襄。袁公欲谋天下,却又不愿背上骂名。目前情形立宪断无可能,袁公唯有共和一途,清帝退位。那么共和,真就适合中国的国情吗?”
    “请玉琨弟明言。”
    “唯独裁尔?”
    “独裁?”
    “当今天下,平世治乱者,只此袁公一人。孙先生声望虽高,却无兵权,各省都督对其虽尊,但却不敬,南方各省形同散沙一片,外敌在时尚能同仇敌忾,当外消弥内乱必生,天下必将为袁公所得,孙先生实难与袁公争雄,能与袁公争雄只有一个人。”
    “难道是玉琨你不成。”
    “芝泉兄太看得我了,能与袁公争雄者另有其人,此人近在眼前。”
    “黎元洪。”段祺瑞为之不屑,那家伙可比眼前的这位老几好对付多了。
    “正是。袁公欲行独裁必先除此人,若除此人,袁公必仰仗于将军,将军可要早寻良策。将军被称为北洋之虎,如此位高权重,却手握兵权,……嘿嘿……将军现在可要好生谋划了。”
    段祺瑞脸色微动,“玉琨弟真是好手段啊!”
    “手段再高也不比上袁公,数数日子也差不多,现在也该你们当兵的上场了,为了让袁公早登大位,平定四海,一统寰宇,我还特意派人到北京送给他一份小礼物。日后,还请芝泉兄在大总统面前为我多多美言。”段祺瑞只觉得颈后阴风阵阵。
    达成协议后杨洪森回到武昌,同时致电黎元洪。汉阳两厂机械设备,尽数划拨船只,送往安徽,杨洪森此举,引来了湖北境内有识之士的不满。杨洪森便向鄂督黎元洪请辞率军东归,黎元洪代表军政府感谢杨洪森援鄂,同时代表湖北军民欢送皖军。
    杨洪森本人并没有马上离开安徽,而是继续留在了租界之内,就黄麻、商潢、商丘进行详谈。双方很快就这些地区达成了初步共识,北洋军与挺进军在黄安、麻成等地开始全面换防,皖军在汉口集结,乘船东返安徽。在豫南商潢数县的归属问题,代表同意将商潢数县划出来,设商潢镇守使,杨洪森也做出让步,削减了该地区的驻兵。
    关于商丘的接交防问题,杨洪森开始要钱,最后勉强同意用军火补偿。袁世凯允诺,步枪8000枝,马枪3000枝,机关炮10门,弹药30万发,但是最后到位的实际只有步枪6000枝,子弹10万发。
    元月底,北京方面发生了一起大案,宗社党领袖良弼遇刺身亡。
    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的最后阻力被清除了,这让他欣喜异常,命其子袁克定给汪精卫又送去了两万元。
    汪精卫把这笔钱退了回去,称事并非他所为。
    党禁被解除后,释放后的汪精卫留在了北京,在袁世凯的拉拢下,与袁克定结为兄弟。袁世凯向汪精卫不止一次的表露过他拥立共和的决心。其曾对汪精卫道,“你要议和,可南方不买帐,清廷又不接受。开战吗?我又不忍生灵涂炭,国家破碎。目下之清廷,虽可比作一座古老残破的大房子,不过,要推倒它,即使千百人一起使劲,也还不一定能达到目的,话又说回来,若抽掉其中一根顶梁柱,它便会自己倾倒下来。”
    汪精卫明白了袁世凯要他刺杀良弼的意图,他自己不敢再搞暗杀活动,所以准备引同盟会京津分会的同志去杀良弼,其在袁世凯面前表态,“除掉良弼,我当尽力而为。”
    同盟会京津分会军事部部长彭家珍和黄复生等,不但要杀良弼,而且连带着袁世凯、载泽、荫昌、铁良等清臣一起杀了。为此,彭家珍等人从南方带来了数量惊人地炸弹。
    袁世凯因有汪精卫早先预警,致使彭家珍刺杀袁世凯的计划失败,其后再无机会下手,彭家珍便只好另选其它目标人物。
    袁家珍拿到良弼像片后,一直观察,寻找机会。当天,尾随良弼马车前行着,良弼的马车,将一个急过路的老人撞倒,良弼的左右侍从准备将老东西拉开。
    轰的一声,周围一下就有十数人被炸死,街上一片混乱。
    混乱中马车难行,良弼只好下车。
    突然远处枪声一响,袁家珍看到良弼一头栽到在地上,接着周围不停有枪声响起,那些侍从如同活耙子一个个的倒地上。
    最后,有一个年轻女子冲到马车边,打了十几发子弹,转身便走。
    袁家珍就看到几个鬼魅的身影一下就在人群中消失了。
    等巡警赶到时,刺客已经走远,而良弼已经彻底死透了。而就在同一时间,荫昌、铁良等都遭遇刺杀。
    事件之后,惊动京师,皇族人人心惊胆颤,反对清帝退位的宗社党分子,纷纷逃出北京,前往天津、青岛、大连等地租界,托庇于洋人保护。
    袁家珍回去后便开始追查此事是谁或哪个组织所为,这样的英雄好汉定要结交一番。
    袁世凯得知此事非汪清卫所为之后,脑子里便有了几个怀疑的对象,而洋医生的报告让他确认了是何人所为。
    在中国大规模使用“达姆弹”的只有杨洪森一人,通过段祺瑞之口,他这才知道这是杨洪森送给他的礼物。
    这个大礼不但没有让袁世凯感到一丝高兴,反而是一阵心惊肉跳。
    这是大礼吗?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啊!这是告诉他袁世凯,“小仔,放明白点,否则下一个就是你。”
    袁世凯可以防住那些向他投掷炸弹的人,但是谁能告诉他,哪些枪手该怎么防?
    第四卷 ONLY YOU 第二十二节 磨点狗血恶避邪 
     更新时间:2008…12…25 16:11:30 本章字数:3130
    话说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和革命党人一面建立法制,一面准备北伐,又一面与袁世凯进行议和。
    在北伐方面,孙中山认为中央政府成立,士气百倍,和议无论如何,北伐断不可懈。1月6日,北伐联军总部从上海移往南京。孙中山宣布自任北伐总指挥,任命黄兴为陆军总参谋长,同时制定了6路北伐的计划,并通告副总统黎元洪执行。6路北伐军是:以鄂、湘为第一军,由京汉铁道北进,粤皖为第二军,向河南北进;与第一军会于开封、郑州间;淮阳为第三军,烟台为第四军,向山东推进,会于滦州、秦皇岛;合关外之兵为第5军,山陕为第6军,向北京进击。一、二、三、四军即达目的后,与第五、六军直指敌。
    袁世凯所依仗北洋6镇,也就10万人,因为清政府不得人心,兵源招募越加困难,北洋军经不起消耗。而湖北一带,鄂军、湘军、赣军、粤军等10余万,在兵力上远远超过段祺瑞。两江地区,且不说杨洪森手下的10余万皖军,光南京就集中了近四十万的兵力。但是,6路北伐军队,只有两路沿津浦线北上,烟台、关外两路有所行动外,其他两路并无动作。
    为了响应伟大的北伐号召,杨洪森向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