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浮生闲 >

第10部分

浮生闲-第10部分

小说: 浮生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席话,说得知府贺霖连连点头,郑轼脸上也泛起了红潮。
    “碧儿姑娘说得是,李全,你说这画乃是你父亲的陪葬之物,可有证据!?”郑轼厉声喝道。
    那李全双膝跪地,急忙磕头道:“如何没有!?大人如果不信,可找来文渊阁的掌柜,是他亲手把这副古画卖给了家父,他和家父也是好朋友,家父死时,帮助入殓的也是他。”
    “传文渊阁掌柜。”郑轼对手下的衙役们挥了挥手。
    文渊阁离县学不是很远,时候不大,衙役们就带进来一个人。
    这个人,年纪约有六十多岁,是个小老头,浑身打扮得甚是文雅。
    “小民曹文叩见各位大人!”小老头倒是麻溜,一进来就跪倒再地。
    郑轼微微一笑,指着李大胡子道:“曹文,你可认识面前此人?”
    曹文看了看李大胡子,点头道:“认识,这是城西李庄的李全,我和他父亲是好友。”
    郑轼抬手拿起那幅古画,道:“此物你可认识?”
    曹文看了一下那古画,眯着眼睛打量了一番,道:“认识,这画原是我从一个泼皮手中花了三两银子买来,后来卖给了李全的父亲。”
    “李全父亲死时,是不是由你将此画放入棺木之中?”郑轼的脸色越来越严肃起来。
    曹文点了点头,道:“不错,那日是我亲手将此画放入棺中,很多人都见到了。”
    郑轼点了点头,走到陆良跟前大喝道:“大胆陆良,如今人证物证具在,你还有什么话说!?”
    陆良哈哈大笑。
    “陆良,你所笑为何!?”郑轼喝道。
    陆良现在心里直叫苦,脸上却硬要装出一副轻松的样子,他明白这叫涵养,这帮家伙中间都时兴这个。
    有句话叫:莫装逼,装逼遭雷劈,这话是有一些道理的,但是在这个时代这个场合,却是不适用的。
    果然,见到陆良举头大笑,明伦堂里的人脸上都露出了一丝惊诧的表情。
    “郑大人,陆良不才,也读过一点书,知晓一点律法,盗人墓冢乃是死罪,我如何不知?若这古画真是我盗的,我还会这么堂而皇之地拿出来吗!?”
    “这……”郑轼脑门有点冒汗了。
    “那倒未必,你是献礼,哪里会想到被你盗墓的那家人会站在这明伦堂中?”唐伯虎的一句话,让郑轼直点头。
    “唐公子所言不虚,陆良,你说这画不是你盗的,那是从哪里来的!?”郑轼沉声问道。
    陆良嘿嘿一笑,转脸看了一下旁边的郑光。
    郑轼见陆良的眼光落到了郑光身上,脸都青了。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他的这个宝贝儿子是个什么货色,当爹的最清楚,别说他盗墓,就是有人说他杀人郑轼都信。如果真的是他盗干得这好事,郑轼绝对会大义灭亲,但是这可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呀!而且是独子!
    “爹,这画,是我给大哥的。”郑光倒是很有种,笑呵呵地站了出来。
    郑轼这个气呀,都快要晕过去了。
    明伦堂里大部分人都认识郑光,知道他是郑轼的独子,见到这般情景,很多人嘴角都浮现了一丝笑意。
    都说郑轼两袖清风,这回自己的儿子犯上了事情,看他如何处理。
    “逆子!竟然干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给我拿下!”郑轼指着郑光,气得浑身只哆嗦。
    衙役嘴里答应,却迟迟不敢向前。
    他们都知道郑光不好对付,若是惹恼了他,肯定要白挨上一顿拳头。
    “爹,碧儿小姐刚刚才说你应带问清楚情况再拿人,你就这么快就忘了!你也得问问我这画是怎么来的吧?!如果要是冤枉了我,你就不怕娘让你跪床头?”郑光嬉皮笑脸起来。
    郑轼被他这句话臊得老脸通红,众人更是忍俊不禁。
    原来这郑轼虽然人称“吴中虎”,却是苏州城里出了名的怕老婆的主,郑夫人说东他绝对不敢往西,郑夫人护犊子,所以郑轼自小就拿郑光没有办法。
    “逆子,还不快说这画到底是怎么回事!?”郑轼一下子站了起来。
    郑光这才把如何与长洲的贾长头斗叶子赢的这副画,如何把这副画送给了陆良,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然后还指着一旁的袁方和张灵道:“爹,我说的都是实话,当时他们都在场,城里的很多浪荡子都在,你要是不信,只管问。”
    “郑叔,二哥说得一点没错,这画的确是从那贾长头手里赢过来的。”袁方和张灵都站出来作证。
    郑轼听到了这话,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既然是从别人手里赢来的,那就好办了。
    这个逆子,虽然是个无赖,但是盗墓这种事情,他还是不会干的。
    想到这里,郑轼对衙役们挥了挥手,道:“你们去到长洲,把那贾长头给我拿来。”
    “大人,我看还是我去吧,毕竟实在那贾长头是长洲人,需禀明蒋知县。”一旁的袁善站了起来。
    袁善说的蒋知县,乃是长洲知县蒋昺,这家伙是个一根筋的人,这样的事情如果不事先知会他,说不定他能闹出什么事情来。
    郑轼和蒋昺在一起共事多年,明白这家伙的脾气,便点了点头。
    袁善带着一帮衙役浩浩荡荡出了吴县县学,留下一屋子的人耐心等待。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袁善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
    “大人,不好了!”袁善嚷道。
    “何事?”郑轼为之一愣。
    “那个贾长头,死了!”
    “什么?!死啦?!”
    明伦堂里一片大片,这案子,算是越来越扑朔迷离了!
第一第三十三章 离奇命案
    明伦堂里一帮人等了半天,却等到了贾长头身死的消息,这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到底是怎么回事?”郑轼沉着脸问袁善道。
    这件案子,开始是罪魁祸首是陆良,接着转移到郑光的身上,然后又是这个贾长头,虽然现在有了一帮浪荡子的证词可以基本断定郑光和陆良没有什么作案嫌疑,但是贾长头的死,却很有可能让这件案子成为一件无头案,这对于号称为“吴中虎”的郑轼来说,可是最不情愿看到的事情。
    有案子送到自己手里,那就要结,这是郑轼一贯的性格。
    “大人,我带着一帮衙役到了那贾长头家里,却见他家中房门紧闭,叫了半天都没有人开门,他的邻居说有好几天都没有看到贾长头了。我见门是从里面锁上的,便心生疑虑,叫衙役们撞门而入,到了里面才发现那贾长头死在了房间里的床上,尸身都快已经腐烂了。而且……”袁善说到这里,突然说不下去了。
    “而且什么?”郑轼不由得站起了身子。
    袁善是他的老部下,为人刚烈,性格直率,让他吞吞吐吐的事情,肯定不是什么好的事情。
    “而且那贾长头死得极其古怪!”袁善说完,皱起了眉头。
    “如何古怪了?”郑轼微微一愣。
    人死了就是死了,哪有什么古怪之说。
    袁善叹了口气,道:“大人,这个我也说不清楚,我已经让衙役看护好现场,大人可以前去查看。”
    事情到了这里,原本吴贤的寿辰算是草草了之,毕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吴老,恕下官失礼。”郑轼站起身来,对吴贤施了一礼。
    “去吧去吧,公务要紧。”吴贤倒是极为开明,笑着对郑轼挥了挥手。
    郑轼转身带着袁善就要离开,却被陆良叫住。
    “贤侄,方才是我考虑不周,冤枉你了。”郑轼看着陆良,尴尬地笑了笑。
    他以为陆良叫他是为了讨个说法。
    陆良呵呵大笑,道:“郑大人明察秋毫,良心中只有敬佩哪有怨言。这案子虽然和我无关,但毕竟画在我手里,所以我想和大人同去,弄个明白。”
    “你不怕那死人?”郑轼看着陆良,不由得点了点头。
    “怕。不过如果能帮上郑大人的一点忙,良也顾不得这些了。”陆良笑了笑。
    “好!君则实乃吴中丈夫呀!可跟我同去!”郑轼拍着陆良的肩膀,哈哈大笑。
    “爹,我也去吧。”郑光怯生生地走到郑轼跟前,陪笑道。
    “你去做甚?”郑轼白了郑光一眼。
    “爹,大哥都能去,我为何不能去!人多了,主意就多,或许我们还能替你出出主意。”郑光挤巴了一下眼睛。
    “郑叔,二哥说得没错,我也去,说不定能帮上什么忙。”一旁的袁方也站了出来。
    袁善看着这帮小子,呵呵大笑,对郑轼道:“大人,他们愿意去,就让他们去吧,有道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何况他们还是苏州城里大名鼎鼎的‘吴中四恶’。”
    袁善看来对陆良等四个人的这个名号还是知道的,不但没有像郑轼那么面带不悦,反而有些自豪。
    袁善书读得不多,性格暴烈刚直,不喜欢苏州文人的那套在他看来酸掉牙的东西,倒是喜欢看自己的儿子整天打打杀杀。
    袁善这么一说,郑轼也没有什么意见,便点头应允。
    陆良拜别吴贤、沈周等人,跟着郑轼走出了明伦堂的大门,刚没走多远,就见碧儿从后面追了过来。
    “给!”碧儿红着脸,将一样东西塞到了陆良的手里。
    看着碧儿羞涩的样子,陆良咧嘴笑了起来。
    低头看时,却是一柄小剑。长也就在二十厘米左右,黄铜剑鞘,抽出来寒光闪闪,倒是把好剑。
    “碧儿,你一个女孩子,带剑干吗?”陆良低声笑道。
    离得碧儿近了,她身上的那股香味倒是越发诱人,陆良不由得心猿意马起来。
    碧儿白了陆良一眼,撇嘴道:“人家带剑干嘛!这剑乃是方才有人送给我爹的寿礼,是我爹让我送来的。他说那案件说不定有什么危险,让你带上也好防身。”
    “是你爹的意思,还是你的意思?”陆良一边摆弄着手里的剑,一边嘿嘿地坏笑了起来,两只眼睛死死地盯住碧儿,如同看上了羔羊的饿狼一般。
    碧儿臊得满脸通红。
    这家伙怎么如此聪明!?自己这事做得滴水不漏,他为何知道是自己缠着爹爹把剑送给他的?而且还说出如此直白的话,确是坏死了!不过偏偏他这样说话,自己的不由得噗通通跳得喘不过起来。
    “你这坏蛋,简直可恶至极!”碧儿把剑塞到陆良手里,低头跑了开去。
    嘿嘿嘿嘿嘿,看着碧儿背影,陆良坏笑不已。
    “大哥,碧儿小姐送什么定情信物给你了?”等碧儿走了,郑光和袁方一左一右拥了上来。
    “我听说定情信物有人送玉佩有人送荷包的,这送剑倒还是第一次看到!”袁方切着牙,一脸的忍俊不禁。
    “碧儿小姐果然和一般的女人不一样!二哥,有戏!兄弟我支持你!要是能把这苏州第一碧玉娶为嫂嫂,也不冤枉了大哥吴中第一浪荡子的威名!”郑光咂吧了两下嘴,乐得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线了。
    “哪这么多废话!还不快走!”陆良抡起巴掌一人给了他们一巴掌,然后将把小剑揣在怀里,走出了县学之外。
    来到了外面,郑轼和袁善正在清点人员,准备前往长洲那贾长头的家。
    王开和石头正在外面的一个小面摊上吃面,见陆良出来,也不吃了,放下碗筷抹了抹嘴就跑了过来。
    “少爷,拜完寿了?”石头看着陆良,问道。
    “拜个屁,差点摆出了乱子来!”郑光直摇头。
    “少爷,可是有人为难你,若是有,俺去把他脑袋给拧下来!”王开晃了晃他那水桶一般粗细的胳膊,圆睁两眼厉声喝道。
    “拧个球!已经有人死了!走走走,跟着我去查案去!”陆良对王开和石头摆了摆手。
    石头虽然年纪小,但是鬼主意点,肚子里的坏水一点不比陆良差,王开虽然脑子简单点,但是一身的力气能打死老虎,有他在,安全上有保证。
    准备妥当,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直奔长洲县而去。
    苏州城是个大方格子,中间南北的一条卧龙大街将整个城市一分为二,西边的部分,是吴县,东边的部分是长洲县。所以,虽然是两个县,其实就是在一个城里,并不是很远。
    那贾长头的家,并不在苏州城内,而是在苏州城东门娄门之外。
    娄门是苏州的几大城门之一,在繁华程度上仅次于西门阊门。
    一行人出了娄门,过了永定桥,一眼望过去,便是林立的酒肆和商铺。
    “那贾长头的家,在何处?”郑轼转身问袁善道。
    “就在桥东三里阳城寺旁。”袁善指了指远处道。
    “去阳城寺!”郑轼点了点头。
    陆良跟在大队人马后面,往东而行,却不知这一趟,却闹出了一件大事。
    ##############
    刚和朋友聚会回来。赶紧传小说然后开始码字。
    这几天手头活很多,忙死了。
    大大们用你们的票票鼓励一下!
第一第三十四章 离奇尸臭
    阳城寺,在苏州城东五里。
    寺是古寺,建于宋朝年间,当时占地面积极大,后来蒙古靼子占据攻占苏州时,寺里和尚纷纷拿起武器加入了抗争的队伍中,成为让蒙古人头疼的一支劲敌。再后来,蒙古人依靠他们的金戈铁马平了苏州,便一把火把这寺烧成了平地。
    明初洪武年间开始重修,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到了成化年间就成为苏州城东香火鼎盛的一间大寺了。
    不过阳城寺之所以出名,和这段光荣历史倒没有多说关系。再怎么着,这寺也是在一片废墟上盖的,和原先的那个阳城寺虽然名字一样,但是寺已经不是那个寺,和尚也不是那些和尚了。
    阳城寺在苏州府小有名气,是因为散居在它周围的一片片的小商铺。
    苏州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文化圣地,文化人多了,摆弄的东西就多,死了之后,入土的东西也就多了,自然,专门干着掘土取物的事情的人,也就多了。
    阳城寺距离苏州城不远不近,周围又多是墓葬群,这对于那些掘土的人,可就是个落身的老地方。
    近了,容易被衙役们捉到,远了吧,辛辛苦苦弄来的东西不便于出手,阳城寺正合适。
    永乐年间,这地方就发展得小有规模。开始只是苏州府内的掘土人暗地里云集在这里相互倒卖手里的东西,后来连旁边的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