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帝师 >

第163部分

大秦帝师-第163部分

小说: 大秦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陈平不是别人,就是历史上刘邦身边那个陈平,他一生给刘邦出了很多主意,最有意思的有三个,一个是韩信自立为齐王派人知会刘邦,刘邦张嘴就要骂,陈平在他脚上踩了一下,张良扯了扯刘邦的衣袖,刘邦这才醒悟过来,改口说大丈夫要做王就做真王,哪有做假王的道理,来个顺水推舟,封韩信为齐王,稳住韩信。
    第二个就是刘邦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结果是中了冒顿的计,被围在白登,正是陈平出一奇计,才使得刘邦逃出生天。
    第三个就是他给刘邦出的伪游云梦,实擒韩信的计策,韩信能征善战,当时无人是对手,却给陈平一计而擒之,诚可叹也。
    张良身列“汉初三杰”,被誉为一代帝师,其实陈平的谋略不比张良差,这三计只不过是他一生无数计策中最有意思,影响最大的而已。再比如,他给刘邦出的反间计。反间项羽与亚父范增的关系,让项羽自折羽翼,都是非常棒的计策。
    天下统一之时,陈平还年幼,尚在游学时期。张良家资亿万,而陈平却是穷得叮当响,喜欢读书又不爱务农。全靠他哥哥养活他。实际上他哥哥对他非常不错,他嫂子不见待他,对他不好,他哥哥发火了,把他地嫂子给驱逐了。
    周冲办新学传遍天下,陈平听到这个消息。欣喜难已,决心要拜在周冲门下。把想法给他哥哥陈伯一说,陈伯虽是个庄稼汉,也是一个不同寻常之人,不仅不以自家穷而生出痴人说梦的想法,还很鼓励陈平入关。
    得到陈伯支持的陈平马上动身去咸阳,只可惜他家里实在是太穷,连盘缠也没有,好在他乡里有一个叫张负的富人送了他五十两银子。他才来到咸阳,拜在周冲门下。
    周冲也是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大名气,居然把陈平给吸引来了,又惊又奇,惊奇过后周冲心想陈平的才情非凡。不在张良之下,若是让他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将来的成就必是不可限量,扶苏登上皇位之后,有他辅佐。推广现代文明也就容易多了,很是高兴地收下陈平,并要他和扶苏朝夕相处。
    陈平地才学很不错,和扶苏很是谈得来,两人相处得很好,同进同出,好得象亲兄弟。
    周冲笑道:“陈平,老实说,你又给公子说了些什么新鲜事?公子现在潜心求学,你老是给他说些外面的事,也不怕误了公子的学业。”
    陈平自从拜入周冲门下他的生活之资全由周冲出,平时扶苏再接济他一些银两,日子过得也不错,原本就很帅气的他现在是更加帅气了。也正是这样,他和周冲的关系非同一般,既有师生之谊,又有英雄惺惺相惜之情,现有朋友之义,调侃道:“师傅此言差也,师傅常告诫学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本上地东西虽然对人有用,可是没写在书本上的东西何止千千万万,用好了一样有大用,学生只不过捡点一路上地见闻说给公子知道,没想到师傅如此不通达,学生就不说了。”
    “好你个陈平,居然倒打一耙,看师傅怎么收拾你。”周冲笑着开玩笑。对陈平的才情,周冲打从心眼里赏识,哪会真的为难他。
    扶苏为陈平解困,道:“师傅,这都是扶苏的不是,是扶苏缠着陈平的,请师傅不要怪陈平。若师傅一定要怪陈平,就请怪罪扶苏吧。”
    “扶苏,你可要想好了,陈平他这是借我的话来发挥,重罪呀,我要是不罚他,就不配当这个师傅了。”周冲脸一板,很是不通情理地道。
    扶苏和陈平对视一眼,拼命忍住笑,一本正经地道:“师傅说的是,都是学生不好,请师傅责罚吧。”
    周冲挥手道:“你两个也真是的,串通一气来为难我,以为我不知道?我罚你,陈平还不为你求情,这种烂好人我可不想做,得,罚就免了吧
    “谢师傅。”扶苏和陈平齐道。
    周冲沉吟着道:“这几年下来,公子地学问大有长进,见识宽广了很多,要我再教,我也教不了什么了。我这就去给皇上说,这太子太傅,我算是做到头了,还是请皇上另请高明。”
    扶苏一下慌了,道:“师傅,你千万不能不要学生,要是学生做错了,师傅可以责罚学生,就是不能不要学生。师傅,没给你说,要是换个师傅,学生每天还不象木偶一样,整天就知道念书,哪有在师傅门下这么自在,既能学到知识,还不受框束。”
    陈平也忙着道:“是啊,师傅。学生游学有好些年头了,就没有见过象师傅这样既擅长传道,又能给学生自由发挥的好师傅,要是师傅不要学生了,学生还能拜谁为师。”
    二人真情流露,周冲也是欣慰,道:“你们对我有这份情义,周冲心感。你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的人,不能老想着我教你们的东西,我教给你们的只不过是一点皮毛,一点基础而已。本事,得靠自己努力练就地,不能光记着师傅的。我只是给你们指明了宝山地方向,能不能进入宝山,还得靠你们自己。依我看,你们下一个要拜的师傅就是你们自己,是整个天下,只有这样,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一蓝。”
    这话虽然有点绕,但二人才情非凡,也是明白周冲的意思,齐道:“谢师傅教诲。”
    周冲笑道:“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学生愿遵师傅训诲。”二人齐道。
第十一章 另类游学(下)
    周先生,别拘礼。”秦始皇拉住向他行礼的周冲,在轻拍着道:“周先生,朕一得赵高禀报就立即接见你。你也是的,你有事直接来找朕就是了,用得着禀报吗?其他人见朕,是要禀报,你见朕就不必了。”
    周冲道谢道:“皇上的眷顾之恩,周冲没齿不忘,只是君臣之礼不可废,而且周冲现在为人师表,要是不遵守礼节,学生们一模仿起来,周冲的罪过就大了。”
    秦始皇指着周冲道:“五年多快六年了,你忙着调教扶苏,和朕见面的时间就少了,朕还真想念你,想念你从前与朕在一起的日子,别人对朕是号着朕的脉,不准不说,准了也只说七分,留三分。唯有你周先生不一样,不号朕的脉,说真话,让朕听着就舒服。这倒好,你去教扶苏,朕好象和你就疏远了。”
    这话说得很真诚,周冲很是感动,道:“谢皇上惦记。”
    “皇儿扶苏见过父皇。”扶苏向秦始皇施礼。
    秦始皇爱怜地看着扶苏道:“扶苏,你个头长了不少,父皇心里高兴。更让父皇高兴的是,你的学问很有长进,比起父皇当年也不逊色,氏子孙嘛,就是要这样,个顶个的强!”
    “谢父皇夸奖!”扶苏谢道。
    陈平行礼道:“陈平见过皇上。”
    秦始皇打量一阵陈平,点评道:“陈平比刚来时更加英俊了,难得的一美男子,比起子都之流也不逊色,难得呀。看来,还是周先生的水土养人,把个陈平养得如此帅气。”
    这话既是真话,也有玩笑这意。可见他见到周冲的确是很高兴。这也难怪,一个本身就很得赏识的臂膀,还把自己的儿子调教得如此有学问,哪个当父亲的会不高兴呢?
    陈平纠正道:“皇上,不是周先生地水土养人,是皇上的水土养人,大秦独霸神洲,天下都是大秦的,都是皇上的。”
    “好好好,朕失言。朕失言!”秦始皇认错,道:“好啊,周先生,陈平有你之风啊,敢于纠正朕的过失,朕心甚慰。家有孝子不败家,国有诤臣不亡国。陈平,你能说这话朕心里很高兴,本想赏你,只是朕现在不能赏你,你不要怪朕。”
    陈平与扶苏关系极好,又师承周冲。属同门,当然是把他留给扶苏。秦始皇自然是不能赏他了。
    “请皇上不必放在心上,陈平只不过说了该说的话,尽了一点本份,不敢望赏。”陈平很是谦逊。
    秦始皇点头道:“嗯,请请请,屋里请。”拉着周冲的手进了上书房,陈平和扶苏也跟着进来。
    请周冲和陈平坐下,扶苏侍立在秦始皇之侧,秦始皇问道:“周先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没事朕就是请也不一定请得来,你来找朕是不是有什么为难这事?”
    周冲微微一笑,道:“皇上,周冲此来是为一件疑惑之事。公子与陈平问周冲,孔孟游列国,是为了求用于列国,还是为了游学,增长见识,周冲对孔孟之道所涉不多,无法解答。特来求教皇上。”孔孟之学在当时只不过是百家中的一家罢了,不学孔孟之道的人多了去了。
    秦始皇盯着周冲。笑道:“周先生,你又给朕耍花样了?别来这一套弯弯绕绕,有话就直说吧。”
    扶苏接过话头道:“父皇,您别怪周师傅,周师傅是想带皇儿出去游历一番,怕父皇不允,才借孔孟游列国说话。”
    秦始皇恍然道:“朕就说嘛,周先生不会无缘无故地提起孔孟。依朕看,孔孟游列国,其实一是想求用于列国,再者是借机造势,把自己打扮得光鲜点,让人以为他是不世奇才,他们呀只会说空话,就不会做实事。孔子用于鲁国,就知道他地教化之道,一心想着教化冥顽,结果是祸起萧墙,对于百姓用教化未必不可,对于政敌就得用手段,而不是说教。迂人,迂人也!”
    他对儒家没有好感,对儒家的看法不免偏颇,不过也未必就没有道理,孔子以及他的学生不是没有给诸侯用过,可是效果不大。政治嘛,玩的就是手段,不能一味蛮干,也不能一味说教。
    周冲点头道:“皇上所言极是,只是周冲以为孔孟游学也有好处,至少他们长了见识。书上记载的轶事,要是不去游历,恐怕也写不出来。”
    秦始皇接着周冲的话说下去,道:“所以你就想带扶苏出去游历一番,是不是?”
    周冲模棱两可地回答道:“既是,也不是。”
    “这话怎么讲?”秦始皇有点好奇了。
    周冲解释道:“游学固然可以增长见识,但是周冲以为学习的方式很多,不一定非要靠游学。但是,公子是太子,大统地继承人,周冲以为趁公子年幼之时多去民间看看,了解民情,将来登上大位,治理天下就更顺乎民心。周冲一点浅见,还请皇上不要见笑。”
    秦始皇点头赞赏道:“这话有道理,有大道理。朕熟谙历史,朕发现凡在历史上做出大功业的人都是要经受无数磨难,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说了那么多废话,就这句有大道理,很不错。
    “商代武丁生长在民间,继位以后体察民情,治理商代取得极大成功,堪称一代圣君。再说朕,别看朕现在治理天下得心应手,那也是朕在邯郸十三年,历尽艰辛,最困苦的时候连饭也吃不上,要不是母后呵护着朕还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头。正是朕从小就知道人世之艰辛,通晓时艰,朕才能把大秦治理成这样。
    “这事,朕不仅同意,还全力支持。周先生,这样吧,你们带一些侍卫保护你们的安全,再把你的得意学生带上几个就出发吧。不过,朕还要请周先生办一件事,如果你发现有违大秦律法的官员,不必客气,惩治就是了。”
    周冲领命道:“请皇上放心,周冲一定办好。”
    秦始皇拉着扶苏地手道:“扶苏,你要深体周先生的用意,多用心,好好体察民情,多识民间疾苦,将来你当上皇帝,治理天下就容易多了。”
第十二章 里中趣闻(一)
    到了,到家了,我终于到家了。”陈平望着熟悉的的兴奋,从马上一跃而下,牵着马缰,向一间破败的茅草屋小跑着奔去。
    周冲熟知陈平之事,知道他出身贫寒,仔细打量一阵,才发现他出身的地方比周冲想象的还要不堪,造化弄人,如此清贫的贫民窟居然能走出陈平这样享誉千年的名臣,实是异数,要不是亲见还真以为司马迁在《史记》中吹牛。
    扶苏根本就想不到陈平这样有学问的人居然出于如此陋室,吃惊地打量着四周,道:“师傅,要不是你带学生出来走走看看,学生说什么也想不到大秦的天下居然有如此不堪地方,父皇一再自许的治世难道就是这样的吗?”
    周冲笑道:“太子不必苛责皇上。你看看这些房子,都是新的,是才修起来不久。大秦承战国之弊,积弊很深,皇上纵然有心让天下休养生息,毕竟不是一年两年三五年就能解决的,需要足够的时间。太子再看看这边,都是些旧房子,破败不堪,风吹就会倒。门扉歪倒,这说明什么,太子想想。”决定抓住机会历练历练扶苏。
    周冲说得没错,一个国家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天下才统一几年,就算秦始皇有通天本事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一个拥有万里疆域的国家治理成人间天堂。
    扶苏皱着眉头想了一下,道:“师傅,学生明白了。这些旧房子已经没有人住了。他们应该搬到新房子里去了。这事说明父皇治理天下已经很见成效了。只是时间不长,象他们这么幸运的人应该不会太多,还有很多人还住在破草败屋之中。”
    正是这意思。周冲点头赞道:“太子见事机敏,我也是这么想。以皇上的雄材大略,只要再过一段时间,象这里百姓这样幸运地人会越来越多。太子,你要记住,奏章虽然可以让帝王了解民情。可奏章是最不靠地东西。历来官场习气都是一个样:报喜不报忧,说好不说坏!能瞒则瞒,不能瞒了也是避重就轻。”
    扶苏点头道:“谢师傅教诲!师傅带学生出来就是为了让学生多看看真实的民情,学生懂了,一定好好记住这一路上看到的。”
    周冲很是赞许地点头道:“那就好。走,去看看陈平。”
    陈平一边跑一边喊道:“大哥,大哥。”他地兄长陈伯对他很好,离家数年。自然是想念得紧。
    回答陈平的并不是他想象中陈伯用惊喜的声音喊他二弟,而是从破屋中传出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滚,你给我滚!”
    陈平一听就知道是兄长陈伯的声音,还以为陈伯遇到祸事了。吓了一大跳,叫声:“大哥!”飞奔而去。直朝门里冲去。屋里正好有一个人出来,陈平收势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