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156部分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156部分

小说: 重生之宋武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宋军近乎完美的技战术配合面前。  博尔忽寄予厚望的骑兵伤亡越来越大。  堆积在地上地人尸马尸越来越多,鲜血飞溅得到处都不是。  不少地方已经出现血泊。  是鲜血来不及浸入草地里,汇聚而成。
    望着一片赤红的草原,博尔忽想到的是“难以置信”四个字,要不是亲见,他真的是不会相信宋军会有如此惊人的战斗力,仿佛宋军不是血肉之躯,是一架战争机器似的。
    这场战斗从日上三竿开始,一直打到日落西山之时,都没有分出胜负。  博尔忽开始焦虑起来了,一拉马缰,飞驰到阵前,挥着手中地弯刀,大吼一声,道:“草原上的雄鹰们:成吉思汗在召唤我们!成吉思汗在召唤我们的胜利!成吉思汗!”骑着马在阵中飞驰,一边跑一边大吼“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这个人在其他民族心目中是恶魔,是刽子手,杀人无数,然而在蒙古人心目中近乎神的存在,至高无上。  博尔忽这一吼叫,蒙古军卒好象吃了兴奋剂似的,原本疲惫的身心一下子兴奋起来,大吼道:“成吉思汗!”
    数万股声浪汇聚在一起,汇成一首惊天动地呐喊,一时间,整个草地上都是“成吉思汗”的吼声,惊天动地,响遏浮云。
    博尔忽一马当先,直向宋军扑来,手里的弯刀不断幻出刀花,在夕阳照射下耀眼生辉,很是骇人。
    这种身先士卒的做法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是一种非常不错地选择,往往会决定战斗地胜利。  有了他的激励行为,蒙古军卒一下子沸腾起来,不要命似地冲上来,眼睛充血,好象得了狂犬病地疯狗,见了宋军就砍。
    如此行为,固然可以起到激励军心,振奋士气的作用,也说明博尔忽已经是技穷了,要是这也不能奏效的话,他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败退。
    李隽望望日头,道:“是时候了,是该结束的时候了。  该给博尔忽一点厉害瞧瞧了。  ”策马来到一队一脸激愤,眼球充血的宋军面前。
    这支宋军是李隽特地留出来的预备队,从兵法上说,决不允许把所有的部队一次性投入战斗,那样做的风险太大,因为一旦出了意外,手里没有兵力投入,失败的可能性大得多。  可以想象得到,要是滑铁卢之战,拿破仑手里有足够的预备队,即使布留歇尔赶到战场也不能把拿破仑怎么样,问题是拿破仑用光了兵力,才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全线崩溃。  李隽深明此理,特地留下这支部队做这次大战的预备队。
    李隽开始激励士气,道:“将士们:你们脚下的这片草原,曾经写下大宋朝地辉煌。  蒙哥鞑子就是从这里开始了侵占四川的军事行动。  天佑朝庭,蒙哥死在钓鱼城下,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今天,我们将在这里再次书写大宋朝的辉煌。  将士们,拿起你们手中的宝刀,用鞑子的鲜血铸就我们新的辉煌!”拔出宝刀,高举在头上。  大吼一声:“大宋朝万岁!华夏万岁!”
    白马也是兴奋起来了,一个人立。  灰聿聿一声长嘶,鸣响在草原上。
    为了把效果最大化,李隽把这支预备队放在阵地上观战,这一招和对付郭侃突围时如出一辙,效果出奇地好。  将士们看了大半天,胸中地烈焰熊熊燃烧,早就求战意沸腾。  热血如沸,最想听到的就是李隽要他们出战地命令。
    “大宋朝万岁!华夏万岁!”将士们为李隽富有磁性的演说激起无尽的士气,怒吼起来。  大宋朝万岁,华夏万岁的呼声,宋军不知道呼喊过多少回了,每次的呼喊都有不同的声势,这次也不例外,一吼起来如同山崩海啸一般。  席卷了这片草原。
    李隽把宝刀对着蒙古军队一指,大吼道:“杀!”一拉马头,率先冲了出去。  预备队在他身后飞驰而去,好象一股狂潮向蒙古军队卷去。
    打了这么多的胜仗,李隽都没有亲自上阵地经历,这次亲自突阵。  对于宋军来说,激励意义就非同一般了,将士们见了黄罗伞盖下的伟岸身躯无不是精神振奋,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无穷无尽的精神。  就是受伤倒地的士卒也会支撑着起来,再次投入战斗。
    没有武器的将士们不用拳头打,用牙齿咬,会用尽他们想得到的一切方法,哪怕是抱着蒙古军卒在地上翻滚撕咬。  要是他们无法爬起来,无法参与战斗。  也会大吼道:“杀啊!杀光鞑子!”呐喊助威。  为同伴鼓劲。
    这种场面,正如李陵在他的名篇《答苏武书》中所言“振臂一呼。  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  ”
    此时地宋军仿佛不是身肉之躯,而是一架战争机器,宝刀砍在蒙古军卒身上感觉不是在杀人,是在砍南瓜。  他们最想听到的就是蒙古军卒临死之前的惨嗥,对于他们来说,这种声音是美妙的乐章,让他们热血如沸,会给他们巨大的满足感。
    宋军仿佛一股涌动的海潮,把蒙古军队给淹没了,原本衰败地秋草变成了红色。
    这场战斗打得有多惨烈,只需要说一件事朋友们就知道了,据当地的牧民说,来年春天这里的草不是青色,而是红色,那是因为草吸收了土壤中的血渍变成了红色。
    “南蛮的骨头真硬。  ”博尔忽血染征衣,吐出一口气,看着手中的弯刀,已经磕出不少缺口,他已记不清杀了多少人。  他杀的人中不止有宋军士卒,还有临阵脱逃的蒙古军卒。
    蒙古军队一向以作战凶悍著称,即使是打了败仗也不会逃走,然而这次却是例外,在宋军排山倒海般的攻势面前,有不少人逃跑,博尔忽自然是对他们不客气,当场处死。  博尔忽的努力仍然无济于事,回天乏术,不能挽救失败地命运。
    此时地蒙古军队完全没有了先前的悍气,个个士气低落,精神不振,这是覆灭地征兆。  反观宋军,却是越战越勇,是贪婪的绞肉机,正在无情地吞噬着蒙古军队的生命。  特别是李隽所到之处,必然没有活口,要是真有活着的东西,也许只有地上的秋草。
    要是成吉思汗在蒙古人心目中是神的存在的话,李隽在宋军心目中同样是神的存在,他亲自突阵,带给宋军士卒的振奋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他所到之处的宋军无不是舍生忘死,砍杀蒙古军卒,就是受伤倒地的蒙古军卒都不能幸免于难。  不是说还有一口气,就是早已没有了生机的尸体也会给宋军砍上几刀。
    在如此近乎疯狂的打法面前,要是还能有人存活,只能归功于奇迹了。
    蒙古军队丢下的尸体越来越多,存活的越来越少,博尔忽知道非撤不可了。  在心里哀叹一声“此一时,彼一时”,下令道:“撤。  ”蒙古军队在他地指挥下边打边撤,准备脱离战斗。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硬仗,李隽并没有使用过多的谋略,完全是力量的碰撞,宋军赢下来了。  这标志着宋军的战斗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他们即将取代蒙古军队。  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优秀的军队。
    当然,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但这一目标已经近在咫尺。
    李隽哪会让他走脱,指挥宋军从后面追去。  夜色深深中地松藩草原上上演了一幕奇观,不计其数的火把在草原上飞驰,要是从天空望去地话,火把多得象夏夜中的萤火虫儿。  尉为奇观,让人叹为观止。
    败退中的博尔忽非常清楚地知道,他的行动已经失败,他不可再在四川站稳脚,现在最好的出路就是从原路返回。  对于退走一事,他还是很有把握,他相信就是算李隽知道他来了四川,也不可能知道他走的那条道路。  即使他李隽知道了,也不可能切断他的退路。  因为他走地那条路非常险峻,他派有军队把守。
    别的不说,就是天险腊子关口他就派有一千多精锐部队防守。  腊子关号称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隽就是派出一万人的兵力也是无能为力。  腊子关口易守难攻不说,兵力难以展开,再多的军队也是派不上用场。
    然而,事情并不如博尔忽想象的那样美好,他根本就不知道天险腊子关口已经落入了解晋的控制中。  拿下腊子关口对于解晋来说,非常轻松,派人爬到山顶上去,把炸药包不断往下扔,把博尔忽派驻在这里的军队炸成肉块,解晋再去接收无人防守的关口就是了。
    攻占腊子关口之所以进行得如此顺利。  还是李隽地主意。  红军当年攻占腊子关口就是从悬崖爬到山顶上攻占了的。  李隽知道这个办法告诉了解晋,要拿下腊子关口还不是小菜一碟。  博尔忽根本就不知道这些。  以为山顶无人上得去,腊子关口固若金汤,只要守好关口就行了。
    “那是什么人打起的火把?”撤退中的博尔忽望着前面一片光亮问道,这是不计其数的火把发出的亮光。
    这个问题谁也无法回答,他自然是得不到答案。
    “大宋朝万岁!”博尔忽正想派人去问个究竟,一声惊天动地地战号从亮光处传来。
    此处不是别人,正是在这里等候他的小骠骑解晋。
    前有伏兵,后有追兵,博尔忽已入绝境,他的感觉好象天崩。  新败之后的军队,士气低落,不能再打,陷入绝地的博尔忽哪能没有灰色世界的感觉。
    一阵闷雷似的马蹄声响起,解晋开始发起了进攻,呐喊声响彻了这片草原。
    解晋的骑兵是宋军最为精锐的部队之一,解晋胆气过人,出了名的手毒之人,这一发起进攻犹如狂风吹走沙砾一般,博尔忽地军队很快就给碾成了碎片。
    XXXXXXXXXXXXXXXXXXXXXX
    “妈地,便宜了博尔忽这鞑子,要不然我会象砍下术速忽里的脑袋一样砍下他地狗头。  ”解晋站在草地边上,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地对欧军行道。  没有亲手砍下博尔忽的脑袋,很是遗憾,言来恨恨不已。
    欧军行笑道:“你也不用遗憾,估计,他此刻在草地里求生不得不求死不能,那种滋味可比给你一刀砍下狗头难受。  ”
    解晋指着草地道:“这就是皇上无中生有的百万雄兵,皇上真是神了,居然知道这里有一片草地,博尔忽这鞑子给我们追得没有路了,居然逃到草地里去了。  这鞑子肉多,也不知道便宜哪只王八。  ”
    到现在,解晋终于明白李隽知道说的无中生有的本事是什么,就是这片草地。
    说起这片草地,朋友们肯定是耳熟能详,就是红军当年长征走过的草地。  据后来的文献记载,这片草地茫无崖际,草丛上笼罩着阴森迷蒙的浓雾,让人难辩方向。  草从里河沟交错,臭水积累,散着刺鼻的臭味,一个不好还会中毒气。  人走在上面,一个不小心就会掉进臭水沟里,陷进泥沼里,给活活窒息死。  时而风,时而雨,时而冰雹,时而飞雪,要是没有万全的准备,进入草地是死多活少,要想活命,除非变成神仙。
    解晋哪里知道这些,还以为李隽有未卜先知之能,居然掐算到这里有片草地,专门用来埋葬博尔忽,对李隽是佩服无已。  要是他知道真相,不知道会作何想法?
    博尔忽给宋军一路追下来,慌不择路,居然逃进去了,其结果不用说也想得到,肯定是葬身草地。
    促成博尔忽进入草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解晋下手太狠,他给解晋近乎恶魔似的打法吓破了胆,他在不知道草地的凶险的情况下宁愿进入草地也不愿落在解晋手里。
    多年以后,有牧民进入草地发现里面有不计其数的骷髅,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漂浮在腥臭的水面上,不知道有多少。  据这位牧民描述,还有无数的鬼火,阴森森的,让人一想起来就害怕。
    这就是博尔忽和他大军的最后归宿。
第二卷 巴蜀篇 第五十七章 郭侃受命
    第二卷 巴蜀篇 第五十七章 郭侃受命
    “臣参见皇上。  ”郭侃向忽必烈施礼道:“请问皇上,召臣何事?”郭侃依然是那样的气定神闲,举止中规中举,行为端止。
    忽必烈对这位头号谋臣历来是礼敬有嘉,即使郭侃有江南之败也没有改变,端起一杯茶递给郭侃,笑道:“来,忠和,先喝口茶。  ”
    “谢皇上。  ”郭侃接过茶,并没有喝,顺手放在桌子上,问道:“请问皇上,有什么事要臣效力?皇上但有所命,臣尽心竭力,死而后已。  ”
    郭侃是忽必烈的头号谋士,也是第一号战将,料事如神,难有不中,忽必烈见到他就觉得安心,原先的焦虑暂时搁起,笑道:“忠和智者,朕就考考你。  你说,朕有什么事请你前来相商。  ”
    忽必烈雄材大略,眼光极高,少有人看在眼里,更不会对臣下说请字,当然这只是对别人来说,对郭侃是例外,郭侃也的确当得起这个请字。
    “皇上日理万机,国事极多。  君者,临天下也。  故天下事都由皇上而决,这天下事就多了,臣还真是难猜测。  ”郭侃沉思着,只见忽必烈笑着看他,知道忽必烈一定要他猜猜,微一凝思,已经知道究里,道:“臣以为,皇上所忧者,八百里秦川。  ”
    他的话音一落,忽必烈抚掌道:“忠和就是忠和,一语而中。  ”拿起战报递给郭侃道:“忠和,你看看。  真的难以让人置信。  博尔忽已经全军覆灭,朝廷在四川地军队,还有在云南贵州的军队已经不复存在了,这是朝廷继江南之败后又一重大损失。  忠和,你说,朝廷接下来该做什么?”
    忽必烈不愧雄材大略之人,这种惨败要是换一个人的话。  肯定是怒气冲冲,早就对臣下开骂了。  会斥骂臣下无能,误国误君,不能为君分忧,而他却说得很是平常,好象这事是小事一桩似的。
    郭侃知道忽必烈又要向他问计了,道:“皇上,博尔忽进军是臣之议。  臣罪在不赦,还请皇上治罪。  ”
    “胜败,兵家常事,忠和不必放在心上。  ”忽必烈平静地道:“博尔忽进军极其机密,他又采取了拉网之策,消息泄露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朕以为南朝皇帝精于推算,识破了我们的计谋。  预先有所准备才有博尔忽之败。  要说责任,是朕的责任,是朕恩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