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392部分

1908之钢铁雄心-第392部分

小说: 1908之钢铁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王耀武一样,不,应该说和王耀武同样,戴安澜也是1904年生人。
    也因此,当王耀武进入军事院校学习的时候,他其实和戴安澜是同期的,而同时由于两个人在院校里是同样的优秀,所以彼此间多少有那么一点劲敌的意思。
    咳,这么说多少可能有些热血了,不过在他们成年的时候,恰好也是国内大发展的时候,当时由于在外面有一个苏俄替中国挡着,所以中国能够在外部没有明显威胁的情况下,进入一个比较和平平稳的发展时期。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时国内的各大军事院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紧迫感。
    怎么说呢,王耀武和戴安澜多少也算是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人吧。
    当然,这么说也不确切。至少在当时的中俄边境上,边境冲突什么还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排连一级的冲突,一年至少能发生个十多次,毕竟中国的国境线多少有些太长了。
    而王耀武和戴安澜这两个劲敌在毕业后,处于磨练自己——————也有可能是为了更好的晋升,所以选择了到中俄边境上的部队去服役,在那里服役的过程中。两人不但表现的同样优秀,最后两个人更是同样晋升为集团军司令。
    等到对台展开军事行动的决定下达后,两个人更是被同时选为执行军事行动的最佳人选。
    当然,想对台湾进行军事行动。首先给拿下澎湖才行,所以为了选出这个人选来,两个人还彼此进行了一番龙争虎斗,最后的结果就是王耀武获得了胜利。
    至于同样优秀的两个人,究竟是如何选择的——————咳。王耀武才不会说,自己是因为和王耀武是本家,所以在选择的时候才多少偏心了一下…
    不过这也没什么,毕竟王耀武和戴安澜同样优秀。选择任何一个人都是没有问题的。
    ————————————————————
    王耀武在厦门所作的准备,日本人相当清楚。毕竟双方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而且哪怕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但是日本在中国国内还是有很多间谍存在的——————在开战前,由于严光的特殊命令,军情和军防两局联手行动,使得日本潜伏在中国国内的间谍暴露了很多出来,不过当时并没有动手,毕竟当时中国和日本还没有开战。
    一直到开战后,军情局和军防局才突然动手,这也使得日本在中国的情报机关损失惨重。
    不过说到底,日本人毕竟一直都很警惕中国,所以除了这些暴露的以外,依然有很多潜伏着,连军防局也未能挖出来的间谍存在,说到底日本人毕竟已经在中国经营了很多年。
    当然,由于在华情报机关损失惨重的关系,所以日本人的情报能力也降低了许多,不过第十三集团军和第十七集团军的动作毕竟是太大了一些,距离也这么近,厦门也不是什么小城市…
    其实在很久以前,日本就已经开始对台湾修筑工事了——————唔,大概就和朝鲜那边是同期吧。
    毕竟当时朝鲜是和中国接壤的,至于台湾这边,日本人也没忘了台湾了日本从中国手里夺过来的。因此在中国强大了以后,日本一直都很担心中国会想办法将台湾从中国手中夺回来——————要知道,日本可一共就台湾、朝鲜两块殖民地,当然,太平洋上的那些原本属于德国的岛屿也算是殖民地,不过估计稀罕的也没几个…
    虽然后期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日本毕竟从未相信过中国,所以对台湾和朝鲜的工事修筑也一直都没停止过,而这里,作为台湾门户的澎湖列岛同样如此。
    到了现在,由于中国和日本已经正式处于敌对关系,日本对台湾原有的工事更是进行了加固和增强…
    而另一边的王耀武,也在趁着上面的命令还没有下来的这个时机,尽可能的让自己的部队进行更多的训练。毕竟第十三集团军虽然是主力部队,但是过去却并没有进行过登陆训练…
    也就是在这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中,上面的命令终于下达了。
    得到了命令的王耀武多少有些百感交杂,不过最后他还是指挥着部队,依次登上了停靠在厦门港口的登陆舰只。
    在厦门外的海域,一些轻、重型巡洋舰和一定数量的驱逐舰也在那里停泊着,他们就是这次军事行动的护航舰队了。
    这次登陆作战,国社政府一边并没有动用作为绝对主力的大洋舰队,尤其是大洋舰队中的航母编队,所用的仅仅只是一些次级主力舰。
    至于另一边的日本人,也没有想过出动联合舰队对国防军的登陆舰队进行劫杀。至于原因…
    已经在厦门的野战机场集结的差不多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什么的,就是理由…
    台湾海峡,说宽不宽,所窄也不窄。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也使得整个海峡都在国防空军的作战半径内,这个半径甚至包括了航程最短的路基战斗机…
    日本人要是出动联合舰队半路截杀的话,毫无疑问的将会落入国防空军的打击当中。
    虽然联合舰队在这个时代也称得上是最强舰队之列,但是舰载机始终无法和路基空军比数量,毕竟机场本身就限制着很多东西,在只有两百多米长甲板上起降的战斗机,也无法和路基战斗机比…
    联合舰队要是真的敢跑到台湾海峡中间。做拦路人的话,不需要大洋舰队出面,单是在福建境内的空军,就可以将联合舰队沉入海峡峡底…
    当然。日本人也没有坐等着王耀武对澎湖列岛进行登陆,既然国防军是用路基空军进行护航的,那日本人也用空军出面就好了,毕竟日本也有零式战斗机和九九式轰炸机什么的…
    事实上,日本人也是这么做的。而且从某种角度上讲,日本人在这方面还比较有优势,嗯,航程上的优势…
    虽说目前空军装备的战斗机。完全不缺这点航程…
    ————————————————————
    日本人对自己的零式还是很有信心的,虽然零式是一种比较畸形的战斗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对付美国人的早期战机的时候。零式还是有着很大优势的,而也正是因为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优势,所以使得日本人对零式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盲目的信任。
    然而事实上,和零战不同的是,国防空军显然对自己的zd20战斗机更加有信心一些…
    原因无他,就和历史上的野马一样,和野马相近的zd20,已经接近活塞战斗机的极限了。
    p51战斗机,绰号“野马”(mustang,美洲野马),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有名的战斗机之一,也是美国海陆两军所使用的单引擎战斗机当中航程最长,对于欧洲与太平洋战区战略轰炸护航最重要的机种,并且一直使用到韩战为止。
    野马在后世评价上被认为是二战主力战斗机中综合性能最出色的机种,有别于美军当时主力战斗机无论是液冷或气冷发动机都倾向采用涡轮增压器以强化高空性能的方针,p51由于非美军内定机种,设计初期无法取得涡轮增压器配额;故北美公司采用与p40相同、仅搭配一级增压器的国产亚利森液冷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
    但相较于p40,该机以更先进的进气配置与总体布局使冷却和空气动力效率大为提高,并纳入层流翼设计进一步强化高速性能。之后改装搭配有二级二速的机械增压器的英国梅林发动机,使其高空性能突飞猛进,北美公司亦针对新发动机带来的问题逐一修改,因此成就其罕见的历史评价。
    早在四川时期,严光就十分重视空军的建设,也因此,从德国引进和福克飞机作为当时的空军的标准战斗机。
    而在那之后,严光更是投入巨资在战斗机的发展上,也因此,中国空军战机的性能一直是走在最前列的。而作为最新锐单翼活塞战斗机的zd20,更是有着堪比野马一样的强悍性能。
    当然,严光也没有忘记真正作为飞机主力的喷气式飞机,只不过那个东西实在是太难搞了,虽然现在验证机什么的都已经试飞很久了,但是真正的定型量产型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出来…
    ————————————————————
    正是由于zd20堪比野马一样的强悍性能,所以当王耀武的第十三集团军在渡海作战中遭到日军航空兵拦截时,从高空中呼啸而下的zd20几乎将日本人的零式什么的杀的片甲不留。
    至于什么九七式俯冲轰炸机,九八式俯冲轰炸机,九九式俯冲轰炸机和九九式双发轻轰炸机什么的,更是在截杀渡海部队的时候,被护航的zd20战斗机杀的一架不剩。
    到最后,渡海部队仅仅只是损失了几百人和几条船,就轻松的渡过和几百里宽的台湾海峡,至于护航的国防空军同样损失很轻,最重要的是经过此役后,估计国防空军也能诞生几个王牌驾驶员了。
    反倒是日本人,虽然此次是他们出动出击进行截杀,但是引以为傲的零式战机却惨遭重创,当然,还有九七式战斗机什么的…
    咳,不得不说,日本人的确发展了不少型号的飞机,像是轰炸机什么的,就有刚刚说的九七式、九八式和九九式什么的,而在九九式当中更是连着分了好几个型号。
    不过可惜的是,这些轰炸机的性能都是十分的渣,至少在zd20或h3这样的战斗机和轰炸机面前是不行的,至于更强的h40就更不用说了…
    另一边,在击溃了前来截杀的日本航空兵后,渡海部队也即将对澎湖列岛展开攻势…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二 登陆澎湖
    “怎么可能…”
    驾驶着零式战机往在新竹的机场飞去时,三岛依然难以置信的道。
    就在不久前,在侦察机部队得到了中**队正在渡海的情报后,早有准备的日军出动了航空兵部队进行截击。
    和中国不同,这一时期的日本就和美国一样是没有空军的,所谓的航空兵部队也是分属陆军和海军。
    同时也因为台湾的重要性,再加上陆军的战斗机数量多少有些不足,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数量还要分给朝鲜方面,因此这次守护台湾的任务陆军和海军都有承担,也因此在台湾海峡的上空同时出现了日本陆军和海军的航空兵。
    这次负责保护台湾和澎湖列岛的主要有日本陆军的一式战斗机、三式战斗机、九七式战斗机、还有少量的四式战斗机和部分本来应该已经退役了的九五式双翼战斗机,至于海军那边则主要是零式等…
    这其中除了双翼的九五式外,其他的战斗机在同时代而言基本上都属于比较不错的战斗机,而九五式战斗机是日本陆军最后的双翼战斗机。
    1934年,中岛和川崎争夺作为日本陆军新式战斗机,虽然中岛的ki11单翼战斗机比川崎的ki10双翼战斗机速度更快,但ki10有着更佳的格斗和爬升性能而中标,日本陆军把ki10命名为九五式战斗机,因为1935年是日本皇纪2595年。九五式战斗机可说是九二式战斗机的改良型,大幅减轻其重量和风阻以及采用金属制三叶螺旋桨而成。
    至于九七式战斗机则是日本陆军在1930年代末期所开发的一种单发单座轻型战斗机,也是日本陆军装备的第一种下单翼结构战斗机。
    九七式战斗机由日本中岛飞机公司设计生产,其它制造厂家还包括立川飞机制造厂和满洲飞机制造厂。历史上的总产量约3386架。由于该机拥有极好的水平机动性,因此也被称为“终极的轻型战斗机”。
    这种战机主要是在1938年开始配发前线部队,并参与了历史上的诺门罕战役,在和苏联空军的伊15以及伊16战斗机交战中日本宣称击落了苏联1252架飞机(苏联资料中被击落的飞机仅有200架),而日本陆军承认损失是遭击落与重损共157架(未归还机与被击落机64架,其中九七战51架,53名驾驶战死)。比起苏联,日本的飞行机耗损达到参战机的6成。
    至于一式战机则主要是中岛飞机公司于1937年12月在日本陆军的指示下开发的单发单座战斗机。用于取代九七式战斗机。
    需要说明的是,零式战斗机在当年的知名度,正确的说应当是‘在海外最出名‘。当时日本国内因为战意宣扬电影‘加藤隼战斗队‘的上映,反倒是陆军的‘一式战?隼‘较为日本百姓所熟知。
    至于三式和四式…
    三式战斗机土井武夫设计。是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量产的倒置v型汽缸、液冷式活塞引擎战机。最初作战遭遇时,被认为是bf109,后续报告声称是意大利设计,所以美军给它起了绰号tony。
    此机设计开发时,日本自德国购买bf109、he110及he112型飞机。并进行了密集测试,此机设计深受he110的影响。此机的弱点,与he110相同,引擎冷却系统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到了太平洋战争末期,许多有经验的工匠被征召服役。也影响了此机的品质。
    在历史上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陆军航空队虽靠着九七式与一式战斗机在东南亚取得短暂的制空权,但1942年后盟军的新型战机逐渐代替1930年代的旧机种。日军在飞机性能上开始落入劣势,故急需新战机扳回一成,在此之下1942年开始量产的飞燕成为首选。1942年日本成立了使用飞燕的飞行68战队与78战队,并投入新几内亚战场,不过因为引擎问题因此用飞行转场的2个战队在尚未到达驻地前就损失了3成的飞燕。
    而四式战斗机,盟军代号‘frank’,被公认是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战斗机。
    在历史上四式的研发最早可追溯至1941年12月,中岛飞机公司开始着手为日本陆军设计刚投入实战中的二式单座战斗机‘钟馗’的衍生型,军方要求性能为最高时速680公里小时,装有20公厘与公厘机炮各两门,并可兼顾防空、对地攻击的万能战斗机,相关开发由小山悌团队进行,原先设计为ki44机体安装输出动力2000匹马力等级的引擎,扩大主翼面积减低降落难度,并增加油箱提升航程。
    然而在这个时代,由于日军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全面压倒国防空军的新式战斗机,所以日本在通过各种途径和中国交流着有关飞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