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86部分

1908之钢铁雄心-第86部分

小说: 1908之钢铁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算是托宋教仁的福吧,在想着一定要解决掉这个绊脚石的同时,也让严光想起了历史上在过几个月宋教仁就会将现有的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这件事情。
    “光有枪炮军队也是不行的啊,还需要政党将自己麾下的重要干部乃至地盘上的名流士绅团结起来才行…”严光并没有什么政治理念,在他看来无论是体制,只要能让中国富强就可以了,当然,**什么的还是算了吧,因为那根本就不是能够实现的,或者说,那不是现有的生产力可以实现的…
    同样责任内阁制也不可取,至于理由当然就和他非要干掉宋教仁的理由一样,那就是对自身的钳制太大了,严光可不希望自己拿下中国以后,无论想干些什么都有无数的人在后面扯后腿…
    在严光看来最适合中国的就是国家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结合体,高度民族化的社会主义。在鼓吹民族主义的同时,利用整个国家的力量来对社会进行改良,这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实在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不过像纳粹一样鼓吹自身民族优越性,同时贬低其他民族什么的,在严光看来就没什么必要了,而且在实际执行的时候严光也更倾向于国家资本主义。
    毕竟在关乎国家的重工业上,譬如钢铁、兵工、铁路方面由国家出资、兴建和掌控就可以了,但是轻工业,尤其是贴近于民生的事情上,在由国家来掌控多少就有些过了。毕竟是来自于后世,市场竞争的重要性严光也是很清楚的,那些关乎国家命脉的由国家掌控是必须的,但是普通的民营企业还是通过竞争的方式来成长比较好,这样也更健康一些…
    不过眼下却不是伸张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时候,严光记得很清楚,在过几个月的时间同盟会就会在宋教仁的推动下发展成为影响中国历史的“国民党”。而在四川,虽然由同盟会成立的蜀军政府已经被川军剿灭,但是这并不是说同盟会在四川就没有市场了。
    因为四川军政府本身并没有宣布与同盟会进入敌对状态,所以自然也就没有理由阻止同盟会在四川发展,在加上四川本身就有不少的同盟会,到如今就是四川军政府内部也有不少的官员是同盟会的人…
    眼下这些同盟会的人还没有理由和自己敌对,但是等到国民党成立以后呢?而且万一国民党的人将自己的部下也挖过去了,那岂不是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成立一个政党,将军政府内部的部下们团结起来,甚至是将那些同盟会的人也吸纳进来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了。。。。
    更多到,地址'(m)無彈窗閱讀'
第一百八十四章 国社党
    第一百八十四章国社党
    在听到严光提出要建立一个政党后,办公室内一时陷入了沉寂当中,过了半响宋鼎寒才带头开口道。“老板,这个政党的名字是?还有政治主张是什么?”
    所谓的政党不光是要有名字,也要有自己的主张的,就如孙中山等人的同盟会,他们提出的主张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可以说,一个政党如果仅仅只有名字,却没有自己的政治主张,那么他和一般的帮派也没什么区别。而同盟会这样的组织之所以和帮派有区别,恰恰是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政治主张。
    而看着面前这个总是出人意料的老板,宋鼎寒多少也有些好奇他会提出什么样的政党名称和政治主张。
    “政党的名称就叫中国国家社会主义人民党,简称国社党,政治主张就是实行国家社会主义,并通过这种方式将中国建立成一个富饶强大的国家…”
    中国国家社会主义人民党,这个名称是严光想了很久才想好的。因为一直以来严光心中的政党名称都是中国国家社会主义民族党,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原来国家社会主义当中的国家,本身就代表着民族主义后,他才发现如果再这么叫的话,那么这个政党的名字就会重叠了…
    “如果是10年、20年前提出来这个名字就好了。”严光在心里苦笑了一下,10年、20年前中国还是一个很封闭的国家,许多外来的咨询也根本无法传播到中国来,那个时候就算严光将政党的名字称作国家社会主义民族党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现在不同了…
    要知道眼下四川至少有100多名德**官,在陆军军校当中负责帮助川军培训军官,严光身边如王耀武、冯难和杨山这样的将校军官,也几乎都是苏尼尔这群德**官培训出来的。
    而所谓的国家社会主义,恰恰就是从德国发源,并且在德国发扬光大的…
    王耀武和冯难他们多少也算是师承德系,在向苏尼尔他们学习的同时,也对德国的一些事情比较了解,尤其是王耀武和冯难等少数高级军官,在日常的接触当中甚至已经学会了德语,当然,仅仅只是听说无碍,距离流利使用还有很大的路程要走。
    不过这样并不妨碍他们有可能从苏尼尔等人口中听说过国家社会主义,而如果他们真的知道国家社会主义是什么的话,那么在听说了国社党的全称后,就算明面上不会说些什么,恐怕在背地里也会议论议论了…
    机关婆婆嘴,就算王耀武他们并没有想要扩大范围,到最后严光恐怕也会成为整个军政府的对象,到那个时候…
    只要想到这里,严光就会觉得自己要疯掉了,最后没办法,只能将国家社会主义民族党改作国家社会主义人民党,不过简称到是没有变,依然是“国社党”,而且如果不爽这个名字的话,也可以改作“国人党”或者是“国民党”…
    “国家社会主义吗…”听到这么一个在中国多少有些陌生的词汇,宋鼎寒点了点头。
    如果说宋鼎寒还是那个上海某家不知名小企业的中层管理,国家社会主义这个名词他恐怕就连听都没听说过。不过不得不说的是,自从在严光手下任职后,宋鼎寒是和苏尼尔这个刻板的德**官相处最好的中国人,所以很多东西他也都从苏尼尔的口中听说过,其中就有国家社会主义…
    除了宋鼎寒外,王耀武等人因为师承德系,所以对国家社会主义也不是很陌生。
    朱庆澜到是不知道什么叫国家社会主义,不过在他看来能够巩固自己权位的就是好主义,而又能巩固自己权位,又能让国家富强的主义就是最好的主义。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蒲殿俊和张澜等人,毕竟他们都是很难用权利动摇的,不过等到严光和多少对国家社会主义有些了解的宋鼎寒、王耀武等人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后,蒲殿俊他们也都明白了什么叫国家社会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吗?用整个国家的资源和力量来对社会进行改良…”
    虽然张澜等人多少有些忧虑这种主义会不会变成一种**专政的主义,不过最后他们还是点头表示同意了,因为国家社会主义确实是最适合中国的一种主义。
    在对朱庆澜、蒲殿俊和张澜等人解释过什么是国家社会主义后,办公室内的诸人总算是达成了共识。随后的几天,严光他们又对政党政纲的细节做出了一些设定,一个星期后,建党所需要的全部工作终于完成了。
    “国社党…”
    这个未来的中国第一大党,最后就在严光小小的办公室里成立了。
    而在成立了国社党后,严光的头衔上除了四川军政府的都督外,也增添了国社党党魁这一职务。
    除了严光以外,国社党的第一批成员也包括了宋鼎寒、蒲殿俊、张澜、罗纶、闻镜和远在贵州的张百麟等人。至于王耀武和朱庆澜等一干将校?虽然严光对政治并不是很精通,但他也知道军人干政的弊端,所以在军政府成立时他已经对王耀武等人说明了这一点。
    对于军人不得干政,王耀武和冯难他们到还好说,朱庆澜却是比较难以接受,不过最后看到王耀武他们都无所谓的接受了,咬了咬牙后朱庆澜也只能接受了。
    在成为了国社党党魁后,严光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广纳党员,毕竟政党成立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军政府的凝聚力。
    领命下达以后,那些早就已经投靠了严光的立宪派自不必说,川贵两省境内的诸多小党派纷纷被国社党吞并。那些前清遗留下来的官员在得知国社党是严光亲自成立,并且自任党魁的政党后,也都投入到国社党的怀抱当中。
    同时严光还对各州县的名流士绅抛出了橄榄枝,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的州县,军政府虽然在名义上掌有川贵,但是对那些地方的掌握却并不牢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依靠当地的士绅名流了。
    除了这些名流士绅外,严光还向依然在綦江勘探地形的詹天佑发了份电报,邀请他加入国社党,毕竟詹天佑在中国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如果他能加入,那么国社党的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也会扩大一些。而得益于前段时间严光的豪爽(詹天佑拍出的要钱电报,严光只多不少),一向是勒着裤腰带修铁路的詹天佑对其的好感度也不小,所以仅仅只是略微思索了一下后,就带着自己的学生周承生一起加入了国社党。
    不过出人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的就是,川贵两省也有不少同盟会的成员在脱离同盟会以后选择加入国社党。这也难怪,毕竟如今川贵两省的实权者几乎全部都是国社党的成员,同盟会虽然也有不少人在两省的军政府内任职,但是想要更进一步的话却是很难的事情…
    况且…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是同盟会当初提出的政治主张,如今前面的八个字已经实现了,但是后面八个字应该如何实现?
    临时政府如今的境况他们也都看在眼里,想要实现民国,平均地权,光靠现在的临时政府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何况眼下孙中山是临时大总统没错,但是未来的中华民国大总统却必定是袁世凯,到那时候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在这种情况下,和依然在为总统制、内阁制争执不断,最后变的名为总统制,实际却和内阁制差不多的南京临时政府相比(孙中山是总统,但权柄却几乎都集中在黄兴手中,几乎与内阁总理无二,不过黄兴一直都支持着孙中山)。掌有两省,在实力上要超出临时政府不少的国社党显然更具有吸引力(临时政府名义上掌有全国,但实际势力范围极小)。
    而且对“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八个字,前四个字国社党已经提出了自己的理念和主张,后四个字通过减免田税也已经初步得到了实现,相比之下临时政府那边却依然是一片混乱。如此一来,一些同盟会的成员会选择加入国社党,也就不是什么出人意料的事情了。
    “不过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多人申请入党…”
    看着蒲殿俊刚刚拿过来的一份文件,看着上面一连串的数字严光多少有种目瞪口呆的感觉。
    “都督,这仅仅只是第一批而已…”已经看过文件内容的蒲殿俊苦笑了一下。“如今这些申请入党的仅仅只是成都、重庆和贵阳等几个重要城市的官员以及士绅名流,等在过一段时间其他州县的申请书也送过来,您就会知道什么叫…”
    还没等蒲殿俊说完,岳昌已经从外面走了进来。
    “都督,杨楷刚刚来的电话,您上次提到的东西他们已经弄出来了…”
    什么东西?当然就是狙击步枪了…
    既然有了毛瑟g98步枪,那么没有毛瑟狙击枪的话岂不是一种可耻的浪费?
    ——————————
    应该11点多发上来的,不过word又出错了。。。
    我已经习惯了先点右上角的x,然后等弹出保存和取消后点保存。
    话说这个毛病以前都没有,怎么都是最近才出现的?
    ps:以后每天两章,我明天尝试下看看能不能两更。。。。。。
    更多到,地址'(m)無彈窗閱讀'
第一百八十五章 狙击步枪
    四川和贵州虽然地处西南,但是两省相加超过六千万的人口,却占据了中国全部人口的七分之一左右。而在中国,一个掌握了六千多万人口的超大型政党,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被人忽视的。再加上建立政党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情,严光也没想过要隐瞒,如詹天佑这样声名远播的人士加入时甚至还特意让蜀报等报纸宣传了一下。所以仅仅只是三五日的时间,国社党成立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
    “这根本就是**独裁的制度。”
    这是宋教仁在了解了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后,对身旁的一些人说的。
    国社党成立的消息在南京政府自然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毕竟一个实质上掌握了两座省份的政党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不过在对国社党的感官上,南京临时政府的内部到是分成了两个派系。
    其中的一个自然就是宋教仁一系。对宋教仁而言,如果说孙中山主张的总统制或许还能容忍的话,那么严光所提出的国家社会主义和他所倡导的责任内阁制简直就是两个极端。所以在临时政府的内部,宋教仁这一系对国社党的评击也是最为激烈的。
    不过与之相对应的,孙中山一系对国社党和严光主张的国家社会主义到是好感不少。当然,这和孙中山本身就倾向于社会主义有关,如1905年的时候,孙中山甚至还访问过第二国际社会党国际局书记处,与时任的该机构主席王德威尔德(前比利时首相)和书记胡斯曼进行过会谈,并且提出过让他领导的兴中会加入第二国际的请求。
    当然,最后孙中山的请求被拒绝了,不过这并不影响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好感,而且在他看来,提倡民族主义的国家社会主义,显然要比单纯的社会主义更加适合中国。
    至于国社党会不会对孙中山造成威胁什么的?在过不久他就要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了。总统都不当了,又何来威胁可谈。
    不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规的政党,国社党的出现到是对宋教仁做出了不少的启发。
    比如说同盟会,虽然在推翻满清的过程中也做出过不少的贡献,但是同盟会的组织构成显然已经不适用于如今这个时代。而且未来的中国总统必将会是袁世凯,拼实力的话同盟会肯定不会是他的对手,不然也不用讲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