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逐鹿记 >

第267部分

隋末逐鹿记-第267部分

小说: 隋末逐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处世的格局,也不过是小户子弟,因此,大人在政事堂中地处境可谓势单力薄,若是王琮等人能进得政事堂,他们也出自大族世家,大人若与其结盟,当摆脱目前的困境,因此,乘他们困窘地当下,与其刻意结交,不失为一上策,我想这就是大人故意告诉王琮等人隋帝驾崩的原因,过得
    大人再登门拜访,温言安慰,可得其心也!”
    崔无伤笑了笑。
    —
    “知我者先生也!”
    不过,转瞬间,他的面色就暗了下来。
    “在这些人中间,王琮,杨善会,张玄素三人乃是有能之辈,一旦投靠主公,恐怕不日就会青云直上,像王琮和张玄素还好,只要我刻意结交,不难与之成为一党,只是杨善会这人,因为其现在仍然认为他之所以兵败,是因为我们崔家在清河抵抗不力,擅自投降的缘故,对我可是心有戚戚啊!不易拉拢。”
    东郭朗微笑着说道。
    “大人但请放心。本人愿凭这三寸不烂之舌。消除杨善会对主公的误会,最起码也使其与大人同殿称臣后,不致与大人为敌!”
    “如此甚好!”
    崔无伤欣然说道。
    “只是。请先生万事要小心,若是让监察司地人知道我等勾当,我怕主公不悦!”
    这时,那些小吏已经将官衙清扫干净,鱼贯而出,崔无伤与东郭朗顿时闭上了嘴巴。相视一笑,不再多说什么。
    风从紫竹林上方掠过,贴着琉璃瓦面,一直向西疾行,进入了金城宫内,宫中地某个院落,某棵榆树的树梢被风吹动,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一枚树叶被风吹落,缓缓坠落,落在一疾行地女子身上。
    莲花,嗯!准确地说。她现在叫高玉莲,作为宫中女官之首。她被高畅赐姓为高,对她这个没有姓氏的婢女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一件莫大的荣誉吧!
    她抬起手,将头发上挂着的榆树叶取下,脚下的步伐却不曾停留,她将树叶扔下,沿着走廊来到一处宫室前,她停下了脚步,对守在门前的宫女说着什么,宫女转身进殿而去,不一会,宫女走出殿外,把她迎了进去。
    殿内,向西一侧地窗户大开着,夕照如水一般涌入,在殿内铺着红色绒毯的地面上流淌,室内大放光明。
    白斯文站在大殿中间,正对上方高坐的阿岚汇报着平叛的具体事宜,高玉莲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来到大殿一侧站立。
    白斯文知道有人进殿来了,他依然目不斜视,微微低着头,进行着自己的汇报,此时,他的汇报已经进入了尾声,正在就如何处置那些叛乱份子说出自己的意见。
    他的建议大多得到了阿岚地同意,让他交付政事堂办理,这些建议中,只有一样没有获得通过。
    关于如何处置曹凤?
    这次叛乱的主谋是曹家的曹元畅,作为曹家的族人,曹凤脱不了干系,毕竟,做出这样地事情来,任何帝王的处置都是诛其九族,高畅制定地法令虽然没有这样严格,一般的株连还是有的,至少曹氏的至亲会被下令斩杀。
    然而,阿岚并不同意白斯文的处置办法,她明确反对诛杀曹凤。
    这是因为当初窦建德当权时,曹凤这人对阿岚很好,阿岚仍然记得她这个情,窦建德死后,曹凤在自家的后院建了一个庵堂,终日吃斋念佛,偶尔,阿岚会将她招入宫中,和她闲聊一会,两人相处甚欢。
    所以,她坚决反对诛杀曹凤,她不相信曹凤知晓曹元畅叛乱之事,何况,她认为现在的曹凤对高畅的政权并无危害,杀掉她有百害而无一利。
    妇人之见!
    白斯文心中暗自腹诽,当然,脸上却不敢露出分毫这样的表情。
    汇报完毕之后,白斯文退下之后,阿岚让高玉莲坐下说话,向她发话询问。
    高玉莲去见绣娘,向她讲述了自己的身世,然后,让一部分同她一般遭遇后来被高畅派人解救出来的女子来到绣娘面前,讲述她们各自的故事,希望能感化绣娘,让其反戈一击,然而,经过两个多时辰的交锋,竹娘依然不为所动,始终沉默着不发一言。
    得到高玉莲的报告之后,阿岚大失所望,她原想通过绣娘这条线顺藤摸瓜,将宇文家潜藏的势力一举摧毁,虽然,今日一过,宇文家在夏国境内的势力已然遭到了重创,阿岚仍然希望能尽全功。
    她不想做一个什么也不懂,只知道依靠高畅,或给高畅添麻烦的人,她需要向高畅,向自己,向所有人证明,她不是一个没用的人!
    所以,这次平叛计划她有全盘跟进,在高玉莲的帮助下,每一个细节都没有错过,在这样做的时候,她的内心获得某种满足和愉悦。
    阿岚的目光微微闪烁。
    关于如何处置绣娘,她有些犹豫不决。
    既然不能动之于情,那么只能协之以威!
    要想让绣娘开口,只能把她交给监察司,让那些精于刑讯之术的人审问,可是,这样做阿岚又于心不忍。
    半晌,阿岚摇摇头,叹了一口气,并没有下令让高玉莲把绣娘交给白斯文,而是将其软禁在宫中,让高玉莲慢慢诱导。说到底,她终究不是一个铁血无情的人。
    第三集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五月十九日 (六)
     更新时间:2008…9…4 15:08:19 本章字数:3546
    是中午开始下起来的,傍晚时分,停了下来,亥时前起来,在黑暗之中,飘飘洒洒,像一只庞大无比的渔网笼罩着县县城以及周边方圆百来里的地方。
    “叫他们快一点!”
    薛万彻站在北城门前,微微蹙着眉头,他挥动着马鞭,指着城门楼道中忙碌的士卒,低声吩咐自己身旁的亲卫头子。
    “是!将军!”
    亲卫头子单膝跪地,不顾自己身披战甲,不顾身下是一片水洼,干净利落地朝薛万彻行了个军礼。
    薛万彻满意地点了点头,瞧着亲卫头子朝门洞下跑去。
    除了门洞那里,以及薛万彻身处的地方,跳动着火把微弱的亮光,西城门附近的其他地方,几乎一片漆黑。
    如今,在那片漆黑之处,隐藏着三千悍卒,他们悄无声息地按照整齐的队列站立,有的身披蓑衣,有的头戴斗笠,大部分则只穿着沉重的战甲,戴着冰冷的头盔,沐浴在细细的雨丝之中。
    这三千悍卒乃是薛万彻最后的依仗了,他们个个骁勇善战,凶悍异常,都是难得的百战老兵,在今晚这个决定命运的时刻,薛万彻准备将他们毫无保留地投入战场。
    成功自然不用多说什么?若是失败,万事皆休!
    从中午开始,一直都在下雨,围城的高畅军也就没有向县发起进攻,在以前那些围城的日子里,也遇见过这样的天气。而那时地高畅军并未停止过攻击。所以,在薛万彻看来,天气原因并不是高畅军不曾攻城地原因。他们之所以不曾攻城,无非是兵力不够,只能虚张声势而已,有了这样的明悟,薛万彻对今晚的夜袭计划无疑多了一丝信心。
    薛万彻认为,高畅军应该是在三日前开始分兵地。一部分战斗力不强的士卒和民夫留了下来,主力则绕过县,沿小道朝良乡进发,乘良乡的守军不提防之际,一举夺下良乡城,然后,偃旗息鼓,在大决战当天赶到蓟县城下。在关键的时候出现在战场最关键的位置上,从一旁狠狠地插大帅一刀。
    幸亏自己看出了对方的疑兵之计,不然,后果堪忧啊!
    薛万彻地计划很简单。乘着下雨之际夜袭城外高畅军的大营,将其击溃。然后乘胜沿着大道朝良乡进发,从县到良乡,走大道不过是一日的路程,若是走小道,则要花费三日的时间,他相信,高畅军比自己先到达不了多久。
    良乡虽然没有多少守军,城池的城墙也不算高大,高畅军若不能做到出其不意的话,在一两日内是拿不下来的。
    毕竟,奇兵突袭,像攻城车,云梯,投石车这样的器械是不能随军携带地,高畅军到了良乡城下,只能就地取材来修建,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若高畅军那时受困于良乡城下,自己再率军从后一击,对方则只有败亡一途。
    当然,这是最好的结果,薛万彻不认为战局会像自己所想的这个方向发展,和对面统军地敌将交手已有一个多月了,自己对这个对手可以说是了解颇深,敌将并非无能之辈,说是智勇双全也并无夸大,从水到县,自己一直处在下风,几乎是使尽了浑身解数才堪堪将其抵住。
    因此,薛万彻认为当自己率军赶到良乡城下时,良乡多半已经落入了敌手之中,若不是对方有把握夺取良乡,也不会出此奇招啊!
    薛万彻并未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良乡这个弹丸小城上,如果那个时候良乡已经落入敌手,薛万彻也不会与敌人在良乡城下纠缠,他会绕过良乡城,一路往蓟县疾行,这股高畅军既然想做蝉之后地那条螳螂,他同样可以做螳螂背后的那只黄雀。
    一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许多因素,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薛万彻希望自己能成为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高畅的位置来源于窦建德,薛家则毁在了窦建德手中,若非窦建德,薛万彻的老父薛世雄依然在世,薛家仍然雄踞幽州,甚至说不定已经掌握了东都大权,王世充这样的家伙又怎能出得了头,全因窦建德,全因七里井那一役,薛家才落得了如此下场,需要仰人鼻息才能生存下去。
    薛万彻把自己对窦建德怒火转移到了高畅身上,他认为,自己只有在战场上击败高畅,这才能恢复乃父的英名,使薛家不再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当初,为了抵挡苏定方部
    ,薛万彻下令将县的四门全部堵死了,现在,为了营,他下令将北城门打开,要想打开城门,必须先动用大量的人手将堵在门背后的沙石瓦砾挪开,这才出现了刚才的那一幕。
    之所以要在晚间行动,是为了避免被敌军的斥候和眼线得到消息,这样做虽然麻烦了一点,却也只好如此。
    在亲兵们的呵斥下,城门下的工作速度加快了不少,没多久,门洞内的沙石就被全部移开了,随着沉闷的声响,城门被缓缓打开。
    “咿呀!”
    几个壮士用力地推着绞盘,吊桥慢慢地放了下来,声音有些发涩,却隐藏在了雨声之中,不曾远远地传散开去。
    “出发!”
    —
    薛万彻低喝一声,几个传令兵应了一声,沿着大街往后面跑去,不一会,人群就开始移动了,像一条黑龙,悄无声息地通过城门口,消失在了夜雨下的荒原之中。
    待队伍过完之后,城门再次关上,吊桥拉了起来,雨声淙淙,一切如常。
    四周一片漆黑,士兵们冒着雨水在黑暗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朝前迈进,头上没有星光,没有月亮,行进的队伍中也没有火把,全是为了隐藏踪迹。
    不能打着火把行军,不然的话,数里之外就会被人瞧见,奇袭也只能成为一个笑话。
    只是,要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冒着雨水行军,队伍不致分散,因而四分五裂,各行各路,又该如何做到呢?
    薛万彻将队伍分成了许多小队,每一百人一小队,每个小队准备有一条长绳,士兵们在行军时,手上抓着这条长绳,长绳的前端系在战马之上,那皮战马的缰绳则被前面小队最好那名士卒牵着,这样首尾相连,连成了一片,如此,只要在前方带路的人不致走错方向,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了。
    这样做也有问题,那就是行军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不过,薛万彻对时间的要求并不多,也还在其忍受范围之内。
    高畅军的大营位于南面,薛万彻故意从北城门出城,特意绕了一个远路,为的是保持行动的隐秘,只要做到行动隐秘,整个夜袭计划也就成功了一半。
    薛万彻准备发起进攻的时间是在丑时末,那个时候应该是人最困的时候,再加上天上又在下雨,高畅军大营的警戒应该是最弱的时候,此时突然发起攻击,对方没有防备,自然难以抵挡。
    从亥时到丑时,还有两个时辰,要想赶到预定的攻击地点,时间绰绰有余,所以,面对如此龟速的行军速度,薛万彻依然一点也不着急。
    薛万彻停下步子,擦了擦额头上滴落的水滴,拔出陷在泥坑内的双脚,趟过一丛水草,继续朝前走去,四周,除了雨声和士卒们的脚步声,呼吸声,再无半点其他声响。
    负责在前领路的斥候乃是县的本地人,他们对这段地形非常熟悉,就像其中一人所说的那样,就算是闭着眼睛也能找到路径,故而,纵然是四周漆黑一片,没有丝毫的亮光,他们依然没有迷失方向,整个队伍正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在此之前,薛万彻派出了大量的斥候,绕过高畅军的大营,密布在大营的各个方向,在方圆数十里的各个隐秘地方藏了起来,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监视高畅军大营周围的动向,为夜袭的部队做警戒。
    历史上不乏夜袭敌军大营却反遭敌人伏击的战例,薛万彻自然会对此有所提防。
    敌人也许做出的只是一个分兵的假象,主力假装离开大营,绕过县,进袭良乡,实际上则是悄悄地躲在了一旁,一旦自己领兵出城,则从隐藏的地杀将出来,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乘势夺下城池。
    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为了提防对方这一手,薛万彻才在敌营的四面八方布下大量斥候,让他们隐藏起来,若是敌人有伏兵,这些人就会以响箭为号,吹响牛角号,那时,本方抽身也还来得及。
    在自己准备得如此周全的情况下,整个夜袭如果还失败的话,薛万彻只能认为,老天并未站在自己这一边了。
    菩萨保佑!
    薛万彻抬头朝着天空,默默地念了一声,然后,低下头,奋力向前行去。
    第三集 第一百一十二章 五月二十日 (一)
     更新时间:2008…9…4 15:08:19 本章字数:3683
    时三刻,雨停了下来,月亮从空中时而露出脸来,时层之后,大地上的风物,阴晴不定。
    没有了雨声,唯有风在低语,从草尖上掠过,穿过伏在草丛中的歇息的人群,往远方呼啸而去。
    薛万彻的三千悍卒藏在一个小山坡背后,从山坡顶上,可以清晰地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