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逐鹿记 >

第322部分

隋末逐鹿记-第322部分

小说: 隋末逐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她回到苇泽关后,方才清醒了过来,随后,她就病倒了,三天之后,当夏军的大部队出现在苇泽关前时,她推开了一直紧闭的房门,来到了城楼上。
    她神色冷峻地望着山下那面高耸入云的高字战旗,抡起鼓槌,重重地敲打着城楼上的大鼓,那鼓声沉闷凝重,飘扬在山谷上空,惊起了一群飞鸟,飞鸟向远山深处飞去,消失无踪。
    第四集 第三十六章 西秦覆灭
     更新时间:2008…9…4 15:08:34 本章字数:3547
    十月下,夏王高畅率精兵一万沿井往攻苇泽关,斩大郡公时任右光禄大夫的柴绍,然,在平阳公主李秀宁的力拒之下,终无功而返。
    高畅兵退,李秀宁率军尾随,命令士卒在井沿途修筑坞堡,直到与夏军修筑的坞堡关卡相连,唐军和夏军就在这群山中蜿蜒的井道上展开小规模的厮杀,一处坞堡,一处关卡地争夺着,强攻,夜袭,突击,无所不为。
    直到进入十一月,山中下起雪来,战事方才停了下来。
    十一月上,李密留王伯当守河阳,以黄河天险拒东都王世充部的攻击,自率精兵一万北上攻击河内,十余日之内,克河内,占修武,得新乡。
    而就在李密攻打河内之时,在童山大战后投降瓦岗的东郡郡守王轨向关中李唐献出了东郡,汲郡两地,向其俯首称臣,李渊令王轨为滑州总管。
    攻下河内后,李密军继续东进,进袭已经降唐的王轨,想要和黎阳的徐世绩连成一片,同时,徐世绩也率领黎阳军西进,东西夹击打着李唐旗号的王轨。
    时天降大雪,道路南行,无论是李密军,还是黎阳方面的瓦岗军,其后勤供应都成了难题,李密沿济水攻打汲县不克,遂率军返回临清关,养精蓄锐,待来年开春后再继续进攻;而徐世绩则率领大军返回黎阳驻守,王轨军分为两部,一部驻守汲县,以抗李密。一部驻守滑台。防备黎阳徐世绩。
    要想夺取天下,李渊自然不能久困关中,而大军若想东出潼关与关东诸雄争霸。就必须先解决河东之敌,不然,大军若是在外厮杀得正酣,河东之敌突然跑出来袭扰后路,那就大事不妙了。
    河东的守将尧君素乃是杨广为晋王时的老人,对隋王朝忠心耿耿。河东在李唐大军地攻击下,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尧君素仍然不愿意投降。
    十一月中,唐军统领独孤怀恩率领大军猛攻河东,在黄河岸边地战场上,遭到了尧君素的猛烈反击,行军总管,桂阳公主的丈夫赵慈景被君素擒获。为了表明自己和李唐政权不共戴天地立场,尧君素下令将赵慈景在城外斩首,表示决不投降。
    也不知道李渊的女儿们是走了什么霉运,短短的一个月。就有两个女儿成为了寡妇,在世人看来。驸马这门职业还真是危险啊!
    河东不克,李渊自然甚是恼怒,幸好,在西面的浅水原,唐军和西秦军展开了又一次的会战,这一战将决定大唐的前途。
    从八月下开始,唐军和西秦军在浅水原对峙已经超过了六十余日,在对峙中,面对坚守大营不出地唐军,西秦军有点老鼠拉龟无处下手的感觉,薛仁果手下大将宗罗睺多次到唐军营前挑战,在李世民严令之下,唐军众将皆不敢出营迎战。
    面对唐军寨前的深沟高垒,宗罗睺也曾派兵去强攻,然而,经过几次试探性的攻击,都落得个损兵折将,丢盔卸甲的下场。
    对峙的时间越久,原本就对薛仁果不满的一些薛举旧部心情就变得浮动起来了,况且,西秦军中开始缺粮,为了保障本部精锐的供应,薛仁果慢慢开始克扣其他部队地粮草供应,这更是让那些将领不满。
    渐渐地,有人开始率领部众向唐军投降,其中,甚至有薛举时期的大将梁胡郎,他率领了本部精锐五千人投降了唐军,这五千人中,有五百精骑。
    李世民心中大喜,他知道西秦军的军心已经散乱了,部将开始离心离德,是该发起进攻的时候了。
    他命令大将梁实率领本部人马在西秦军大营前驻军,作为诱饵。
    宗罗睺果然上当,见唐军出击,他甚是惊喜,出动了所有地精锐部队,向梁实部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而梁实则坚守险要,凭借着事先修筑好地防御工事抵挡西秦军的猛攻,坚守了数日之久。
    这时,李世民觉得决战的时机到了,于是,率领大军出战,准备一举歼灭宗罗睺部。
    他命令大将军庞玉率领右军在浅水原列阵,做出一副增援梁实部的姿态,宗罗睺果然调转枪头,猛攻庞玉,浅水原地势平原,正有利于西秦骑兵的冲击,迎战的庞玉部在宗罗睺的猛攻下,险些不能支持,他的帅旗差点被冲到主阵前的宗罗睺砍断,庞玉奋力厮杀,身受数次重创,方才在亲卫们的协助下,击退了宗罗睺。
    就在庞玉大军就要溃败之际,李世民率领本部人马出现在了浅水原北,而在浅水原北面防备唐军的
    却没有阻拦唐军的靠近,而是撤离了战场,让李世民地出现在了宗罗睺军的后面。
    宗罗睺留在浅水原北部防御唐军的部众,并非薛仁果的嫡系,为首的两个将领早就和李世民暗通款曲,他们暗中将人质送到了唐军大营,投降了李世民,李世民叫他们不做声张,而是在这关键的时刻突然易帜,陷宗罗睺于死地。
    李世民亲自率领创建不久的玄甲精骑,快速从西秦军后面杀入,说起来,这玄甲精骑的创立,西秦军也有一番功劳。
    —
    在上次浅水原大战中,西秦军犀利的骑兵突击让李世民开了眼界,与之相比,他在晋阳训练的那只骑兵未免就有些相形见绌了,战败之后,李世民闭门思过,思考了许久,决定结合西秦骑兵的优点,然后保持原来从突厥人那里学来的轻骑兵作战方式,建立一只全新的骑兵,这就是玄甲精骑的由来。
    这只玄甲精骑组建虽然不久,武器和甲冑装备都是全军之冠,在李世民的率领下,他们非常轻松地就撕开了本已慌乱不已的西秦军后阵,直接穿透过去。
    宗罗睺虽然仍在拼死作战,然而,败局已经无法挽回了,在唐军的冲击下,他的战阵瞬间崩溃,士兵们四散而逃,死伤不计其数,宗罗睺重伤被唐军生擒。
    唐军获胜,李世民率领两千玄甲精骑赶着溃军往高坑城而去,副帅窦轨劝告李世民,说是穷寇莫追,宗罗睺虽然败亡,薛仁果仍然据守坚城,麾下尚有万余悍卒,最好不要轻率地追击,应该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李世民没有接受窦轨的意见,他告诉他的舅父,说他已经考虑许久了,现在薛仁果部军心涣散,将帅们皆有私心,只要不给对方以喘息之机,穷追猛打,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窦轨没能阻止李世民,只好率领大军尾随而行。
    李世民率军来到高坑城时,薛仁果率领大军在城下列阵,准备抵御唐军的攻击,李世民在泾水旁扎下营寨,这时,薛仁果的部将就在阵前,率领本部人马投降了唐军,薛仁果大骇,连忙回城防守。
    是夜,窦轨,庞玉率领大军赶到了高坑城前,将高坑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城内守军见大势已去,纷纷从城头上吊下来投降唐军。
    形势虽然不妙,薛仁果仍然拒不投降。
    他准备让城别走,然而,几次突围都被唐军赶了回去,他的直属骑兵大队面对李世民的玄甲精骑,占不到丝毫的上风。
    突围无望,薛仁果心情变得格外暴躁,终日饮酒放纵,醉酒之后对士卒格外残暴,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他活活打死。
    他手下的亲信见大势已去,无力挽回,处于绝望状态下薛仁果又已经破罐子破摔了,为了自己等人的前途,他们趁薛仁果酒醉之际,将其五花大绑,同时,假传薛仁果的号令,将他麾下的猛将奴贼张贵骗入营中,同样捆绑起来,然后,挟持着这两人打开城门,向唐军投降,城内的守军虽然知道他们挟持了主帅,却都漠不关心,或许,在他们内心深处还在感谢这几个背主之人吧。
    十一月十日,高坑城落入唐军之手,李世民接收了精锐士卒一万余人,城内百姓男女老少五万余人,至此,薛举一手创立的西秦帝国宣告覆灭。
    在庆功宴上,众将纷纷向李世民道贺,然后,对他这次采取的战术表示了些许的疑问,在他们眼中,李世民是一个非常谨慎的将领,不然也不会在浅水原与西秦军对峙数十日,然而,击败西秦军后,李世民居然不带步兵,不带攻城武器,只率轻骑直抵高坑城,这也未免太冒险了吧?
    李世民这样说道。
    宗罗睺部皆是陇西悍卒,将领骁勇,士卒彪悍,只有出其不意方能将其击败,所以,唐军的斩杀和俘获并不太多,要是让他们逃回高坑城,让薛仁果加以安抚重用,战事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顺利了,若是我一直穷追猛打,逃卒自然会引起城内的惊恐,薛仁果仓促之下,难以应对,自然会频出错着,也就不难对付了!
    众将皆拜服不已。
    十二月,秦王李世民班师长安,李渊下令将薛仁果绑到街市斩首,在上次浅水原一战中帮李世民背了黑锅的刘文静,殷开山重新得到了起用。
    第四集 第三十七章 冬天的几个瞬间(上)
     更新时间:2008…9…4 15:08:34 本章字数:3771
    花从天而降,纷纷扬扬,虽说尚达不到燕山雪如席那却也铺天盖地,举目之处,皆是白茫茫的一片。
    年关将近,马邑城,定杨天子府,屋檐之下,挂满了灯笼,就连府邸内大小树木的树梢上,也扎满了彩锻和织锦。
    白虎堂的四个角落,各自摆着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盆,火焰闪烁,将寒冷从室内驱散开去,大门大开着,高坐堂内,可以清楚地瞧见飘飞的雪景,这时,若能就着火盆涮一锅羊肉,再闲话天下,无疑是一大快事。
    刘武周和宋金刚相对而坐,在他们中间,果真摆着一个火炉,炉上架着一大肚的釜,釜内白浪翻滚,雾气升腾,发出泊泊的声响,在釜旁的小案上,摆放着几碟切得极薄的牛羊肉,以及两小碗调料。
    宋金刚将小碟内的牛羊肉倒入了水已经沸腾起来的釜中,下一刻,一股肉香随着升腾的雾气袅袅升起,坐在他对面的刘武周不由**了一下鼻子。
    这种吃法还是从河间传来的,据说是由高畅发明的,平时,宋金刚常对高畅怒骂不已,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于这寒冬之际享受高畅发明的羊肉汤锅的美味。
    “主公,请!”
    “宋王,请!”
    推让了几句,两人开始下著,一口羊肉,一口酒,还真是这严冬难得的享受。
    过了一会,酒足饭饱,让左右将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撤下去后。两人席地而坐。开始谈到了正题。
    “今年的雪好大啊,已经连绵了数日!”
    刘武周长叹了一声,宋金刚知道他还有下文。所以,并未答话,而是静静地望着身下地织毯,脊梁笔直地挺着,正襟危坐。
    “塞外那些胡人今年应该够呛,这么大地雪。明春到来,牛羊什么的也都死得差不多了吧?那些大部落倒还承受得起,他们占有着肥美的草场,今年这样地小型雪灾倒还熬得过去,那些小部落却不然,要想将部落的传承延续下去,明年开春,必定会大举南下。靠劫掠中原的财物渡过难关,而马邑将首当其冲!”
    停顿片刻,刘武周望了一眼宋金刚。
    “宋王,何以教我?”
    宋金刚沉默片刻。说道。
    “祸水东引!”
    “祸水东引?”
    刘武周面露疑惑,不太明白宋金刚话里的意思。
    宋金刚抬起头。侃侃而谈。
    “一个多月前,李唐在浅水原大败西秦军,活捉了薛仁果,将其斩杀在长安街市,同时,唐军收获甚丰,数万骁勇善战的陇西健儿,数千匹战马,尽入李唐囊中,陇山以西,稍微大一些的势力,唯有李轨,而李轨在前段时间也向李渊称臣了,如此,李渊再无后顾之忧,随时可以抽调十余万大军出潼关,攻打中原,而这些,并不是突厥人所乐于见到地!”
    “哦?”
    刘武周似乎有些明白了。
    “突厥人在背后支持我们,同样,他也扶持了梁师都,李渊,郭子和,突厥人之所以这样干,还不是希望中原越乱越好,谁的势力要是出类拔萃,有一统天下的可能,他就会支持别的势力去打压,前段时间,卑职向主公进言,乘李唐与薛举交战之际,南下攻打晋阳,占据晋阳为问鼎中原的基地,然而,却遭到了突厥人的反对,那时候,突厥人愿意李唐和薛举拼个你死我活,不想李唐腹背受敌,也不愿意主公的势力因此而壮大!”
    “嗯!”
    刘武周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现在和以前不同了,现在,李唐声势大盛,隐隐有一统中原之势,突厥人绝不愿意这个势头继续往前发展,在他们没有腾出手之前,决计不愿中原出现大一统的局面,而,这就是主公地机会了!”
    刘武周没有打断宋金刚的话,而是低着头,若有所思。
    “主公当速派使者前往突厥的王庭,邀其明年春天出兵南下攻打晋阳,今年草原受了雪灾,那些草原上的小部落无不希望在明春南下,这样,突厥可汗可以顺水推舟,让那些小部落组成联军,随我马邑地大军南下,那些突厥人的部落联军不过是需要中原地财物,粮食和人口,以便恢复自家部落的力量,他们不需要土地,而我军需要的正是晋阳,河东肥沃的土地,两者各取所需,岂不快哉!”
    “这个?李渊和突厥人的关系很好,突厥人能够答应出兵吗?”
    刘武周仍然有些犹疑。
    宋金刚哈哈一笑。
    “主公无须疑虑,只需派人前往突厥一试,断不会让主公失望!”
    “如此甚好!一切就由宋王安排吧!”
    刘武周点了点头,又与宋金刚闲谈了几句天气,随后,宋金刚告辞了白
    心情极其愉悦地唱起了上谷的小调,往自家的府邸而
    同样是在下雪,不过,河东这场雪比起马邑来就要小了许多,黄河的上方,虽然白茫茫的一片,河水却依然不停歇地往东奔流,暂时没有封冻的可能。
    河东郡守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