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逐鹿记 >

第351部分

隋末逐鹿记-第351部分

小说: 隋末逐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野狗们并因为骑士的远去而放下心来,继续进行自己的大餐,它们反倒聚在了一起。用一种惊惧的眼神继续望着那个山坡,在它们身侧的野草草尖开始缓缓抖动起来。
    一群乌鸦发出刺耳的尖叫往高空振翅飞去,黑压压地一片,将阳光阻隔开来,一大片的阴影投射下来,笼罩在野狗群。
    数个背插赤色靠旗的骑士出现在了山坡上,然后沿着第一个骑士消失的途径纵马进入荒草之中,他们的速度明显比第一个骑士加快了不少。丝毫没做停留。在他们身后,一群一群的骑士以数人为一个团体持续不断地从山坡上冒出头来,随后。疾驰而去。
    这只骑兵大概有千骑左右,花了好一阵的时间方才过完,他们途经的草丛,野草被马蹄践踏,纷纷低下了它们本就不高贵地头颅,露出了一条简易地通道,就像谁使用了大能,在波涛起伏的海面上开出一条通道来一般。
    至于那些野狗,在骑兵前锋出现的那一刻,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受到惊吓地它们或许要花一段时间冷静之后,方才能重返旧地。
    从这处荒原往北,沿途经过连绵的丘陵,低洼的河谷,杂草丛生的原野,数十里外,就是定杨军宋金刚部驻扎的介休城。
    往东,同样要经过连绵的丘陵,低洼的河谷,杂草丛生的原野,在直线距离二十余里左右的一个叫度索原的地方,有一片起伏的小丘陵,在那些波浪式的丘陵的谷地之间,隐藏着唐军星罗棋布的营阵。
    此时,在那片营阵中,正发生着骚乱,并不是大规模的士兵暴动或反叛,这些骚乱暂时还只是在不大的范围内,但是,若是军中的主将不早点拿出应对之策,这骚乱也有可能爆发成全军的暴动。
    事情的起因非常简单,军营缺水了!
    人可以数日之内不进一米,然而,要是不进一滴水,恐怕只要还是人类就没有谁能够忍受,缺水比缺粮对一只军队的打击还要强大。
    裴寂将军队驻扎在这片丘陵,居高临下和介休城的定杨军对峙,从战术上来说,无可厚非,并没有什么错漏,何况,丘陵和河谷中有许多山泉,完全能够支撑数万
    饮用。
    然而,裴寂和他的幕僚们以及那些唐军将军他们忽略了一点,这些山泉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它们来自一条溪涧,那溪涧从不远处的大山内流出,途经这片丘陵和河谷,散落为数条山泉,在出谷的时候,又汇聚在一起变成一条小河,缓缓向西,汇入三十里外的汾水。
    宋金刚虽然占据介休不久,却对当地的地形做了充分的了解,得知裴寂将大营扎在这里之后,他连夜派遣了一队人马进入大山之中,日夜进行土木工程作业,在适当的时候,他一声令下,山里的定杨军用早就准备好的沙石,沙袋,树木,彻底堵塞了那条溪流,下方的山泉失去了源头,于是,逐渐干枯,到最后,数万唐军无水可饮,陷入了困境之中。
    裴寂的中军大营内,各营统领齐聚一堂,商量该如何摆脱困境。
    高坐在堂上的裴寂默不作声地摸着自己的胡须,将领们七嘴八舌地在讨论着当前的局势,有的在说当初就不该将营寨扎在这里,有的说这肯定是定杨军的阴谋,应该派遣军队入山,重新将水源挖通,有的说还是尽早集结,换一处有水源的地方扎营,三十里外的汾水河谷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裴寂并没有认真听将领们的讨论,他的心思已经飞到了千里之外的长安了。
    现在,刘文静多半已经被诛杀了吧?
    如今,要继续压制秦王,保住太子一脉的优势,自己就必须有所作为,不然,若是被定杨军击败,李渊一定会将在长春宫练兵的秦王重新起用,那时,先前所做的这些就是白费了。
    可是,要怎样才能击败宋金刚呢?
    就靠眼前的这些酒囊饭袋?
    裴寂轻蔑地瞧了瞧底下争吵不休的众将,在这些将领中,有不少都是太子党一系,然而,他们的武勇和名声以及智谋都赶不上那些跟随秦王征战的将领,并且,为了立功,彼此之间也有心病,就如一盘散沙,至于那些秦王的嫡系,刘文静谋反下狱这件事情带给他们的震撼太大了,现在,一个个都谨小慎微,噤如寒蝉,若非必要,并不轻易出言献计。
    而自己?
    裴寂摇了摇头,作为一个出谋划策的谋士,在战略方面辅助主帅自己完全称职,可是,要独领一军作战,统率那些桀骜不驯的武夫,自己终究还是差了某些东西啊!
    当初,为了让李渊相信,就算不扩大秦王的权力,无须秦王李世民统率,李唐的大军也能击败任何敌人,自己这才毛遂自荐希望能统率大军与定杨军对垒,现在看来,还是着急了一点啊!
    出于朝政上的需要,自己选择主动进攻,而不是深沟高垒来防御,应该不是一个好主意,定杨军出身边塞,个个骁勇善战,就像胡人一般凶悍,特别是对方的轻骑神出鬼没,多次小规模,同等兵力的交锋,唐军明显处在下风,而想要和定杨军决战,兵力处在下风的宋金刚却龟缩在介休不出。
    只是,事到如今,后悔也是无用,现在的局面,只能进不能退!
    然而,就在他命令士兵砍伐树木,准备修建攻城的器械,展开攻城行动时,军营却断水了,好个宋金刚,这一招正好打在了自己的软肋上啊!
    对方为什么这样做?
    不需要花费什么脑力,裴寂就猜到了宋金刚的目的,无非是迫使自己拔营别走,然后,乘数万大军拔营慌乱之际,发动大军猛攻。
    只是,明知道对方的目的是这个,裴寂也只能命令大军拔营别走,要另寻水源,不要说找不找得到,就算找到,也有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那时士兵早就因为饥渴而炸营了,这样做太冒险了,命令士兵进山去重新挖开水路,和另寻水源同样冒险。
    唯一的办法就是拔营别走,乘士兵们现在还没有饥渴得失去战斗力的时候,找一个靠近水源的地方重新扎营,这才是上上之策。
    至于,定杨军的突袭?
    哼!莫非他宋金刚当我裴寂是白痴吗?不知道定杨军的突袭,到也可能被其打个措手不及,现在,已经猜到对方的目的,难道还不会早做防备?说不定,还可以将计就计,阴对方一下啊!
    第四集 第八十三章 度索原之战(下)
     更新时间:2008…9…13 19:51:55 本章字数:3565
    北风呼呼刮来,一旁的树木齐齐向东低首,树梢枝叶呜呜的鸣叫,其调格外凄凉,殷开山有些厌烦地甩了甩头,握紧了手中的大。
    身下的战马打着响鼻,不安地挪动着步子,殷开山低喝了一声,坐骑方才安定下来,或许,它也是为即将来临的大战担忧吧?殷开山心想。
    辰时开始,唐军开始拆除营垒,准备另迁他处,这个时候,得知了消息的宋金刚率领定杨军主力出了介休城,朝唐军直奔而来,从介休城到唐军的驻地,不过十里地,其中,大多为平原,只有少数几个起伏的坡地和丘陵,从定杨军出城到接近,半个时辰不到,而此时,唐军的主力大军仍然未能完成拆除营寨的工作。
    殷开山接受的命令是率领本部人马阻击宋金刚,为大军的转移争取时间。
    他的本部人马有三千人,皆是能征善战的晋州子弟,不过,要靠这三千人阻击兵力达到了三万众的定杨军,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算是依仗地形优势,凭险据守,拖延定杨军前进的步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度索原可不是像剑阁,潼关这样的天下险要。
    幸好,殷开山无须死守,若是阻击不成,他可以往后撤退。
    在殷开山部的身后,是一条狭窄的山道,两旁是起伏的高地,刘弘基正率领一万唐军分布在两侧的高地上,待殷开山溃败。将定杨军引入山道,刘弘基再从两侧地高地率领唐军杀将下来,就算不能全歼定杨军,也务必使其重创,无力再追击正拔营远走的唐军。
    这就是裴寂制定的计划,宋金刚若想乘唐军转移时的混乱间隙发起突袭,就必须加快进攻速度,他的心理必定是急于求成的。对于战场上的细节就不会多做考虑。裴寂就准备利用宋金刚这样的心理给定杨军重创。使其偷鸡不成蚀把米。
    殷开山部就是裴寂交给宋金刚地诱饵,使其吞食下去,然后不管不顾地追击下来,然后,刘弘基再率领精锐给其当头一击。
    殷开山也好,刘弘基也好,平时都和秦王走得比较近。虽然,没有明显地证据表明这两人是秦王党,不过,他们地本部人马死得再多,裴寂都不会感到心疼。
    远处漾起了一缕烟尘,几个唐军斥候打马朝这边疾奔而来,一边纵马疾驰,一边摇着手中的小红旗。
    “将军。来了!”
    一旁的副将神情紧张地对殷开山说道。
    “嗯!”
    殷开山用鼻孔哼了一声。他目光炯炯地盯视着前方,黑如锅底的面孔看不出丝毫的表情变化,在远处。漾起了一股股的烟尘,这烟尘合拢在一起,遮天蔽日,气势格外的惊人。
    身下地大地开始颤抖起来,坐骑开始不安地打着响鼻。
    一群骑士出现在了对面的山坡上,大概有数十名,他们的背上插着赤色的小靠旗,这是定杨军宋金刚麾下精骑赤色营的标准装备,看来,对面出现的真的是宋金刚的主力部队。
    殷开山举起了左手。
    “列阵!”
    身边地传令兵声嘶力竭地喊道,帅旗开始了摇动,变换着旗语,随即,鼓声雷动,沉闷地在山谷回荡,远处地山林,一群麻雀被惊起,向遥远的绵山飞去。
    九月十三日,巳时初。
    宋金刚前锋精骑与唐军殷开山部展开了激战,最初,双方杀了个旗鼓相当,唐军位于高地之上,居高临下,定杨军前锋无法前进一步,两刻钟过后,宋金刚率领主力从后方掩杀而来,殷开山抵挡不住,唐军开始溃逃,宋金刚率军追击。
    按照裴寂的计划,宋金刚这个时候应该一路猛追,最后落入唐军刘弘基部地包围圈。
    然而,事情却并不像他所想的那样,宋金刚击溃殷开山之后,并为挥师急进,反而命令全军减慢了行军的速度,排成战斗队形缓缓向唐军大营推进,在定杨军的前面,布置着数百精骑,分散在四周,搜寻着前进,隐藏的唐军刘弘基部踪迹尽露。
    这还不是更糟糕的事情,接下来,唐军遭遇到了灭顶之灾。
    “杀!”
    寻相高声嘶喊,然而,面具已经放下,他的声音显得格外沉闷,只不过,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他下令了,他率领的这三千精骑就像三千头嗜血的猛兽一样,朝混乱中的唐军阵地急冲而去。
    裴寂将殷开山和刘弘基放在了介休方向,自以为就可
    忧了,对于其他方向,他只是派出斥候搜寻,特别是的西方,他并未重视,并未派兵力在前方搜寻,他不知道的是,早在数天前,宋金刚手下的猛将寻相就率领三千定杨军精骑从介休的北门出城,一路疾行,绕了一百多里路,来到了唐军大营的西面,埋伏在了绵山和汾水之间的丘陵谷地中,就像觅食的饿狼一般寻求着突击的机会。
    裴寂只是往这个方向派出了一些斥候,几乎全被定杨军斩杀,由于,拆除营寨,集结队形,数万大军如何转移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一路斥候久久没有回来报告消息竟然被唐军的将领们忽略了,而裴寂的注意力也放在了介休方向,时刻关心着前线的战事。
    就在这个时候,寻相率领三千精骑杀进了唐军的大营。
    壕沟已经填平,营寨已经拆除,各种防御工事也已经拆除放在了马车上,准备运走,寻相的部队没有受到丝毫的阻滞就出现在了唐军的面前,而这个时候,唐军的大营正乱做了一锅粥。
    摧枯拉朽!
    是的,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寻相率领的定杨军的攻势,就像一把利刃砍入豆腐中一样,他非常轻易地率领三千精骑从唐军大营的西面一直杀到东面,然后,调转阵型,又杀了回来。
    根本就没有遇见有组织的反抗。
    之前,已经饥渴了一天,忙着转移营寨寻找水源的唐军将士根本就没有反抗的心思,所有人都在争先恐后地逃命,喊叫声,呻吟声,此起彼伏,惊天动地。
    火燃烧了起来,营地内的辎重和帐篷被火把点燃,在白昼中燃烧,青烟直冲天际,白色的火焰看上去并不惊人,落入火中的人发出的凄惨的尖叫方才证明了大火的可怕。
    远处的刘弘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后方营寨的大火让他心神不宁,前面的定杨军又在步步逼近,当大火在后方的大营燃烧起来后,将士们的士气就直线下降,就连他身边的亲兵也个个神色不安,在这个时候,要和对方的定杨军交锋,恐怕是败多胜少。
    就在他犹豫不决之际,对面的宋金刚部加快了行军的速度,一千多精骑离阵而出,往这边疾奔而来,漾起的烟尘直冲云霄。
    “撤!”
    刘弘基咬紧牙关,从嘴里蹦出了这个字。
    随着令旗的狂摇,战鼓声的节奏发生了变化,唐军开始有组织的撤退,然而,这种有组织的撤退并未保持多久,很快,刘弘基部的后队就被定杨军的精骑追上了。
    这个时候,负责押后的将领应该指挥军队和敌军作战,为前面的兄弟部队撤离争取时间,然而,负责殿后的是行动不迅速的步兵,军心散乱的情况下,当定杨军的精骑冲过来时,他们还没有来得及集结列阵,没有阵型的步兵在骑兵的冲击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溃败。
    后队的溃败引起了连锁反应,刘弘基的中军和前锋在定杨军还没有追上来之际,就开始了溃逃,他们顾不得保持行军或战斗的队形,争先恐后地往前亡命飞奔,撒开脚丫子往前奔跑,想要摆脱内心的恐惧。
    跑吧!就算跑不过敌军的铁骑,能够跑过自己的同伴就好了!
    一万多人漫山遍野奔跑的场面殊为壮观,然而,和大营内的他们的同袍相比,他们的这个场面又未免太小儿科了!
    大营内的唐军主力已经彻底崩溃,数万士兵丢盔卸甲,哭喊着,嘴里发出连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