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逐鹿记 >

第355部分

隋末逐鹿记-第355部分

小说: 隋末逐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会来临,若是他什么都不做的话?
    刘文静被冠以谋反罪处死之前,他多次向李渊上表,希望李渊能放刘文静一条生路,所有明眼人都知道,刘文静他不可能会谋反,他唯一的罪行就是和他李世民走得很近,在公开场合,或是私下里都支持他李世民,希望他能坐上太子的位置。
    其实,他也有告诫刘文静,也拒绝过刘文静的许多朝着那个方向努力的计划,在第一次浅水原大战后,刘文静就差点因为替他背黑锅而被杀,后来,李世民被调到长春宫练兵,刘文静被重新起用后,他明显变得安分了许多,然而,即便如此,他还是逃不过当头一刀。
    谋反?天知道!
    日后,自己这个大哥登上皇位之后,自己也会被冠以这样的罪名被侩子手砍下脑袋吧?
    李世民暗暗发誓,他绝不会允许这样的遭遇落在自己的身上,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日后将为此而奋斗,何况,他本就不认同太子建成的一些治国理念和方略。
    自己这个大哥和那些关陇门阀走得太近了,对于皇权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当初,东汉覆灭,说是因为黄巾起义和军阀混战,其根子却在那些世家门阀身上,要不是那些世家门阀大肆进行土地兼并,使得百姓无法安居乐业,黄巾军又怎会掀起如此的风浪,当那些世家大族可以私下征兵,讨伐叛贼时,王朝正统就已经无法维持了!因此,在李世民的治国方略中,世家大族是需要笼络和依靠的,然而,却不能全然依赖,在政权稳定的时候,还必须下大力气抑制,当初杨广的科考取士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制度,只是,到后来,流于形式了,他李世民若恩那个掌握李唐的大权,当绝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首先他李世民必须保住这条性命,虽然,在父亲李渊当政的这些年,自己的生命还是有保障的,只是,却也免不了要面对太子党向自己发射的明枪暗箭,所以,现在他最需要的还是谨慎行事,小心和忍耐。
    在亲卫们的眼中,现在的秦王虽然还是像原来那样喜欢大声的欢笑,和大家大声地说话,然而,从他的眼神中,他们偶尔还是会瞧见一些沉默。
    忍耐,要想成为一个大人物,这是必不可少的品性,李世民,可以说是一个极其擅于忍耐的人物,当初,在第一次浅水原大战,他就是因为不够坚忍而被薛举击败,在第二次浅水原大战中,他又是因为够坚忍这才击败了薛仁果,因此,对于坚忍,他别有一番心得。
    这一次,他也是由于坚忍而重新得到了李渊的信任,在刘文静死后,他只是表示出了适度的悲哀,还是和平时一样在营中与军汉为伍,一如往常,于是,在李唐政权岌岌可危的时候,李渊让他临危受命,让他接替裴寂担任了晋州道行军大总管,负责指挥和定杨军作战。
    和大哥李建成相比,朝堂是他的弱势,而军队,则是他李世民的优势了,只要他牢牢掌握着军队,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他首先就要击溃面前的定杨军,收复汾晋,这将是他李世民掌握自己人生和命运的第一步。
    帐下,众将已经发言完毕,帅帐变得静默起来,帐外大旗飞舞的声音清晰地传了进来,李世民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的双眼炯炯有神地在众将身上一一掠过。
    李世民的到来,众将心气变得很高,纷纷要求放弃裴寂坚壁清野龟缩不出的战略,要求李世民集结兵力,与定杨军决一死战,摆脱目前这样的窝囊局面。
    他们认为,既然李世民和裴寂之间不对路,自然不会像裴寂这般胆怯惧战,于是,在秦王面前表现出自己英勇的一面。只是,他们并不知道李世民心中的所思所想。
    第四集 第八十九章 秦王遇险
     更新时间:2008…9…19 20:29:59 本章字数:3708
    呸!”
    童开文偏过脑袋,轻啐了一口,将嘴里嚼着的草根吐了出来,他猫着腰,从杂草丛中跑过,一口气跑到了土坡上,在他身下的土坡,数十匹战马正在悠闲地踏着步子,它们的主人这个时候正躺在避风的沟谷啃着坚硬的胡饼,童开文非常羡慕自己的这些同伴,那些人都是老兵,他们的头领据说是定杨天子还在马邑当校尉时的亲兵,在这些人中,童开文的资历最浅,随着宋王从上谷郡逃到马邑的时候,他还只有十七岁,所以,当他们休息的时候,他必须跑到前面去侦察,望风。
    前段时间下了一场大雪,听说大河都已经结冰了,那些唐军的狗崽子就是通过结冰的大河来到柏壁的,哎!本以为可以和唐军大战一场,决一胜负,童开文心中跃跃欲试,想多砍几个敌人的脑袋,以此来换取军功,当上军官之后,就不再受那些老兵的气了,谁想到,唐军驻扎柏壁已经有段时间了,他却一直没有捞到这样的机会,那些家伙还是和从前一样,躲在坚固的营垒后面,拒不出战。
    不是,他们的主帅已经换人了吗?
    那个在介休被宋王率军打得大败的家伙已经被解职了,取代他位置的是秦王李世民,这个秦王李世民,听说打仗很厉害,为什么却也不敢出来和我军交战呢?
    难道,他也怕我家宋王殿下吗?
    前面是一片灌木丛,钻过这片灌木丛就上了山坡顶。童开文停下了胡思乱想,他的身子向前弯得更低了,低着头,猛地跑了起来,灌木丛发出沙沙地声响,他如履平地般从中跑了过去,一口气跑到了山坡顶。
    野猪就是这样从灌木丛中经过的,小时候。在上谷郡的荒野山岭中。他曾不止一次地瞧见这样的情景。他明白,面对满是荆棘的灌木丛,必须如野猪一般不管不顾,头朝前,闭着眼,一股劲向前奔跑,就像战场上和敌人厮杀一样。只有不惧死亡,奋力向前,才能活下来,才能得到战功,才能拥有荣华富贵。
    山坡上的杂草明显要比坡下的矮了许多,只有浅浅的一层,而坡下地杂草基本上都有半人高,童开文一口气跑了这么长段路。有些疲累了。他猛地躺在草地上,仰面望着青灰色地天空,胸膛上下起伏。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由于缺氧地原因,脑袋有些晕乎乎的,半晌,方才恢复正常。
    风从西北方向而来,草尖一律向东低头。
    现在刮的风极其的厉害,若是骑着战马疾奔,头上若是带着没有挡面的头盔,需用布帛蒙在脸上,只露出一双眼睛来,不然,小刀子般的风将把脸割得一道一道的,满是小口子,一直要到春天过去,夏季来临时方才会好转,这一点,长期在边塞生活地人都知道。
    河东虽然比不上马邑,上谷这样的边塞寒冷,在这样的季节,西北风的厉害之处却不比边塞孱弱几分。
    休息够了之后,童开文翻过身,趴伏在地上,把脑袋探出草丛,抬头往四周望去。
    唐军虽然坚守在坚固的营垒后面,不和定杨军作战,不过,这并不表示他们就完全龟缩不出,在两军的营寨之间,也就是童开文身处的这片地方,遍布着双方的轻骑斥候,双方斥候地遭遇战时有发生,战斗虽然只是在几个人,或是数十个人之间展开,却分外地血腥和激烈,时间虽然短暂,死亡的人数却也不少,基本上都是一方全灭之后,这战斗才告一段落。
    童开文以前所属的那个斥候小队也曾经和一个唐军地斥候小队突然相遇过,双方都没有想到会突然遇见对方,是一个十足的遭遇战,那一战下来,对面的唐军小队全部阵亡,而童开文所在的那个小队却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于是,他才会被分派到这个全是马邑人的斥候小队里,作为上谷人的他,一直饱受那些家伙的欺负。
    不过,他一直在忍耐,他告诉自己,只要是宋王他老人家继续统率前军,自己只要立下了战功,就一定能得到升迁,离开眼前这个团体。
    然而,在此之前,他首先是要保住自己的这条命。
    所以,他的动作非常小心,山坡的坡顶虽然视野开阔,容易发现敌情,同样,位于高处的他也容易被敌人所发现,因此,动作需要格外小心,必须要学会潜藏自己。
    童开文的脑袋从草丛中才一冒头,就立刻缩了回去。
    刚才他的目光所见,使得他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没有想到,就在他前面一百步不到的地方,就有着敌军的踪迹,他所在的地方是一片连绵的丘陵,在另一个坡顶和他藏身的这个坡地之间,有一个凹下去的地方,在那里,杂草丛生,在一簇草丛旁,童开文瞧见了两匹马,正在悠闲地啃着青草。
    慢慢地,慢慢地抬起身,尽量不让脑袋高过草尖的高度,童开文的目光往那两匹战马的方
    ,没有瞧见人,只有草尖在西北风的吹拂下舞蹈,分
    两匹马都有马笼头,马鞍,马镫,证明它们并非荒原上的野马,而是有主之物,两匹马都格外神骏,其中一匹尤其漂亮,全体雪白,姿态高傲,它站在那里,就如一个国王在巡视自己的领土一般,另一匹战马虽然精壮,却不敢在它面前昂起脑袋,只能低头俯首,神态甚是温顺。
    童开文是上谷人,很小的时候就与马群为伍,对于一匹战马的好坏自然一目了然,他深知,那样的一匹骏马,几乎算得上是马中之王,它的主人绝不会是像自己这般的无名小辈,特别是白马地马鞍装饰得极其华贵。上面隐隐可见许多精美的花纹,并且用黄金镶有金边,这更不可能是一个小兵的坐骑,它的主人绝对是唐军里面的一个大人物。
    莫非是一个将军?
    童开文心中一阵狂喜,要是能抓获这个将军,宋王的赏赐必不可少,就算自己连升三级恐怕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他内心虽然激动万分。却也保持着冷静。他并没有瞧见目标。也不知道那两匹战马的主人在做什么?若真是一个将军来前线视察,其人既然有这么大地胆子,武艺当也极其地高强,他自己一个人若要冲上去,恐怕不但不能擒杀对方,反倒会将脑袋给对方送去,这样弱智地事情他才不会去做?
    童开文慢慢地。慢慢地从草丛中往后退,随后,飞快地钻过灌木丛,往山坡下奔跑而去。
    白云在青灰色的空中漂浮,站在山坡的顶上,似乎触手可及,风仍然从北而来,向南而去。一切都显得是那么安静。就如凝滞不动的河水一般。
    实际上,在这凝滞不动的表象下面,还是在进行着变化的。
    一只老鼠从一丛山白竹丛下窜过。速度奇快,绿豆般细小的眼睛中尽是惶恐,它连滚带爬地从一个小土坡上跃下,往前疾奔,在它身后,一条乌梢蛇同样急窜而出,贴着地面滑行下来,看似缓慢,实则快若闪电。
    按道理,这个时候,像蛇类这样地冷血动物都应该进入冬眠了,然而,这头老鼠分外不幸,却遇见了这样一条还未进入冬眠的乌梢蛇,只是,这是它的不幸,却又是某人的幸运了!
    慌乱中,那老鼠自然是慌不择路,明显前面有具人身,一般情况下,它自然会选择躲避,然而,在后面天敌的追赶下,它却一股脑地撞了过去,撞到了那个人的脸上。
    李全做了个好梦,梦中他率军打回了河东老家,十里八乡的老乡们都来迎接他的归来,大家都口口声声地叫着他将军,就连当地地豪族裴家地族长也在对他点头哈腰,满脸媚笑。
    就在他准备迎娶家乡最漂亮的一个姑娘的时候,一个看不清脸孔地家伙闯进了喜堂,在他脸上不由分说就是一下,眼前变得一片黑暗。
    然后,梦醒了!
    睁开眼睛,仰望着头顶青灰色的天空,李全渐渐恢复了神智,自己,似乎是在战场上?
    对!自己的确是在战场上,作为秦王殿下的亲卫,他和一干人随着殿下前来侦察敌阵,其他人都已经四散开去,唯有他留在了殿下身边,由于连日来都在两军阵中奔走,精神和身体都高度紧张,因此疲倦不堪,本来,秦王入睡自己应该在一旁望风,不想却同秦王一般睡了过去。
    幸好,旁边没有其他人看到!
    李全苦笑了一声,揉了揉眼睛,然后,他的手停在了眼角上,就那样停滞不动。
    除了风吹草丛的声音,似乎还有别的声响,这声响让他感到了不安,出于战场的直觉,他觉得周围有什么东西不对劲。
    他一个鱼跃,从草丛中窜了起来,就在那惊鸿一瞥中,他瞧见四方的草丛中隐隐可见一些人头。
    “敌袭!”
    他尖叫一声,也顾不得上下尊卑,一边拿起放在一侧的马槊,一边用脚尖在睡在一旁不远处的秦王身上一点,随后,他嘴里发出一声唿哨,那两匹战马朝这边小步跑了过来。
    眼见行踪暴露,童开文和同伴立刻加快了步伐,向包围圈中的唐军大人物奔去,在山坡顶上,另外一些同伴骑上了战马,若是敌人从包围圈突围而出,他们就要负责第二步的行动。
    务必让这两人插翅难飞!
    第四集 第九十章 箭无虚发李世民
     更新时间:2008…9…20 19:57:58 本章字数:3660
    为一军主帅,不坐镇中军大帐,却与前线的轻骑斥候前线侦察敌阵,这无疑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这样的事情李世民却经常做,他的幕僚也多次对他的这种冒险行为提出异议,一军主帅,岂能轻陷险境,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举动。
    面对幕僚们的劝谏,李世民总是点头称是,微笑应许,然而,转过身,却依然我行我素,照样像一个小兵一样,率领斥候前去第一线侦察敌情。
    毕竟,现在的秦王李世民还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虽然沉稳大度,气度恢宏,心机深沉,却也不缺少年轻人该有的热血,何况,从斥候那里得来的敌军信息总不如他自己亲眼所见更真实,战争总是由许多个细节所组成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有时候,一场大战的胜负往往和一个小细节有关,若是某个斥候的敌情侦察不实,同样也有可能影响整个战局。
    这场大战,不止是对李唐政权性命攸关,对李世民自己,也是一场关乎生死的大战,所以,断不容有失。
    因此,李世民这才事必躬亲,不但策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