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明 >

第19部分

刺明-第19部分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精神了,马上抄起家伙,重新打官军。”
    杨致远狠狠的咽了咽口水。
    郝林勇得意的一笑。
    张准看着郝林勇,肃然说道:“你虽然用了点心计,值得表扬,不过,从战术水平来讲,你不如虎头。”
    这一点,郝林勇是承认的,闻言笑了笑,没有否认。
    杨致远说道:“下次我不上你的当,看你还怎么赢我。”
    张准冷冷的说道:“真正的战场只有一次!永远没有下次!”
    杨致远再次肃然。
    【每天保底更新6000字~~~】
    '  '
第27章 操练护卫队
    (0027)
    张准将所有的护卫队战士集合到一起,朗声说道:“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对抗?因为,真正的战斗,每个人可能只有一次机会!战场上没有假设,没有假如,没有如果,没有想当初!死了就是死了,永远都不会复生!”
    “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珍惜自己的性命!不要轻易的放弃!我们的一条性命,可以换取十个敌人,甚至是一百个敌人!因为,我们接受了最严格的训练,我们承受了最艰难的困苦,我们磨练了最顽强的斗志!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别人的十倍,一百倍!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赢得更多!”
    “一个换一个!一个换五个!都是亏本生意!我们不做!”
    “如果我们因为自身的疏忽,给了敌人机会,就是最大的损失!”
    “对抗的过程,就是比拼双方犯错误的过程!你犯下的错误越多,敌人抓住的漏洞就越多,损失就越大。相反的,你犯下的错误越少,敌人就越难抓到你的漏洞,损失就越小!”
    说到这里,张准停顿了很久,留给每个队员充分的时间来回味这段话。他的目光从每个战士的脸上扫过,观察他们的领悟程度。令人有些失望,大部分的战士,并不明白这其中的诀窍,可能是太深奥了。
    良久以后,张准继续说道:
    “现在,我要强调的是团体精神!”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个人在单独战斗!”
    “记住,你们是同一个队伍!是一个队伍在战斗!”
    “在战场上,你们唯一能够相信的,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你们的同伴!朝夕相处的同伴!”
    “每个人在队伍里面,承担的任务,发挥的作用,都是不同的!”
    “要将队伍的战斗力发挥到最大,就要有合适的队列!”
    “作战队列,又叫阵,是战场决胜的重要手段。古代有八卦阵、鱼鳞阵、雁行阵、锋矢阵、长蛇阵、偃月阵、三才阵、五行阵等不同的阵法。近代,又有戚继光将军发明的鸳鸯阵、却月阵,都是很好的战斗阵法。阵法应用得当,将会极大的增强我们自身的战斗力。”
    “什么样的战场,需要安排什么样的作战队列?”
    “根据我们浮山所的地理环境,还有我们将要面对的敌人特点,我认为,三才阵和五行阵是最适合我们的。”
    “现在,大家跟我练习!”
    “从三才阵开始!”
    开始的时候,护卫队的战士们,显然是不太适应阵法的,实在是太久没有接触训练了。大明朝的战斗军队,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军户的身影。就算有军户,他们也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军兵”,即从军户里面挑选出来的募兵。他们领取的是“兵”的粮饷,和“军”已经没有关系了。
    护卫队的每个队员,单独训练的时候,都是很积极的,效果很快增长。但是,训练阵法,甚至是最简单的队列,耗费的时间都很多,有几个队员甚至始终分不清左右。没办法,张准只好在他们的两条腿上,绑上不同颜色的布条,让他们以此作为参照,总算是勉强过关了。
    为了激励大家上进,张准想了很多办法。
    将战斗技能分为一到九等,就是其中的一项办法。
    护卫队的每个战士,在刚刚进入队伍的时候,技能等级都是零等,也就是什么都没有,称为新兵。随着技艺的不断熟练,逐渐提升为一等、二等、三等……一直到九等。拥有几级的技能,就称为几等兵。
    战斗技能的考核,是在相互对抗中提升的。张准坚持的是二进制,也就是两个新兵较量,产生一个一等兵;两个一等兵较量,可以产生一个二等兵;两个二等兵较量,可以产生一个三等兵;两个三等兵较量,产生一个四等兵……以此类推。
    护卫队目前八十人,可以产生一等兵二十人,二等兵十人,三等兵五人,四等兵五人。因为人数不够,五等兵没有产生。每个季度组织一次挑战赛。自认水平足够高的人,可以向上挑战。
    比如说,一个二等兵挑战一个三等兵,获得胜利,那么,他将直接变成三等兵,而他的对手,则被降至二等兵。显然,每个人都只愿意向上,没有人会愿意被降级。想要保持自己不被人追上,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努力训练,保持最佳的状态。
    但是,挑战只能逐级进行,不能越级。这也是为了保证高等级战士不被无谓的骚扰。比如说五等兵,有资格挑战他的,只能是四等兵。到了高层次,两者的数量都不多,挑战不容易发生。但是一旦发生,那肯定是极具吸引力的。
    战斗技能等级提出来以后,立刻引起了队员们极大的兴趣,大家踊跃报名参与挑战赛。于是,连串的挑战赛随即展开。在冷兵器时代,基层军官的凝聚力,基本上都体现在自身的战斗技能上。要是自身的战斗技能不过关,手下人未必会信服。因此,每个伙长和伍长表现也相当的积极。
    在比赛的过程中,张准给出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只要能够打败对方,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手段。
    哪怕是你是扎眼睛也好,捏下阴也好,只要你能打败对方,什么样的手段都是允许的。战场,本来就是无所不用其极,只要将敌人打倒,你就算是获得了胜利,不管你的手段到底是光明正大还是卑鄙无耻。
    经过较量,杨致远、郝林勇、杨千强、尹风毅、张亚铁等五人成为等级最高的四等兵,称为护卫队第一批高级战士。技能等级和军官等级是不相同的,可以并存。
    各等兵的标志,就用丝线绣在衣服的左胸。一二三等兵的标志用蓝色丝线来表示,分别是一二三道蓝色丝线。四五六等兵用黄色来表示,分别是一二三道黄色丝线。七**等兵用红色来表示,分别是一二三道红色丝线。
    这样的比赛显然是很有效果的,三天的时间下来,护卫队的每个战士,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搏杀办法。更重要的是,在每个战士的心目中,都已经牢牢的树立了拼搏向上的念头。
    那些高等级的战士,比如说郝林勇等人,同样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别人是同样可以挑战你的。如果你被打败了,这个等级就降下来了,哪怕是军官也是如此。你身为伙长,要是被一个小兵挑战打败,那该是多么丢脸的事情啊!
    “张亚铁!”
    “到!”
    “小子,好样的!”
    “……”
    在挑战赛里面,最耀眼的,莫过于新战士张亚铁了。
    他是二月初才加入护卫队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精准的刺杀技能。在三等兵的互相挑战中,打败大家一致看好的邹明加,闯入了四等兵的行列。对于这样的黑马,张准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有些人在某些技能方面,天生就有某种天赋,这个张亚铁就是如此。如果让他专心去扎鱼的话,他每天扎几百条鱼,基本不成问题。当然,这样的战士,用来扎鱼,实在是太可惜了。不过,这也说明,有了张亚铁的加入,护卫队的战士,吃鱼都吃到腻了。
    既然全权负责杨家屯的安全,张准需要考虑的问题,还真的不少。训练、武器、装备、情报、人员、组织、指挥……无论哪一样,都是白纸。现在最上手的,反而是刺杀训练,因为有郝林勇、杨千强等五个四等兵在支撑着,张准只要负责考核就可以了。
    至于其他的问题,就要张准自己亲自操心了。
    护卫队的武器,是首要的问题。
    通过搜集整个杨家屯,护卫队得到了不少的武器,比如说腰刀、长矛、钢刀之类的兵器,数量还不少,有上百把,现在就藏在后面的岩石缝里,随时可以拿出来使用。
    但是,护卫队目前的主要训练科目,乃是刺杀。张准的意思,是要将刺杀学精了,学专了,才能学习其他的科目。甚至,刺杀真的练到了高精尖的水平,其他的搏斗技巧,都不需要练习。没有什么比刺更加容易要人性命,也没有什么比刺更加容易破开对方的防御。
    在这样的目标诉求下,缴获到的这些武器,用处就不大了,最多是配备给郝林勇等人作为辅助武器使用。这些武器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用来杀鱼,做鱼生。切鱼片的时候,刀刃还是蛮锋利的。
    可惜没有足够的原材料,否则,张准会给每个护卫队员,配备一把真正的三棱刺,体验一下真正的大杀器的威力。油茶木做成的三棱刺,毕竟和钢铁是不能相比的,遇到强有力的对手就会露馅。
    此外,王世新的家丁,都装备着火铳,甚至有迅雷铳和飞鸟铳。这两种火器的射程,都在50米以上,杀伤力比弓箭要强。因此,护卫队仅仅装备三棱刺还不够,还要装备远程大威力火器。
    张准要的火器,不是普通的火绳枪,也不是号称神器的三眼铳,也不是拿破仑军队大量使用的大口径滑膛枪,而是炸药包、地雷、大炮等。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是为首要条件。
    '  '
第28章 有点麻烦,没有收入了
    (0028)
    大明朝目前的火绳枪,其实并不好用,装填速度慢不说,精确度也是很大的问题,还有受天气因素的影响也比较大。现在干旱季节还好,万一什么时候下雨,火绳枪的使用,就要受到极大的限制。辽东前线的战斗证明,关键时刻,还是冷兵器管用。
    如果有条件,张准准备给护卫队装备口径在100毫米以上的大炮,射程不要远,三公里左右就已经足够。关键是爆炸威力要大,实心弹之类的不要。当然,要是能够达到五公里以上,那就更好了。明军目前普遍使用的三种炮,张准都不是很满意。
    虎蹲炮的口径太小,射程太近,威力太小,不实用,要改进。佛郎机发射实心弹居多,开花弹的威力不大,同样需要改进。红衣大炮威力巨大,可以攻城,可以杀敌,可惜实在是太重了,拖拽必须使用战马。运动战别指望,只能用来攻城或守城。
    对于黑色火药,张准还是很熟悉的,只要有足够的芒硝、硫磺和木炭粉,他能够配制出不同作用的黑色火药来。至于如何配制弹药,那也完全没有问题,专家级别的。
    原始黑色火药的威力不算大,这是火器无法完全取代冷兵器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精心调配,加上一些特别的配料,如氧化铜之类的,黑色火药的威力,马上就能增加一倍。一斤加入氧化铜的黑色火药,足够将一辆公共汽车炸得粉碎。
    用氧化铜黑火药制造出来的大炮,如果使用开花弹的话,杀伤力绝对是惊人的。一枚这样的开花弹,顶得上三十名装备滑膛枪的士兵。对于密集敌人的杀伤力,要比实心弹大得多了。守城的时候特别好用,往蜂拥而上的敌军里面开一炮,效果绝对是杠杠的。
    这年代的战斗,最喜欢的就是堆人海战术,哪怕是满洲八旗攻城的时候也不例外。密集的攻城队伍,如果被炸药包什么的炸上几次,损失可想而知。不过现在制造黑火药的条件不具备,杨家屯没有芒硝、没有硫磺,只好暂时放着了。
    护卫队要解决战斗,关键还是要依靠三棱刺。
    在这段时间里,张准对护卫队进行了全方位的思想打造,每天两讲的时间,也比以前延长了三十分钟以上。现代军队都很注重思想灌输,张准当然不会忽略。
    他给护卫队灌输的思想,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一个是大汉族主义。前者是为了帮助军户们建立造反必胜的信心,推翻**的大明王朝。后者,则是为了对抗越来越强大的后金鞑子,守护中原。
    纪律方面,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改头换面,就是极好的法令。因为护卫队的战士,都是真真正正的穷苦人,受尽了官府和地主豪强的欺压,所以,他们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时候,并不会感觉到思想上的抵触。相反,他们发自内心为这样的纪律而自豪。这是护卫队最大的特点之一。
    在部队的纪律方面,张准是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的。军队的战斗力,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严格的纪律。戚继光的部队要比俞大猷的部队能打仗,就是因为戚家军的纪律很严明,全队撤退的,全队一起斩首,绝不手软。同时,行军打仗,都秋毫无犯,深得老百姓的拥护。俞大猷统帅的部分军队就做不到这一点。
    在朝廷的官军里面,纪律也是战斗的分水岭。孙传庭、洪承畴、卢象升的部队都比较能打,因为纪律比较好,赏罚比较严明。而左良玉、刘泽清以及绝大部分的明军部队,纪律散漫,比土匪还糟糕,这样的部队,叛乱、内讧、不听指挥,是显而易见的。
    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面,张准着重强调了第一条:
    一切行动听指挥。
    护卫队的战士,全部都是来自杨家屯,为了杨家屯而战斗,他们是没有丝毫问题的。但是,如果以后战场扩大了呢,以后的战斗如果和杨家屯没有关系了呢?他们还会像现在这样的积极嘛?这是张准要考虑的问题。从现在就灌输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理念,是非常必要的。
    护卫队还全面开展了队列的训练。
    队列训练,不仅仅是为了好看,不仅仅是为了锻炼战士们的意志力,而是为了培养集体荣誉感,培养大家的协调精神,培养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军人的基本气质。
    五天的时间过去,护卫队已经基本形成一个整体,各项工作都有了专门的人去跟。比如说,思想政治工作,也交给邹明加来反反复复的强调了。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反复灌输某种理念,效果是非常好的。张准只需要在每天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