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明 >

第375部分

刺明-第375部分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说道:“已经到了。”
    多铎点颔首,没有再说什么。
    孔有德既然来了,那些叛军就有了新的指挥官。相对而言,他们对孔有德还是很安心的。这个明国的大汉奸,是决定为大金国效忠到底了。就纯真的军事指挥能力而言,孔有德也要比袁安邦、王庭瑞超卓太多。
    多尔衮又慢慢的说道:“孔有德还带来了十门的红夷大炮。”
    多铎闻言大喜,随即微微一怔,低声的说道:“那些红夷大炮,不是皇上有令,要尽快运到宁远前线去的吗?”
    多尔衮面无脸色的说道:“过两天自然会送去的。”
    多铎轻轻的咬了咬自己的嘴唇。
    多尔衮和皇太极不对路,他是很是清楚的。可是,这样公开截留皇太极需要的红夷大炮,这简直是在冒险。如果皇太极知道,多尔衮的风险极大。不过,眼下,要是有这些红夷大炮助阵,大金军的胜算大增。日后的事情……只要打败了张准,一切好说。
    多尔衮沉稳的说道:“你既然明白我的意思,就好好的期待五天。五天以后,我们踏平黄县”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求月票,求推荐票】
    【以下不算字数:写到这里,忽然发现,皇太极的几个老婆,都是很是漂亮的女人啊哲哲、娜木钟、海兰珠、布木布泰、博尔吉特……皇太极的老婆这么多,还这么漂亮……主角的老婆,为什么就不克不及多几个呢?我也要穿越~~~~~】
    '  '
第473章 抓到一队锦衣卫!
    “砰”
    黑夜中,忽然传来一声难听的枪声。
    原本寂静的夜晚,被枪声打坏。所有的哨兵,都下意识的提高了警惕。就连树上的知了,都被突如其来的枪声,给震得不克不及不断顿片刻。随即有密集的脚步声传来,应该是战斗值班军队出动了。
    张准下意识的向着枪声传来的南方看过去。开枪的显然是哨兵。不知道哨兵在哪里发现了什么。难道是有仇敌试图从南方策动偷袭?可能性似乎不大啊
    “砰”
    忽然间,又是一声枪响传来。
    张准眉头轻轻的皱了皱。
    居然真的有人试图从南边突破过来?莫非是闻香教的人?除他们,不成能有他人了。登州城的鞑子,是绝对不成能越过三个骑军营的封锁,呈现在黄县的南门附近的。不会是闻香教在这个时候产生内讧吧?说实在的,眼下可不是闻香教内讧的好时候啊
    身后忽然传来脚步声,却是狙击手分队的战士在行动。他们明显的加强了云峰居周围制高点的防御。有个上次张准被暗害的教训,独孤猎等人都不敢大意。尤其是晚上,更是要小心谨慎。
    随后不久,连高弘图和张慎言都出来了。原来,无论是张慎言还是高弘图,都不习惯这样的战地之夜。他们究竟结果是文官,以前历来没有带过兵打过仗。刚才的枪声,就惊醒了两人。并且,黄县的东面,不到百里的处所,就是数千名的鞑子,他们的心理压力是相昔时夜的,尽管躺下了,却是怎么都睡不着。听到枪响,就忍不住起来看个究竟。
    “玉麟,是哪里响火铳?”张慎言关切的问道。
    “应该是潜伏的哨兵”张准冷静的回答。
    “是鞑子试图策动偷袭吗?”张慎言有些担忧的问道。
    “暂时不清楚。有可能只是鞑子的探马。”张准沉吟着说道。
    他挥挥手,将史立威叫过来,叮咛说道:“你去问问,前线是不是抓到了鞑子的探马。如果有,就送到这里来。”
    史立威承诺着去了。
    高弘图看看天色,又看看东面,有点担忧的说道:“玉麟,登州城的鞑子,明天会倡议攻击吗?”
    张准沉稳的说道:“如果是多尔衮,应该不会。可是多铎就难说了。多尔衮吃了这么大的亏,一定会从中寻找原因,谋定而后动。在找到对我们的体例之前,他会极力的忍耐。多铎年轻气盛,容易感动,可能会失落臂一切的向我们扑来。要是仇敌明天策动进攻,我们反而不需要担忧。要是仇敌迟迟不进攻,反而要更加的小心。”
    高弘图说道:“为什么呢?”
    张准慢慢的说道:“要是鞑子明天策动进攻,说明鞑子已经被愤怒冲坏了头脑。大家都知道,失去理智的人,是比较容易对的。一天的时间,根本不敷鞑子来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失败。他们还会像白日一样,只知道一味的向前冲,继续碰的头破血流。一味蛮干的仇敌,是最好对的。”
    “如果鞑子迟迟不策动进攻,说明鞑子是在努力的寻找对我们的体例。一旦策动进攻,可能会呈现很多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排场。鞑子的战斗力原本就已经很强,要是他们还晓得使用计策的话,那就更加的强了。所以,有勇无谋的奴酋,一点都不成怕的。例如多铎,例如莽古泰,例如岳拓,例如豪格。可怕的乃是有勇有谋的奴酋。例如例如皇太极,例如多尔衮。”
    张慎言有些惊讶的说道:“玉麟,你对奴酋的了解,是从哪里来的?这么多的奴酋,你都知道他们的性格特点吗?”
    难怪他这么受惊,张准的阐发,固然简单,却是抓到了要点所在。一般的明国官员,只知道鞑子凶残,只知道鞑子打起仗来,悍不畏死,只知道奴酋的可怕。可是对具体的奴酋,了解得却不多。就是张慎言自己,对奴酋的性格特点,也不是很清楚,更不要说阐发他们的利益和短处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乃是因为大明情报系统的缺失。大明朝的情报机关,有两个。一个是东厂。一个是锦衣卫。然而,无论是东厂还是锦衣卫,都热衷于在国内争权夺利,热衷于搜刮钱财,热衷于迫害文官百官,对情报工作,向来都不怎么重视。对辽东敌情的刺探,更是畏之如虎。
    无论是东厂还是锦衣卫,在辽东都没有常驻的情报机构。除非是很是有需要,才会抽调人前往辽东刺探情报。这些人一般都是从京师解缆,化妆成商人,潜入辽东。久而久之,鞑子也觉察到了,专门派人加以拦截。同时不竭的对沈阳周围的汉人加以甄别。自身的无能,加上鞑子的大力打压,明国在辽东的情报系统,几乎是不存在的。想要了解鞑子高层的情报,自然是难上加难了。
    只有辽东军队的夜不收,还能刺探到一些有价值的情报。然而,夜不收主要刺探的,乃是两军交战的军力,乃是鞑子的前锋主帅等最基本的情报。对鞑子大本营沈阳的情报,却是不多。换言之,明国知道的,乃是战术上的情报,战略上的情报,却是一无所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两次鞑子的入寇,都是鞑子打到了长城边上,明国才发现的。
    事实上,鞑子的每次入寇,都要在沈阳做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至少需要三个月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因为每次入寇,满洲八旗都要和蒙古八旗协同作战,故来往沟通需要大量的时间。要是明国的探子得力,这些情报是轻松可以获得的。即使从鞑子那里无法获得,从蒙古人那里同样可以获得。
    做好准备工作以后,鞑子骑兵从沈阳解缆,在草原上汇合蒙古八旗,绕行科尔沁草原,向长城进发。由于路途遥远,即使鞑子的行军速度很快,也要大半个月的时间,才能达到长城的下面。要是在这半个月的时间,明军能觉察到鞑子的消息,完全可以在长城一带,摆设严密的提防,给予鞑子迎头痛击。
    遗憾的是,两次鞑子入寇,明军都是在鞑子攻破长城以后,才觉察到鞑子到来了。在鞑子行军的半个月的时间里,明国是一点情报都得不到的。不克不及不说,这绝对是令人无法忍受的哀思。不是鞑子太强,实在是明国自己太弱啊
    张准固然不克不及说自己是穿越者,有先天上的优势,他随意的说道:“这是我根据各方面的情报总结出来的。”
    张慎言显然是不太相信的。以张准接触到的地区和人员估算,不成能有谁对鞑子的情况如此了然于胸。因此,他一定是有另外情报来源。只是张准既然这么说,他也只好这么认为,颔首说道:“玉麟果然是有心了。”
    张准微微笑了笑,没有说话。
    事实上,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张准发现,无论是高弘图,还是张慎言,对军务,都不是很懂。大部分的明朝人,都只知道奴酋的名字,对奴酋的性格、快乐喜爱、特点,几乎没有研究。兵部也没有建立系统的档案,更没有专人来琢磨鞑子的习惯和快乐喜爱,然后根据奴酋的性格特点来判断奴酋的行动可能。
    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是文官。他们的专业领域,是统治国家,而不是行军兵戈。他们没有行军兵戈的专业知识。他们习惯用文官的一套来衡量军事。文官讲究中庸之道,讲究你好我好大家好,却不知道,这对军务来说,绝对是致命的。从戎兵戈,要的就是寻找对方的致命之处,然后倡议致命的一击。文官,根本不擅长做这样的工作。
    张慎言如此看重自己,就是因为自己能兵戈。明朝缺乏的就是能兵戈的人。嗯,准确来说,是高层缺乏有久远战略眼光的人。在看待辽东的战略问题上,明国实在是讹夺百出。对辽东鞑子,最有效的手段,其实是借刀杀人。借蒙古人的刀,借朝鲜人的刀。鞑子才几多人?不过是几十万人最开始的时候,鞑子能兵戈的男丁,甚至不跨越十万人
    要是蒙古人、朝鲜人,还有明朝的军队,一拥而上的话,鞑子哪里有什么招架的能力?就算不需要蒙古人,不需要朝鲜人直接加入战斗,只要认真的贯彻执行收买鞑子人头的战略,也能极大的削弱鞑子的实力。鞑子的人口,是它的致命伤,只要明国看准这一点,不竭下猛药的话,鞑子是根本支撑不住的。
    当初,有人提出,三十两银子,购买一个成年建虏的人头,蒙古人表示得很是积极。每年都交来几百个甚至是上千个的建虏首级。由于蒙古人大量猎取建虏的首级,致使建虏和蒙古人的关系,很是糟糕,两者时常兵戈,仇怨是越来越深了。
    只可惜,到袁崇焕的时候,看蒙古人不顺眼,将这项规定取消了。这一下,蒙古人不干了。既然你们不要建虏的人头了,我们还和建虏兵戈做什么?刚好这时候努尔哈赤逐渐的意识到,自己不克不及树敌太多,对身边的蒙古人,还是要积极拉拢,于是,他积极和蒙古人搞好关系,不竭的联姻。结果,蒙古人开始倒向建虏。到后来,还组建了蒙古八旗。部分的蒙古人,从此成了建虏的忠实打手。
    可是,即使到这个时候,明国依然是有机会挽回局势的。蒙古人投靠建虏的,只是一部分。还有相当部分的蒙古人,是不肯意投靠建虏的。只要将剩下的部分蒙古人拉住,依然是可以有效的遏制建虏的崛起的。只可惜,明朝廷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尤其是在看待蒙古林丹汗的问题上,明朝上下,都没有一个人意识到林丹汗的价值。其实,林丹汗是一直忠于大明朝的,只要明军能给他帮忙,他就能盖住鞑子向大草原的渗透。遗憾的是,明朝人对蒙古人看不上眼,甚至还有借助建虏的手消灭林丹汗的意思,最后,林丹汗不克不及不退到了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最后病死在那里。
    如果历史没有产生转变的话,就是今年的年初,多尔衮将率军攻打林丹汗的余部。经过一番的纵横捭阖,多尔衮成功的臣服整个蒙古部落。可是,历史在这里产生了小小的分支。前往征讨林丹汗的,不是多尔衮,而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而多尔衮则率军诱降的东江镇,还率军达到了登州城,直接踏上了明国内陆的土地。
    可以说,目前的大金国,其实是两线作战的。豪格在大草原征讨林丹汗的余部,势如破竹,应该不消多久,就可以臣服所有的蒙古部落。多尔衮诱降东江镇,同样是顺风顺水。对大金国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可是,随着张准的穿越到来,大金国是不是还有这么美好,那就难说了。
    “大人,前线抓到一小队的锦衣卫和一小队的官军,马上就会送到这里来。”片刻之后,史立威回来了,向张准述说说道。
    “锦衣卫?”
    三人听到锦衣卫的名字,都情不自禁的微微一愣。
    在黄县的周围,居然抓到锦衣卫的人,这是上演的哪一出?抓到零散的官军却是一点不奇怪。陆陆续续有情报表白,阮大铖投降的时候,有部分不肯意投降的官军,从登州城内跑了出来。不过,那时的情况,很是复杂。也不是所有不肯意投降鞑子的官兵,都能够成功的逃出来。
    在登州城的里面,有鞑子到来。在登州城的外面,则是密密麻麻的闻香教教徒。因此,这些官军想要逃降生天,显然不容易。要么是被鞑子杀死,要么是被闻香教杀死。侥幸逃出来的官军,又因为虎贲军控制了莱州府的关系,不克不及不潜藏在山野林间,苟延残喘。他们要继续逃跑,就必须穿越莱州府。这可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  '
第474章 海军要进驻威海卫!
    第474章海军要进驻威海卫!
    (0474)
    “大人,人都带过来了。”
    果然,片刻之后,杰字营的队正周焱宇就前来向张准述说。
    今晚复杂在南门外潜伏的,正是周焱宇的军队。虎贲军的哨兵,向来都是以暗哨、潜伏哨为主,很少有明哨。结果,一小队的锦衣卫,还有一小队的明军,闯入了他们的控制规模。在连续对天鸣枪以后,这一小队的锦衣卫,还有一小队的明军,都不克不及不举起了双手。
    “带上来”
    张准沉声说道。
    周围的火把,都被全部点亮,火光有如白天。
    周焱宇朝后面招招手,战士们就将一群的锦衣卫押上来。这一小队的锦衣卫,总共三十多人。可能是潜藏在野外的时间太久了,他们一个个都显得狼狈不堪。精神萎靡不振不说,身上的飞鱼服也是破破烂烂的,沾满了泥土。他们的武器绣春刀,固然是被全部落下了。
    那一小队的官兵,只有六个人,一个军官和五个士兵。他们的神情,看起来同样的萎靡。他们身上的鸳鸯胖袄,也是全部撕裂了。有的处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