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汉帝 >

第48部分

大清汉帝-第48部分

小说: 大清汉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世青看着阿桂的表情不好,就知道自己今天是触了阿桂的霉头了,急忙说道:“属下刚到芒州,一切都还不清楚,还请大人示下。”
    “嗯,这些人呢,都是我派出去征集粮草的人,我给他们一人呢,设置的份额是一千斤粮食,完不成的人,就要挨打受罚。我估计,他们肯定是因为没有征集到足够的粮草,所以才和民众起了冲突,不巧的是,正好就撞上了陈大人。”阿桂笑着说道。
    “大人,你这是让他们去抢粮了吗?”陈世青差异的看着阿桂,没想到清军的粮草居然是靠抢来的,这还是军队吗,简直是暴民。
    阿桂笑着问道:“不然陈大人以为,我从哪里运来粮食呢?”
    陈世青大着胆子的说道:“这国库里面自然有军粮供应,而且就算是地方要供粮,也是应该花钱购买的,怎么可以抢粮呢?”
    “花钱购买?你的钱在哪里?国库里面要是拿得出钱来,又何必千里迢迢的从后方运粮到云南来?你真的以为国库里面现在有钱?我告诉你吧陈大人,国库现在就是一个空壳,如果不是户部官员的精心调配的话,那皇上吃饭的钱,都拿不出来了,你还哪里有钱去支援前线作战呢?”阿桂冷冰冰的反问道。
    果然,阿桂是来兴师问罪了,看起来,似乎是陈世青做错了事情。
    大半夜的睡前有点无聊,就发布一章吧,省的我一觉醒来都12点了
    愚人节,不开玩笑
    今天2万字
    为首页推最后一日,做一个辉煌告别,一起来吧,砸。
一百零一章 醍醐灌顶
    “大人,属下不清楚这些事情,只是奉命前来护卫大人的。”陈世青推脱道。
    “我知道,嘉亲王已经提前一步让人通知我了,告诉了我你要过来的消息,我只是没想到,陈大人来到了芒州的第一步,就是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呀!”阿桂冷冷的说道。
    陈世青急忙单膝跪地,义正言辞的说道:“属下不敢!属下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已,身为大清的朝廷命官,属下当然不能够坐视百姓受难而不顾!”
    阿桂问道:“那请问陈大人,前线将士们的性命,谁来管?”
    陈世青反驳道:“如果没有了百姓,这将士们的性命,又有谁来管?这粮草不够,就抢老百姓的,老百姓吃什么喝什么?我们打仗是来帮助老百姓的,不是来坑害老百姓的,没有足够的准备就不要打这场仗,打了就不要把责任推给老百姓呀!”
    阿桂哈哈大笑道:“陈大人真是两袖清风的好官啊,好,那我问你,陈大人,你说这缅甸人跑来杀人放火对老百姓的伤害大,还是我们抢他们一点口粮的伤害大呢?朝廷打仗,是为了谁打的,难道是为了在千里之外紫禁城里面的人打的吗?”
    “这一仗,不还是为了他们云南百姓打的吗?不然的话,缅甸人就过来抢人杀人,到时候谁吃亏?别说国库里面没有粮食没有银子,就算是有,凭什么你们云南的人要打仗,让人家外地出人又出钱,这是什么道理?”
    “陈大人是京城的人,按理说这云南的事情和你有关系,这杀人放火管你什么事情,可是你却被派遣到前线来杀敌。如果陈大人战死沙场,这陈大人可算是为了云南百姓而死的,但是到时候云南百姓可以配给你父母一条命吗?这云南百姓,连粮食都不愿意拿出来,他们会愿意给你抚恤银子吗?到时候,还不是皇上给你发银子发田地,我们的将士,风餐露宿,提着人头上战场,一去无悔,为是谁?还不是他们吗?他们却连一点点粮食都不舍得拿出来,你说,这样的百姓,就不该被打吧?”
    陈世青说道:“大人,可不要忘记了,我们是朝廷的王师,代表的是皇上的脸面,如果在百姓们的眼里面,我们就是来欺压百姓的人,那么以后皇上的脸面何存?以后这些百姓爱会对我们大清忠心吗?”
    “忠心?他们是为了皇上忠心的?他们种粮食吃,是为了皇上?皇上不是一个人,是整个朝廷,朝廷是做什么的?平时保境安民,战时浴血奋战,但是如果他们不肯出力的话,朝廷的人谁来养,朝廷的钱谁来供应,我们的人出命,他们连钱都不愿意出,这就对了吗?”阿桂喝问道。
    “可是,大人不要忘记了,这里的百姓已经够苦了,也是贪官压榨的,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大家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来剥削百姓的!”陈世青说道。
    “剥削百姓?何谓剥削百姓?朝廷一年杀的贪官还少吗,哪一年贪官污吏不是抓了一批又一批,你还能把全部的人都给抓了吗?朝廷用钱紧张,前线军队眼看着就要断粮,你还循规蹈矩的,你凑不齐足够的粮食,那是想让将士们饿死沙场,还是要让前线将士哗变?到时候,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本来只要出一点点粮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是不是一定要让将士们哗变叛变,反过来杀了这些百姓,取了粮食,这才叫做正确呢?陈大人,你以为你这样做他们很感谢你吗?你现在帮着他们说话,但是如果反过来前线将士没有足够的粮食,打了败仗,无力抵抗缅甸人,到时候缅甸人冲过来杀人放火,那个时候他们第一个恨得人,就是你陈大人!”阿桂带着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把手中的茶杯给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阿桂的话,可谓是字字铿锵,加上他手中茶杯的适时爆破,陈世青这才如梦初醒,算来算去,算了半天,最后反倒是给别人帮了倒忙!
    阿桂看着陈世青若有所悟的样子,继续的解释道:“陈大人,这些将士们,有的来自江苏,有的来自安徽,有的来自四川,有的来自辽东,有的来自京城,这一仗本身和他们无关,他们不必前来送死,但是,他们还是来了。”
    “当然了,陈大人你可以说他们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们是为国效命,这是他们当兵吃粮应该做的事情,可是,他们吃了云南的粮食了吗?这才刚到云南来,还没有吃上云南的粮食,就要上战场,他们又为什么要来送死?”
    “陈大人今天打了他们,以后,谁来给你办事,谁来给你卖命?陈大人吃的粮食,也是他们征集来的,他们是做了恶事,承担了恶名,最后的好处都让我们这些人所占据,但是如今陈大人,却居然反过来鞭打士卒,陈大人,你于心何忍呢?”
    陈世青在阿桂的训斥面前,无力的低下了头,看起来自己还是太年轻了,和在官场纵横了一生的国之栋梁大臣,堂堂的正一品大员,大学士阿桂比,差距还是太大了。
    “陈大人,这打仗和治理江山不同,复杂的多啊!”阿桂带有深意的拍了拍陈世青的肩膀。
    陈世青这个年轻人,叫人看了喜欢,如此的年轻却能文能武,有勇有谋,而且还有一腔热血,任何一个官场前辈看了他,都不会讨厌他的。尤其是阿桂这样的大清股肱之臣,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就更加器重陈世青这样的人才,大清立国百年,幅员万里,有数亿子民,这样大的一个摊子,需要太多的人才来共同治理,陈世青,显然就是这个人。
    “大人,属下年轻气盛,犯了错,还请大人原谅!”陈世青惭愧的低下了头,看起来,自己需要跟阿桂去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幸亏是跟了阿桂,不然的话,这条弯路还不知道要走多久呢,有了阿桂,这一切的事情都瞬间的变得更加简单了许多。
    “好,有这份认错的心就好,过来,看看这本册子。”阿桂一边说着一边走向了自己的书桌,拿出了一份文册,仍在了桌子上。
    陈世青按照阿桂的指示,翻开了册子一看,差点没晕过去,全是繁体字,这认起来可是够头疼的。不过,好在清朝对于文字的字体和水平要求非常的严格,所以这文书看起来还不算是很累,要是换了是那些潦草字的话,陈世青直接就抓瞎了。
    小时候,陈世青一直觉得清朝的专治非常的可怕,非常的可恨,现在看来,这种看似呆板的制度下,却有着太多太多的必然性。如果不是清朝的专治,他如何可以做到强力推进普通话和馆阁体,如果这两者失去了强力政府的推行,光是扯皮的事情就可以拖上好几年的功夫,那么大一统的格局和强国之梦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
    现在看来,清朝政府的专治,应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要是没有推广普通话,各地之间彼此连语言都不相通的话,中央政府一旦弱势,不再专治,那么谁还能保证这个各地风土人情大不相同的帝国,可以保持和平稳定,而不是内战频繁,各地纷纷自立呢?
    再说这个问题,其实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汉字,语言在各地各有不同的方言,并不能够彻底的解决问题,文字才是最根本的核心因素。那么文字如果不是严格的遵守统一的样式,和对毛笔字的水平有较高的要求,长期以往,则必然和拉丁文字母文字一样,延伸出许许多多的风门别类的旁支,为形成欧洲大陆那样分裂的统治格局,埋下了隐患,制造了可能。
    大清帝国,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已经是极限,再想推动他的进步的话,你首先要能够理解这份专治背后的必须,而不是一味的喊打喊杀。
    陈世青仔细的阅读着文册的内容,这文册上虽然都是繁体字,但是陈世青努力的辨认一下,还是不妨碍他阅读浏览的。只是,这文册的内容,让陈世青是越看越怕,越看越畏惧,最后他干脆流出了流汗。
    什么时候,堂堂一个大清帝国,连区区三万人的大军出征都难以维持了?这后勤的漏洞缺陷这么大,岂不是要让三军处在了崩溃的边缘了吗?
    “大人,这粮草缺口这么大,三军如何作战?如今攻打孟养城的大战尽在眼前,一触即发,我们却居然还连基本的粮草都无法供应,这军靴,兵器的缺口也是如此之大,难道要让我们的僵尸赤身**,赤手空拳的上战场吗?”陈世青惊呼道。
    堂堂的一个大国,中央之国,居然已经到了连基本的出征军饷,物资都筹措不及的地步了吗?大厦将倾,谁才能力挽狂澜呢?
一百零二章 认错
    阿桂躺在自己的太师椅上,正在闭目养神,听到了陈世青的质问声之后,他闭着眼睛笑呵呵的说道:“怎么现在知道怕了吗?就算是让三军将士都出去当兵痞,我也是根本凑不齐这么多的粮草啊!要是等待朝廷的粮草运输过来,那我看着仗也不必打了,从江南调运粮食到云南,呵呵,这千里不运粮的道理都不懂了吗?”
    “可是,如果朝廷不从鱼米之乡江南调运粮食,这云南周围又有什么地方有这么多的粮食可以供应我们的前线使用呢?”
    物流问题!陈世青不由得扼腕叹息,鸦片战争为什么会输,就是输在了一个物流问题上,实际上不只是鸦片战争,抗日战争,甲午战争等等,都是一个输法。
    清朝有百万国防力量,虽然质素很低,但是拼消耗的话,就那几千英法联军,就算是人人都可以斩杀百人,也攻不进北京城里啊!问题是,你能拿出多少军队来对付人家?
    大清帝国,说起来是幅员辽阔,亿兆子民,百万大军,其实那都是在账面上的数字而已,到了实际作战的事情,全都是一堆数字,一点意义都没有。
    清朝从南方调兵勤王,耗费的时间比英国人从英伦三岛调集援军的速度,还要慢好几天,这样的一个后勤水平,你还打什么仗?
    近代以来的中国历次大战,看起来都是军队腐朽不堪,武器装备落后,人员素质低下,军队军心士气沉沦等等的缘故,实际上说白了还是一个国力问题。这样的一个物流水平,你还打什么仗,更可笑的是到了抗日战争的时候,这个物流水平,也仍然停留在乾隆时期差不多的水平上,当然拼不过现代化的国家日本了。
    淮海战役怎么赢的?老百姓的小车推出来的!后勤的问题一解决,物流的问题一解决,我中华百万大军齐出,还能怕了个谁?如果朝鲜战争不是因为后勤困难,也许韩国早就被推平了,朝鲜战争的困难说来说去,说什么装备问题,美军的强大等问题,美国的富裕先进等问题,其实说到底了最大的困难,还是一个后勤困难。
    解决了后勤问题,万事皆备!
    当年的秦朝为什么要修建直道,驿道,修建隶属于朝廷用的高速公路,宽阔大道?就是秦始皇很清楚,很明白,中央政府和地方的沟通和交流,是帝国兴亡强盛的基础,这交通,一直是重中之重。
    大运河为什么得到人们的千古传诵,还是因为它极大的解决了南北的交通物流困境,大运河的开通,可不仅仅是一个便利的问题,而是彻底的改变了中国的千年国运和路线。
    不过,物流和交通的困境不是一日两日可以解决的,如今摆在眼前比较现实的做法,就是从云南本地征粮。但是,清军要是有钱的话,还何必啰嗦呢,而且,好像就算是有钱,也不够购买如此之多的粮食,人家也不傻,不可能为了钱一点口粮都不要的,难道让老百姓抱着金银铜板当饭吃吗?
    “大人,这看来,我们还需要更强硬一步!”陈世青咬着牙的说道。
    他不是一个恶人,他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有着一颗正义感的心灵,他和众多心地善良的中国老百姓一样,要求很低。曾今的陈世青,就是电脑前的某一个普通宅男,渴望有自己的一个小房子,不需要大,四十平方就够!
    想要自己的一个小家庭,不需要多漂亮的老婆,贤惠就好。有一份简简单单的工作,不需要收入很高,够吃够喝就行。
    曾今的陈世青,和大家一样对贪官深痛恶觉,对国内科技落后非常不满,对强拆事件义愤填膺,对城管的*怒气冲天,他和普通的网友一样,没什么不同。
    直到今天,他发现自己以前做错了很多事,误会了很多人,这一刻,他在阿桂的面前,终于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来自于心灵的变化。
    阿桂听到了陈世青的话,满意的睁开了双眼,摸着自己的胡须笑着问道:“说下去,该如何强硬,如何去做,才可以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筹集粮草呢?”
    陈世青咬着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