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

第13部分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第13部分

小说: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古代战争片。该死,自己究竟又在想些什么,李富贵摇了摇头把那些胡思乱想都赶了出去。不过既然想到电影了,那也不妨欣赏一下面前的景象。嗯,敌人已经快进入炮火射程了,再等等,等到距离适合骑兵冲锋再开炮。
    看到太平军向自己开炮时,李富贵愣了一下,然后差点就抽了自己一个嘴巴,自己还真是一根筋,光在算自己什么时候开炮合适,怎么会忘了对手也有大炮,人家才不会管你的什么冲锋距离呢。李富贵气急败坏地大喊:“开炮,开炮。”
    看到富贵军的第一次齐射,让曾立昌感到震撼,自己还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多火炮同时开火,向左面望去自己的阵地上已经倒下了一片片士兵,这种血肉横飞的场面虽然不是没见过,可看到自己人被如此迅速地屠杀让曾立昌感到胃部开始抽搐。而紧接着来到的第二次齐射就让曾立昌感到恐惧了,敌人究竟有多少大炮,怎么大炮也用轮射吗?,这样打下去自己恐怕会输。自己的炮兵明显不能压制对方,现在也只有冲锋一条路可走了。
    与此同时李富贵已经把让敌人先开火的不快给忘掉了,这一次火炮的集中使用真是威力无穷,敌人阵地上冒起的大片黑烟让他觉得非常壮观,刚才他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里面的血腥场面让他很不舒服,还是纵观全局来得痛快。看到太平军突然加速向自己冲过来,隆隆的炮声已经掩盖不住对面传来的呐喊声了,“雨长,看你的了。”
    “太好了”,林雨长一把抽出马刀大喊一声“骑兵团跟我冲。”
第三十六章
    由骑兵组成的尖刀向着太平军左翼的正面直刺过去,逐渐加快着速度,闪亮的马刀反射着上午的阳光。很快太平军也发现了这个威胁,不时有炮弹落在这些骑士的周围。
    李富贵看到双方即将接触“命令炮兵调整距离对敌军左翼作最后一次齐射,二团开始向前推进,一团、三团准备。”
    在一片黑烟升起之后,尖刀终于刺进了太平军宽厚的阵型。太平军的队型由于冲锋已经被拉开了,相较而言反而是富贵军的骑兵排得更密集。虽然马刀在空中闪闪发光,但步兵们很快发现这些骑兵手中拿的短枪才是真正的死亡天使,这一小股骑兵似乎完全无视被包围的危险,就这么直直的往步兵群里冲,随着他们的推进太平军成片成片地倒下,所过之处竟然完全无法抵挡,而且很快就有士兵丢下兵器掉头逃走,这时的骑兵团确实如同一把利刃,在敌人的身体里越刺越深。
    曾立昌看到富贵军使用骑兵突击自己的左翼时,立刻明白了李富贵的企图,到现在为止炮弹全都落在自己的左翼,很明显敌人把主力放在这一边希望由点及面地把自己击溃。虽然看穿了对手的意图,可这时候的曾立昌却拿不出人来支援左翼,因为他的中军本身就太薄弱了。只好命令右翼加强攻击,希望是自己先击破敌人的薄弱环节。
    但是时间却完全站在李富贵这边,太平军的右翼还没有跟富贵军接触上,林雨长就已经刺穿了敌阵。骑兵团在后面漫步绕了一圈,给左轮枪重新装上弹药,这时候林雨长并没有按原定计划绕到敌人中军背后发起进攻,而是折回头来继续打击太平军的左翼。因为在刚刚的冲击中,虽然松散的阵型使得林雨长没费太大的力气就穿透了敌阵,但他还是感到敌人的左翼的人数比自己预想的要多很多,现在很可能仍保有一定的战力,所以他决定两面夹击先把这里的敌人打垮再说,这时的骑兵团,就如同一把放血的倒刺。
    虽然李富贵把自己的阵型排成了阶梯状的三节,但由于战局的变化太平军的阵型也变成了一条斜线。最终两军剧烈碰撞在了一起,李富贵这一次对士兵的表现很满意,这些人终于表现出了镇定,虽然不时有对面打过来的子弹、炮弹削掉了一些人的脑袋,或者打断了手脚,但其余的人仍然按照节奏上膛、瞄准、放。
    这个时候整个战场已经完全展现在李富贵面前了,别看总共加起来还不到两万人,可这场面却是着实壮观。一边在发了疯的往上冲,另一边就不停地用子弹、手榴弹、刺刀去招呼,李富贵这时已经确定自己完全控制了局面,处于自己正面的太平军已经开始溃逃,敌人的中军似乎也无力再战了,战场那端的情况虽然看得不是太清楚,但三团刚刚送来战报说已经压制住了敌人的进攻。很快就是收割的时候了,这时李富贵带着轻松的心情扫视着战场:“嗯,可惜没有摄像机。”
    与此同时,备受煎熬的曾立昌突然意识到:自己面对的这支军队完全有实力在昨天全歼楚大乘,而昨天晚上他们也有能力打出那么密集的炮火,自己的侦察人员并没有弄错,这附近的确没有其他清兵,所有一切都是这支清军干的。想到这些曾立昌对今天的战局已经彻底绝望了,叫过手下一个师帅,“你带上一队人,拿上我的令箭,回去禀报东王,向东王说清楚昨天大败楚大乘,攻克扬州的是一支穿绿衣服的奇怪清军,他们只有五六千人,但是火力极强,极具战斗力。以后碰上了一定要小心,免得再吃轻敌的亏。另外告诉东王,说我对不起天朝。都记住了,那就快去吧。”
    打发走信使,曾立昌拔出自己的佩刀,向身边扫视了一眼眼后大吼道:“誓死杀敌,跟我冲。”
    李富贵在战役结束后收拢了部队,没有去追击逃散的太平军,毕竟这里离南京已经不远了,自己在这可不能太过嚣张。命令骑兵警戒,步兵打扫战场,随时准备撤退。战场的硝烟正在慢慢散去,李富贵找了个高地望着这片土地出神,自己在两天里打了两场大胜仗,还拿下了一座极具战略意义的城市,更重要的是这场战役打得如同教科书一般的经典,看来在古代打仗也不是很难嘛。一个亲兵的报告打断了李富贵的沉思,抓住了太平军的一个高级将领,如果没弄错的话应该是指挥官。这个消息让李富贵很高兴,命令把人立刻带过来。
    看到部下捆着满身是伤的曾立昌走过来,李富贵急忙起身一边说着“委屈将军了”一边伸手去松绑,没想到刚才还神情委顿的曾立昌突然怒目圆睁大喝一声“清妖”,然后把一口鲜血猛的喷在李富贵脸上,仰天倒了下去。就在李富贵愣在那里的时候一个亲兵跑上去察看了一下,然后说道:“禀报大人,咬舌头自尽了。”李富贵一边擦脸一边想:真倒霉,幸好这时候还没有艾滋,没想到咬舌头还真是死这么快,以后再也不能信什么古典名著了,说什么主公亲自松绑,敌将纳头便拜。
    这家伙死了倒也一了百了,可自己手上还有好几千俘虏该怎么办呢?杀了?这些人说白了也就是官逼民反,虽然跟错了首领可它们本身却没有什么错啊。杀了的话,实在有点下不了手,真要杀的话杀清兵自己倒更心安。放了?不说他们还会跑到太平军那边去,向上边自己就没法交待。收编?对这一点李富贵可一点把握都没有,自己虽然实行了一些争取民心的措施不过比起太平天国宣扬的那些还差得远,恐怕不一定能吸引多少太平军,更何况这里还有一个宗教问题,李富贵知道什么事情如果和宗教、民族一掺和就会变得复杂无比,当年中央为了对付那个什么功费了多大劲,居然还有人偷偷往李富贵自行车上贴小标语,对于这样的事情那是避之唯恐不及,自己还怎么能主动去招惹呢?
第三十七章
    沉思中的李富贵突然笑了起来“这样的主意我都想得出来,我还真是佩服自己啊。”掉过头对传令兵下命令:“整队,我们回扬州,把这些俘虏和昨天抓的关在一起。”当天李富贵写了两封信请彼德和张文革到军营来有事和他们商量。
    回到扬州才知道就这半天扬州城已经被琦善给占去了,在城里留守的那几个连队一来是人数太少,二来对方也是清军而且官阶都很大,所以没有与江北大营过来的军队发生争执,只是退到西门等待李富贵回来。李富贵立刻让人把这几个连长捆进来骂道:“混蛋,我不管什么友军不友军,官大官小,我只知道你们把自己的阵地丢了,现在就回去,自己关自己的禁闭,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我毙了你们。”其实李富贵倒并不是真的把扬州看得很重,而且如果把他自己换到那种情况下也不会和清军硬碰,只不过他要给士兵树立这样一种信念:除了自己军队的指挥官天王老子也不鸟他,这样这支军队才能称得上是自己的。
    琦善占了扬州那就给他好了,反正自己并不想在这个地方与太平军硬碰,这次打扬州纯粹是为了吸引眼球,在十九世纪也有点击经济啊,乱世靠什么呀?靠的就是知名度啊!知名度上去了,下家儿跟着就来了。不过这事难道就这么算了?李富贵看着门口端着盘子的阿三想着:起码也要演一出戏给他看看吧。
    琦善接到李富贵的拜帖的时候还没从收复扬州的兴奋中完全恢复过来,“李富贵,这家伙很奇怪啊。”刚刚他才收到李富贵又一次大胜太平军的消息,“他究竟是不是人哪?就凭五千兵力就能把扬州攻克,两次大败太平军。这是何等的武功啊。”
    带着满心好奇琦善吩咐请李富贵进来,李富贵也是带着好奇走进大帐,两个人立即就开始非常热烈地寒暄:“钦差大人武勋盖世,收复扬州,真是可喜可贺啊。”
    “哪里哪里,李大人年少有为,初出茅庐就打了这么大的胜仗,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
    “钦差大人过誉了,李某能侥幸取胜完全是仰仗大人的威名。”
    “李大人太谦了,这次老夫接管扬州也未与大人打招呼,实在抱歉得很哪。”
    “大人说哪里话来,李某这次因求战心切开战之前未与大人联络实在是莽撞,又因追敌的需要根本没有什么兵力来占领扬州,大人运筹帷幄,轻取扬州,下官感谢还来不及呢。”
    寒暄的同时两个人也在互相打量着对方,李富贵这边的看法是:这个琦善还真是长了一副奸臣样,跟个竹竿子似的,面相那就更完美了,只差在额头上写下‘坏人’两个字了。琦善则在想:很普通嘛,这样的小子连毛都没长齐呢,怎么打仗会这么厉害?
    寒暄过后话题很快又转到战局上来,李富贵又把琦善恭维了一番然后说道:“有钦差大人坐镇扬州,李某也就可以放心南下去支援巡抚大人了。”
    听到这话琦善一愣,赶忙问道:“不知李大人为何要急着南下?”心里同时在想:你走了,那我怎么办,要是太平军再回来那扬州究竟要不要守,自己以前之所以建江北大营不就是因为待在军营里跑得比城里快吗,呆在扬州城里万一被围住了那不就完了?
    “下官这次南下是奉了抚台杨大人的命令,既然在扬州已经取得胜利,自然应当继续向南去接应抚台大人。”
    “这个……”琦善倒也没什么话好说,毕竟李富贵并不归他指挥。
    “而且军团司令冯将军也认为目前我军南下更为有利。”
    “哦,不知这冯将军是什么人呢?”
    明明告诉你是军团司令,还问。“冯将军是我从海外重金请来指挥这支军队的,目前军中由他说了算,在军营里李某也要听他命令呢。”
    “原来如此,”我就说看你也不像是那么有本事的,原来是个洋人在指挥,这就难怪了,洋人自然是厉害的。“那为何不请这位冯将军过来一叙呢?”
    “还请大人见量,这洋人不懂天朝礼数,恐怕冲撞了大人。”
    “不怕,不怕,老弟大概还不知道,我早在十几年前就同洋人打过交道了,那时先帝还称赞我‘片言片纸,连胜十万之师’,这洋人确实缺少教养,不过也并非无法应付。”琦善这时候大概已经忘了他在广州和英国人签了条约以后道光要杀他的事情了。“我所担心的倒是洋人身上带的那股煞气,不过今天倒是不妨,李大人请看,我的佛龛上面贴的‘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这可是我前不久派人重金从上清宫张真人那里请来的。”
    李富贵抬头看了一眼那张黄纸愣了一下,不过马上也就想开了,在科技昌明的二十一世纪还有些大员相信算命先生,对8呀6呀迷信的不得了,那琦善作为一个腐朽王朝的反面代表信一信姜太公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不过琦善会怕见洋人倒的确出乎李富贵的意料,作为一个大投降派见洋人那不是应该跟见他爹一样吗,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却说道:“原来如此,钦差大人阅历广博,下官真是佩服,那就请冯将军马上过来好了。”
第三十八章
    过了一会,阿三根本不等通报就大摇大摆地闯了进来,李富贵急忙起身准备介绍,没想到琦善居然抢在李富贵前面开口:“这位一定就是冯将军了,真是久仰大名,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将军真是风采照人那。”李富贵只好接口说:“这位就是阿珊。冯将军”然后又装模作样地把琦善的话翻译给阿三听。这时李富贵发现要把一些完全无意义的音节很流利地随口说出还真不太容易,这一点阿三就不存在问题,他说起自己的家乡土话那真是流利异常。
    “嗯,冯将军说,这个嘛,他对钦差大人不经同意就自己接管扬州很不满意。”
    “这个啊……”琦善显然对这个洋人说话如此直接没有准备,哼哼哈哈地居然脸也有点红了。
    装作同阿三争论了一番之后李富贵满脸尴尬地转过头来对琦善说:“还望大人见谅,冯将军说下次再发生这种事情他就会直接下令把大人的军队赶出去。他还说:对他来说就算灭了大人这几万人也不算什么难事。这群洋人就是爱胡说八道,大人不要见怪。”
    “这,这,这,唉,算了,洋人嘛。”
    就在琦善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李富贵的亲兵送上来一套茶具,恭恭敬敬地给阿三沏了一杯茶。李富贵急忙向琦善解释:“冯将军只喝英吉利进口的西湖龙井,连沏茶的水都是进口的。”反正这些家伙什么都不懂,李富贵也乐得信口开河。
    这下琦善终于找到话题把刚才的尴尬丢开了“冯将军还真是雅人那,从将军所用的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