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 >

第38部分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第38部分

小说: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崴种兄丁D南氪薏势潦ド裰荆蛔鞅灸艿挚梗ζ肥羌螅切┦涛谰拇婀思桑锤沂钩鋈Γ膊辉辣福薏势琳趴诒阋乱幻涛朗直郏鞘涛馈鞍 钡某蕴鬯墒郑薏势寥绶ㄅ谥疲忠肆硪幻涛朗直郏没跬眩さ痘泳痛Γ绦蛘渲榇汤础
    眼见就要扑至沈珍珠,“砰”的声,她身子一沉,被死死压伏于地。原来一名侍卫见势不妙,当机立断,合身扑在崔彩屏身上,将她制伏。要知崔彩屏虽是李俶妾室,他们轻易不敢伤她,但任谁都知殿下对王妃之心,若王妃有个闪失,他们只怕要人头落地。此时此情,就算逾越礼制,也顾不得了。
    “嫂嫂”,李婼喘过一口气,还有些惊魂未定。方才便是她在紧要当头将崔彩屏推开。
    沈珍珠抚抚李婼的头发,说道:“刚才幸亏婼儿了。”望向崔彩屏,当年珠圆玉润的美人,现在憔悴支离,不形,本方双十年华,看上去竟如四旬老妇。恻隐怜悯之下不忍再看她,挥手道:“扶崔夫人回房休息。”
    侍奉崔彩屏的宫女支唔道:“崔夫人现时情境,只能捆绑起来,再服以安神之药。”见沈珍珠点头,便引着侍卫们强拖崔彩屏入室。崔彩屏兀自翻着眼,死死盯着沈珍珠,此时倒不胡闹,乖乖的被拉入内室。
    “生为女子,为何都这样可怜。”李婼在旁边轻叹,眉间已有轻愁不绝,经过一番变乱,当年活泼无忧的李婼已然不在。人之成长,为何都要在苦难和磨炼之后;或者说,苦难,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部分?
    沈珍珠道:“往日的婼儿,不是这样的。”
    李婼苦笑,“嫂嫂安然归来,婼儿就少了些罪孽。”又说道:“嫂嫂,我已经幡然悔悟了。原来以有情,对无情,是这样伤人毁心,我再也不敢以真情对人,再不想让父皇操心,总得恪尽孝道,安份守已,只求无波无浪过此一生。”
    沈珍珠料到李婼必会伤心绝望极长一段时间,却没想到她居然这般心灰意冷,念及她正是花样华年,却立意放弃情爱二字,从此不再开启心扉。此去经年,她身为郡主,日后必会被册为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必会许以良人,风光出嫁。然而长夜漫漫纵然有人相伴,心灵仍是荒芜空漠,耿耿星夜若无曙天,怎样才是尽头?
    她劝道:“婼儿,前事莫计,你还是忘了罢,我还是最爱当初爱说爱笑的婼儿。如今国事亦连连受挫,我一路由洛阳至凤翔,见百姓流离失所,痛哭载道者遍地都是,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天下皆痛,不独你我两人。”
    李婼淡淡摇头道:“我只知道,当年的李婼,我再也回不去了。恨只恨我为何生为女儿,生在皇家。若不生为女儿,就不会为情所苦;若不生在皇家,便可畅游天下。”
    正说着,哲米依闻讯前来探视沈珍珠。哲米依极是快活,她与李承宷真是天造地设一对,说起夫妻间的趣事,叽叽哇哇没完没了,沈珍珠和李婼本是伤感不已,也不由暂抛烦恼,笑个不停。
    一同用过午膳,二人便告辞。沈珍珠送出庭院,哲米依却叫道:“糟糕,我将手巾摞到你房中了。”沈珍珠就回头叫宫女去拿,哲米依道:“她恐怕也不知在哪里,还是我自己去找快些,郡主先行一步吧。”
    李婼答应着走了,沈珍珠省起哲米依并无随身携带手巾习惯,就知她有意拖延,准有事跟自己讲。便对哲米依道:“有什么事,快说罢。”
    哲米依诡异的一笑,附在沈珍珠耳边道:“可汗要我传话,请你明日午时在城东平远茶楼一会。”
    沈珍珠愣愣,还没说话,又听哲米依轻声道:“可汗说,只与王妃商谈国事,不见不散。”扑哧一笑,不等沈珍珠答话,已经走远。
    李俶交办之事,严明果然办起来十分迅捷,午后便来回禀已找到屋舍,配好奴婢,打扫干净后素瓷明日便可搬去住。
    沈珍珠指点宫女帮素瓷收行装,想着哲米依方才的口讯,有些纳闷。以默延啜之性格,决不是这样躲躲闪闪,托人传话的。若真有事要找自己,这小小行辕,根本拦他不住,他究竟所为何事?自己到底是见,还是不见。接着想到,李俶对自己安全最为紧张,无论行至何处,必有侍从贴身保护,怎能私下去见默延啜,怎能不被李俶知道?李俶一旦知晓,必定十分生气。莫若大大方方,坦言告之,默延啜既说是国事,茶馆又非隐秘私所,料李俶也会答允。
    哪想这一晚,左等右等,李俶竟然彻夜未归。
第80章:情多莫举伤春目(上)
    出版关系,暂锁定本章,请谅解。
第81章:情多莫举伤春目(下)
       出版关系,暂锁定本章,请谅解。
第82章:愁连远水波涛夜(上)
    出版关系,暂锁定本章,请谅解。
第83章:愁连远水波涛夜(下)
    出版关系,暂锁定本章,请谅解。
第84章:白日欲落红尘昏(上)
    出版关系,暂锁定本章,请谅解。
第85章:白日欲落红尘昏(下)
    出版关系,暂锁定本章,请谅解。
第86章:也从吹幌惊残梦(上)
    出版关系,暂锁定本章,请谅解。
第87章:也从吹幌惊残梦(下)
    出版关系,暂锁定本章,请谅解。v
第88章:坐来同怆别离心(上)
    出版关系,暂锁定本章,请谅解。
第89章:坐来同怆别离心(下)
    出版关系,暂锁定本章,请谅解。
第90章:风吹四面旌旗动(上)
    出版关系,暂锁定本章,请谅解。
第91章:风吹四面旌旗动(下)
    出版关系,暂锁定本章,请谅解。
第92章:九重宫阙参差见(上)
    至德二年九月二十九。十余日来连降大雨,气温骤然下降,俗语说十月小阳春,若在长安,此时气候依然温和甜腻,然凤翔却冷雾弥漫,日日乌云盖顶,压抑得人喘不过气。
    “适儿,乖——将糕点拿我一块。”张淑妃的寝殿里,张淑妃正与沈珍珠逗弄着李适和李侗。说是寝殿,其实不过是十余尺见方、分为内外两室的简单陈设房间而已,不过比李俶与沈珍珠所居房室宽敞一些。
    李适已满周岁,他学步甚早,方足十月便可蹒跚行走,此时走路已十分顺畅,学语略慢一些,口里咿呀,只会唤得“娘”、“爹爹”,身着织绵小袍,小小人儿,面目长得愈加饱满,肤白眉挺,更象李俶了。虽口不能言,小人儿绝顶聪明,心里是明白的,听了张淑妃的话,撇开牵着自己小手的宫女,迈开小腿,稳稳当当走到放着糕点的软塌几案前。踮起脚儿,伸出手只刚刚顾着几案的边缘,小人儿犯了难,求援般的望向沈珍珠:“娘——”
    沈珍珠和张淑妃都温和的笑起来,宫女将盛糕点的漆盘端下,弯腰递与李适,细声道:“世子请取。”
    母亲的笑便是鼓励,李适“咯咯”笑着从盘中取糕点,左手握一块,右手再捏一块,还要再拿,张淑妃笑骂道:“小贪吃!你的手儿拿不了这么多!”边说,边从宫女手中接过瞪着大眼睛看热闹的李侗小小身躯,刮着他的小脸,笑道:“你呀,你呀,甚么时候象你的皇侄,学会自己走路?省得为娘的操心!”
    沈珍珠垂目,低声笑答道:“侗还不足十月,娘娘太心急了!”张淑妃育有两子,李佋与李侗,年幼均甚幼,大一点的李佋亦仅四岁。
    张淑妃道:“为娘的都是这样,总盼着自己孩儿一日之内便长大,珍珠,我就不信你不是这样想。”
    “早些固然是好,我看适儿现在这样,一天天长大,每日都有不同,更是有趣。”沈珍珠明眸若水,目光一刻不舍得由儿子身上移开。
    “陛下昨日还说,适儿没个兄弟姊妹的,怪是孤单。”张淑妃细长的凤眼眯起,笑盈盈说道,“珍珠,待咱们克复两京,你可得为俶多添几个子嗣。”
    沈珍珠听其话音,意味深长,心头虽微泛酸楚,却是抬眉对视笑道:“咱们李唐素来子嗣繁茂,娘娘多虑。”
    “这也是,可不正是我多虑!”张淑妃莞尔一笑,视线又落到怀中李侗身上,“皇上膝下现有皇子十四人,比起先皇,却也算少的。”又叹口气,若有所思,道:“不知前方战况如何?”
    沈珍珠微微耸眉。空气中仿佛总浮动着一缕不安,前方日日战报,唐军与叛军已于长安近郊开战,那正是白刃血纷纷,沈珍珠状若无事,然深心处处,莫不为李俶牵挂。
    说话间,李适已一步步走至张淑妃面前,抬起左手上的糕点,“啊啊”的朝她叫唤着,张淑妃一看,那本来方方正正的绿豆小糕,已被他小手儿捏得不成原形,欠身拿起,失笑道:“好个乖孙儿。”
    沈珍珠对着儿子,不快与不安暂且抛诸脑后,情不自禁将李适抱起,香香他的小脸蛋,却听他在怀中仍奶声奶气的叫着“娘,娘”,倒似有极要紧的事,松开一看,原来右手捏着一块糕点,正殷殷的递与她。张淑妃在旁道:“适儿今后必然纯孝无比。”
    “皇上驾到——”
    内侍长声通禀中,肃宗衮冕在身徐徐走入室内,显然刚下朝。沈珍珠携了李适便跪下接驾。
    肃宗容色萎顿,带着三分疲惫、三分憔悴,随意挥袖,示意一屋子人都起身。自李俶领军开拔而后,他夜夜做梦,难以安睡,一时噩梦全军湮没,一时叛军杀至凤翔,一时玄宗指责怒斥。
    他重重坐上软塌,长叹一口气,神色凝重。沈珍珠正拟告退的,见他这般神情,心又悬起忐忑,不知前方战况如何。
    “李辅国!”肃宗盯着桌面好一会儿,开始下令。
    李辅国一直跟在肃宗身畔,连忙答应了。
    “着人在城楼等着,一有战报,立时回朕,一刻也不许耽误!”
    李辅国脸上堆起笑,“回陛下,奴婢早已部署好了。”
    肃宗手轻轻敲打几案,自言自语:“今日战报为何迟迟不来?”
    一名宫女由侧旁奉上茶,张淑妃使个眼色,亲手接过端至几上,温声劝道:“陛下不必急于一时,连日大雨,道路受阻有所耽搁,也是难免的,指不定今日捷报便至!”
    肃宗听着连连点头,端起茶盏放至唇边,啜了两口,放下,起身在室内慢慢踱步。兜了两圈,侧头对李辅国道:“怎么信使还不来?”又兜两圈,仿佛刚刚看见沈珍珠母子,停步走过来,李适扑哧眨着眼睛盯着他看,他勉强挤出笑,手掌抚过李适的小脑袋,道:“天色不早,都回去罢。”
    “长安信使到,信使到——”室外传来洪亮紧促的通禀之声。
    “快传!”肃宗顾不得这是后妃寝殿,疾声喝令传入。
    信使玄衣明甲,全身湿透,于室外“咣当”解下佩剑,大口喘着气与程元振共同进入室内,刚要跪下行山呼大礼,肃宗制止,只道:“前方战况如何,速速与朕报来。”
    信使仍是一跪下地,拱手垂头,朗声禀道:“禀陛下,元帅已于昨日击溃叛贼,收复长安!”
    肃宗由榻上腾身而起,喜悦之色溢于言表,然这胜利的消息来得太急,宛若不真实,抚案追问:“消息无误?!”
    信使嗑头:“千真万确。”
    话音一落,李辅国已跪拜于地,口呼万岁,长声恭贺。他这一跪,连张淑妃、沈珍珠在内,一屋子人都跪下朝肃宗贺喜。
    九月二十七,李俶所率大军屯于长安城西香积寺沣水东岸,叛军以安守忠为帅,领十万兵马列阵北面,双方数回交战,各有胜负。其后,唐军收得秘报,发现叛军隐于阵地东面的伏兵,叶护领回纥军队将伏兵打得落花流水,双方复激战六个时辰至次日凌晨,斩首六万余众,大败叛军。叛将安守忠、张通儒诸人均于当晚弃城而逃。
    肃宗眼角已噙了泪花,揽袍朝西向本朝列位先皇跪拜一番,这才招呼众人平身。忽的想起一事,问道:“回纥军士可有在长安抢掠?”
    信使道:“元帅曾劝解叶护王子——若在长安大肆抢掠,洛阳百姓必会离心,且待克复洛阳后再说。叶护王子听从元帅之语,只在长安城外驻扎,未有入城。”
    肃宗更加欣喜,缓缓坐回软榻,复端起那盏茶,笑道:“我天朝大军重回长安,百姓定是欢喜不已。”
    “元帅昨日领兵进入长安,秋毫无犯,百姓迎者载道,皆称‘广平王真乃华夷之主’。”
    “哦?”肃宗端茶的手稍稍一滞,随即将杯中之物一饮而尽,搁下茶盏,连连点头,对张淑妃笑道:“俶,实堪委以重任。”
第93章:九重宫阙参差见(下)
    十月十九,肃宗御驾浩浩荡荡由凤翔出发,回返长安。
    二十二日傍晚,浩大威武的队伍到达咸阳望贤宫,此时距长安城仅四十余里。新任咸阳县令闻知御驾亲临,领着周旁数百百姓前来奉送果食。肃宗想起去岁逃亡情景,天差地别,人事全非,如今他已为天下之主,再不必如象日般担惊受怕,更兼长安于上皇手中失,于他手中克复,千秋万载,此功不没,心情爽朗,下令停驻望贤宫一夜,明日辰时再出发。收复长安后,李俶之军已乘胜奔赴洛阳,长安系虢王李巨留守,新皇入京,必得仔细筹备迎驾之仪。
    沈珍珠安顿李适睡下,又去探崔彩屏。此番回京,依张淑妃所想,本是要将疯疯颠颠的崔彩屏安置于凤翔,待局势大定后再作盘算,还是沈珍珠心中不忍,知悉唐室是要抛弃这可怜女子,坚持要带崔彩屏同行,所幸一路来崔彩屏每日只昏睡,没有发病闹事,不然于皇室面上殊不好看,更为他人嫌恶。
    就着那微弱的灯烛光芒,沈珍珠见崔彩屏脸色微有红晕,恬静的沉沉睡着,脸方方由宫女擦拭过,颧骨削瘦突起,唯有这一刻,她还尚存依稀过往美丽。
    “太医瞧过,没有别的不妥,她就是最近嗜睡。”素瓷在旁轻轻说。
    素瓷怀中抱着她的孩儿。沈珍珠不放心将素瓷一人留于凤翔,故对外称素瓷丈夫随军出征,带了她母子二人同行,因望贤宫内殿宇房室甚少,让她与崔彩屏、几名宫女共居一室。
    那孩儿不足三月,如小猫儿般绻缩在素瓷怀里睡熟。沈珍珠垂头仔细看了看,低声道:“这连日赶路,孩子也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