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啸大明 >

第538部分

龙啸大明-第538部分

小说: 龙啸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在商毅的统治区内部各方的反应也是不相同向浙江、山东这些地区统治时间长人心己经归复也非常同而在其他刚刚占领的地区大部份百姓商人都无所谓只有少数明朝的遗老遗少顿足捶xiong唉声叹气不己。
第一七四章 南明的行动(上)
    比较有讥讽意味的是,三个南明朝廷得知商毅准备自称靖北王的消息,居然都是从[杭州时报]上看到的。
    随着商毅势力的扩大,[杭州时报]的影响力也同样水涨船高,这时[杭州时报]每一期的发行量己经达到了三万六千多份,在南方除了云南、贵州这两个偏远地区之外,毎省都有发行,并且还拥有了一批忠实的读者。而在北方也传到了河南、河北、陕西、北直四个省里。
    因为[杭州时报]有大幅的版面报导实事,因此无论是南北,[杭州时报]都成了人们了解时事动态的一个重要的来源。由其是有南方,南京战役期间,[杭州时报]几乎也成为当时南明的永历朝廷、绍武朝廷官方了解战事进程的唯一渠道。
    而等南京战役结束以后,永历和绍武都忙于內部的争权夺利,谁也没有心思向商毅的统治区安排派遣谍报人员,反正看[杭州时报]就可以知道浙江的事情了,还可以省不少心,又何乐而不为呢?
    商毅称王的消息,自然在三个南明朝廷中也引起了一场轩然**ō,三方的大臣们也都纷纷上书朝廷斥责商毅的越僭行为,当然也有不少人喊着要出兵去征伐商毅。
    但广东的尚可喜无疑是其中最高兴的一个人,这时清廷派出的密使已经偷偷的潜入广州,将清廷册封尚可喜为平南王的密旨带到了广州,并且也传达了多尔衮的命令,联合三个南明朝廷的力量,与商毅为敌。而且清廷会在北方出兵配合。
    接到这份密旨之后,尚可喜也不禁大喜过望,这到不是说尚可喜现在对清廷仍然十分忠心,而是当初尚可喜拥立鲁王朱以海,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想出的办法来,虽然说当时是见了效,商家军没有来进攻广东,但尚可喜还是十分后怕,因为尚可喜知道,永安朝廷和永历、绍武朝廷的xìng质完全不一样,别看都是拥立的南明余藩,但自己可是从清廷那边被迫反正过来的,万一商毅整好了内政,说不定就要拿自己开刀。
    现在清廷传来密旨,也让尚可喜安心了不少,看来清廷还没有拋弃自己,万一到了败亡的时候,还有最后一条退身路可以走。而另一方面,如果清廷败亡了,自己在南方也有立足之地。因此立刻跪受了平南王的称号,加上他现在在永安朝廷里被封为永宁王,也成了最早的双面无间道。
    而多尔衮让他联合南明朝廷的力量,与商毅为敌,也正中尚可喜的下怀,因为现在对尚可喜危胁最大的人,也是商毅。于是尚可喜也立刻行动起来,派人去和永历、绍武朝廷联络,准备组成一个同盟,一起来对付商毅。
    但南明各朝中都争斗得十分厉害,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还有人甚致主张应该连合商毅,来打尚可喜,因此尚可喜来回联络了一个多月,还一点头绪也没有。而就在尚可喜发愁的时候,传来了商毅准备自立为靖北王的消息。
    收到了这个消息以后,尚可喜也十分高兴,认为总算是找到机会了,首先立刻以永安朝廷的名议,把商毅大骂一顿,扣上了十几顶大罪名的帽子,同时再一次向永历、绍武朝廷发书,要求组成连盟,对抗商毅。而在这个时候,另两个朝廷里维护商毅的声音也小了许多,以前支持商毅的人,这时也都保持沉默。因此尚可喜上窜下跳,左拉右扯,显得十分活跃。
    但这时商毅又分别向三个南明朝廷发来公文,表示自己并没有自立之心,之所以自称靖北王,仍是因为抗清的需要,重点是在“靖北”两个字上,而且为了表达自己并不二心,愿意请他们到南京去称帝,自己也愿意奉立来南京的那一个朝廷也正朔,并且辅佐他统一天下。
    当然在给永安朝廷的公文中,还把尚可喜大骂一顿,把尚可喜过去降清伐明的事情都抖了一遍,又直言不违的指出,尚可喜就是清廷的jiān细,在南方挑拨离间,引起事瑞,让南明各朝廷自相残杀,同时又告诉永安朝廷的其他官员,不要听尚可喜的鼓huò,自己早晚都要来收拾尚可喜等等。
    商毅宣布称王之后,对南明朝廷的反应也都早有预科,这就是称王的后手,请南明朝廷到南京去。当然称王和称帝的区别就在于此,如果是称帝,就彻底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当然商毅并不但心南明朝廷回真的到南京来,几个皇帝当然是愿意,但三个南明朝廷的皇帝,没有一个是能够当家作主的,实权其实都掌控在各自的大臣手上,而掌权的大臣,是决不会把皇帝回到南京去的。
    而在各个朝廷中,先前支持商毅的大臣们又马上开始活跃起来,也纷纷上书,一面为商毅称王辩护,认为以商毅的功劳,也足以封王,并且都建议自己所在的朝廷,索xìng就正式封商毅为王,然后就搬到南京去,也算是真正继存了明朝的大统地位。
    其实这些人中,绝大多数并不是真正支持商毅,而是本着敌人反对的事情,我一定要支持的原则,说来说去,还是为了争权夺利。如果真的争下了大权,也肯定不会把皇帝送到南京去。那不就是给商毅做了嫁衣吗?
    不过事情也没有绝对,也确实有真心支持商毅的人,绍武朝廷里的郑成功当然是一个,而在永安朝廷中,居然也有一个人,也认为应该正式封商毅为靖北王,然后就搬到南京去。这个人就是张煌言。
    张煌言是和朱以海一起被抓的,尚可喜把朱以海放出来奉立为帝之后,张煌言和朱以海手下的其他几位大臣张名振、朱大典、张国维、熊汝霖等人也都被放了出来,并且都在永安朝廷中出任要职,张煌言担任的是兵部尚书。不过永安朝中的实权都掌握在尚可喜手里,这几个人不过都是摆设而已。
    在另一时空里,张煌言在南明时代,算是一个比较有见识和政治眼光的人,也十分湥С锌上埠颓逋⒌墓叵堤芮校凑捶盍⒅煲院#允切问扑龋⒎钦嫘模虼苏飧鋈瞬⒉豢煽俊2还菔币仓荒芎退陨撸补鄞洹
    而商毅下文遨请朱以海到南京去继位,对张煌言来说,无论商毅有没有自立的野心,但在抗清立场来说,他无疑是非常坚定的。而且商毅也是目前南方唯一一个真正有实力可以击败清廷的人,因此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说,他都比尚可喜可靠。另外这一次商毅只是称王,并没有称帝,这也说明商毅并不是一定要另立新朝,说不定是受了某些人的鼓huò,如果到了南京,能够对商毅晓以大义,也未必不能劝得他回心转意,一心扶保大明中兴。
    于是张煌言也积极劝说其他几人,借这次机会,把朱以海带出广东,回到南京去。张名振、朱大典、张国维、熊汝霖等人到没有张煌言想得这么多,不过在广东有尚可喜一手遮天,谁都是看得出来的。因此不如到南京去碰碰运气,最坏也就是像在广州这样了。而且听说吴⑹房煞ā⒒谱隰苏庑┤硕荚谀暇孟窆没共淮怼S谑且捕纪庹呕脱缘囊饧
    众人也马上开始行动起来,一面派人去与商毅联絡,请他派兵来接应,一面联名上书,请朱以海移驾到南京去。
    尚可喜当然不可能放朱以海离开广东,因此极力阻挡,结果双方在朝堂上争吵了起来。虽然尚可喜掌握着永安朝廷的实权,但论耍嘴皮子的能耐,当然拍马也赶不上这些人,结果被说得瞠目结舌,一句话也反驳不出来。
    本来商毅在公文里把尚可喜连冤带骂一顿,以经让尚可喜十分恼火了,而现在又被这些人说得哑口无言,也不禁有些羞恼成怒,干脆也就不讲理了,一声令下,将张煌言等人抓了起来下狱。虽然是当着朱以海的面把人抓走,但朱以海连屁都洠Ц曳乓桓觥2还锌上沧芩愣哉饧父鋈说拿屑阜旨砷椋皇墙窍掠交共桓壹雍Α
    但商毅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因为商毅十分清楚,这是南方闹联盟,就是尚可喜再里面闹腾的,因此要摆平南方,首先要把尚可喜先摆平了。现在尚可喜抓住了张煌言等大臣,正给商毅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借口,立刻以尚可喜威bī君上,囚禁大臣为甴,发兵进攻广东,正辞严义的提出,要除jiān邪、清君侧。
    而驻守江西的罗远斌也立刻派出一个师的兵力,进驻广东省惠州府和平县。同时驻守湖南的杨武丞也派出一个旅,进驻韶州府乐昌县,两路人马,也大有合击广东之势。
    尚可喜也没想到商家军说动手就动手,这下立刻麻了爪,也知道自己这回是玩大了,他当然清楚,自己肯定不足商家军的对手,而且现在派人去请清廷出兵肯定是来不及了。赶忙向永历、绍武两个朝廷求救。
第一七五章 南明的行动(下)
    商毅判断的一点也没错,永历、绍武两个朝廷都是一盘散沙,一干大臣们都是说大话,耍嘴皮行,干起实事来,就无一是处了。绍武朝廷虽然想发兵来救尚可喜,但军权都郑成功手上,另外就是金声桓手里还有一万多人,郑成功死活不肯出兵,朱聿鐭也拿他没办法。就金声桓手里的那点人,还不够商毅塞牙缝的。
    而永历朝廷到是有些兵马,但名议上何腾蛟总管军权,底下的众将却是各立山头,派糸林立,打不打仗,出不出兵就看今天心情好不好,可惜一听说是和商家军作战,心情立刻就都郁闷起来了,何腾蛟根本调动不了手下的那帮丘八们。
    另外说实话,何腾蛟心里也怕可商家军动手,因此向永历朝廷上了一疏,建议朝廷不如来个坐山观虎斗,让商毅和尚可喜拼个两败俱伤,然后自己再坐收渔人之利。
    结果尚可喜十分杯具的发现,原来那些信暂旦旦,拍着xiōng脯向自己打包票的人,都是靠不住的,最后还是耍自己老哥一个,早知是这样,自己也就不该出这个头啊,又是何苦来的呢?
    尚可喜当然清楚,和是商家军动手,只会是自己一败俱伤,打肯定是打不过,守估计也守不住,现在大慨也只剩跑路这一条路可行了。
    就在这时,长子尚之信给尚可喜出了一个主意,为什么不和商毅谈判呢?谈不谈得成且不说,起码可以试一试啊。如杲实在谈不成,再跑路也不迟啊。
    果然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其实尚可喜也是当局者mí,还是站在清廷的角变思考,并没有反正的觉悟,只想着商毅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而且又有清廷的密令,因此只想着打,却没想到自己现在是南明的人了,当然还是可以谈的,自己和商毅本来也洠в性钩穑裁匆欢ㄒ逋⒌哪兀靠纯瓷桃阌惺裁刺跫绻煲院#蔷桶阎煲院8植皇鞘裁幢Ρ矗倭酥煲院#运然箍梢允〉懔甘常蛘呙磕晗蛩笔竿蛄桨滓残校灰窃敢庾吕刺妇托小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尚可喜的脑筋也立刻活动了起来,立刻想到了,商家军虽然进驻了广东境内,但一直都停留在边境地区,并没有深入,也没有向自己发动进攻,看样子商家军好像也有和谈的意思,这么说来和谈也不是洠в锌赡艿摹15于是尚可喜立刻命人赶到商家军的大营里,表达了和谈的意向。
    其实商毅也根本没想灭掉尚可喜,只是想吓唬吓唬他,让他以后老实在广州待着,別瞎闹腾了,毕竟现在尚可喜属于永安朝廷的一份子,真把尚可喜给灭了,永历、绍武两个朝廷也不好想,说不定还真的会联起手来对付自己。而且把尚可喜灭了之后,那么朱以海怎么办,真的把他带回南京去供起来吗?
    商毅想来想去,还是觉待不灭尚可喜,要比灭了他好。因此人马虽然进入广东境内,但并没有向尚可喜发动进攻,其实就是给尚可喜一个暗示,就算尚可喜不派人来讲和,商毅也想动用在广州的情报网络,向尚可喜传达这个信息。总算尚可喜也还算机灵,派人来讲和了,这也正是商毅所希望的。
    其实商毅的条件并不苛刻,根本不用尚可喜进贡什么,朱以海等人也一个不要,因此尚可喜也松了一口气,原来商毅是个很好说话的人啊,只有这样的要求,实在是太简单了,自己干嘛老是要和他过不去呢?清廷真是害死人了。
    几天之后,尚可喜将张煌言、张名振、朱大典、张国维、熊汝霖等人从狱里放出来,并且再三向他们道歉赔罪。同时又以朱以海的名议下诏,也是通告整个南方,永安朝廷并不存在jiān邪之徒,尚可喜过去虽是清军,但业已去清返明,改邪归正了,因此过去的事情就不用再提了。而关押张煌言等人,纯属误会,內部矛盾,尚可喜己经将他们释放,并且赔罪,同时也免去尚可喜的太师称号,但仍保留永宁王的爵位。并且也感谢商毅发兵来调理永安朝廷内部的矛盾。但现自己己经解决了,因此请商毅回师。而最后,永安朝廷也表示承认商毅靖北王的称号。
    而商毅也表示永安朝廷的矛盾己经解决,自己也将立刻撤军,但又再次提出,请朱以海到南京去继位。永安朝廷的答复是去南京继位,关系重大,不能轻易决定,因此派出张煌言、尚之言两人为使,到南京去和商毅商谈俱体的事宜,然后再做决定。
    张煌言等人对这样的结果当然都不满意,他们希望的是商毅领军杀进广州来,把尚可喜灭掉,把朱以海接到南京去。但现在的决定权在商毅手里,他不愿动手,谁也没有办法。而且不管怎么样,这次自己能够脱离牢狱之灾,也确实多亏了商毅出兵。有了这一次教训,尚可喜大慨也会老实一点。
    而对于永安朝廷决定派张煌言、尚之言为使,到南京去和商毅面谈,张煌言也觉得还有机会,自己到了南京,可以当面劝说商毅,因此也没有反对。
    其实商毅根本没打算接皇帝到南京来,官员来才是他需要的,而商毅真正的目地,是想招开一个四方会谈,协商制定出一个处理南方各朝廷之间的公约秩序,这样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