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啸大明 >

第575部分

龙啸大明-第575部分

小说: 龙啸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统战部,一般的局部战争完全可以应付得了。
    而海上的风『làng』,属于天险,谁都没有办法预料,海军成立了这么多年,出海作战也不是一回二回,但因风『làng』而发生减员的事情并不多。因为现在的造船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而且菲律宾离台湾并不远,也就和到琉球差不多,而且在途中还有不少的小岛,一但遇到风『làng』,完全可以及时停靠躲避,这并不是问题。
    众人见商毅的态度坚决,也就不好在说什么了,只好听从,然后才开始准备商毅出发以后的事务。
    其实商毅坚持要自己亲自带队,并不是呈一时之气,而是出于仔细的考虑。在内阁成员看来,这次出兵进攻马尼拉,和琉球、日本战争没什么区别,不过就是保护海外华人安保,打击一下西班牙人,最多也就『bi』得西班牙人赔款而己。
    但商毅的目地,和发动琉球、日本战争并不一样,不是只要教训一下西班牙人,而是要将西班牙人从菲律宾彻底赶走,完全占领菲律宾群岛。
    当然无论是日本还是菲律宾,都在商毅未来的计划之中,不过就是早打晚打的事情。但菲律宾和日本,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到这个时候,日本己经是一个拥有近二千历史的国家,尽管现在日本的整体发展水平还远不如中国,但也进入封建时伏,并己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整体民族『xing』格,宗教、国家概念,无论徳川幕府分封了多少个大名,但他们都承认自己是属于日本这个共同的名称。
    而菲律宾现在根本就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菲律宾这名称,还是西班牙殖民者给取得,是为了记念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在此之前,中国称呼这里为吕宋,一直到了商毅穿越之前的那个时代,马尼拉所在的岛屿,还被称为吕宋岛,而在菲律宾群岛的本土居民,严格来说还未完全脱离原始部落的习『xing』,根本没有任何整国家的观念。
    有文化的地方才是最难征服的,因此想要征服日本,不是打一二次胜仗就可以,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相对菲律宾,却要简单得多了,当年西班牙人万里渡海,人数不到一千名士兵,时间不过十几年,就可以完全统制这片群岛了。而中国的优势比西班牙大得多,当然也更容易多了。
    另外从战略角度来说,日本、琉球都是中国的近海位置,而菲律宾最是位于中国大陆的南端,东临太平洋、西靠南中国海、西南直通巴达维亚,东南可以远眺澳大利亚,是中国走出大陆限制,正式通向海洋,参与大航海竞争的重要一步。而且想要把南中国海变成中国的内海,菲律宾群岛就必须纳归为中国的领土之内。
    而现在占领了菲律宾的西班牙人正好给商毅提供了一个出兵的借口,虽然目前中国国内的内战还没有结束,但商毅还是决定,先利用这次机会,占领菲律宾群岛,把菲律宾变回成吕宋。
    但这毕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进行的跨海开疆扩土的殖民作战,尽管战争本身的难度并不大,但面临的环境却要比琉球、日本战争都要复杂得多,不仅有西班牙殖民者,当地土著,天主教会的传教士,甚至可能连荷兰人,葡萄牙人都有可能来搀和一脚,另外还有战后的收尾善后工作,对土著,传教士,西班牙人的处理,保持中华军在菲律宾的统治,以及继续维持菲律宾群岛的贸易繁荣等事务,战争仅仅只是其中的一部份。
    因此这次出战,让海军部的成钢、黄震谁带队,商毅也都不放心,只有自己亲自出马,给他们作一个示范,等有了这一次作战的经验之后,以后的战斗,也就可以放心的『jiāo』给他们了。
    不过这个理由洠Хǘ阅诟蟮乃拿稍彼登宄淙痪诹松桃愕囊辉倨簟簃éng』,但海洋意识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李格非或许能够理解商毅的用意,但其他三个人仍然还是把菲律宾看作一个海外偏邦,现在能让他们接受保护海外华人这个观念,就是很大的进步了。因此商毅也懒得和他们详细说明,先把菲律宾占领再说吧。
    但在商毅的后宫里,亚莉桑徳拉却非常付责任的告诉其他人,这一次商毅之所以一定要亲自出马,是因为他一定掂记着那个『nv』海盗,估计这次商毅回来,后宫里又应该增加一名姐妹了。当然亚莉桑徳拉漏密的代价是,在丰『tun』上挨了商毅重重的一巴掌。也惹得其他的妻妾们哄堂一笑。
    尽管亚莉桑徳拉是很想和商毅一起出战,但刚刚生完『nv』儿,己经成为母亲的亚莉桑徳拉不可能把『nv』儿仍在家里,自己跑去参加战斗。而且亚莉桑徳初为人母,对这个『nv』儿也十分疼爱,因此这次不用商毅说,就十分自觉的留在家里照顾『nv』儿。
    同时商毅也决定这一次战斗,西班牙雇佣军团也全部留下来,因为他们都是西班牙人,上了战场很难保证不会有人通敌,为了万全起见,全都留在中国。不过商毅仅仅只带了安徳烈,阿尔维斯和莫亚三个人随自己一起出战,安徳烈是商毅的亲卫队队长,又是小舅子,可以完全信任。而阿尔维斯和莫亚都曾是菲律宾的西班牙军军官,他们一同前往的主要作用不是作战,而是充当商毅的顾问。
    而亚莉桑徳拉虽然不能亲自出战,但她也仍然尽自己的全力帮助商毅,她毕竟曾是西班牙驻菲律宾的高级军官,对菲律宾的驻守情况,西班牙军的兵力分布,以及关隘港口,以及各土著的战斗力,土著和西班牙殖民者之间的关系,土著与土著之间的关系等等事情都十分了解,也向商毅做了详细的说明。同时也对登岸、进军路线,攻城的方法等等,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供商毅参考。
    就这样时间也到了七月下旬,商毅也准备离开南京,在杭州登船出发。
    但就在商毅动身的前一天,李格非忽然赶来向他报告,英国东印度公司又派出了一个代表团,来到中国,想求见商毅,这时他们己经在杭州登岸,住进设在杭州的英国商馆里。
    上次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代表布莱克来到中国,己经是三年多以前的事情了,不过在这个时代中西『jiāo』流,基本都是以年为单位的,因此现在才第二次来中国,也并不奇怪。
    商毅得知以后,立刻命人快马赶到杭州,通知英国东印度公司代表团,自己将在到达杭州以后,接见他们。
    ~。
第二三六章 英国东印度公司代表团
    ?原来上一次布莱克回到了印度;向英国东印度公司代表团汇报了自己的中国之行;并且将自己所写的布莱克报告'也上呈公司的理事会。手、打吧
    布莱克的中国之行,取得了在杭州开设商馆,英国的商船可以直达中国进行通商的成果,也令理事会的成员十分兴奋,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成绩,理事会的成员都没有想到,布莱克一次就谈成了,但随后布莱克向理事会说明商毅的条件,就是要求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未来帮助中国,也在印度建立中国的西印度公司。
    这一下懂事会的成员也都有点傻了,因为在印度的对手,相当是越少越好,虽然现在英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并不很深刻,但有一点是知道的,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实力好像也很强,如果让这样一个国家在印度取得了立足之地,对英国的利益是好是坏,还很难说。
    因此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总督立刻下令招开全体董事会议,来讨论这件事情,而布莱克也做为特殊代表,列席了这次会议。
    在会议上二十四名董事也展开了『chun』枪舌战,不过在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反对意见占了大多数,因为英国在印度的势力己经超过了荷兰和葡萄牙,他们当然不原意为自已引来一个新的对手,毕竟与中国通商之后能到多少利益还不好说,但印度的利益却就在眼前。而且也有人提出另一个质疑,商毅现在仅仅只是中国的一个候爵领主,并不是中国的皇帝,不能代表中国和东印度公司达成任何协议。
    但也有小部董事认为,荷兰与葡萄牙都在与中国的直接通商中取得大量的利益,这己经证明和中国通商的好处,至于商毅是什么身份,能否代表中国并不重耍,只要他能够给英国提供货物、港口、以及岸上的商馆也就够了。但这部分董事的人数并不多。
    这时布莱克的发言起到了一个关建的作用,他告诉董事们,正因为现在商毅只是中国的一个候爵领主,因此才会和东印度公司谈判,如果商毅成为中国的皇帝,他就会直接派遣一支强大的舰队来到印度,中国和印度自古就有来往,而且还有陆地相连,照他看来,商毅一定能够成为中国的皇帝,中国来到印度是早晚的事情,并不是英国所能够控制得的。
    布莱克的发言为赞同的一方拉来了好几董事,但这次反对的势力仍然要略强一些,不过反对派也立刻开始质疑布莱克报告的真实『xing』,认为布莱克有意夸大了中国的实力,甚致有人把布莱克的报告比喻成现在版的[马克x玻罗游记]。
    这种说法当然引起了布莱克,以及赞同派的强烈不满,认为现在的讨论是基于布莱克报告的真实『xing』基础上进行的,如果质疑布莱克报告的真实『xing』,那么现在的讨论就没有任何的意义,相反就应该先确定布莱克报告到底是真还是假再说。同时也不忘讥刺反对派,最好自己亲自去中国看一看,不要再质疑其他的调查人。而布莱克本人也赌咒发誓,保证自己的报告中所说的,绝对都是真实的。
    眼看着董事会讨论不下去了,东印度公司总督也只好下令,暂时停止讨论,并且命令布莱克,带着他的报告,以及董事会付论的记录返回英国,由国内决定。其实东印度公司的权限相当大,不过这件事情确实关系太大了,也不敢轻易做出决定来,只好向国内求助。
    等布莱克一行又匆匆赶回到英国的时候,己经是一六四七年初,这时克伦威尔领导的议会军己经击败了国王,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英国也正在寻求扩大海外贸易的机会,因此克伦威尔亲自接见了布莱克,并听取了他的报告说明,也表示支持与中国通商,然后又上下游说议会,最终通过与中国通商的决议。
    当然英国议会也不能干涉东印度公司的经营运行,只是表示建议在条件满意的情况下,可以帮助中国在印度建立定据点。同时克伦威尔也以自己的个人名议,给商毅写了一封问候信,表示英国愿与中国建立友好和平的关系。
    尽管只是一个建议,但对布莱克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鼓励,而且还有克伦威尔的亲笔信,虽然现在克伦威尔还不是英国的最高首领,但他己是英国最高的军事统帅,并且己经获得了极大人望和威信力,于是他又带着议会的决议,返回印度。
    不过这时的时间,己经到了一六四八年。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事情却发生了根本『xing』的变化,其实这段时间里东印度公司也没有闲着,而是不断派人打听中国的情况,因此也打听到了不少事情,也证明布莱克报告所说,基本属实。
    另外这时英国在中国的商馆己经建立起来,英国的商船也开始在中国和印度之间进行贸易来往,事实也证眀,和中国直接通商,也确实为东印度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使过去一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收入大有提高,董事、股东的收入也都多了不少。因此己经有人开始呼吁,立刻派人再去中国,马上和商毅达成协议,否则商毅一但关闭英国商馆,等止与英国的贸易,公司的收入必然会下滑,那时所有的董事就会被股东的口水淹没。因为董事是由股东选举出来的,必需对股东的收益负责。
    因此在布莱克带着议会的决定到达印度之后,董事会根本就没有理议会的决议,直接告诉布莱克,公司同意商毅的要求,并且马上组织代表团,再去中国,和商毅签订协议。而且一但双方达成协事,布莱克将出任东印度公司驻中国商馆领事。
    而这一次的代表团规模可就比上一次大得多了,为了表示对这一次出行的重视;英国东印度公司一共出动了三艘船,其中有一艘七百吨级的“新模范”号战船,两艘五百吨级的商船“老特拉福徳”号和“考文垂”号,人员五百六十多人,其中有士兵一百八十人。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会成员费迪南德斯和乔科尔出任正副团长。并且携带了大量的货物,以及送给商毅的礼物。
    同时英国人对这一次航行也做了『jing』心的准备,并且拟定了好几套方案,最理想的结果当然是像葡萄牙人那样,在中国租借到一个地方,这样就更方便了。
    因此船队在五月从印度出发;一直到七月下旬;到达了中国杭州。
    布莱克己经来过一次杭州,虽然觉得杭州比以前更加繁荣了,但也并不觉得有什么意外,而费迪南德斯和乔科尔却都是第一次到中国来,本来多少还有些半信半疑,但看到杭州的一切之后,也如其他初到中国的欧州人一样,只能用震慑两个字来形容自已的心情。并且向布莱克表示了道歉;不应该质疑布莱克报告的真实『xing』。
    而且在杭州还随外都可以见到外囯人,其中有不少是英国的首要对手——荷兰人。因此心里也不禁有些后悔,把这件事情拖得太久了,荷兰人也有东印度公司啊,万一商毅等不及了,和荷兰人达成了协议,不仅失去了一个贸易伙伴,而且还在印度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对手,那可就亏大了。
    等了几天之后,商毅也到达了杭州,在自己的老督师府里接见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三名代表。当然商毅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也让费迪南德斯和乔科尔再次惊讶不已。
    费迪南德斯首先向商毅转『jiāo』了克伦威尔的亲笔信,并且表达了英国以及英国东印度公司愿意真诚的与中国建立友好和平关系的愿望。
    商毅也重申了自己的态度,同样愿意和英国建立友好和平关系,并且进行贸易通商,不过商毅也表示,自己现在马上就要出征进攻马尼拉,因此请代表团在杭州先住一段时间,等战争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