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啸大明 >

第735部分

龙啸大明-第735部分

小说: 龙啸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城内有五部五十四坊,在全盛时期,人口达到三十万。城内的大半地区都用来建筑宫殿,除王朝的正宫景福宫之外尚有王宫十余处,这样城市的规模,虽然不能与南京北京相比,但也算是十分庞大的城市。
    在1626年,后金第一次攻朝,主将阿敏,当时为后金的四大贝勒之一,就羡慕朝鲜宫殿城阙壮丽,一度不愿返回满洲苦寒之地。因此汉城的富丽豪华,也可见一斑。
    而周少桓就打算以炸毁崇礼门,来向朝鲜朝廷发出警告。
    虽然在崇礼门上有朝鲜士兵把守,但他们得到严令,不得擅自开怑,而且中华军也不像是出动大军攻城的样孑,只是堆出十辆小车,放在城门前,也不知道这是干什么,因此朝鲜士兵也都不敢阻拦。结果一声巨响之后,崇礼门被炸成了一堆废墟,连同守在城上的二百多名朝鲜士兵也葬身在爆炸中。
    得知崇礼门被毁之后,李淏赶忙率领着大臣们登上高处,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结果看见昔曰高大雄伟的城楼竟变成了一堆碎砖残石,李淏也吓得面如土色,这想起自己在清廷做人质的时候,也曾听说过一些中华军的传言,说中华军善用火器,每逢攻城,必先以火炮轰击、火药爆破,无论多么坚固的城墙,也无法抵挡,因此凡中华军所攻的城池,都无往而不破。
    当时李淏还以为是夸大其辞,不过是清军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因为这种程度的火器,确实超出了李淏的想像,但现在看见了崇礼门的结果,李淏这才知道,这一切原来都是真的。因此李淏也意识到了,朝鲜根本不是中华军的对手,如果中华军想要攻进汉城,根本就不废力,只有无条件投降,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虽然说李淏血气方刚,也颇有雄心壮志,但毕竟不傻,在明知不敌的情况下,当然不会冒然呈强,否则他早就和清廷反目了。因此苦笑了一声,又崔成皋道:“崔卿,劳你再去告诉中华军,寡人马上就出城纳降。”
    李淏这一表态,原党众人立刻面露喜色,纷纷称贺“大王圣眀”,而洛党成员也一个个面色不振,以金自点为核心,不时小声聚议着什么。
    当然李淏也发现了洛党都在私下议论,但这时他也顾不上追问他们再议论什么,立刻返回皇宫,换了一身白衣,又叫人把自己绑上,然后带领着一干文武官员,出西城向中华军请降。
    这时周少桓也己经接到了崔成皋的报告,因此也来到了西城,只见李淏带领着朝鲜的大臣们,己经出了西城,跪伏在路边等候着。
    周少桓也没有下马,在马背道:“你们就是朝鲜王室君臣吗?”
    李淏也知道,现在是人在低檐下,不得不低头,因此跪走了一步,道:“罪人李淏,参见天朝大将。”
    周少桓点了点头,道:“你就是李淏?还就是知时务。知罪就好,进城再说吧。”
    就在这时,从朝鲜的大臣中跳出来一人,指着周少桓厉声道:“我朝鲜仍是大明太祖策封王位,钦定不征之国,你等无故进犯,又对我王无礼,是何道理。”
第二一一章 跨海入朝 (四)
    周少桓寻声看去,只见说话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文官,一脸愤之色的样子——()周少桓还没有说话,他身边的警卫队长周显己上前一步,指着那文官,道:“你是什么东西,也敢这样和我们司令官讲话。”
    那文官到是毫无惧色,道:“我仍是……”
    话声未落,只听“砰”的一声,那文官的额头上出现了一个酒杯大小的血窟窿,朝廷官员发出一声惊呼,不少人都立意识的后退了两步,李淏也吓得脸色发白。只见周少桓吹了吹还冒着白烟的短铳,然后插回到腰里,道:“周显,以后对这种人,不用废话。”
    周显赶忙立正,道:“是。”
    周少桓又转向朝鲜君臣,道:“不征之国是朱元璋封给你们的,那么有冤枉,那就去找朱元璋申诉去吧!还有没有人想去。”
    地上都躺着一个了,谁还敢再多说。而且眀白人都听懂了周少桓的话中有话,一是中华帝国不是明朝,以前明朝的那一套,中华帝国都不予承认;二是朝鲜是明朝的不征之国,但不是中华帝国的不征之国。因此想通了这两点,就连原党的大臣也不禁有些后怕起来,不少人都想,把中华军招进朝鲜来对附清廷,会不会招虎驱狼呢?但请神店易送神难,既然把中华军这尊大神请来了,想要送走,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而李淏更是想到,中国会不会把自己废了,另立新君呢?当初朝鲜还是叫高丽的时侯,是臣服于元朝,与明朝为敌。后来李成桂举兵造反,才建立了李朝,以明朝为宗主国,才改名朝鲜,现在明朝完了,中国并不承认明朝认定的朝鲜;那么是不是也意味着朝鲜将要步高丽的后尘;也会改朝换外了呢?想到这里,李淏也禁不住发起抖来。
    其实周少桓的性格并不霸道,相反还比较温和,很少发火,只不过是奉了商毅的命令,对朝鲜君臣的态度要强硬一些,首先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正好这个文官撞到枪口上来了,自然就拿他来开刀,见朝鲜君臣一个个都吓得禁若寒蝉的样孑,周少桓也知目地达到了,因此一摆手,道:“进城。”
    于是李淏等君臣一干人形同俘虏一样,被中华军押着,进了汉城——()
    进城之后,周少桓首先下令,将汉城的朝鲜士兵全部解除武装,八个城门各调两个连的士兵守卫,同时又将汉城的所有的王宫全部于封禁,派兵守卫。重点当然是景福宫。不过中华军只是看管各处皇宫,到并没有乘机行抢打劫,**宫女等等。
    而李淏一行人被中华军押着,进了景福宫,来到了大殿,李淏当然不敢高高就坐,而是和群臣站在一起。不过这一次中华军的目地并不是要吞并朝鲜或是推翻李朝,只是逼李朝臣服,刚才己经表现得够强硬了,现在也可以适当的示以怀柔,因此周少桓还是请李淏到正中的大位上去就座,主持升朝。
    李淏听了之后,也不禁颇有一点受宠若惊,战战兢兢的在宝座上坐下,宣布升朝,在中华军士兵的监视下,收受朝鲜众大臣的朝拜。周少桓只是站立在一边,并未阻拦,也让李淏稍稍有些安心。
    等见礼之后,周少桓才站到了大殿的中央,道:“我中华洪宪天子起身于草莽之中,逐驱鞑虏,恢复中华,有大功于国,故天命所归,称帝建国,立号中华、建元洪宪,而与朝鲜并无怨仇,何况朝鲜素事中华为正朔,以为蕃属,克守臣节,但又为何背华降胡,若是因为明朝无能,受制于清朝兵势,也是情有可缘,本不该举兵征伐,但两年之前朝鲜又为何出兵,相够清廷,与我中华为敌,这又是道理,故此我中华皇帝特命我举兵东渡,前来问罪。”
    听了周少桓的这番质问,李淏心里不禁又紧张起来,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因为朝鲜出兵帮助清廷,是铁定的事实,无论怎样狡辩,也说不过去,因此李淏一时也答不上话来。
    不过这时原党的几名主要人员如元斗杓、宋时烈等,己经听出了套路,因为李淏毕竟才三十岁,而且刚刚登基,在这方面还嫩了一点,而元斗杓、宋时烈等人都是几经政治斗争,个个都是臭觉灵敏,先前在城外,周少桓虽然表现强硬,直接打死了朝鲜的官员,但那番和眀朝划清界线的话,表示朝鲜不是中国的不征之国,但换一个角度来说,也就表示朝鲜背明降清,也同样和现在的中华帝国洠в泄叵担饩蜕ㄇ辶怂街涞囊桓龃笞枵稀
    果然到了金殿上,周少桓让李淏归座,仍准百宫参拜,这也表眀至少在暂时,中华方面并没有推翻李淏的统治,另立新君或是直接吞并朝鲜。因此随后周少桓的质问虽然严励,但对朝鲜降清之举,轻描淡写的带了过去,而且重点在朝鲜出兵助清一事上,这也示意,中朝之间,还是有缓和的余地。
    因此元斗杓立刻出列,向周少桓施了一礼,道:“周将军,而出兵助胡,也是迫于满胡的兵势,而我朝鲜国内,又有一些奸邪之辈,颠倒事非、威吓蛊惑君王,故此才不敢不从,非我朝鲜君臣本意,还请将军转告中华皇帝,请中华皇帝明查。”
    而宋时烈马上接道:“周将军,我朝鲜事中华为正朔,视为父母之邦,己有近三百年,三百年忠义,万历年间,助朝抗倭,复国之恩,又岂能一朝废尽,只是满胡倚仗兵势,两度攻我朝鲜,而明朝正值多事之秋,无暇来援,故此不得不屈身事胡,除少数奸邪宵小之外,凡怀忠义之臣,无不盼望中国重兴,也好复归正统。如今中华皇帝登基建国,驱逐鞑虏,收复失地,我朝鲜原再归中华,为藩属之国,永不反叛。”
    周少桓心里也佩服,这邦家伙果然是老油子,不禁完全吃透了自己的意思,而且还连打带消,为自己和李淏开脱不说,而且还把矛头引向了洛党,果然都是玩弄权术的好手。不过无论他们多厶会玩弄权术,但仍然不得不屈从于中华军的兵势,这也就是商毅常说的,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权谋诡计都是浮云。
    因此周少桓也点了点头,道:“我中华皇帝素以仁治国,以宽待人,如果朝鲜能够诚心认错,悔过自新,到也不是不能原谅,不过观其言,还当见其行,那么朝鲜应当怎样表示,己经悔过自新,并改成自己的错误了。”
    元斗杓和宋时烈互相看了一眼,然后立刻一起跪在李淏的面前,元斗杓道:“臣请大王立刻下诏,与清胡断绝,复归中华,永为藩属之国。”
    宋时烈也道:“并且立刻惩戒蛊惑大王,事清降胡,耸恿大王出兵助胡之人,加以严惩,以戒后人。”
    听了这么半天,李淏也明白了,自己的位置还是可以保住的,就看自己的态度是什么样了,因此也立刻道:“马上着承政院拟诏,告令全国各道,从今日起,我朝鲜复归中华正统,凡在朝之满人,一率抓获,交由中华军处置。并立刻拟定人选,携国书贺礼,赴南京朝贺中华天子。”
    说完之后,又看了看周少桓,见周少桓面无表情,李淏心里又有些发毛,不知道周少桓那一点不满意,转头又看看元斗杓,只见元斗杓朝左边努了努嘴,李淏又向左边看去,只见在左班第一位的领议政金自点,己是面色惨白,身体不住发抖。
    李淏顿时明白过来,立刻道:“领议政金自点,素怀奸邪之心,欺骗君王、耸恿朝廷叛明事清,出兵助胡,使我朝鲜背义,罪大恶极,革去领议政之职,立刻拿下入狱,交由刑部审理其罪。金堉、李时白协从金自点,皆为同党,一并拿下入狱,匀由刑部审议治罪。”
    他刚一说完,金自点、金堉、李时白三人已经吓得坐在地上,但却洠в腥松侠醋剿牵蛭实奈辣缇捅恢谢献吡恕6谢氖勘挥兄苌倩傅拿睿膊换嵘侠醋ト耍皇本尤焕淞顺。示家捕计挠行┺无稀
    周少桓心里好笑,但也示意中华军的士兵,先把人抓起来。
    金自点、金堉、李时白都是洛党的主力干将,他们被抓了,元斗杓、宋时烈等人也都十分高兴。接着李淏又下诏,任命元斗杓接任领议政,宋时烈出任左议政,另一位原党大臣宋浚吉出任右议政,崔成皋为左赞成兼刑部判书,付责审理金自点等人。
    朝鲜的辅佐机关叫议政府,相当于明朝的内阁,以领议政为首,而在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共掌朝政,相当于明朝的内阁首辅、次辅,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相当于內阁大臣,议政府下设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等同于明朝的六部。各曹首长称判书,也就是明朝的尚书。而这一下子提拔了四名原党大臣,同时还任命崔成皋兼刑部判书,向中华示好的意图也表露无疑。
    而周少桓这才显出一点满意,退出了大殿,但下令士兵,将景徳宫看管起来。
第二一二章 平定朝鲜(一)
    就在第二天,承政院拟好了两份诏书,一份是诏告朝鲜全国,朝鲜将断绝与湥⒌姆艄叵担姆钚滦说闹谢酃谥鞴男兄谢酃哪旰拧#╛——)而另一份是写给中国的国书,当然尽是歉恭赞美之辞,恭贺商毅称帝建国,并请求中华帝国派遣使臣赴朝,策封朝鲜。
    李淏先把这两份诏请周少桓过目,认为可行之后,才正式下达。而出使中国的使臣,李淏派了自己的弟弟麟坪大君李濬为使,宋时烈为副使。同时携带大量贵重礼物,这是准备进公关危机所用,同行俇还有两位朝鲜公主,当然是准备送给商毅的。
    同时元斗杓又上书李淏,要求追查金自点、金堉、李时白等人的同党,用意当然是趁着现在的大好时机,将洛党的势力一网打尽,不过他们有翻身的机会。李淏当然也都一一照办。于是元斗杓、崔戌皋等人立刻大展拳脚,借机排除异已,任命亲信。在第一天就罢除了十七名官员。因此在一时间,洛党大臣人人自危。
    但洛党毕竟在朝鲜掌朝久矣,根深蒂固,仅在汉城的京官,就有七成以上都是洛党的成员,这还不算地方官员。因此也不可能一下子把洛党全部都从朝鲜的政坛上清除,只能一步一步来。
    成钢见朝鲜的大局初定,也带领着海军部的第一分舰队也返回登州,同时也把朝鲜的使团带走。只留下周少桓和第四师,还有第二分舰队在朝鲜。而周少桓下令,第二分舰队驻泊在江华岛,由海军陆战队驻守江华岛,第四军全部都移驻汉城。
    而汉城本来有两万多的驻军,除了守军之外,还有守卫各宫殿的卫兵,但周少桓只从中选出了一万人,五千驻守城内,维持日常秩序,只有少量留守王宫,另外五千驻守城外,付责汉城的外围。而城防要塞,关隘重地,以及各王宫府邸,都由中华军驻守,同时还要求朝鲜提供各种粮食物资,全国的道路、河流、关塞等地图。
    朝鲜君臣也不知道中华军要在朝鲜住多久,当然谁也不敢问,只是对中华军提出的要求尽力满足。不过时间长了,朝鲜君臣才发现,中华军和清军完全不同,军纪严明,虽然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