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的觉醒 >

第127部分

帝国的觉醒-第127部分

小说: 帝国的觉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哎呀,将军阁下,您可千万不能把我们抛下不管哪!这全城居民的安危,几万人的性命可就全掌握在您的手里了。没有帝国军队的保护,我们又怎能面对莫斯科暴君的残忍报复。”
  “好了,巴托洛夫主教!”易飞停下脚步,没好气地打断了他的絮叨。“帝国允诺给予诺夫哥罗德军事保护,我们时刻都不会忘记。但是——两位尊敬的先生,难道就像这样一帮子破烂民兵你们也不能自己应付吗?现在,是战争时期,我们的军队需要先发制人主动出击,而不是窝在城堡里给你们当保护伞!就在两天前,我们刚刚击溃了三万五千名贵族兵,而他们正沿着伊尔门湖岸向诺夫哥罗德进军!”
  “将军阁下,您这是误会了。”胡登斯基恭敬地拉着将军的衣袖,一脸讪笑着说道:“我们收到一条可靠的情报,戈都诺夫召回并重建了十七年前被雷帝解散的特辖军。这支秘密警察部队曾是屠杀诺夫哥罗德的刽子手,因此请您千万理解诺夫哥罗德人心中地恐惧。”
  “你得明白一点。市长。”易飞斜着眼睛瞥了他一眼,傲慢地回答道:“除了帝国远征军之外,谁也保不了你们的安全。要想活命,诺夫哥罗德就只能和我们站在一边。现在军情紧迫,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帝国需要你们的协助。最迟到明天午时,尼德兰总督府征召的商船队会把两万两千担货物送到诺夫哥罗德海港,这批补给必须马上送到莫吉廖夫的帝国远征军大本营。否则……延误战机的后果,那是谁也承担不起的!”
  “是。是,将军阁下。我们一定全力支持帝国。”胡登斯基陪着笑脸赶忙说道:“城市议会会连夜动员五千名壮丁和一千乘大车。将军,至于我们的安全问题……”
  易飞默然瞪视着他,直到俄国人心虚地低下脑袋。这才冷漠地回答道:“我会留一个军团来保护你们地城市和海港。如果莫斯科胆敢直接攻击诺夫哥罗德,他们很快会明白,这将会是大错特错。”
  “是的,将军。您的话真就像我们的福音书。”
  “所以,你们都给我放轻松一点。”易飞毫不客气地回答道:“帝国不会放过任何敌人,但也从不亏待盟友。如果你们真需要多些安全感,我不反对诺夫哥罗德自行征召民兵。或者干脆向哈布斯堡租借一个佣兵军团,对我来说都无所谓。只要保证通往莫吉廖夫地补给线畅通无阻,帝国军队会料理莫斯科手下的任何军队。明白了吗?”
  “明白。尊敬的将军阁下……”胡登斯基低声下气地回答道:“您还有什么吩咐?”
  易飞的脸凑了过来。口气中带着几分威胁地意味。“从现在开始。诺夫哥罗德的贸易市场不能受到战争的任何干扰。你们必须最大限度地保证货物供应和市场繁荣。对于进港的每艘商船,由城市议会代表帝国远征军加征一课水饷。按甲板宽每尺征收五卢布。这笔税款预计可以达到每年六十万卢布,诺夫哥罗德议会可以得到其中地三成半,用于你们加强城市防务的支出。”
  “将军,汉萨同盟不会同意的。”
  “他们必须同意。”易飞用确凿无疑地口吻说道:“否则吕贝克议会就只能眼看着尼德兰地中国商会长驱直入诺夫哥罗德,把一船船毛皮和蜂蜜运出波罗地海,让汉萨同盟每年损失三百万卢布。”
  胡登斯基一愣,有些尴尬地附和道:“当然,我们知道帝国的权威无从置疑。将军地吩咐,我们一定会照办。”
  波罗的海,芬兰湾,瑞典皇家海军舰队旗舰。
  赫德拉姆…伯格斯统提督漫步走过甲板,手里端着一盏晶莹剔透的玻璃酒杯,清洌的伏特加散溢出浓郁芬馨的醇香。他举杯沾唇,热辣的琼浆涌入喉头,一时间凛冽如刀的北海朔风也不觉寒冷。
  浓雾如绵,粘稠得好像化不开的牛乳,又带着丝丝难以言述的清新。天地之间似笼着一层絮毯,十丈之外不辨人形。瑞典皇家海军二十二艘北海战舰桅顶上挂起雾灯,彼此靠拢排成双列纵队,小心翼翼地在一片混沌中摸索前行。
  “我看到,你并不担心,伯格斯统提督。”
  杯沿略微移开唇边,赫德拉姆露出一丝淡定的微笑,用不着回头,他也知道是谁在说话。“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我的朋友。我们都知道,阿姆斯特丹的船队正向此而来,这一点由不得任何怀疑。”
  “这场大雾已经耽搁了太多的时间,明国船队的实际位置可能差出好几十里!”身披黑色罩袍的男子大步向赫德拉姆走来,一面揭开兜帽,露出乌黑的发髻和略嫌苍白的东方面孔。“要是再过得三个时辰,你的舰队就再也别想追上他们顺风顺水的大福船了。”
  “我说过了,放心。”赫德拉姆微笑着答道,海蓝色的眼眸从黑袍人脸上一扫而过,似乎在嘲笑着他的焦躁不安。“雾锁重洋,阿姆斯特丹船队绝不敢冒着迷航的危险驶入陌生的航道。他们必将由此经过,而在这波罗的海之内,就算闭着眼睛。我也能把你的中国朋友们从大雾中揪出来。”
  “你知道,提督,我不喜欢这种玩笑。”黑袍人冷冷地开口道:“希望这帮海盗像你说地一样可靠,也一样能干。否则……我还真不指望你们能在这样的大雾中消灭明人的运输船队。李华梅的远征军早已是强弩之末,得不到北海来的补给,他们根本坚持不了一旬日的时间。只要你们按照我的计划,来到俄罗斯的八万明国军队一个也别想活着离开。”
  “哦?那敢情好。”赫德拉姆在舷板旁的一张小桌前坐了下来,放下酒杯拿起那本几乎从不离身地线装书,摩挲着它略显磨损的蓝色封皮久久不语。
  “孙子兵法?”黑袍人不由冷笑一声。轻蔑道:“别费劲了,伯格斯统提督,就算你真能阅读中文,离
  书还远着呢。”
  “不错。你说的对。”赫德拉姆淡然颔首,有些爱惜地拿起书卷,慢慢凑到风灯边上。火舌立刻熛上了浸满墨香的纸张,贪婪地吞噬着一行行若有灵性地方块汉字。直到那些先圣思想的结晶化作灰烬纷扬飘散。提督一直定睛注视着这团跳跃的火焰,临到手边才一扬臂将它抛向海面。“这本书对我……没有意义了。”
  “你明白了?”黑袍人哼了一声,“不过,也别失望。提督阁下,有我在呢。”
  “是的,你大概是整个欧洲。或许整个世界最优秀地谋略家了。”赫德拉姆从竹着金线的腰带上拔出一把短筒火铳。用素色亚麻布慢条斯理地擦着。“我就是有一点不明白。朋友,你和中国人哪来这么大的怨恨。”
  “中国有句老话。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黑袍人转身背对着他,嗓音森冷地说道:“我的家族曾经是亚洲首屈一指地商贾巨阀,航海和贸易的无冕之王。然而朝廷的总督嫉妒我祖父地财富和权势,向帝国皇帝诬陷他通商叛国,更用计谋将他残忍地杀害。接下来,明廷地军队对整个商会进行了无情地清洗,数千人被杀,更多的被投进监狱或者流放边疆……”
  “所以……这就是你恨那个国家地原因,汪峰?”
  “这就是……我要打击那个国家的原因。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对你这样一个西洋人说这些……也许,这就是独在异乡的孤寞……”汪峰声音渐低,仿佛自言自语一般地说着。“在日本,我竭尽心力和他们作战……最终什么也不能做到……果然……一个人的力量,还是不足以撼动那个庞大的帝国……”
  赫德拉姆漫不经心地把火药和铅弹填进枪膛,用通条一下下搠着。“以一己之力对抗帝国的霸权,很吸引人的故事。我想——”他突然噤声止语,神色也随之严肃起来。海风已盛,晨雾渐作稀薄,几声急促的军号穿透朦胧传入人们耳中,继而被更多喊杀声盖过。一名军官快步走了过来,“提督阁下!鸦巢值哨报告,赫尔辛基海盗已经和中国舰队交火,估测距离十八到二十个锚链,左舷两个半方位。”
  “海上情况?”
  “雾气正在消散,但能见度还是不到十锚链,风速五节半,方向东北偏北。提督阁下,这样的天候不利于海战。”
  “战场上可由不得你挑三拣四,上尉。”赫德拉姆站起身,端着火铙虚瞄着看了看。“张满帆!装填火炮!所有水兵准备战斗!”
  “这就对了,提督。趁他们忙于应付海盗的时候,按照我们事先的计划,从侧翼迅速突入,首先集中火力击毁他们的护航舰。”汪峰情绪激动地向前跨了几步,手撑舷板竭力向大雾深处张望,眼睛里发散着狂热的光芒。“明人决计想不到,他们最后的希望竟会破灭……如此的轻易……”
  “是的,”赫德拉姆微笑地回答道,一面抬起右手,轻轻吹去火铳铜管里袅袅逸出的硝烟。“绝对……想不到。”
  “你!”汪峰猛然转身,右手狠命抓着胸前的衣襟,鲜血从指缝间汩汩涌出,淌出一片刺眼的殷红。“赫德拉姆!你竟然……”他的面孔被惊愕和愤怒扭曲成一团狰狞,嘶哑的声音中间杂着咳嗽,似乎每喘口气都会牵动那道致命的伤口。
  六名瑞典水兵呈扇形围了上来。手里地长剑和强弩对准受伤的困兽。赫德拉姆平静地注视着汪峰,玉色的俊朗面容上不兴半点波澜。“全队升皇家海军旗!把十二艘海盗快船统统干掉,一个活口也不许留!”
  一声闷响,汪峰再也支持不住失血过多的身体,两腿一软跪倒在血泊当中。即便如此,他仍费尽最后的力量高仰起头颅,喷着怒火的双眼傲然对视着赫德拉姆冰蓝的冷眸。海贼世家最后的子裔**嘴角,似有不甘地吐出一句夹杂着血沫的恶毒诅咒,深邃如夜地黑瞳却闪过一丝悔恨的痛苦。“我早该知道。你们西洋人都是不可置信的夷狄禽兽!”
  “兵者,诡道也。是这么说的吧?”海军提督淡淡地笑着,把第二粒铅弹装入枪膛。“对你而言,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汪峰或者绣本四郎。在日本国就已经死了,他们不属于,也从未曾出现在我们地世界。”
  雾锁江面,涅瓦河口依稀现出憧憧帆影。在河岸边已经不知踱了多少个来回的龙兴汉终于长出一口大气。大步走到篝火堆前,亲手把一支信号火箭射上天空。
  浓雾中传来回应的号角声,很快,几艘平底划艇离开船队向岸边驶来。荡寇将军注意到为首一艘小艇上竖着帝国尼德兰提督府的旗帜。他嘴角一弯。上前作一长揖。“帝国泰西远征军副将、荡寇将军龙兴汉,前来迎接提督大人。”
  “将军大人多礼了。”船头刚一触到河滩,一位身穿蓝绸官袍地青年男子便跳上岸来。客气地向龙兴汉行了一礼。“在下赵士志。帝国驻尼德兰提督。妈祖在上。希望我们来的还不算太晚。”
  “正是时候。”龙兴汉笑道,“我马上命人把补给运往飒玥郡主的本军。”
  赵士志扶了扶鼻梁上的玳瑁框眼镜。带着一副生意人地微笑回答道:“这样便是最好了。将军,我给您带来的钱粮物资包括一百二十万银通宝、两万一千石面粉、一万六千包被服、两百五十桶精炼火药、一千五百箱武器,以及两千袋箭矢和铅弹。请您尽快安排人手清点卸货,并在交接文书上签字。”
  “没问题,我已经在诺夫哥罗德的码头预留了泊位。”龙兴汉点点头道:“说实话,你们送来地物资大大超出了我地预想。”
  赵士志并不在意地笑了笑,“这不算什么,尼德兰早就在为这场战争作着准备了。是了,除了这些物资之外,我还为你们带来了一支援军。”
  “援军?什么援军?”龙兴汉不禁愕然,在帝国地众多海外领地当中,论经济尼德兰无疑是排名前列。然而与之成对比的是,提督府下属只有一支不足千人地警卫部队,规模最大的战船也不比武装商船强出多少。正因为这样,对于来自阿姆斯特丹的援军,泰西远征军倒也从没指望过。
  “当然,我们那帮民兵将军您一定是看不上眼的。”赵士志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侧身让到一旁,朝着陆
  平底船踏足河滩的人群扬扬手道:“容我向您引见,团第三旅旅长,在乙酉战争中获得龙心勋章的朴树将军。”
  龙兴汉皱起眉头,仔细打量着大步走来的朝鲜军官。他身材魁梧有力,锁链背心外面套着铮亮的半身板甲,镶着深红边框的白色战袍中央有一个醒目的熊头标志。“我听说过你的名字,朴树旅长。在登陆九州的会战当中,你的卓著功勋令北京印象深刻。”
  “谏早战役,其时下官担任本旅第九团团长,将军阁下。”朴树上前一步,行了个标准的蓟州军礼。“这场战争为我赢得了晋升和勋章,以及帝国效力的更好机会。”
  “很好。”龙兴汉近乎机械地点了点头,“可我关心的是,旅长,你不是应该在莱州驻防吗?为何,会于这时候出现在泰西战场上?”
  朴树取下缀着红色马尾的头盔,把它夹在左臂下,恭敬地说道:“朝鲜第三旅奉帝国忠武王令,增援泰西远征军飒玥郡主麾下。”
  “我不敢相信,你是说,整个第三旅……”
  “整个第三旅。一万精锐老兵。在乙酉战争中我们拥有三万级斩首和同等数目俘虏的战绩。将军,你可以把这支军队投入战场地任何位置。”朴树骄傲地仰起头,大声回答道:“我们和真正的中华人一样骁勇善战。如刀锋犀利,如盾牌坚韧,我们是王上忠诚的战士,帝国的毒刃。”
  “我相信,你们是最棒的。”龙兴汉终于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欢迎加入泰西远征军,旅长。帝国的荣耀与你们同在。”
  “抱歉打断你们,将军。可这里还有另一位先生等着介绍呢。”赵士志突然插了进来。他手拉着一位白种男子,热情地将他带到两位军官面前。“这位是瑞典国王家海军提督赫德拉姆…伯格斯统勋爵。不久之前,我们的船队在大雾中遭遇海盗袭击,提督和他的舰队提供了慷概而及时地援助。”
  “我谨代表瑞典王室向您致敬。将军阁下。”赫德拉姆友善地笑着,向龙兴汉伸出右手,“俄罗斯是敝国的多年宿敌,我们愿意加入这场战争。与帝国并肩作战,以图推翻那盘踞在莫斯科的野蛮君王,把自由带给众多的斯拉夫人民。”
  龙兴汉只是礼节性地淡然一笑,“你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