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240部分

草清-第240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蒄一边跟于汉翼聊着,一边随手指使着部下,分心二用的本事让于汉翼叹为观止。见她还这般忙碌,显然是支持她观点的证据没被李肆认可,所以想要找出更有说服力的线索。
    “湖南……终究是一省之地,可没办法看到整个布局嘛。”
    于汉翼小心地劝着关蒄,却被纤纤小手当苍蝇似地挥走了。
    “不帮忙就别说风凉话,一边去!”
    赶走了于汉翼,关蒄蹙着弯弯细眉,自顾自地低语道:“不止是情报,那种感觉,就我们女孩子才有。我就觉得,湖南那边,藏着很坏很坏的东西!”
    她抚着自己的小胸脯,很有些气喘,嘴里那“很坏很坏的东西”,显然让她极为忧虑。
第三百二十章 湖南藏着什么怪物
    第三百二十章湖南藏着什么怪物
    湖南长沙府南牌山下,草庐淡烟,春雨绵绵,溪水潺潺,本已如画的景色里,一抹淡黄飘飘而入,竟是一位明丽少女,书迷们还喜欢看:。支着一柄油伞,漆黑长发轻挽,随意斜钗在头顶,手里提着竹篮子,里面却装着一叠书。
    小溪不过三五步宽,但春水泛滥,再不成路。三五十步外有座小木桥,少女瞅瞅距离,削肩耸耸,竟然不愿绕路。脂玉般优雅脖颈一侧,将伞夹住,拎着裙角,露出青蓝花鞋和脚踝上一丝白皙肌肤,径直踏石而过。
    却不料细雨润了石面,少女哎呀一声,伞飞篮跌,整个人扑在了小溪里,溅起老大一团水花。
    “我的小姐啊,多走一截路就那么困难吗?”
    “晨时就喝了一碗粥,够走多少路早心里有数,别顾着我了,赶紧去帮我摊书!那可是我刚淘来的管子编……阿嚏——!”
    草庐里,浑身裹在绒毯里的少女披头散发,鼻头发红,该是他侍女的十五六岁小姑娘正使劲揉着她的身子,免得她着凉。
    听到自家小姐就念着书,侍女生气了:“小姐!人总比书金贵吧,这时日凉出风寒可了不得!知不知道春日祛病如抽丝!?”
    那小姐嗤笑道:“从哪里学来的俗语?你啊,怕是被哪个书生给哄了,抽丝?那是愁丝吧?春愁如丝雨绵绵,谁在勾我这傻丫头发春呢?谁啊谁啊?”
    侍女架不住这羞辱,恼怒跺脚道:“小姐,其他书友正常看:!我六车又不是那波斯猫儿!你就仗着读书多欺负我!”
    那小姐眼神悠悠,低低吟道:“春雨细如丝,如丝霡霂时。如何一霶霈,万物尽熙熙……”
    接着她语气一转,带足了哀怜之意:“却不曾想,唉,霏霏春雨细如丝,正是春寒欺客时……”
    六斗撅嘴道:“小姐你啊,又在恨自己不是男儿身了吧?心向宦途元淡薄,梦寻乡国苦参差,我可还背得呢。”
    小姐被揭了心思,伸臂就要敲那六斗的头,皓腕藕臂露出来,周遭光线似乎都黯淡下来。
    “小姐,老爷唤你!”
    正嬉闹时,门外有婆子嗓音响起,吓得这小姐赶紧缩回毯子里。
    许久后,顺着草庐外小溪上那座木桥,妆扮停当的主仆二人踏上石路,转到山腰之下,却是一座青砖绿瓦的庄院。
    “雨悠啊,赶紧收拾东西,咱们段家可再待不得这湖南了。”
    几乎四面墙都是书架的屋子里,一个儒衫中年人愁眉苦脸地念叨着。
    “哦,知道了。”
    换作雨悠的少女脸上波澜不惊。
    “嗯?你就不问问……算了,你这懒丫头,当你是件家什,直接扔车上就好。”
    中年人无奈地翻着白眼。
    “有什么好问的,准是叔爷惹的祸。话说他在广东搅出这么大动静,官府现在才找咱们麻烦,可真是稀奇,其他书友正常看:。”
    这雨悠正是段宏时的侄孙女段雨悠,而这中年人则是段雨悠的父亲段允常。听得女儿这一番抱怨,段允常挠头,感觉自己的觉悟比女儿差得太多。
    “湖南呆不得,那是要去广东了?”
    “还能去哪?你叔爷从年底就开始催,现在已经跟着每期的越秀时报一块来了。”
    “爹爹你英明,正该去广东,好吃的都在广东,我可吃腻了这火辣的湘味。”
    “你这丫头……”
    被女儿这像是踏青出游外带找食的语气给噎住,段允常发现自己又犯了错,就不该跟这女儿多话。
    “可叔爷打的那什么鬼主意,爹你得跟他说清楚,我才不想掺和那疯老头的事。”
    “先不管你叔爷有什么打算,你就不为自己打算?今年你该满二十,二十了!”
    父亲依旧被女儿牵着舌头,根本停不下来。
    “我?我段雨悠已经嫁给书,嫁给书里的天地了!”
    “书,你能跟书生下儿女!?”
    “爹啊,书中自有胭脂香,书中自有潘安郎,我又不是儿子,那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责不到我,要怪就怪爹你自己吧。”
    “嘿嘿……你这丫头……”
    等女儿出了屋,被气得打哆嗦的父亲才醒悟过来,自己这是怎么了,下定了决心不跟这毒舌女儿凑话的,真是自找烦恼。
    “快快收拾,书迷们还喜欢看:!知县给咱们早早通报,已经尽了心,坛坛罐罐就不要了,书可不能少掉一本!”
    抛开对女儿的无奈,段允常招呼起下人。
    英华永历元年,康熙五十五年四月间,段允常举家迁往广东,在这一路上,还有络绎不绝的商贾,也抬着大大小小家什,浩浩荡荡朝南而行。
    跟着这些商人流动的是大宗财货,变成一条条数据,留在了韶州太平关的稽查账册上,最终汇聚到了身在广州的关蒄手里。
    “可不止是这样,这半月来,过太平关到湖南的生铁量就翻了四倍!关上查到的禁运物,像是钢簧片、钢螺丝、比以前多了十倍!甚至还有人直接贩运火枪!”
    关蒄瞪眼蹙眉,在李肆面前强调着事态的严重性。
    “湖南被年羹尧搞了一圈,下面的官们见到年羹尧直升四川总督,都以为是那一套得了康熙老儿的圣心,所以有样学样,要跟咱们为难嘛。有这些异动是正常的,江西福建广西那边也有这些情形啊,只是量没这么明显而已。”
    李肆摇头,关蒄就靠着这些证据,想要说服他改了英华军西进的战略,实在是太过无力。如果不是关蒄在拿数据说话,他真要抽关蒄的小屁股,责她“后宫干政”了。
    “可听罗小子说,鞑子的大将军行辕定在了西安府,有些不正常,湖南湖北的绿营都聚了起来,这还不是征兆?”
    关蒄还不死心,李肆脸色沉了下来,这小媳妇管得太多了。
    他很严肃地问:“说吧,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关蒄低头看住了自己的脚尖,跟她的四哥哥相处这么多年了,果然是什么小心思都瞒不过他……
    “我……我就觉得,一想到湖南就心慌,其他书友正常看:。”
    “你啊,这是先有结论,再找证据,那什么证据没有啊?”
    李肆摇头,这思维可是要不得滴!
    “不要被自己脑子里的定论框住!作这种决断,最怕的就是先认定一件事,再去证明它,就算证据再少,只要看到一丁点事,就觉得自己是对的,错误啊,就是这么犯的!”
    李肆开始训斥,说着说着,也反省起来,自己该不会也是这样吧。
    “不会不会,证据这么明显了,大将军行辕定在西安,没往兰州甚至西宁靠,那是要统合陕甘各部军力。湖南湖北汇聚绿营,也不过是防备我进湖南的守策。再说这些绿营能济什么事?除非是陕甘绿营来,那恐怕还有些战力。”
    的确是有一些异像,李肆仔细思量,胤祯虽然被封大将军,但爵位却只被升到贝勒,还不是后世所谓“大将军王”。而且现在才刚刚受封,要出征怎么还得两三个月。如此形势下,康熙表面上选西北,实际是对付自己,这可能性太悬乎,这事太演义了。
    “别再掺和这事!瞧你那个神通局,把天王府搅成游乐园了,有这精神就去查查南洋方面的进出贸易,再调皮,当心我像罚三娘那样罚你哦。”
    李肆恐吓威胁一通,吓得关蒄直吐小舌头,听到自己的“神通局”还可以保留,赶紧向李肆承认,自己的确是在疑神疑鬼。
    “可为什么会这样呢?湖南那,到底藏着什么可怕的怪物?”
    这个疑问被关蒄勉强压进了心底。
    四月中,湖南长沙府,巡抚衙门后堂,一干地方大员恭恭敬敬向一个风尘仆仆的年轻人行礼,在这年轻人背后,是几个同样倦色的随从,其中一人身材高大,正是湖南官员熟悉的李卫。之前此人曾挂兵备道衔,辅佐年羹尧行事。年羹尧转升四川巡抚后,他也去职回了北京,没想才三四月不到,竟然又回来了。
    “皇上安,大将军正待整军出京,哪位是衡永郴桂分巡兵备道?”
    那年轻人竟然是受了皇命,代表胤祯而来的钦差。
    听得他问,一个中年四品文官站了出来:“卑职胡期恒,领衡永郴桂道。”
    年轻人点头,语气和善:“我噶尔弼是帮大将军打前站的,虽然大军不由湖南过,但粮秣捐输还得靠诸位帮手,还望诸位多多帮忙。”
    他朝众人拱手,这帮湖南大员赶紧还礼,原为年羹尧幕僚的胡期恒跟李卫对视一眼,又马上偏开了视线。两人一个为胤禛办事,一个为年羹尧办事,对上十四阿哥胤祯的亲信,自然得视为一体。
    但李卫是由胤禛亲遣,胡期恒也由年羹尧授了方略,现在胤禛和胤祯同心协力,他们二人也得跟噶尔弼一体尽心。
    噶尔弼奉令来湖广筹办军需,其他官员都只当是打一趟秋风,跟湖南大员们客套一番后,后堂就留下了胡期恒。
    噶尔弼问:“湖南前事,不知办得如何?”
    胡期恒道:“卑职一直沿年制台之策,厉行稽查与粤贼关联之商贾。大将军令到后,卑职也说动宪台将稽查范围推之全省,同时也不限于商贾,湖南一地,跟粤贼相勾连的商贾劣士该是再难立足,即便没被投监,也已经逃到广东。”
    噶尔弼满意地点头:“最重要是商人!断了他们的生意,绝了他们的消息,咱们才好行事。”
    李卫神采焕发地道:“此番我等携手,定要一刀封了那李肆的咽喉!”
第三百二十一章 四人三刀,湖南的阴谋诡计
    第三百二十一章四人三刀,湖南的阴谋诡计
    噶尔弼、胡期恒、李卫几人并没有直入正题,反而拉起家常来,扯了好一阵,戈什哈将一个中年军将引入了后堂。
    “这位就是岳……”
    见这位军将身材魁梧,气质沉凝,噶尔弼暗道此人真有大将之风。
    胡期恒引见道:“岳超龙,昔日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弟,刚转调四川督标中军副将岳钟琪的叔叔。”
    此人是急急赶来,一身尘土,靴上还套着马刺,随着叩拜的动作喀喇作响:“标下镇竿前营都司岳超龙向诸位上官见礼!但有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噶尔弼笑着抬手虚扶:“年羹尧对你们岳家可真是青睐有加,调走一个侄子,又调来一个叔叔。”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胡期恒跟李卫对视一眼,心说年羹尧确实做得太显眼了,人都离了湖南,留下胡期恒一个文官不说,还从四川把这岳超龙调来插一脚,竟是将湖南当作自家地盘,书迷们还喜欢看:。
    不过年羹尧是四阿哥胤禛嫡系,在处置李肆这事上,胤禛又要跟领了大将军印的胤祯同心协力,自然要透过年羹尧全力支持胤祯,噶尔弼这话,不仅无讥讽之意,反倒有感激之心,就是靠着年羹尧在湖南的一番布置,他才觉得此次行事格外顺当。
    岳超龙早习惯了别人见到他就提哥哥和侄子的境遇,他刚从四川调到湖南,屁股还没坐热,就被召来长沙,正一肚子疑惑。
    大将军遣噶尔弼来湖南,听说只是筹办粮秣,其实也就是打秋风。湖南离西北八杆子打不着,就算要用兵***,湖南也隔着一个四川,筹措一些粮米支持足矣,没必要派来亲信主事。
    原本岳超龙还当是十四皇子手太长,可这噶尔弼把自己急召而来,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了。
    “岳都司,从今天起,你就是大将军帐下之将了。我噶尔弼要带着你,还有在座诸位,为大将军平定两面之敌,扫出一条宽敞通途!”
    噶尔弼的话听在岳超龙耳里,还是云雾缭绕,李卫朝他深不可测地一笑。
    “在大将军未抵行辕前,咱们遮于影下,便利行事。”
    话音落下,以噶尔弼为核心,李卫、胡期恒、岳超龙分掌军政的湖南“四人帮”便正式成立。噶尔弼受康熙信任,遣其辅佐胤祯,李卫是胤禛心腹,胡期恒和岳超龙则是年羹尧得力干将,这个四人帮,背后是康熙、胤禛、胤祯以及李光地等人同时着落在南面之乱上的心力。
    湖广总督满丕治政重点在湖北,湖南去年才改制,年羹尧兜了一圈,雷厉风行地定下一套规制,新来的巡抚叶九思浮在上面,难以插手。湖南四人帮把控军政骨底毫无阻碍,一股浓烈的阴谋气息从巡抚衙门后堂升起,渐渐散向整个湖南,书迷们还喜欢看:。
    噶尔弼道:“大将军定下的湖南之策,最上面是皇上的决心,之下是大学士李光地的谋划,大将军亲为后手,咱们就是前锋。今日西北乱起,那李肆也觉有机可乘,正朝广西进兵,愚蠢!咱们就从湖南,给他腰眼上狠狠来一刀!”
    李卫道:“小弟来往南北,也掌了一股他人难察之力,自湖南直***前腰的时候,小弟还要顺手给他后腰来上一刀。”
    胡期恒道:“皇上严令督抚不得直掌州县民勇,可下官只是道员,年大人此前嘱咐下官协调州县民勇,只要能得大将军以钱粮周护,十万不敢言,三万民勇,当月可聚。”
    岳超龙道:“既是民勇,可再不受朝廷经制所限,全用上自来火铳!”
    胡期恒点头:“州县铁匠都在自造快铳,供民勇所用,下官得年大人交代,不仅没有问责,反在暗中促成其事。”
    噶尔弼哈哈笑了:“咱们这是四人三刀,李肆完蛋了!”
    李卫心细,提醒着众人:“这三刀都得藏于暗处,否则难以显效。胡道台治下州县,凡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