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268部分

草清-第268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钓鱼的事。
    英华军诸将各有心思,但情绪却都是共同的,纷纷向李肆进言,却不想先后收到了坐镇广州的范晋的训斥。
    “天王把你们的进言书都转交给了我,由我来处理,我的处理就是,全体记过一次!你们都忘了天王再三强调的军令?你们的战场在外面!国内之事,你们没资格掺和!”
    范晋一边这么骂着,一边下令内卫警戒,他也是咬牙切齿,摩拳擦掌。
    此时的广州已是热闹非凡,《华声》和《岭南报》已被禁停,却挡不住其他新报如雨后春笋一般喷发而出,广州会活字版的拣字工工钱骤涨数倍,那些印伪劣佛经、道藏、诗书和小说的小作坊也纷纷转行印起报纸来。
    工商一口气弄出来十几份新报,声势浩大地讨伐前后三篇骂李肆和英华的文章,顺带问候读书人的祖宗,有了满满情绪,有了鼓鼓钱袋,外加初次试水的经验,文章犀利多了,手法也丰富起来,附从于工商的读书人也渐渐多了,其他书友正常看:。
    相比之下,读书人那边有了分化,以郑之本为首的一些士子聚到一起自办了《士林》,推销他们的温和主张,也就是要以合作的态度来重建道统,谩骂和侮辱绝不是斗争手段。
    可他们的声音太柔太小,更多士子们都是心潮澎湃,只觉天下人心都在自己这边,离压服李肆向道统低头只差一步之遥,众人合力推墙倒,这个时候只能向前,不能后退!
    此时问题就出来了,就算共识是骂人,怎么骂,这些书生们却是各持己见,于是他们的报纸出得更多,三五个人就撮弄起一个“报局”,起个文雅名字,撰文开骂。
    这些读书人的文章格外有“战斗性”,既然三篇文章都爽快地开骂,他们也都不客气了,什么话刺人就来什么,反正那三篇文章的作者不都没被整治么?
    可他们见识短,眼界低,该骂的都被《华声》和《岭南报》给骂透了,他们也骂不出什么新花样,就只是“败坏纲纪”、“颠倒伦常”之类的陈腐东西来回倒腾。
    不仅如此,这些读书人也争不来多少“赞助”,办报的花销可不是小数目,现在都还是赔钱买卖,人工、场地、制版、油墨外加纸张,一期一万份怎么也得二三百两银子,可要照这成本价去卖报,那是绝无人光顾。
    钱不够,就少印,更寒酸的就自己抄写!没人买,就免费送!送都没人要,那就往墙上贴!
    报纸之外,山寨之物纷纷出现。
    “抓着一个当街抽十板子,罚他清理一整条街!”
    广州县典史陈举气得额头冒青筋,那些读书人到处贴墙贴,整条惠爱大街都被糊成了书报墙,书迷们还喜欢看:!
    那些墙贴写的什么他管不着,但乱贴这东西就归他管。广州巡警紧急调动起来,连蔡勇都领着特警队出动,满大街追着那些乱贴纸条的读书人。
    “我们有功名!你无权打我们!”
    被抓着的秀才或者举人赶紧举起护身符,迎来的却是陈举鄙夷的神色。
    “咱们英华啥时候能用功名抵罪了!?”
    喔唷……读书人这才醒悟,还真没见着这一条,可这是历朝历代都奉为金科玉律的规矩吧,这英华居然要不认了!?那还读这个书,考这个功名做什么!?
    这英华,更该骂!不止该骂……
    当场就有被热血冲爆了脑花的人叫道:“这国非我士人之国!乃是夷狄之国!禽兽之国!”
    好了,后世所谓的“广州糊墙案”,就由这一嗓子演变到新一阶段。
    “抓……抓起来!光天化日,鼓噪造反,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陈举气得直打哆嗦,大手一挥,棍棒拳脚如雨点一般,瞬间淹没了这一街士子。
    “抓了三百多,伤了四十多,还死了三个,好啊,估计要被尊称为三君子了。”
    肆草堂,段雨悠神色凄楚,虽说这般局势早已列在了“催雨行动”的进度表上,但真有活蹦乱跳的读书人被这张表中的轴线无情碾毙,她内心依旧难以平静。
    “我是不是在助纣为虐?”
    她有些惊惶地自问道,其他书友正常看:。
    “不尊号令乱挤被踩死一个,挥棍子砸伤巡警被反殴而死一个,还有个像是本就有心病,被那喧闹给吓死了,这叫什么君子?”
    小侍女六车鄙夷地说道,她手头上正翻弄着从陈举到广州知县,再到广州知府和刑科主事一路交上来的报告。
    “李闯再世,人间天国……瞧瞧这写的是什么?要在北面那朝廷,不得活剥了他们的皮!”
    见着文书中当做证据的一张单子,六车也是气怒攻心。
    “哈哈……就知那小贼走邪魔之道,根本揽不住人心,此番可是他的报应来了!”
    数千里之外,塞外草原,草肥马壮,策马缓行的康熙状极快意。
    “朕在这,千里外,袖手闲游,坐看南国风云起……”
    他低低唱着,然后勒住了马头,朝旁边侍卫点了点头。
    轰隆隆闷响如潮涌而至,一片杂色如云一般由远及近,汹涌扑来。
    片刻后斑驳杂潮将至马前,仔细看去,竟是各色兽类,鹿、狐、兔都有,成千上万。前方十数丈外的一班侍卫列成一线,敲着锣鼓,将这股兽潮从康熙的马头前硬生生赶折了方向。
    “皇上……”
    一个侍卫在马侧跪下,两手高高举起一柄粗短兵器,乌沉沉的枪管,厚实延展的枪托,竟跟英华军所用的神臂铳一般无二。
    康熙伸手接过,侧头眯眼,手指扣动,轰的一声,枪焰喷散,硝烟升腾,远处兽群中溅起大片猩红,不知多少兔子惨嘶着,在地上翻滚出大片尘烟。
第三百六十章 康熙撒手腕 李肆折了腰
    第三百六十章康熙撒手腕李肆折了腰
    “鹿四十六只,狐十八只,兔三百……”
    “好了,细细作册,记入内档,其他书友正常看:。”
    明黄大帐中,坐听四面轰鸣声不断,康熙挥退了前来禀报战果的太监,肃容环视一帐内的王公大臣。
    “南面之事,朕沉心屏息以对,尔等却暗中鼓噪,道朕怕了那南蛮,如今所见,可是定了尔等的心?”
    枪炮声如此密集,这些王公大臣都有些坐立不安,听得康熙这话,都如鸡啄米一般点起头来。康熙此次出巡塞外,名为秋狩,实为操演,操演的还不是满洲骑射,而是火器实战。看来宜章之战,朝廷是真被打痛了,康熙也不得不开始调理军制。
    李肆连通洋夷,军强,还挟工商在手,国富,这已不是一般敌人,威胁甚至在三藩和噶尔丹之上,现在朝廷和康熙都以“南蛮”称呼英华,忌惮由此可见一斑。
    “逐鹿天下,莫过于两途,一在人心,二在器利。南蛮作乱,蛊惑之人心不越两广之地,现在更是变乱大起,不足为惧,而器利么……”
    康熙挥手,太监们将他书案上的永历式火枪交给众人传看,两军交战,拿到英华军普通步兵的装备不算什么难事,这是胤祯从宜章战场上带回来的。
    “大将军呈上了宜章之战纪略,其中说到两处要点,火炮之外,南蛮倚重的就是这自来火枪。远近相合,射远倍于鸟枪,其速更快三成,但是……”
    康熙摇头:“但是这自来火枪,朕禁中不下数十款,每款都比这火枪精致,威力也未必差它。昔日也有人提及,要在军中汰撤鸟枪,兴这自来火枪……”
    这人是谁,大家心知肚明,当然就是又在坐冷板凳的胤禛,这四皇子天生命背,南蛮之乱就是他搅起的,宜章之败,他也难脱暗中扯后腿的嫌疑,所以即便他的话说到了点子上,也不再为康熙所信任,书迷们还喜欢看:。
    “当时朕思这自来火枪费工价高,须得再下气力改良,却不料南蛮勾通洋夷,已有所成,这是朕的疏失。”
    康熙自责了,这可是绝少有的事,在座诸人赶紧出声,不是斥责办事之人懈怠,就是骂那南蛮狡诈,而皇上自是英明睿识,早已洞察的。
    康熙轻飘飘一句话将之前忽视器利的错误揭过,然后道:“这自来火枪也非神器,一人在手,怎么也难敌十杆鸟枪,十人在手,方可与百杆鸟枪相抗,千人相聚,就能胜万人,因此广为营造,方是胜敌之策。南蛮强军不过两三万,只要朝廷大军与敌同器,即便算上火炮之差,十万持自来火枪之军,怎么也能胜过南蛮!”
    众人心弦震动,还真是要大改军制了。
    康熙却转了话题,说到胤祯总结的第二桩经验,他举起一根带着扣环,长约两尺多的尖长铁棍道:“南蛮之军的自来火枪还都带有此等短刃,上得火枪,就变枪为矛。我朝廷大军历来分长短远近之兵,可南蛮却是远近一体,我大军虽有十万,能同时与其交手的至多不过三成,如此焉能胜?”
    当啷一声,他将这枪刺丢在地上,沉声道:“朕决意,重建火器营编练衙门!今日招尔等共议,就是要厘定万全细制!”【1】
    康熙环视诸人,将这一策加了限定:“编练衙门所涉之军,含京城、西安、荆州、福州、杭州五地旗营,外加陕甘绿营,各省督抚不得擅自改动军制!违者重处!”
    众人点头,这是必须的,旗营加陕甘绿营二三十万,得了利器,就算只出动一半,也足以解决掉南蛮。若是让绿营也得了这等利器和战法,怕是驱走前狼,后面又跳出猛虎。
    兵部尚书赵弘灿还有些忧心,他总觉得时间没在自己这边,“皇上,旗营改器练新战法,非三五月能成,眼下南蛮人心浮动,正该挥军直进。朝廷虽还在青海用兵,若是振起十分气力,也还是能有同时用兵南方的余裕……”
    康熙语调冷厉:“此乃生死之决!未有十分把握,绝不可再轻举妄动!”
    他又舒展眼眉:“但朝廷也并非坐视,朕……自有手腕。”
    康熙撒出手腕,英华已有所知,肆草堂里,段雨悠的目光落在“催雨行动”总表某条线上,找到了这一旬的节点,上面写着“于汉翼”、“尚俊”、“罗堂远”三个名字。用红笔将三个名字圈住,再作了模糊备注“文报分交各处”。
    这条线名为“北风”,自然就是“催雨行动”激起治下动荡后,北面清廷会有什么反应。所涉及的经办人就是三个情报头目。他们的报告段雨悠无权查看,三个头目也只是派人到肆草堂来报备一声,具体的报告都直接呈送给了李肆,让段雨悠既是释然,又是凛然,这李肆做事的章法,还真是井井有条,泾渭分明。
    佛山,李肆仔细看了情报部门的报告,摇头暗笑,果然如此,说到整治人心的手腕,康熙也算是个宗师级别的人物,若是平等对敌,李肆未必能赢他。可问题是,康熙所为种种,在李肆前世,已被嚼烂剖透,他能出什么招,李肆闭眼就能一一道来。
    分化瓦解,区别对待,这是第一招。清廷的细作暗探潜入境内,在乡野四处张贴告示,宣称过往“投敌”的文武官员,只要反正,概不追责,而愿意投效清廷的英华文官也不问逆反之罪,二者一同原职加两级!知县拔道,知府进抚!武官待遇更是优厚,目长就能得千总,康熙更为军统制开出了一省提督的高位。
    第二招则是引人相疑,汤右曾、史贻直、萧胜、李朱绶、谢定北等人更是指名道姓地招揽,甚至段宏时早前递呈的“投告书”也被当做是他忠心清廷的证据,抖落出来要他早归“王化”,朝廷愿以学士之位相待。
    第三招是虚言形势,空造压迫感。说李肆这颠倒伦常之国,迟早要沦为不知廉耻的禽兽之国。现在士子们挺身而出,却遭了血腥镇压,不就是最好的证明么?眼见英华乱起,不日就将崩溃,到时朝廷大军压下,不但富贵不存,身家性命更是堪忧。最后历数本朝以来各项反乱,结果如何云云,敦促一般人等,尽早北归,不要与无君无父之流继续同流合污。
    单单告示就是这三招,昔日康熙对阵吴三桂的老套路,当时显了不少效果,吴三桂旗下诸多军将都在这三招下投了清廷,瓦解了吴三桂在湖南与清廷相持之势。
    配合这人心攻势,清军在广西、湖南和福建三面也都有所松动,杨琳退出了桂林,施世骠退出了漳州,湖南方面,延信自是不能再退,却也收缩了兵力,绝不越过长沙府城外一步。
    根据清廷和康熙的经验,内部不稳,地盘扩展后,军中将领都将会有自己的一番小算盘。比如掌湖南一路的孟奎,掌福建一路的萧胜,他们当前压力减小,地盘扩大,足以自成一路。在这人心攻势下,肯定会开始为自己谋划前途。即便不能引得他们投效,也能让李肆跟部下相疑,到最后他们不得不反。当年吴三桂旗下诸多将领,都是这般再投清廷的。
    “二次元世界的人物,看三次元世界,总是看不懂的。”
    李肆如此嘲笑道,康熙和清廷的目光还是落在古时,先不说孟奎和萧胜等人有没有反他的心思,就说英华军跟一国工商的交织程度,怕是他们难以想象的。英华军的薪饷、训练、军备、后勤乃至思想教育都自成体系,看似一军,其实背后缠着多张大网。掌军之人,只管作战指挥。军将要反,能不能带走身边的亲兵都难说。
    萧胜倒是个特例,他还掌管海军署,可即便不论人心,就说这利,他给了萧胜一个大海军之梦,这利,康熙能给得起?
    康熙这一番手腕,倒是损不到英华实处,可人心因此而更加浮动,局势更加迷乱,这害处却不能不面对。
    李肆书案上堆着厚厚一大叠各地呈来的书信,全是剖心析胆,强调自己绝不受清廷蛊惑的誓言效忠书,有以李朱绶为首的天王府官员,有以惠州知府巴旭起为首的地方文官,也有安金枝为首的英华工商,就知道这人心搅动有多厉害了。
    田大由、关凤生、邬亚罗、林大树,何贵等老搭档更是凑在眼前,满脸痛切地异口同声道:“杀!”
    这些人在佛山相会,一方面呈报技术研发进展,一方面也是李肆念及很久没跟老搭档们齐聚,专门召集而来的。
    可对他们来说,现在更重要的是稳定人心,那些公然叫嚣要作反的士子十恶不赦,必须狠狠杀一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