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287部分

草清-第287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眉头一跳,两手下意识地捏住了座塌的栏头。
    胤禛继续道:“趁他病,要他命!朝廷就该趁着此时,大力振作,编练新军,广备火器……”
    吧啦吧啦一大通,胤禛又推销起自己那一套,烦得康熙拧眉抚额。他本想在胤禛这里听到支持他招抚李肆的建言,听到的却是胤禛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让他忽然醒悟到一件事。
    异日他要招抚李肆,能不能镇得住臣子的异议?
    这几十年来,他已习惯了臣子们唯唯诺诺,不敢有什么异议,眼见仁治盛世登顶,去年万寿节时,还交代内廷画师专门画了幅《万寿盛世图》,他已经稳居圣明天子之位,书迷们还喜欢看:。可李肆这般崛起,他的威望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其他事情还好说,在处置李肆这桩要害之政上,他真的还是一言九鼎吗?
    胤禛那铿锵有力的“***”一词,让他确信,到时招抚李肆,至少这个儿子是不服的。这个儿子不服,跟李肆在前线打得焦头烂额的那个儿子,想必也是不服的。儿子都不服,后面必定会跟着一大帮臣子不服,自己想要的善终,还真能实现么?
    他们为什么不服?
    康熙心虚了,愤怒了,自己为国事操心几十年,想要一个善终,你们却要拦着不给!你们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你们各自的私利么!?
    人心,自己对臣子,对这一国的人心,居然再难掌控,自己这圣明仁君,满腔仁义,换来的就是人心涣散,各为己谋!
    “说得好听!焉知你等心中谋的是什么!”
    康熙下意识地怒斥出声,吓得胤禛赶紧住口,跟胤祥一起将脑袋杵在地上,心叫难道是哪里露馅了?
    “李卫北归,来历未明,你就这么信他?将他押入天牢,严加审讯!”
    刹那间转过无数念头,康熙定下心计,谁也不能阻挡他为自己谋福的脚步,即便是自己的儿子!
    胤禛魂飞魄散,心绪缥缈间,还听得康熙在冷声说着。
    “至于你……朕早说过,你跟那李肆纠缠太紧,再跟他有关联,朕也保不住你!即日起,你就呆在家中静省,不得出外!不得与他人说话!十三,你也一样!”
    这就是要圈禁他俩,胤禛胤祥一颗心碎成几瓣,抬头还想分辩,康熙却是一挥袍袖:“乏了,告退吧。”
    两人凄苦地对视一眼,佝偻着背退下,瞧着两人的背影,康熙低低叹了口气。
    到时他要招抚李肆,这两个好儿子要跳出来反对,他该怎么办?还不如先圈起来,别让他们来掺和此事,他也是好意。
    话又说回来,虽然他已属意十四,但这老四和十三,倒确是做事的料,日后如果能辅佐十四,未尝不是明君贤臣之配,倒也不能让这两兄弟太凉了心。
    他开口道:“召步军统领隆科多进见!”
    胤禛胤祥在半路告别,康熙开了金口,他们就再不能凑在一处密议。
    “四哥,皇阿玛终究没有真疑你,事情总还没坏到极处。”
    胤祥安慰着胤禛。
    “就是那李卫……得嘱他咬紧牙关,挺过这一难。”
    对李卫还不放心,胤祥多说了一句,胤禛眼含泪花,微微点头。这时候可不能再动李卫,就只能让他自己去熬了。
    回到雍王府,胤禛很烦,怎么让李卫熬过这一关?你总得给人家一个念想吧。
    “王爷许李卫一个督抚之位,李卫就能扛过去!”
    李卫很光棍,直愣愣地说着,胤禛抽了口凉气,这话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要胤禛接下李肆这条线。
    “不管王爷接不接,李肆终究也要划江而治。到时这大清若是交给他人,且不说再复河山,能不能保住北方,不被李肆彻底倾覆,这都是问题。王爷,您真忍心见到那番光景?”
    李卫为了自己的小命,也为了自己的前程,彻底豁了出去。
    “只要王爷一颗本心是为大清,不管做什么事,都该毫无顾忌,其他书友正常看:!”
    李卫掷地有声,胤禛身躯一震,眼中精芒直射。
    “没错,只要我胤禛问心无愧,即便是跟那李肆推杯换盏,抵足而眠,都不足为忌!”
    胤禛重重点头。
    “好!只要你李卫也跟我胤禛一颗赤心,到时别说督抚,馆阁之位,我都给你留着!”
    这一夜,胤禛和李卫都睡得很甜。
    第二天,大批九门提督衙门的兵丁涌了过来,将雍王府团团围住,提走了李卫,还阻绝了雍王府前后大门。
    “你们是来帮王爷看家护院的,谁敢无礼,我隆科多就把谁的脑袋送给王爷消气!”
    一个微胖中年人在王府大门前呵斥着部下,胤禛一看,是步军统领隆科多。
    “眼珠子放亮点,皇上只说外人不得惊扰王府,可没说不准王府的人出入!啊,王爷!小的向王爷请安!”
    隆科多还在呼喝不断,见胤禛也在,赶紧打千跪拜。
    “是舅舅啊,怎的这般多礼,圈我不过几个兵的事,何苦要舅舅来跑这一趟。”
    胤禛心绪已经完全平定,笑着将隆科多扯起来,说话也份外热络。
    “王爷哪里是受圈呢,分明是万岁爷照顾王爷,小的就是怕手下人领会错了,专门来训教一番,免得恼了王爷。”
    隆科多呵呵笑着回应,心中闪过昨晚康熙召他时的情景。
    “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朕是要护住他们,特别是四阿哥,日后还当大用,其他书友正常看:。小心着行事,不要让他们太觉委屈。”
    康熙细细叮嘱着,隆科多心中一跳,还当大用?
    胤祯拜了大将军,朝中人色都知康熙对储位有了思量,而胤禛那个闲散王爷又一堆祸事上身,没谁觉得胤禛还会有希望。但圣心难测,储位之事谁也难料,从太子两废,到“八贤王”倒台,再光怪陆离的事,臣子们都有心理准备。
    想及前线战事,隆科多这心多跳的一下,就在万一战事不利,胤祯没了望,四阿哥是不是也在皇上的考虑之列?
    多算总比不算好,因此隆科多亲自领队来了雍王府。
    “多日没见舅舅了,进府一叙可好?”
    “不敢不敢……王爷盛情,小的不敢推却。”
    胤禛亲热地扯住隆科多的衣袖,隆科多略一踌躇,决然点头。
    夜色又起,雍王府后花园静寂无声,许久之后,胤禛点了点头,下方戴锦等府中家人出了口长气。
    “遣人去年家,就说我很念年妃,让她赶紧回府。”
    “戴锦去活动大学士李光地的门房,寻得访见之机。”
    “沈竹,告诉你哥哥沈敬,说他跟八阿哥联络之事,我不着恼,嘱他静心为朝廷办事。”
    “把我的佛堂再布置起来,从明日起,我要打禅念经。”
    一番布置后,门人散去,戴锦留了下来,小心地问:“李卫进了天牢,跟南面之事……”
    胤禛眉头皱起,这确实是一桩难事,其他书友正常看:。他现在已经燃起雄心,要正式夺嫡争位,什么手段都再无顾忌,跟南面李肆联络更为重要,但除了李卫,再无合适人选。戴锦虽然可信,却跟李肆有杀弟之仇,而且他身边就这么一个知他全盘谋划的心腹,怎么也离不开。
    正犹豫间,一个家人在远处咳嗽一声,报说十三阿哥以还书之名,遣来家人联络。
    “你是……”
    借着马灯余光,胤禛见这家人有些面生。
    “奴才马尔泰,蒙主子不弃,收容在府……”
    那家人自报名讳,胤禛继续皱眉,戴锦附耳解说,胤禛眼前一亮。
    这家伙竟是以前的广州知府!
    李肆举旗后,马尔泰逃出广州,以失土之罪论处。可他是胤禛旗下人,满汉有别,只被革职流遣。而他靠着旗中关系活动,竟也免了流遣,投到胤禛府中执役。
    “你……还有个女儿……”
    胤禛终于记起来了,倒不是马尔泰本人,而是一个身影绰约的少女。若干年前,府中办喜庆,那少女踩着了他的影子,被他以禅语训斥。可那少女却瞪起明亮眼瞳,如视神明般地回望着他,后来才知,此人是旗下人马尔泰的女儿。
    “小女失陷贼人之手,今已一年半了……”
    马尔泰垂泪,脸上没一点是他将女儿塞给李肆的惭愧。
    “哦,那你……想不想在见到女儿呢?”
    胤禛低低笑了,这不就是个人选么?
第三百八十七章 王对王,天地相撞
    第三百八十七章王对王,天地相撞
    这个夜晚,胤禛在笑,康熙垂泪,其他书友正常看:。
    且不说民心和臣子心,儿子心他现在都捏不住了。
    不止是胤禛胤祥两兄弟,今日他得了湖南巡抚叶九思的奏报,说了之前衡州石鼓书院的一场戏。叶九思在奏折里委婉透露,这是大将军的谋划,虽然没有实现,但难保大将军以后再以身犯险。他官微身卑,难以直谏大将军,只好上奏君前。
    康熙先是震惊,觉得胤祯太激进,竟想在两军阵前亮相,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不说朝廷颜面,自己这个父亲也受不住打击。
    再细细一品,一股恼意骤然上涌。哭孔,悼儒,借此事打压南蛮人心,稳住天下士子,这是好事。可你胤祯不跟朕这个皇帝商量,擅自定策,你到底怀着什么心思?
    也许是胤祯怕自己担心,不敢预先说透吧。
    这个自我安慰的念头升起,随即被纷纷杂杂的念头驱散,这两天,他满心就塞着一股愤懑思绪:人心都为谋己!
    你一个还只是贝勒的皇子,搞什么哭孔悼儒,所图为何!?难道不是争天下士子之心!?争天下士子之心是为什么!?为的那位置!
    朕确实属意于你,但现在还只是看你表现,你却急不可耐地要争人心,你置朕于何地!?莫非朕这金口定不了你的位置,你要靠着天下士子之心来定位!?
    康熙的心声如殿外呼呼寒风,最终凝结为一句话:“人心都是朕的,朕给你什么,你就该接着什么!胆敢伸手取朕手里的东西,这就是悖逆!”
    有那么一刻,召唤南书房当值翰林,拟旨召回胤祯问罪的话都到了咽喉,却被另一股苍凉心绪拉了回来。
    儿子都大了,都能耐了,自己这父亲竟是再难如旧时那般,在他们心中立起巍峨不倒的身影,让他们事事唯自己马首是瞻。
    这是儿子们的错吗?不,是自己的错,自己……的确不再是事事能遮护住他们,挡住一切风雨的父亲。不再是英明神武,治下国泰民安,绝无宵小之辈作乱的圣君。
    “皇阿玛,新炮车造出来了,车样在此。”
    一个声音提醒了他,这是胤禩,康熙才清醒过来,他许了胤禩进见,谈新造炮车一事。
    着太监接过图样,看看垂手而立的胤禩,康熙低叹,这个儿子本也是个俊杰人物,奈何陷在储位之争里,满腹才华,也只能用在这般军国末事上,其他书友正常看:。
    展开图样,康熙漫不经心地看着,随口问了一句:“后轮为何要造这般大?”
    以胤禩为主导的京城炮局一心仿造英华火炮,连带炮车也是钻研的对象。尽管透过细作和战场观察,大略知道炮车样式,却不明结构,更不知道内中材质,想山寨也不得其法。但在胤禩的全力督促下,炮匠还是对传统炮车有所改进。
    四轮炮车,前轮小,后**,勉强能实现架在炮车上开炮的需求,更是方便挂上马车就跑。这般设计,更多源自于宜章之战的惨痛教训。百多位大将军炮来不及拉走,一门不落地被敌军缴获,胤祯心痛得不行。给胤禩亲自提过新炮的需求,那就是能及时拉走。
    “要放在车上开炮,后轮就得承反坐之力……”
    胤禩自然不好直接说这是方便战局不利好逃跑,只好含含糊糊说着。
    “哼!尔等竟然畏贼如斯!未战先算败!”
    康熙是懂炮的,略一思索就明白这设计的由来,蓬地一巴掌拍在书案上,吓得胤禩赶紧跪下。
    “怕……没错,你们都怕,甚至你都有胆呈上这炮样,当朕也怕……”
    康熙尖声说着,像是训斥,又像是自语。
    “朕不怕他!朕何曾怕过他!?”
    康熙脸红脖子粗地叫道,之前他起了招抚之心,不过是看到那李肆之军越打越强,治下地盘越来越大,之前预计的人心之乱也都落空。由此理智地判断,南蛮已经站稳脚跟,没有什么重大变故,再难靠武力剿灭。
    他绝不是怕那李肆,书迷们还喜欢看:!
    目光扫视,胤禩脑袋扎在地上,周围太监近侍都不敢对视,可康熙却像是看到了胤禩在撇嘴嗤笑,太监近侍脸上也闪着不屑。他心中一震,他是不怕,可怎么证明?人心,他正觉人心如沙,从手中缕缕滑落,儿子、臣子,还有治下万民,真的信吗?
    人心要怎么收拾……
    康熙纷乱心绪猛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他亲至漠北,万军景从,臣子泪眼婆娑,激动得浑身发颤的场面。那时候,人心就如他挂在胸前的佛珠,粒粒在手,任自己摩挲。
    康熙缓缓坐定,神色已然平静,要收拾人心,要挽天倾,终究得靠自己。之前就在头疼湖南主将的人选,现在看来,那位置老天早定下了。
    “召王公大臣、九卿科道,朕要……”
    透过琉璃窗看向南方天空,阴云郁郁,李肆就在湖南,若是能将李肆一举擒杀,这一场灾厄,也将如那日的噩梦,睁眼即散。
    康熙轻声但却无比坚定地道:“朕要……御驾亲征!”
    衡州城外,来雁塔上,轻轻挪开压在身上的粉臂,李肆正要起身,盘金铃却已醒了。
    “四哥儿……”
    带着模糊颤音的呢喃是李肆最爱听的,若换在往日,他定要挟着晨威,跟盘金铃再战一番,可今天不行,今天他得挥军向北,踏上前路未知的征程。
    抚着佳人娇躯,李肆脸色却不怎么好看。盘金铃不敢再赖在他怀里,起床服侍他梳洗。直到李肆要离开,她才蹙眉开口,却被李肆深深一吻封住了嘴。
    “别担心,管保那康熙老儿有来无回,其他书友正常看:。”
    瞧着李肆下塔的背影,盘金铃软回床上,沮丧地轻拍着自己脸颊。
    “别说什么鞑清皇帝,就是妖魔鬼怪来了,也自有你这上天降下的圣人收拾。我是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