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580部分

草清-第580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香玉挺胸昂首,在公堂上的凛然气质终于喷薄而出:“李家安不安,只在国法平不平,更在陛下圣心,而不在小女子一人身上。”
    李肆笑了,不错……看来这小香玉,不仅有才智,也有自己坚持的信念呢,这才是他欣赏的姑娘。
    “不管安不安,也不管你家族之事,朕只想知道,你自己愿不愿?”
    李肆话音刚落,嘴角就微微抽动了一下,那是宝音在悄悄拧他的胳膊。
    “小、小女子自小与表哥青梅竹马……”
    李香玉也顾不得爷爷逼视,知道这是决定自己命运的一刻,咬着银牙道出了心声,其他书友正常看:。
    嫁于君王家,还是一位功盖千秋的圣君,妃嫔还能自展羽翼,哪家女儿不愿?
    可惜,李香玉的玲珑算计全都在才学上,没有分一丝到命运上,那一条线异常纯粹,从儿时一直累积起来,浓郁得再难化开。
    李肆笑意更深:“你表哥是叫……曹沾?”
    李煦看出了李肆对孙女的赞赏,赶紧道:“不过是小儿家心事,怎能当真呢?”
    说完还朝李香玉摇头皱眉,小姑娘也不敢再多说,生怕牵累到表哥,低头拧起手绢来,暗道若皇帝真对自己有意,不为家族,就为表哥,也只能屈意从了。
    李肆起身道:“李煦啊李煦,刚才朕的妃子都说了,除了她一个,朕从不将女子当作筹码交易,自她之后,也再不会有第二人。你不是欠朕,而是欠华夏。朕今日来,索的是这债,怎能让你孙女来偿还到朕身上呢。”
    李香玉暗出一口大气,差点软在地上,李煦更是喜忧交加,喜的是皇帝似乎不是要来为难自己,忧的是,皇帝所说的这债,到底又该怎么还?
    “可惜、可惜……”
    李肆看向李香玉,再度微微遗憾。他是皇帝,生杀予夺不过一句话。即便他在变革华夏,变革君王,再不是旧时的皇帝。可事有大小,以君权定夺一人未来,他自不会有太多顾忌。
    “收林黛玉”、“吃鲜嫩萝莉”,这两条不足以让他动心,加上懵懂信念和小小坚持,让他真正对李香玉这小姑娘有了兴趣。但也因为这样的坚持,让坚强的李香玉也如林黛玉那般脆弱,只要他伸手,失了这坚持,就再不是他所欣赏的对象,书迷们还喜欢看:。
    “朕今日来,其实就是看看你,相交十多年,也算是老熟人了。等过些日子,朕还许你走动走动,你可去岭南,那里还有一……不,两位老朋友,你们之间,该有很多话可以说。”
    李肆说着让祖孙俩愕然的话,挥着袖子,转身飘飘然就走。
    刚到门口,李肆忽然转身道:“对了,小香玉,尽快收拾好,跟朕回黄埔……”
    诶!?
    李香玉刚从海底浮起的小心肝一个猛子又扎了下去,李煦却是咧嘴准备笑了,还真要李香玉?
    “以后一边跟着你师父学法,一边帮朕料理文书,朕换了好几个文书,都不如已嫁了人的六车用得顺手,你来试试,就用你的才智为这一国效劳,帮你爷爷还债吧……”
    李肆这么说着,在祖孙俩再度急速变幻的心境中,悠悠出了门。
    “可惜,世上再无红楼,再无石头记,再无宝玉和林黛玉……”
    人虽走了,这长长一叹依旧入了祖孙俩的耳,红楼?林黛玉?
    李香玉蹙起细细柳眉,忽然想起,师父山长曾经说起过,那林黛玉就是个琉璃作的人儿,碰碰就要碎,陛下这是叹从何来呢?
    原本命定的林黛玉造主,还不知自己的表妹在皇帝嘴边溜了一转,他急急奔向李府,就在半道上遇见了桂真。
    “桂将军,第六师真是要去西域吗?晚生愿去!”
    曹沾坚定地道,桂真仔细看了他一阵,点了点头。(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章 江南事定
    曹沾到西宁时已是两月之后,表妹那既忧又喜,还带着三分羞涩的娇颜还清晰地印在心中,其他书友正常看:。
    “表哥千万保重,表妹等着你……”
    香玉等着我呢,曹沾再不知风情,也能明白这话的意思,其他书友正常看:。
    在这西域建功立业,以大丈夫之姿回去,跟表妹就能双宿双飞,成神仙眷侣。本是为家族,为自己洗刷旧耻,再加上这么一桩,曹沾的功业之心烧得呼呼作响。
    到了西宁,以禁卫第六师统制署准尉文办的身份,到安西都督府报道,接见他的是一个三十出头,书卷气十足的青年。
    “晚生曹沾,兄台可以唤我雪芹……”
    感觉对方也是读书人,曹沾下意识地作揖道。
    那青年脸一沉,一股彪悍之气喷涌而出,差点掀翻了曹沾。
    “晚生?兄台?还报字号?你把这里当书斋了么?准尉!这里没有读书人,只有大头兵!你若是还翘着尾巴,自以为比大头兵高一等,就赶紧卷铺盖滚回江南!别到时吃不下苦才逃,连脸面都保不住!”
    青年一阵咆哮,把曹沾吼得一愣一愣的。
    “我吴敬梓是都督府文书参事,管着安西大军所有文办,你难道连军中见上官的仪礼都忘了!?”
    自称吴敬梓的青年逼视着曹沾,目光如刀一般,曹沾此时才看到人家肩上的一颗金星,顿时抽了口凉气,这可是位外郎将。
    啪地蹬腿挥臂,尽管曹沾使足了力气,可看到吴敬梓眼里,依旧是软绵绵如女子一般。有如六七年前的自己。
    “安西大军可不要米虫,你先滚去新兵训练营!”
    被上官一句话发落到有“人间地狱”之称的训练营,书迷们还喜欢看:。曹沾的脸瞬间煞白。
    “就喜欢操弄你这种娇贵公子,哼哼……”
    看着曹沾的背影,吴敬梓有种莫名的快感。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我曹沾是好男儿,岂能被这点小难挡住?吴敬梓……你绝对会失望的!”
    曹沾品出了上司看他的不爽,握着拳头,立下了誓言。
    另一个时空里,各自以文留名。没有交集的两个人物,在这个时空,命运的轨迹交织在了一起,波澜壮阔的西域征程正等着他们去开拓全新的命运。
    曹沾奔向未知的未来。不过是历史大潮的一滴水花。当他刚离开苏州家宅时。江南之潮已是处处沸腾,却再不见汹涌波涛。
    皇帝和整个政事堂都在江南呆了好几月,白莲教之乱。族田分户的动荡,岭南压榨江南的大势,以及工商和官府勾结谋利的倾向,在桩桩举措之下,贻害虽未完全澄清,却再汇不成翻搅江南人心的波涛。
    天主教散为天庙、天许之权对天人之伦的深化和具象。这些都护住了人心之底,而法制的变革更为皇帝许下的万民之约奠定了坚实基础。
    眼下的江南。人心已转到了五月的春闱,以及六月的江南府县院事推选上。按照法制变革的设计框架,国法现在分宪、律、法、令、约几类,过去的法文都要按照这个新体系重新整理。
    宪就是一国律法总纲,《皇英君宪》可能要变为《皇英国宪》,将过去的《君宪》、《民宪》、《商宪》全融汇在一起,作为国法根本。律则是各个领域的法文骨架,例如《刑律》、《民律》、《商律》。而法则是用来判案审裁的具体依凭,比如早有的《税法》、《金融法》,由《宗教令》所改的《宗教法》等等。令则是朝廷、官府和省一级地方的具体法文,服从于上一级法,管控更加细分的领域,书迷们还喜欢看:。最低一级的“约”,则是地方民约,地方民庭用以断案调解的法文依据。
    让江南乃至一国振奋的是,法制最低一级的“约”,是由地方院事自行制定,官府只是审查是否违反上一级法。而“令”,则由省院乃至国院审查,加上之前的《税法》、《金融法》,院事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重要性越加突出。
    对江南人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好男儿要得功名,除了传统的当兵进学之外,还可以作生意,开工坊,行善积德搏名,再选院事,甚至内心求静的,也可进天庙索生死道,条条大路通黄埔。
    这是有为者之路,对寻常民人来说,变化也有苦有乐,粮价依旧低靡,但保障却多了不少,民贷、天庙和各类商号作坊乃至公司的“扫荡”,让他们也有了更多挣富贵的机会。
    时代变革,总少不了失败者,江南的无田佃户虽不是多数,总量却不小。尽管有各类新业,还是有太多人孤苦无依。由此岭南那些一直苦于移民不足的殖民公司,高呼春天到了,他们开始在江南广设招募点,以数年不等的劳力契约,推动江南无业人户去南洋垦荒。
    劳作数年,就能偿还船费,所得的大片田地也归了自己,这等好事,江南民人原本是不敢信的。可此时江南人心已平,家家殖民公司都有官府作保,江南官府更给公司和民人补贴,皇帝离开江南时,还发布了《南洋垦荒诏》,鼓励民人南洋拓业,新朝廷的信用渐渐立起,由不得民人不信。
    于是成千上万的江南民人,开始向南洋迁移。在此之前,除开战俘等官办移民举措,岭南每年移民南洋各地的不超过十万,地点也多集中在吕宋和扶南。而圣道十一年,猛然多出了数万江南移民,地点都是勃泥和勃泥之南的爪哇诸岛,因为吕宋和扶南等地的移民贷款太高,至少得八到十年才能偿清。到了圣道十二年,移民数目暴增数倍,由此掀起了英华移民南洋的**。
    这股大势看在另有用心的人眼里,却觉有机可乘,书迷们还喜欢看:。
    五月,皇帝回岭南后。春闱、院事推选以及南洋移民等事开始喧嚣于舆论,甚至都压下了定都之争。江南依旧热闹纷纷。镇江漕运码头,上百人群聚于此,热议着跟舆论截然相反的话题。
    “这个朝廷太重人心,连江南旗人都不敢清算,如此软弱,我们罗教和漕帮不合力得利,那就是愚蠢!”
    “天与不取,反受其害!大家就该携手同心,借着这个朝廷的纰漏。立起大势。到时不仅江南漕运,连带商货来往之事,也得听我们的!”
    “没错!罗教有数百年人心在手,漕帮更有数十万帮众。两方合力。再威胁新朝立足未稳的官府,江南就是我们的地盘!”
    “有年大将军在北面给咱们开出口,要银子有银子。要权势有权势,官府不说了,江南工商也得向咱们低头!”
    “说干就干!今天咱们就歃血为盟,建起天下第一帮会!”
    既有读书人,也有商人,更有满脸横肉的莽夫。上百人满脸兴奋,仿佛整个江南。马上就要在他们面前俯首称臣。
    “我们罗教推选花长老当这盟主!”
    “怎么也该我们漕帮的长老当盟主!”
    “咱们的出口都在淮北船会,林总船头当盟主,大家才能心服口服!”
    “年大将军说了,大家不要只争魁首嘛,这个盟最好是大家作主,像朝廷推选院事那般,选出一些大家都服的盟事为好。”
    “兴盟会也是这看法,我们兴盟会跟年大将军交情深厚,在朝廷这边也站得住脚,兴盟会不要盟主,就求一个盟事。”
    “我们觉得还是效仿公司为好,各方出钱设立盟金,出钱的都是盟董,再来选总董,其他书友正常看:。”
    接着众人讨论起这个“天下第一帮会”的领导层构成问题,有英华院事体制和工商公司体制在前,大家都有的放矢,比往日那种梁山聚义比嗓门高低和拳头大小的会盟先进了不少。
    正讨论得热烈,四周猛然轰隆作响,一个个在外放风把手的伙计逃了进来,惶恐地喊着:“官府、官府来了!”
    现场大乱,钻桌子的,攀房梁的,掏刀子拔火枪的,什么都有。
    “尔等谋逆反乱,已经事发了!”
    “刑部拿人,弃械蹲地者不杀!”
    呼喝声响起,场中有立马五体投地的,也有咬牙勃发的。
    大批黑衣警差一拥而入,枪声轰鸣,再变作刀剑的金铁交鸣声。警差中有以刺刀团聚而战的,也有挥着细长倭刀,单人突入的。刺刀作砧,倭刀为锤,很快就粉碎了零碎的抵抗,现场留下二三十具尸体,外加若干残肢断臂。
    甘凤池由部下簇拥着进了现场,他已由军情司转入刑部,任江南总警署署长,这是英华因应白莲教变乱而作出的调整,将之前散于天地会、军情司、禁卫署和各个地方的情报和行动体系,汇总到刑部之下,总管具体的治安镇乱事务。
    “六兵卫,不错啊……”
    巡视了一圈现场,甘凤池拍了拍一个警官的肩膀,那人刚挥刀入鞘,背后跟着的几十人也都如此,气质与其他警差迥然不同。
    “谢殿下赏识!”
    警官一个九十度鞠躬,语调生硬地说着。
    江南黑道纷杂,在英清对峙时,还混进来不少日本浪人,其他书友正常看:。甘凤池主持江南总警署后,首先清理了这些日本人,从中选出了一批忠心可靠的,用作行动队的突击尖刀。
    这些浪人以黑田六兵卫为首,得了英华“居留权”,还有英华警职在身,自称“新选组”,以英华居留权为荣,为英华效命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英华国籍。
    “不过注意了,此次行动是为收网,刀下就要注意分寸,杀人太多,口供就少了。”
    数了数尸体,甘凤池不太满意,训斥了一句,六兵卫跟一帮浪人警差轰然跪倒,叩地请罪。
    “两淮盐商余孽把着的盐巡黑帮大佬,有我们兴盟会押着……”
    “小人奉上罗教残党的名单,六十三县的头目都有……”
    “漕帮红船会顽冥不灵,我们早就看不过眼,已经记下了所有会首的名单……”
    投降的一帮人押过来,纷纷争着攀咬对方。然后又各自惊奇。
    “我们比你们还早投告!”
    “这是我们兴盟会为大英铲除江南黑道的义举!”
    “我们罗教正统已经归了天庙,这是跟甘署长携手清理门户!”
    “漕帮奉公守法。就这些人还妄图祸乱江南,我们早就跟甘署长通了声气!”
    “两淮盐商再没余孽了啊,咱们都是老实作生意的,当然要把这些别有用心之人供出来。”
    “年羹尧还想浑水摸鱼!我们江湖人绝不答应!”
    众人吐露口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