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699部分

草清-第699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班牙人对此表示极度震惊,说不列颠从来没有开这种先例。考虑到这已是对方低头的极限,乔治安森置于自己的监管下,也意味着三年追击没有白费,同时这还能给通事馆送上一份大礼。让通事馆在跟不列颠交涉时多出一份筹码,因此施廷舸丢开了个人恩怨,同意了此事。
    话又说回来。夜长梦多,谁知道不列颠战舰会不会忽然大批而至。别看施廷舸仗着有两艘巡航舰就盛气凌人地逼压巴尔的摩,他其实一直手里捏着一把汗。
    至于第二项,考虑到赛里斯人愿意传授牛痘技术的极大善意,总督不仅一力担下了偿还所有财宝货物的筹措责任,还一股脑地加上了建造雕像,命名街道,设立纪念日等等虚头八脑的荣誉回馈赛里斯人。
    5月3日,乔治安森在一队不列颠海军陆战队员的护卫下登上湘江号,陪同他的还有马里兰总督派遣的特使以及一位代表驻十三州不列颠军队的陆军少校。这些人名为押送乔治安森,实际是保护安森的安全,等到了葡萄牙后,将交给葡萄牙方面监管,赛里斯人不能对他作出任何处置。
    乔治安森跟施廷舸在湘江号上会面的场景让观者多年后还在感慨,两人默默地对视了许久后。安森摊手笑道:“好吧,你逮住我了……”
    施廷舸眼中的仇恨已淡去不少,他微微一笑:“原本我还以为要绕地球一圈,直到伦敦才能逮住你。”
    接着两人同时敛容,长声一叹,三年的执念就此消解,心中都是空空荡荡,接着涌起的是对牺牲袍泽的怀念,以及对无尽海洋的敬畏。
    安森和施廷舸的宿命羁绊还只是开始,两人日后还有不少故事,当身为不列颠海军上将,为不列颠海军建设立下了丰功伟绩的安森临终弥留之际,念叨的最后一句话是“施,我先走了,这下你可追不上了。”【1】
    凶犯与追捕凶犯的,在这一刻都解脱了,可对巴尔的摩,乃至北美殖民领人民来说,事情才远没有结束。
    原以为交出了安森,大麻烦就解决了,可没想到,在赔偿问题上,当地人又遭了当头一棒。
    安森没有发卖的战利品还有三分之二,不是在船上,就是在港口的库房里,这些货物直接还给赛里斯人就好,可剩下的三分之一就麻烦了。价值高达十万英镑的货物主要是丝绸、茶叶、瓷器、香料和象牙等等,促使不列颠十三州军方同意马里兰总督处置安森的一个理由,也是安森的发卖行动违背了不列颠法律,可以算成是走私,由此军方也有了不庇护安森的借口。
    总督倒是没想太多,直接以购买走私货及赃物为由,要求买家上缴。他原以为此事名正言顺,有法律撑腰,而巴尔的摩人也该有牺牲精神,愿意为消解巴尔的摩之难而奉献,因此不该有什么阻力。
    可没想到,买这些奢侈品的人非富即贵,他们还都认为,自己是买卖关系,就算上缴,总督也该有所补偿,毕竟是不列颠本土自己搞出来的祸事。现在总督靠着法文,如此蛮横地剥夺他们的财物,不满情绪顿时高涨。
    另一方面,施廷舸觉得载运那些丝绸、瓷器和香料象牙什么的太麻烦。既然能在这里卖出高阶,何乐而不为。因此也向总督建议,可以将除黄金等贵重物资外的其他货物折价为金银赔偿,而现有的货物也能继续发卖。在这一点上。总督的态度却无比强硬,坚决不同意。这是严重破坏不列颠殖民地经济政策的行为,安森之前仗着有巨额缴获,可以肆意行事。可现在换成赛里斯人卖,那就是惊动整个伦敦上层的走私行为。
    赛里斯奢侈品正在发卖的消息已经传开,来自各州的人正源源不断涌来,总督这项态度。再度将不列颠严苛管制北美殖民领的政策凸显出来,此时殖民领的人大多还没想过要反抗母国,但牢骚话却是不迭升级。
    “F……”
    码头的小酒馆里,一帮来自弗吉尼亚种植园的农场主们抱怨连天。
    “我买的象牙!还有赛里斯烟草!全都没了!两百多英镑,他们就是强盗啊!不该是不列颠人自己赔偿赛里斯么,怎么变成是我们去赔偿了?”
    “我们对待奴隶都没有这么冷漠无情,我们随时关心着奴隶的健康,甚至还为他们的婚姻负责。奴隶们的感激也是由衷的,可不列颠对我们殖民领人民是怎样看的?奴隶都不如!”
    陪在父亲身边的一个七八岁小孩静静听着叔伯们的议论,不经意间。原本心中那种单纯的对“祖国”的母国情感,也一点点被这些议论腐蚀。
    “小乔治,你先是个弗吉尼亚人,然后才是不列颠人,哼……我倒是觉得,做不做不列颠人都没什么必要了。再这么下去,不列颠迟早会失去殖民领的拥戴,说不定不列颠还根本不在乎呢!”
    农场的货物不能直接卖到其他殖民领去,这项政策早就在农场主们心中积累了相当的不满。小乔治的父亲在酒精的作用下,满口吐着跟往日截然不同的埋怨之语。让小乔治对“祖国”的归属感进一步产生了偏差。
    “父亲说得没错,我乔治…华盛顿当然先是弗吉尼亚人,然后是殖民领的人,最后才是不列颠人。”
    八岁的乔治…华盛顿终究不耐酒馆浓烈的烟酒味,待了一阵后,就跟伙伴们出了酒馆。在码头上玩耍。此时跟赛里斯人已经达成了协议,港口再不是危险地域。但斜斜靠在一起,船桅折断,船体千疮百孔的两艘不列颠战舰依旧诉说着赛里斯炮火的猛烈。
    遥望远处,赛里斯战舰如优雅的天鹅,仰卧在海面,乔治…华盛顿下意识地就将赛里斯当作敢于挑战恶龙的英雄勇士,投去的目光里含着浓浓的崇仰。
    “赛里斯人为了自由,打败了压迫他们的鞑靼人,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国家。为了光复他们数千年的荣耀,赛里斯人正准备彻底消灭鞑靼人,东方将迎来全新的时代,这也是世界的全新时代!”
    “赞美赛里斯!赞美自由!赞美反抗暴政的一切行动!”
    另一处小酒馆里,塞缪尔…亚当斯念着法文读本,这是法国人卢梭写的《赛里斯记》,他和一些年轻人兴奋地讨论着赛里斯的一切。
    原本赛里斯只是从欧洲传来的一个模糊名词,附着其上的神秘、优雅和高贵跟他心中所蕴的热血毫无关系。但经过这一场事件,他忽然找到了方向,这几天他发疯似的搜罗着跟赛里斯有关的书籍,终于从中发现了让他热血沸腾的东西,他似乎已经看到他一生将为之奋斗,纵死也无悔的道路。
    除了亚当斯,另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也聚集起来,讨论着在遥远东方所发生的一切,乃至将鞑靼人对赛里斯人的压迫跟不列颠在北美殖民领上所行的桩桩暴政对应。
    另一个位面里,历史上亚当斯在多年后才投身“自由之子”运动,而在这个位面里,年仅十八岁的他却已经开始觉悟。
    旅馆里,本杰明…富兰克林也在奋笔疾书,跟满怀叛逆之心和单纯为利益受损而不满的人一样,他对此事的记述更为冷静,但同时也更为悲观。
    “总督漠视殖民领人民利益的行为是极其短视的,我忧心地看到,马里兰甚至弗吉尼亚的上层人士在此事上累积了更多对不列颠殖民地经济政策的不满,乃至对不列颠本土的不满。他们已经开始明显意识到,不管他们在北美怎么努力,有多大的成就,在他们头上,还横着一道铁链,随时会无情地扼杀他们。”
    “赛里斯人愿意无偿传授牛痘种植技术的善意也被总督稀释了,他以未经伦敦方面同意,不能在官方层面支持此事为由,只允许少数医生跟赛里斯人作私人层面的交流。虽然这也跟总督想尽快送走赛里斯人有关,但事实上却极大地阻碍了这项技术的传播。牛痘这项技术能够挽救无数人的生命,可不列颠的法文和殖民地管制体系却不能容许这样的善举,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样的法文是恶法,这样的管制是冷漠无情的。”
    1740年5月12日,赛里斯舰队离开巴尔的摩,向欧罗巴驶去,数万人在码头送别,人们目光中都带着迷惘,一些人却闪起了憧憬的光彩。
    安森那艘被轰得几乎快成碎木的“加拉蒂”号巡航舰被当地人拖到了码头一边,当作了纪念品供了起来。一座纪念碑也立在了港口,施廷舸的半身像也立在了市政厅外,这是巴尔的摩为感激赛里斯人带来的牛痘技术而建的,甚至湘江号轰击的码头仓库边也立下了石碑,详细讲解这一场亲密接触的来龙去脉。
    赛里斯人在巴尔的摩留下的不止是这些,“反抗暴政的自由”这些理念,“即便追到世界尽头,也要伸张正义”的坚持,以及不列颠竭力维持着的压榨殖民地体系的丑恶面目,这些感受都深深埋进了一些人的心里,就等着在合适的时候发酵。(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八百九十七章 世界之门正式开启
    1740年6月20日,湘江号和弱水号巡航舰驶入里斯本,通事馆副知事,驻葡萄牙公使,兼理欧罗巴诸国公使事汪由敦与葡萄牙国王特使庞巴度侯爵率队一同在码头迎接。入港前已有先遣人员通知了相关方面,葡萄牙特地作了周密布置,准备接收乔治安森一行。
    除开等待入港的时间,两艘巡航舰从巴尔的摩到达里斯本仅仅用了一个月出头,这个速度虽然远不及日后美国飞剪船13天横渡大西洋,但跟此时普遍要一个半月乃至两个月的标准速度比,足以让乔治安森瞠目结舌了。
    跟施廷舸分手时,他由衷地表达了自己的敬佩:“如果你的水手再熟练一些,你的航海长能有我们不列颠人的水平,也许我在帝力就被你抓住了,该死的,你们怎么会造出这么快的船!?”
    这一个多月相处下来,施廷舸跟安森之间有过不少交流,个人仇恨也都放下了,两人还颇有惺惺相惜之感,安森钦佩施廷舸的毅力,施廷舸钦佩安森的大胆和专业。
    安森这一问,施廷舸觉得没什么好隐瞒的,坦承地道:“如果船能快一倍,花在航渡上的时间就少一半,那样可用的船就多一倍。我们赛里斯海军最初创建时,懂得操纵软帆,懂得远航上万里的船员太少。为了节省人力,我们必须把一艘船当两艘甚至三艘用,所以……追求更快的速度,也是我们赛里斯人不得不做的选择。如果我们赛里斯也能像你们那样,随手就能抓来可以远航四海的船员,也就用不着在这航速上花这么大工夫了。”
    作为海军后进者,施廷舸并不清楚英华海军的初创细节。海军的左右门神,至今还在香港海军学院充当训练舰的金银鲤号根本就是皇帝亲自参与设计的,直白说,英华海军形成以快为主的风格,最初就源于皇帝本人。但萧胜接手海军建设后。就面临着施廷舸所说的形势:有钱,缺人。因势利导之下,才让英华海军立起“速度第一,机械至上”的建军宗旨。
    安森羡慕加留恋地摩挲了好一阵舷板。再满脸希翼地道:“作为失败者,我知道没有资格再提什么要求,可我还是想知道,为什么你的船员没有得坏血病?”
    安森三年逃亡,到达加勒比海时,水手就死得只剩三分之一,大部分都死于坏血病。活着的人也个个一口烂牙,毛发脱落,一身血斑,肤色苍白,形如恶鬼。赛里斯追兵虽然也多有伤病,萎靡不堪,但却没谁得坏血病。这让他满心疑惑,赛里斯人到底有什么法宝?
    施廷舸意味深长地看看安森。这是一桩绝大机密,意义虽不如牛痘接种那样重大,可一旦解密。也足以影响整个世界的航海事业。而这机密也跟牛痘接种一样,一句话就能道破。
    如果是在以前,施廷舸想都不用想,直接一句话拒绝,可刚才跟汪由墩会面时,汪由敦传达了皇帝关于东西方大局的最新谋划,在此大局之下,防治坏血症的方法就不再是机密,正如英华正向世界各国传播的牛痘接种技术一般。
    安森只是存着万分之一的侥幸,当施廷舸开口时。他顿时被一股巨大的幸福感裹住。
    “三百多年前,我们赛里斯还是大明王朝时,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这个故事想必你知道吧。那时就发现了坏血病,但随船医生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防治坏血病的东西有好几种,你在我们船上看到的一些东西都有这个作用。只是你并没注意,就当作我们赛里斯人的饮食习惯而已。”
    施廷舸随手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小玻璃瓶,里面装着的是茶叶,绿茶。这是用来咀嚼的,安森之前只当作南洋人嚼槟榔,以为赛里斯人的嘴随时随地总得忙着。
    “不止这个,你在我们船上吃的豆芽,就是那种黄豆带着白茎的东西,它也能防治坏血病。我们每到一地,都要储备柠檬、柑橘一类的水果,这些也能防治坏血病。”
    施廷舸自然不知道坏血病的原理,但他所知的防治方法,既有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积淀,也有海军委托天道院所得的研究成果,积年累月下来,英华海军在这方面已有相当系统的经验。
    安森恨不得抱住施廷舸,用牙齿几乎全部烂完的腥臭大嘴狠狠亲上去,这可是价值百万英镑的机密啊,施廷舸居然就这么轻飘飘地说了出来。
    “不要把我们赛里斯人当作大傻瓜,这个机密一旦公布出去,整个世界都会改变,就像牛痘接种技术一样。”
    见安森强自压着喜悦,一脸风轻云淡的表情,施廷舸忍不住讥讽道,如他所料,安森脸色顿时涨红。品着安森的羞愧之色,施廷舸再道:“之所以说给你,是因为这个机密马上也要向整个欧罗巴公布了。”
    安森眨巴着眼睛,依旧极度不理解施廷舸,乃至赛里斯人这么做的原因。能有效防治坏血病,就意味着各国的远洋航海事业又少一项重大阻碍,而牛痘接种技术的影响更大,在这个时代,虽然已有疫苗接种技术,但还主要靠人体疫苗,非常不安全,赛里斯改良了他们传统的牛痘接种技术,使其可以大规模推广,现在葡萄牙、西班牙甚至法国一些国家已经满怀感激地看到这项技术正帮助他们的国民有效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