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775部分

草清-第775部分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建港口需要海量物资,大半都还需要从龙门港输入,建设一条从龙门直通吴淞的铁道,不仅能大大提升吴淞港建设速度,还能作为铁道事业的试验点,同时作为下一步由两个港口通向苏州等地的铁道线基础。
    黄卓满怀憧憬地道:“这只是起点。等龙吴铁道完工后,下一步就是武西铁道、杭福铁道、燕津铁道、扬燕铁道……”
    工部的二十年铁道规划图在黄卓脑海里翻腾着,一条条线贯通南北东西,听得徐盛怀这个海运派也心驰神往。
    “再之后是成西铁道。东武铁道,广福铁道,东扬铁道……”
    五十年规划图也自黄卓口中吐出,一条条线连接而起,覆盖住整个神州大地。
    徐盛怀激动地道:“到那时,真是一日千里陆为海啊。”
    黄卓再叹气:“二十年还可以熬着看到,五十年之后的盛况。咱们是没机会看到了。”
    徐盛怀微微一笑:“老黄啊,五十年之后,咱们去了,还有咱们的子孙,他们不仅有福看到,他们也会跟我们一样感慨,看不到下一个五十年后,会是怎样一番盛况。”
    黄卓也释怀地笑了:“是啊。咱们这辈子所见,真是沧海化桑田,咱们的子孙可看不到这样的巨变。”
    江南、岭南、湖广、川陕乃至吕宋、扶南、南州、东洲的国人都有这般感受。不仅国中事物日新月异,源源不断的人流来往,也带着对新生活的无尽向往,以及新世旧世对比下的心灵震撼。
    圣道二十四年,因北伐翻搅起的国人之心,并未因北伐进入尾声而停步。满清的即将消亡,带走了人心中仇恨、憎恶的负面情绪,剩下的澎湃热情,都投注在了对生活的珍惜,对未来的憧憬上。
    就只有辽东和华北大地。人心还是紊乱而无助的,相对战事尚未完全落幕的辽东,华北大地上,人心更处于一种上下无依的状态,有如溺水之人,正仓皇搜寻着每一根救命稻草。以确保自己在这陌生的时代大潮中还能站稳脚跟。
    塘沽港口,就是这样一座“救命稻草之都”,港口外的海面上,停满了来自半个地球的船只,而港口里每一寸墙柱上,都贴满了告示。对挤在这里的北人来说,每一份告示都是一根救命稻草,一扇通向新生活的大门。
    不仅是告示多,从码头到城区边缘,街巷两侧,都立满了小帐,操着各式口音的人高声吆喝着,像是在兜售什么珍奇之物,可小帐下没有什么货物,只有一张书桌,上面堆着叠叠表格。甚至还有连小帐和书桌都没有的,就在街巷里如剪径一般,急切地拦问路人。
    “台湾拓荒公司,诚召身家清白,健康有力之男女!去台湾啦!就在福建省内,不必跑去海外,就能领二十亩田地!贷款虽少,可亲手挣出家业,不必为银行卖多年苦力,去台湾啦!”
    “吕宋!吕宋!不抽鸦片的都要啊,要田地的有田地,有手艺的贷屋舍啦!贷款最高能有百两!在吕宋安家置业是上上之选!”
    “扶南召精于农事的老实人!扶南!别被他人的谣言骗了,扶南的土人都被咱们杀光了,那里已是海外江南!三十亩水田等着你!进了耕牛社,牛钱一亩不过几十文!”
    “只要有力气,蒲甘等着你!玉矿干三年,丰衣足食一辈子啊!来蒲甘啦来蒲甘!”
    “种田种到老,不如天竺睡一觉!求富贵的怎能不去天竺呢?随地一抓就是满手金银珠宝!头上还有西洋公司罩,只要有胆子有本事,天竺就是你的乐园啊!”
    “南洲金山最后一百名额了,听好了,是南洲金山,不是东洲金山!没有野黎,没有红毛,也没有寒冬冷风,南洲金山,还需要解释吗?”
    这已是九月二日,圣道皇帝颁布的《九月九逐鞑诏》已经广传一国,红衣受令进击盛京,铲除一切还盘踞在辽东的满人势力。尽管辽东战事未定,但在北方民人心中,天下已经砥定了,英华新朝压在头上,已经牢不可破。
    北方几省都被置于军管之下,官府和同盟会逐县逐乡清理民间,政令源源不断颁布,一个崭新的未来渐渐呈现在北方民人面前。
    不是所有人都乐于接受这样的新世,在这天地变幻间,无数失去了旧世根基的人沦为飘萍。既有旧日乡绅。也有一般乡民。就绝对数目而言,当然是后者居多。他们多是佃农乃至无业游手。英华所颁的法令,诸如限田纳产,官府深入乡间掌握土地交易等等。打击乡绅豪强的同时,也挤出了一部分佃农贫民,让他们衣食无着,更失了佃田之权。
    就算是百分之五的小比例,按在北方数千万民人这个基数上,也是百万规模。推动海外殖民地接纳这些新移民,就成为安定北方的关键举措。而海外殖民地也因前些年移民的努力。已有了脱胎换骨的飞跃,容纳能力大大提升,百业兴旺,对移民的需求也更加旺盛,两边一拍即合,这就是塘沽如此兴旺的原因。
    殖民地公司当然不会只蹲在塘沽招人,而是根据南北事务总署的安排,分片包干。深入到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与当地官府和同盟会联手组织移民团。但还有大量自发流动的民人涌到塘沽寻找去处,在塘沽设立移民招募点只是补充措施。
    即便如此。这些招募点面对的也是数万乃至数十万渴望获得贷款,去它乡开启新生活的贫苦移民。移民公司需要移民,银行需要贷款业务,每拉到一人,官府对移民公司和银行都有相应补贴,所以各家移民公司在塘沽施出了浑身解数,只求拉到足量且合适的移民。
    想去海外的并非全是贫苦移民,还有破落士绅,以及跟团结拳有染,或者身负其他牵累。在本乡继续呆着,就会被官府清查出根底的那些人。
    自塘沽这个出口去海外,官府似乎无心细查,各家移民公司顺竿子往上爬,更不会在这里搞什么详尽的背景调查,只要不是满人。身上没有团结拳印记,而且不抽鸦片,就不会追问过细。
    因此纪晓岚提心吊胆地观望了大半个时辰,确认没有官差清查身份后,才笼着袖子,挤进了滚滚人潮,随波逐流地经过一家家铺子,听着各家殖民公司的鼓噪,考虑自己该去哪里。
    他所参加的君子会被英华官府定性为“汉奸会党”,连带他也在通缉名单上,只是北方百废待兴,新建起来的官府只顾得上追查隐藏起来的满人,他这个汉奸余党还有喘气之地。
    可这也只是暂时的,纪晓岚不想蹲监,又找不到什么功劳来赎罪,左思右想,决定还是来塘沽看看,听说可以不究案底,去海外讨生计。而且英华不搞株连,也免了他后顾之忧,
    台湾……太近,而且贷款太少,纪晓岚现在两袖清风,正愁没人给他压上债务呢?
    吕宋……太杂,听说那里土人多,还有大批葡萄牙西班牙洋夷混居。
    扶南……民风太狠,而且全是种田的,他去了就只能教教书,还能干什么?
    勃泥、天竺就更不必考虑了,至于东洲南洲金山,太远了吧?
    即便是要出逃海外,纪晓岚也百般挑剔,哪家都不合意,其实他中意的还是交趾。宋亡明亡时,大批士子都去了交趾避祸,在他看来,大清亡了,也就如宋明一般亡了,他去交趾也是追随先辈足迹。当然,关键是交趾那边的士子多出自孔圣一脉,正适合他这种人容身。
    正引颈四望,一人忽然招呼道:“秀才,是想去交趾?”
    纪晓岚转头一看,是个胖子,头发花白,一脸富贵相,就双眼深邃,闪着历练深沉的精光,那精光之上还浮着一层灼热,像是看到了什么宝贝一般。
    “是啊,这位员外……是带人去交趾的?”
    他矜持地拱手一问,还自觉称呼“员外”是抬举了对方,看这胖子服色华丽,腰间金带,手指几个扳指金灿灿地闪眼睛,一看就知是个暴发户。
    见这酸秀才如此作派,胖子身边一个年轻人怒目而视,正要说什么,却被老胖子瞪了回去。
    “交趾可不是好去处啊,入英华后,官府在交趾清查旧儒,什么三纲五常在那里就是禁语,一不小心出口,就要被官府盯上,然后盘查身家底细。”
    钟上位笑眯眯地看着纪晓岚,如看一只羊牯,嘴里的话又像是刀子,一下下戳着对方的软嫩心房。
    果然,纪晓岚变色道:“怎、怎么可能!?不是说新朝不问言责么?”
    钟上位摇头失笑:“秀才,说的可做的可是两码事,就像满……大清,说满汉一家,其实还是满人老爷高一头嘛。”
    纪晓岚叹气,心道自己果然太幼稚了。
    交趾再不是理想乡,他还能去哪里呢?
    对上笑意盈盈的钟上位,纪晓岚觉得这暴发户言语实诚,真是个信人,还是跟他聊聊,看他有什么建议吧。
    “还请教员外,哪里才是合适去处呢?”
    “这得先问你自己,你到底想过什么日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学生就想寻得一处宁地,避开这污浊尘世。”
    “秀才啊,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咱们就不能光奔着好的一面去想,就得先看坏处。我们不如一处处看那些海外之地,都有什么坏处,然后选坏处最少的去。”
    “员外这是历世之智啊,学生不如也!”
    纪晓岚入了钟上位的小帐,真心实意地拜道。钟上位朝自己的二儿子挤了挤眼,那意思是说,学着你老子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
第九百八十一章 通向新生活的不眠之夜
    “台湾还不如南洲繁华……”
    “吕宋太乱……”
    “扶南人太楞……”
    “东洲?学会分辨生黎熟黎这段时间,足够你死上十次了。。)”
    小帐里,员外老爷以闲聊般的语气,一一道出各地的坏处,桩桩说中纪晓岚的想法,让他更起知己之感。可这胖员外动不动拿南洲来对比,让情商还跨在及格线上的纪晓岚有了一丝警醒,莫非这是南洲某地的托?
    “是啊,我是代南洲珊瑚州来招人的。”
    员外也没遮掩,纪晓岚暗道,果然……
    尽管心生警惕,可刚才聊得投机,纪晓岚也不好迈腿就走,礼貌性地问:“那珊瑚州有什么好处呢?”
    员外朝他摇头一笑:“没什么好处,有金山,不如楚州大,农庄多,不如扶南广,也养牛羊马,不如南洲其他地方兴旺,而且还远,也就比东洲那几个州,还有南洲的楚州和蓬莱州近……”
    员外一顿抱怨,在他的描述下,珊瑚州也就是有山有水有河流,啥都有,却啥都不突出,唯一值得夸耀的不过两桩,一是风景宜人,碧海蓝天,壮阔原野,高山流水,啥都有。一是人色纷杂,三教九流,啥都能容。
    纪晓岚怦然心动,前者正适合他“隐居避世”之愿,后者更能遮掩自己身份。
    正想打听一下细节,员外看看他,摇头道:“可惜,秀才你多半是去不了。”
    心中存着的那丝警惕骤然消解,纪晓岚诧异地问:“为什么!?”
    员外道:“那里特别优待读书人,去了就有房有活计,稍有文才,就能帮着总督管事,戴上官帽……”
    纪晓岚心中火热,两眼放光。就差抱住这胖员外大呼我愿去了。
    却没想员外再道:“这么好的事,大家都抢着去,名额早就满了,怎么还轮得到你?”
    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纪晓岚沮丧无比,老天是会丢饼子的,可怎么也砸不到他。
    员外再道:“我在珊瑚州也有份子,不过主业在天竺。秀才,我见你这人也忠厚,不如跟着我去天竺吧……”
    纪晓岚赶紧谢绝,天竺那鬼地方。打死他也不去。此刻他满心就想着珊瑚州,听这员外说在珊瑚州公司也有份子,就想攀着这员外的关系,看还有没有机会,可脸面又薄,一时讷讷无言。
    员外正叹气道:“天竺明明是好地方,为什么就没人想去呢……”
    纪晓岚眼珠一转,计上心头。跟员外分析起为什么没人想去天竺的原因,再献上几桩“宣传”建议,片刻时间。就跟员外更拉近了关系,亲热得可以自称“小侄”了。
    “钟老爷……珊瑚州那边,小侄就真没机会了么?”
    纪晓岚趁热打铁,钟上位有些为难:“这个……有人担保,兴许还有机会,只是贤侄你……”
    他说出了让纪晓岚心惊胆战的话:“身上怕是有什么案底吧?”
    接着话锋一转:“只要不是杀人放火,倒也没什么,听你说话,也该不是满人,可咱们萍水相逢……”
    话没说完。意思很明白,咱们什么交情?凭什么要我为你担保?
    纪晓岚再度沮丧,却听一边那个富态年轻人道:“爹,若是这书生愿意帮咱们招揽去天竺的人,也算是帮了大忙了。爹再帮他一把,这也是两全其美嘛。”
    钟上位啪地一拍巴掌:“是啊。怎么就想不到呢?”
    他看向纪晓岚,纪晓岚赶紧把脑袋点得跟拨浪鼓似的,这可是天大好事!
    “来来,咱们就来签协议吧,这是帮工协议,这是担保协议,这是去珊瑚州的协议,唔,这个可以先签,我再跟珊瑚州总督商量……”
    钟上位如变戏法般地掏出一叠文书,脸上还浮着犹豫:“这个……纪秀才,我能信得过你吧?”
    纪晓岚心中既是发虚,又是感动,接过硬笔就要在纸上落名,却被钟上位拦住,对方眼里满是认真:“秀才你是北方人,要习惯咱们英华做事的规矩,这里没什么君子协议,什么事都得先摆清楚了。你得仔细看这协议,看明白了再作决定。以后你跟其他人相处,也得牢记这规矩,免得吃亏。”
    厚厚一大叠协议,怕不有三五十张纸,纪晓岚心道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欺人家老实了,再把这协议一字一句看清楚,说不定人家回过神来,再没这机会。
    “钟老爷这样的人,还能欺小侄么?”
    一边说着,一边随手翻翻协议,前些页全是在写他该得的利,看得他心花怒放,再不多话,提笔刷刷签名,再摁下指印。
    “好好,现在纪秀才你跟我老钟就是一家人了,先去换换衣服,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