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少帅 >

第210部分

极品少帅-第210部分

小说: 极品少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人给他,这玩意要自己带。这些人虽然是农户,但是,农闲的时候,就得练武,不像后世的农民,农闲的时候打打牌啊,摸摸麻将啊,甚至去旅游。那时候都没有,农闲了,你就练武,时刻准备为国家献身,农忙了,你就耕地,尽本分,那么打仗了,这些个农户先要自带装备,自己把自己武装起来,武装好了之后,再去打仗,那么都有什么装备呢?
    这些个农户,每十个人,就要准备六匹马,这六匹马主要是用来运输,不是骑的,如果你们这十个人比较穷,准备不起六匹马,驴也行,准备六头驴。那么这六匹马拉的是什么呢?先,是铁马盂,痰盂的盂,这马盂可不是喂马的,是给人吃饭用的,之所以叫马盂,是因为它的个头很大,能装很多米。然后是生火的工具,途中吃饭、取暖都得用它,接着就是帐篷,安营睡觉用它,然后是布槽,布做的马槽,也就是给马吃饭用的,行军途中马要喂啊,然后是铁锹,挖土用的,安营扎寨、挖战壕、挖坑都得靠它,然后是镢(好像是这么写,汗),也就相当于现在的镐头,刨土用的,再后是凿子,还要带个东西,这个东西叫碓(dui),这是个什么东西呢?这种东西后世好像只在农村用得到,后世电视剧里也经常看见,就是专门舂米用的,把谷子的外壳去掉,带着这个东西,方便做饭,要不然全是糠怎么吃啊?带完了这些还要带个筐,装东西的,特别是打胜仗了,装战利品,接着还有斧子、钳子、锯子,一样一个,开路的时候用,还有两把镰刀,两张床,这些,都是生活工具,每十个人,就得带这么些东西。
    接下来,就是战斗工具了,战斗工具是这样的,每五十个人,带一个火钅赞,这种东西,乃是一种短矛,打仗的时候,在上面缠上布,浇上油,点着了往敌人那边扔,专门烧敌人的,然后是胸马绳一套,马笼头、脚蹬子三套,这是每五十个人要带的。
    那么具体到每个士兵,都带哪些呢?
    一个士兵,一张弓,三十支箭,箭袋一个,大横刀一把,磨刀石一块,大觿(xī)一个,觿是象牙做的一种锤子,一般带在身上作装饰用,但当兵的带这个玩意可不是做装饰,有实际用途,比如撬开箱子、瓶子、石头、解开绳子、布匹打的死结等等,还有军帽、军装,这都得自备,还有绑腿,这就是一个单兵的装备。
    那么这些装备带全了就可以了吗?不是的,还要带九斗麦饭,两斗大米,自带干粮,云铮穿越前经常看电视剧电影,那里面的唐军动不动就全身披甲,而且那甲胄做得还特好看,实际是不是呢?实际不是地,甲胄,在那时候是很贵的东西,不是谁都置备得起,所以府兵们不需要自备甲胄,甲胄由国家,但是,可不是一出动就,那要看看你这次出动要去干什么,比如你们这次要去远征,要去打吐蕃,打突厥,九死一生,那可以给你,但如果你们这次只是去皇宫值班,轮流护卫,那不能给你,你只要带着横刀、弓箭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看看,古代打仗需要打多少东西?光一个士兵,就得六种器具,还要自备军装,每十个人,要带十三种工具,马要六匹,每五十个人,要带八种装备,这些都要自备,因此云铮穿越前每次看电视剧,都是每个士兵盔明甲亮,轻轻巧巧,手里就拿着一支长矛或者一把短刀,这和历史是很不相符的。
    他穿越之后,继承了两世的知识,明白了唐朝作战的模样,更知道了现在大魏军的制度。作为一个有着后世思维的人,自然能看明白大魏军相对于唐军的进步。当然,这里面最大的进步,还是现在的一线战斗兵员不再务农,专务训练、戍卫和作战。
    至于其他方面的进步,有是有,但算不上很大。譬如云铮特别关心的后勤运输体系,就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也是云铮现在琢磨提前制造“自行车”的主要原因。
    大魏朝的军户分工虽然细了,但同时也导致了朝廷花费巨大的恶果,而战时消耗的巨大也就越凸显。云铮出于节省开支、提高作战效能的考虑,好容易想到了自行车这个主意。只是现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足够的冶铁锻造技术,铁质自行车是不用考虑的,再没有橡胶充气轮胎,铁轮圈的车子也没法上路。他的考虑是制造木质自行车,就是最原始的那种木轮胎,跟现在的马车一回事。复杂一点的转轴技术和传动装置云铮只知道该怎么做,但做不做得出还得询问一下专业人士,所以他才会打算把北山无雪找来,让她去跟东方无晴联系,问问那位机械天才,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云铮相信,只要东方无晴能解决转轴和链条的问题,他的“自行化”军团就有着落了。到时候,单兵负重能力将大幅度提高,不太过分,以现在鹰扬卫士兵的体能,全军驾驶木轮自行车,单兵负重至少能在两百斤以上,去掉甲胄和武器的五十斤,单兵携带的粮食提高了两倍!也就是,如果原先每个士兵一次出征自己只能携带五十斤粮食,那么有了云铮牌自行车之后,就很有可能提高到一百五十斤!同样,如果鹰扬卫现在努力一把,有可能成功的进行千里奔袭,那么在理论上,装备了云铮牌自行车之后,就很有可能进行三千里奔袭……
    “少帅!”云逸在云铮身边忽然惊喜起来:“前面好像就是海安县了!”
    这一声叫唤,打断了云铮的思绪,他抬起头来,远远望去,前方确实依稀能看见一片稀疏的灯光。这么晚还亮着灯的地方,除了赌场,也就只有青楼聚集之处了。海安县因为是个大港,来往商船甚多,商人也就甚多。尤其是这里面还有许多外国商人来大魏朝做生意的,他们仰慕中华风物,有钱的大商人特别喜欢带着大量的资金来大魏朝购买一些名贵的特产,譬如高档瓷器之类。同时,为了显示身份,这些人还特别喜欢流连于大魏的青楼,好像能跟大魏朝的**睡上一宿,身上的乡巴佬味就会消失一般。
    因为这些人逐年增多,以至于大魏朝的各个港口的青楼也越的繁荣昌盛起来,形成了不知道多少个彻夜不眠的不夜城。海安县,无疑便是其中之一。
    “前哨探马立即叩门,向军演先遣守军报告,就我鹰扬卫已经全军抵达海安县,要求海安县令即刻指明我军驻地,并立即派出专员引导我军前往扎营。”云铮心中豪气大涨,他知道自己在奔袭这一项上,已经如愿以偿的大获全胜。
    海安县县令崔志坚是被人在床上叫醒的,他自从知道自己这里被兵部曹尚书定为军演主阵地之后,可谓有喜有忧,喜的是这次自己的名字或许连皇帝陛下都能看在眼里了,忧的是万一自己这里出了什么差错,只怕轻则乌纱不保,重则脑袋搬家,不能不战战兢兢,把前先该准备的事宜都准备妥当。也不用蒋府尊多交代,他这几天都已经是严重加班加点布置各项任务了,好容易事情大体已了,想着曹大人明天中午才到,自己可以略微休息片刻,不料刚上床眯了一会儿,曹大人倒是没来,云少帅的鹰扬卫居然后先至了!
    他呆坐床上,眼睛睁得老大:“鹰扬卫到了?你是到海安县了?你确定没弄错?”
    那来报信的衙役乃是他的内弟,闻言连忙道:“错不了啊,都派人叫城门来了,小弟听得清清楚楚,的确是鹰扬卫到了……再,外面那么多人,云字旗还树得老高老高的,这也做不得假啊!”
    “鹰扬卫居然就到了!”崔志坚骇然道:“此神行之军也!”。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32章 如大人所愿
    曹睿是在海安县城外十里处得知鹰扬卫已经全军抵达的,他呆立当场,怔了好一阵,才忽然大声道:“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鹰扬卫全军步行,怎么可能比我们快马赶路还快!本官决不相信,这里头一定有问题!”其他几位监令脸色也有些犹疑不定,毕竟昨天上午出,今天居然已经赶到海安县并且还睡了一觉,这样的度谁也没法相信。
    曹睿仿佛没有看见徐邵扬脸上那淡淡的嘲讽一般,坚持立即亲自前往鹰扬卫驻地查验。对此徐邵扬倒正是求之不得,因为他当然知道鹰扬卫的行军完步一步走过来的,没有一点水分,根本不怕任何查验,所以当即表示同意。行人城都没进,直接往云铮今晨扎营的地方赶去。
    徐邵扬并不介意曹睿的失态,鹰扬卫成军不过半年,能让行军度达到现在这样的度,确实足够让任何人震惊,别他曹睿不敢相信,只怕大帅听了战报也不能不有所怀疑,就算他徐邵扬自己,若不是一直看着鹰扬卫的士兵们身体一天比一天强壮、耐力一天比一天持久、军纪一天比一天严明,只怕也没法相信这样的行军度会是步兵能够创造出来的。起来还真是不能不佩服少帅,他武可横扫三军,文可力压群儒,乃是冠绝当今的文武全才,就连练兵也这般出人意料,想想看,一日奔袭一百六十里,这样的步兵,都快赶上骑兵了!天下除了少帅,谁还有这本事?再军纪,鹰扬卫自从少帅领兵以来,便颁布了十七禁律、五十四斩,当时大家伙还觉得这样严酷的军令日后是肯定执行不下去的,哪知道少帅带兵竟然有一种奇怪的魔力,几个月下来,凡是少帅的话,在军中自然就成了大家都竞相遵守的军纪,军官们的命令也越的好用了,任何命令,只要一下达,立即便会得到完美的执行,绝对没有人打什么折扣,更别抗令不遵,即便下面的人觉得命令不对,也只会在事后向上级提出申诉,若一直不能解决,即便最低级的士兵也能将最终的申诉报到少帅的案头。
    如此严明的军纪,如何和谐的官兵关系,如此高标准的待遇,如此严格的训练……鹰扬卫真是想不强大都难!
    云铮早就猜到曹睿等人今天得到消息之后一定会赶来看个究竟。这次他是存了心要震慑曹睿以及任何对云家抱有非分之想的人一下子,告诉他们云家依旧是那个云家,是那个大魏朝的铁壁铜墙、国朝干城。云家的军队,不是那些习惯了歌舞升平的安乐之军,“天下锋锐”始终是天下锋锐,独一无二,无可替代!
    他的意思,今日牛刀小试,先让你们少帅麾下将士“百里奔袭若等闲”的风范,让你们知道,从我云家的辖区边缘,就算杀到洛阳,也不过就是一天多的路程。如果某些人一定要玩火,本少帅一个不高兴,带着老子的鹰扬卫,两天之内就可以从云家的地盘直接杀到洛阳城下,哼哼,倒要看看你们胆子究竟有多肥!
    因为存心要让朝廷和其余三家再次正视云家的实力,云铮在曹睿来海安县的必经之路上早就布置了白衣卫的暗卫,曹睿即将到来的消息一到,云铮立即下令全军集合。这个时候鹰扬卫已经休息了近三个时辰,按后世的小时来算,也睡了五个多小时,基本上也算够了,放在战时,哪里有这么充足的睡眠时间?
    鹰扬卫闻锣而起,闻鼓而集,所花时间极短,全军上下井然有序,全无一丝慌乱。军官们迅指挥自己的部下按照云铮帅帐旁传出的鼓声中的要求列队集合(鼓声有很多种,跟旗语类似,可以下达的命令很多)。半柱香的时间还不到,全军便已经列队完毕。
    云铮一身白衣银甲,身后跟着云卫离和宁鹏轩,云卫离手中拿着云铮的紫金方天戟,宁鹏轩则拿着云少帅天下闻名的逐月弓和一囊特制鸣镝。这两人虽然比不得云铮那般高大,但也是七尺老几的个头,每人拿着一样鹰扬卫人人俱识的兵器跟在云铮身后,面色冷峻,目不斜视,还真有那么点范儿。
    云铮肃然走上点将台,素白披风猛然一甩,一个转身,正面大军,原本就十分安静的台下瞬间从安静变成寂静,下面的士兵连周围战友的呼吸声都听得清楚。云铮在鹰扬卫军中的威望,由此可见一斑。权势可以从很多地方得来,但威望,却一定要拿过硬的本事证明给大家看,并且带领大家取得某些极其难得的胜利才能获得。云铮望着台下那一张张或坚毅、或激动、或肃然的脸庞,心中豪气陡升。
    “儿郎们!昨天,我们巳时一刻从扬州出,寅时八刻抵达海安县!也就是,我们在十个时辰之内,全副武装,步行行军一百六十里!我们,创造了奇迹!”云铮的声音中带上了三成内力,声音犹如平地惊雷,震得人耳膜嗡嗡响,面对三万大军,他的声音也能传到每一个士兵的耳朵里,让他们听见来自最高统帅的声音。
    “吼!——”三万人齐声怒吼,这时纯粹是从喉咙里吼出来的声音,很原始,没有实际意义的那种,但却最能体现人的兴奋,尤其是男人狂暴起来后的那种声音。
    云铮傲然抬头,听着这最男人的声音,目光高傲冷峻,高大的身躯犹如沉渊临岳,一股威势自然而生。他忽然伸手,全军的吼声戛然而止,三万多双眼睛一齐盯着他们年轻的统帅。
    “半年以来,你们的严格训练让你们创造了这一奇迹,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我鹰扬卫,没有极限!今天,你们十个时辰奔袭了一百六十里,明天,也许你们就能达到一百七十里,将来,我们还能达到一百八十里、一百九十里,甚至……两百里!……这不是什么天方夜谭,我鹰扬卫的儿郎,永不止步!”
    “永不止步!——”
    “云鹰永翔!——”
    曹睿等人赶到鹰扬卫驻地之时,看到的就是刚才这一幕。曹睿脸色十分难看,一阵青一阵红,其余诸位监令的脸色也是面沉如水。三万多大军就在眼前,这是不可能作假的。这三万多人,是昨天上午在扬州亲眼见过的,当时是六军齐聚(实际是五军),云铮的鹰扬卫全军都在自己这些人的眼皮子底下站着,当然不可能作假。而今天,这批人却又在一百六十里外的这里,继续站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而且从这些人的神态和体型来看,绝对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绝非从泥巴地里拉出来的农民穿上盔甲就能假扮的。至于鹰扬卫凌晨赶到,现在营地周围便已经树立起了辕门和严密的鹿柴等防卫,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