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少帅 >

第67部分

极品少帅-第67部分

小说: 极品少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官或者高官之子一次性收受贿赂竟高达三亿,这事传出来那肯定是举国轰动的大案了。更别说上次暴雨门给云铮递拜帖请求见他一面的时候就送出了“六千六百万”,两次送出的“好处费”已然接近“四亿”!
    暴雨门砸进这样一笔巨款,若真是打算买全门上下的性命,那也还无可厚非。可是现在的云铮却不是前些日子刚到大魏朝时的那个菜鸟了,他马上感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那送货之人不过是一个云家产业下的一个小喽啰,暴雨门随便花点小钱就足够收买,何必傻兮兮的亏进六十万两?暴雨门这样做,虽然不能说是无事献殷勤,但要说他们遇小事而献大殷勤却是完全不过分的,那么暴雨门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呢?
    云铮一边拿着银票把玩,一边在心里琢磨:若是暴雨门得知有可能被牵连进刺杀案之后曾经把这件事告诉林曦,而林曦出于“自清”而不愿意出面施以援手,那么现在他们给自己备上厚礼就应当不仅仅是请自己帮忙拉他们一把这么简单,很有可能还带有改换门庭的意思。可是如果事情真是这样,自己要不要接受暴雨门的投效就很值得考虑了。
    因为宁婉婷娘家在江湖中的背景这层关系,云家对晋冀两省江湖道的控制力是相对比较强的,北剑阁基本可以领袖两省内的各个门派,只有诸如五台山灵鹫寺、恒山派等大派还能保持独立,不过也轻易不敢跟云家——或者说北剑阁——对着干。各方基本是互不相干。
    但是云家的势力范围也仅止于此,这么多年来,云家对江湖的控制从来没有出晋冀两省的范围之外,究其缘由,云铮觉得大概是为了向皇室证明自己并无旁的野心,毕竟控制晋冀两省江湖可以说是为了辖区长治久安考虑,可若是手伸得太长,控制到河南山东去了,就有些捞过界的感觉了。
    因此,云铮对于暴雨门眼下如此大力的“贿赂”自己显得有些担心。如果暴雨门真的是存了改换门庭的心思,那么自己如果接受他们的投效,且不说林曦那边会如何看待,单是有可能让敏感警觉的万昌皇帝怀疑自己的动机,就似乎很有些不妥。然而云铮是绝对舍不得将这么大一笔巨资原物奉还给左东明的,现在自己已经算是内定了的鹰扬卫都指挥使了,并且这三万大军的养兵练兵之费全要他自己来出,这六十万两巨资正可以解决他很大一部分麻烦。所以,要他退钱肯定是不可能的。
    俗话说得好,拿人手软。既然拿了人家的钱,就得帮人家把事情办好才行。云铮左思右想老半天,还是没想到什么万全之策,只好决定先帮暴雨门把眼下的刺杀案撇清再说,至于暴雨门究竟是不是要投效自己,这事先搁着看吧。
    云铮自己一个人走进书房,亲自给山西隆德府的云家铁器作坊写了封信,将事情始末略略说了说,嘱咐那送货的人如果被朝廷问话就一切照实说。然后他用火漆将信封好,让人通过云家自己的渠道迅送达。
    万昌十八年正月十九,第二次代父参加朝会的云铮很是爽快了一把。
    原因无他,云家军又打了一场打胜仗是也!
    原来萧天佑领着大军打算攻陷新平堡、黄泽关,然后趁云家军反应不及之时突袭云州。在他看来,云家军摆在这新平堡、黄泽关一线的六个太原卫只能算是云家军的二流部队,既然是二流部队,其战斗力和战斗意志自然肯定比不上嫡系的燕云十二卫,以他自己手中近二十万精锐狼军,突破这区区三万多“二流部队”的防守当然易如反掌。
    萧天佑的想法虽然好,可惜天往往不遂人意,与他设想的状况正好相反,太原卫在新平堡和黄泽关守得相当出色,不仅战术上完美无缺,而且三万儿郎意志极其坚定,某些千户手下的将士损失接近四成也决然不退一步,硬生生的将二十万纵横夏州的辽国狼军挡在了山西之外。
    云铮知道,这冷兵器时代作战跟后世的近现代化军队作战有很大的不同,这个时代的军队从战斗意志上来说,比近代化军队差了很多,如果在战斗中直接战损过两成,绝大多数军队都会崩溃。战损过三成而不崩溃的部队绝对能当得上“强军”之称,而像这次太原卫某些部队一样,战损过四成仍然死战不退的,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铁军”了。
    太原十二卫被云家完全接手也不过四十年左右的光景,能够被强化到这个程度,但凡懂得军务的人,只怕都不得不承认云家练兵有方。
    第一天,萧天佑的狼军在太原卫的防守下攻击失败,这让最近意气风的他极为光火,又连续猛攻了三天,结果新平堡和黄泽关虽然被打得几乎崩塌,可那六个太原卫却仍然死死地扼守着他们的阵地,狼军一无所获。
    而就在萧天佑现自己在这坚城雄关面前浪费了太多时间的时候,云岚亲自率领四个燕云卫杀到。云岚兵力虽然不多,远逊于萧天佑。可一来萧天佑的狼军大战数日却未能取得战果,不仅士气低下,损失也颇为不低,于是待云岚的生力军忽然杀出,顿时将萧天佑杀了个措手不及。
    云骑纵横八万里,狂戟独退天狼神。云岚第二次让骄悍的狼军尝到了“云骑纵横”的滋味,燕云骑恍如一把锐利的牛刀,庖丁解牛一般顺着狼军阵营之间最弱的部分冲杀、突破,然后转个方向再冲杀、再突破……
    “是日,奴酋心胆俱裂,略拢残兵,循北而遁。”
    分割线
    嗯,日后但凡不是少帅亲自指挥的战役、战斗,通常不会详细描写,一来没什么必要,二来也免得大家觉得啰嗦。当然,若是该战役中有重要人物出场,自然不计在此类。
第149章 世子军
    云家军又立军功,云铮作为云国公世子,自然免不了要代表父帅云岚向万昌皇帝细细奏报。在奏表云家军功绩的同时,自然也少不了歌颂皇帝陛下的英明领导。那洋洋洒洒几千言的长奏,简而言之就是说:因为皇帝陛下领导有方、云家军上下众志成城,所以才能以莫大的勇气和意志顽强的战胜了占据优势的敌军,这既是陛下洪福齐天,也是云家军对大魏朝无比忠诚的体现。展望未来,我泱泱大魏有圣主在朝,必然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创万朝未有之盛世云云。
    然后,万昌皇帝当然也免不了要对云家军温言勉慰、上下嘉奖一番。什么玉璧十对、锦缎千匹这些云铮是不在乎的,不过这次毕竟是一场大胜,万昌皇帝也不好全给这些中看中听不中用的东西,所以很难得的赐给了黄金五万六千两和骏马七十匹。
    黄金五万六千两是参与作战的十个卫所有将士每人一两的意思——当然,肯定不会真的每人一两黄金的这样分。而这十个卫的二十名正副指挥使、五十名千户则各分到骏马一匹。对这个赏赐云铮倒是比较上心一点,尤其是当他知道这七十匹骏马乃是清一色的大宛马的时候,更是喜笑颜开,连连向皇帝道谢。对于冷兵器时代的军队来说,好马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有人欢喜有人愁,与云铮的意气风相比,周濬就显得有些尴尬了,因为云家军之所以能有如此大胜,乃是因为萧天佑果然如上次云岚奏折里所说,将大军东移去了山西,如此一来,虽然周晔收复夏州的捷报也及时传来京师,可这份捷报的含金量相比云家军的大胜就差得多了去了,而且这么一来,上次在御花园和云铮对于战况的争执也是周家输了,这不能不让他心头窝火,连带着对他老子“光帅”周晔也腹诽了一番。
    然而皇帝陛下却似乎早就忘记了那天御花园的事情,不仅对那件事提也没提一句,还很是对周家嘉奖了一番,说什么收复失地有功云云,虽然没赏黄金和骏马,但那些面子上的赏赐却与赏给云家的完全一样。
    云铮对皇帝的表现毫无反应——至少在面上毫无反应——因为他现在已经知道皇帝对待云家和周家的态度好坏并不是取决于哪一家的功劳大,而是哪一家的势力大。这皇帝无非就是想在两家之间搞个平衡。好比现在云家占优势的时候,他就尽量不让云家的实力胜过周家太多。可想而知要是哪天周家在和云家的对抗中占了优势,皇帝也一定会加大力度扶植云家。在皇帝看来,这两家若是不相争,岂不是就要威胁皇权了?所谓上位者的手段,也不过就是如此。
    该赏的赏完了之后,皇帝陛下朝着群臣看了看,微微向薛宗庭示意了一眼,道:“念。”
    薛宗庭拿出一道诏书,高声念道:“朕闻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
    朕自冠弱,御极天下,至今十八载矣。凡二十年,夙夜孜孜,寤寐不遑,常思天下艰难,是故不建新宫,不巡四方,积蓄国力,以为民用。幸得天眷,万昌元年至今,国朝几无灾祸,民生逐渐殷实。然宝器之光,从来引贼,北有辽奴,狼性未驯,贪我财货,屡犯天威。朕之边军虽多次破贼,然贼自恃马快,来往迅疾,贪念未绝,殊为可恨。
    朕虽久秉仁义,不欲彼国血流漂杵,然则彼兽性未泯,竟而再至!朕,为万民怒之!故准皇室及四方边镇合建新军三十六卫,以为震慑四方之用。
    今有皇四子晟,忠勇果毅,可为龙翔卫都指挥使;皇六子曦,聪慧仁德,可为凤舞卫都指挥使。
    又有云国公世子铮,身出将门,幼知兵略、武勇非凡、才冠当今,可为鹰扬卫都指挥使;周国公世子濬少而老成、久历兵事……可为虎翼卫都指挥使;渝国公世子羽……可为狼牙卫都指挥使;江国公世子帆……可为鼋甲卫都指挥使。
    此六子人品贵重,才识具备,定能达成朕意,练就新军,震慑诸邦!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这道诏书一念完,众臣心里顿时生起一种感觉:这四大边镇的新军全是由世子挂帅,莫非要弄成世子军?
    云铮跟周濬对望了一眼,心里都在奇怪,这次事情未免太巧了吧,怎么四家都把世子派出来了。
    原本云铮并没打算亲自领这鹰扬卫的,在他看来,反正日后自己是大帅,全部云家军都归自己掌握,没必要自己亲自掌握这支六个卫的新军。只不过林曦过去跟自己说了那番话以后,他觉得如果有一支从建军到训练都归自己一手经营的军队的话,对于自己在家族内部的话事权还是有帮助的,这才建议云岚说自己要亲自领这鹰扬卫。
    至于周濬,他其实在家族内部地位并不是太稳,所以才希望掌握一只由自己一手**来的军队。而冷家和江家则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理由了。
    冷家世子冷羽和江家世子江帆现在不在,只好老子帮儿子谢恩了,于是林晟林曦两兄弟领衔,云铮、周濬一起上前叩谢天恩。
    文武百官看着这一幕,心里都有些好奇,这样一批年轻的都指挥使**来的新军,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呢?
    其实大部分的臣子都相对看好云铮和周濬两个,因为这两位世子都是有了军功在身的,周濬从几年前就一直随着周晔出战,虽然没有单独领过大军,但跟在大帅父亲身边多年,怎么说也该学到不少本事了不是?而云铮就更不用说了,在这些朝臣们看来,他不是前不久才取得过一次大胜么?破敌五万啊,云少帅的实力那可不是盖的!还好云铮自己不知道他们的想法,不然就算他脸皮够厚,也只怕要禁不住脸红了。
    除了云铮和周濬,冷羽和江帆的看好率也还算凑合,毕竟是军事世家出身,从小就学带兵的,起码比林晟林曦这两位王爷好。这两位爷,一个自小脾气暴躁像个屠夫,一个温文尔雅纯粹书生,说他们能带兵?嘿嘿,只怕前面那位爷得把军队搞哗变,后面那位……教他的军队圣人之言大概比较有可能。
    分割线
    同志们,鲜花,收藏!
第150章 又一次朝会
    今天的朝会,有了赏赐云家和周家的战功以及确定新军六大都指挥使这两件事之后,其他的一些枝枝叶叶就都成了陪衬,云铮也没怎么听进去。只是在最后快退朝的时候,皇帝宣布了十三公主笈礼将在正月二十五举行的消息,这才引起云铮的关注。
    前世穿越而来的云铮对古代的节气风俗不大了解,但云铮所继承的记忆却告诉了他正月二十五是个什么日子。
    这一天是填仓节。填仓节的来历是这样:相传北方曾连续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颗粒不收,可是,皇家不管人民的死活,照样征收皇粮。因此,连年饥荒,饿殍遍地,尤其在年关,穷人更是走头无路,冻饿而死的不计其数。这时,给皇家看粮的仓宫守着大囤的粮食,看着父老兄弟们饿死,实在无法忍受,他毅然自作主张,打开皇仓,救济灾民,把皇家的粮食让人们抢运一空,救了一方灾民。但这样一来,他就不好向皇家交差了,于是就在正月廿五日这天放火烧仓,连同他自己也烧死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个无名氏仓宫,每到这一天,就用细炭灰或柴草灰在院内外打囤填仓,以示对仓官的怀念。
    传说不一定可信,但至少可以让人知道这个节日代表着什么。
    对于百姓来说,用草木灰画出粮囤的样子,里头放入五谷杂粮或钱,再画上小梯子,把正月十五蒸的白面刺猬、老鼠放在囤外,期望五谷丰登,让刺猬、老鼠往囤里送粮或叼钱……这显然是一个期望一年丰收的节日。
    可是云铮现在对皇帝陛下的每一个决定都不敢不仔细思量一番,这一思量不打紧,还真被他感觉出一点不对劲。
    按这传说来讲,私自开仓放粮的是皇帝的粮官,受好处的是百姓,而亏本的是皇帝。这一天对于皇室来说似乎并不是什么好日子,那万昌皇帝为何要将女儿的笈礼日定在这一天呢?
    他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是了,皇帝这次只怕是在警告妍儿不要做那粮官!皇帝现在对付边镇的办法,就是政治捧杀、经济围剿。政治捧杀跟妍儿关系不算大,但经济围剿却跟她有关。隐凤斋每年的收入那样巨大,其进账大多充实进了内库,而内库的银子则是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