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美色 >

第550部分

江山美色-第550部分

小说: 江山美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布衣只是笑,“那本王倒要好好听听。”
    苑君璋沉声道:“其实西梁王不言,聪明人都已知道。西梁王眼下兵力不足四处出兵,劳民伤财,是以才想先平江南河北,再全力进取关中。若是薛举未死,此招其实大善。可如今薛举已死,李渊已抢占了先手,我只怕西梁王不等平定江南之时,以李渊之能,已经平定关中。到时候他占关中要塞之地,若和长乐王联手,只怕西梁王腹背受敌,死无葬身之地!”
    “这世上,不是说联手就能联手的,不然本王和李渊早就联手了。”萧布衣淡漠道。
    苑君璋连连冷笑,“西梁王难道忘记唐王之妻姓什么了?”
    “姓窦,那又如何?”徐世绩一旁道。
    萧布衣脸色微变,“难道窦氏和窦建德还有什么关系不成?”
    苑君璋肃然道:“当然,窦建德其实和窦氏颇有渊源,这中关系,不用我来详说。我只想告诉西梁王一点,李渊联手窦建德的可能性。远比你要大的多。西梁王只想按部就班,却不知道,李渊、窦建德早就暗通书信,商议联手取你的东都。”
    萧布衣不再微笑,脸色变的阴沉起来。
    苑君璋见到,续道:“前些日子。李渊早就向突厥奉表称臣,自称儿皇帝,西梁王只以为始毕可汗受你誓言约束,不能出兵,却不知道突厥人反复无常,撕毁诺言只在旦夕之间。李渊一直对西梁王示弱,却早就筹划好进攻中原之策。他只等平定关陇后,派精兵从潼关出发,突厥人、长乐王再分两路。分三路大军来取东都。试问李渊如此之策,又如何会和西梁王匡扶隋室,一殿称臣?”
    萧布衣怒拍桌案道:“无耻之极。难道他们为了争夺天下,引狼入室,竟然能置天下百姓于不顾吗?”
    苑君璋轻叹道:“据我所知,黄河两岸,不倚仗突厥地势力之人,只有西梁王、魏公和刘将军三人了。”
    萧布衣听到魏公二字的时候,心中一阵茫然。
    苑君璋说的不错,李密地确从未倚仗过突厥势力,他和自己一样。均是心高气傲之人。可就是这个魏公,却死在自己地手下!
    一时间,不知道是何滋味,萧布衣缓缓坐下来问,“本王想问一句,刘将军为何选中了我?想梁师都、郭子和均和刘将军接壤,若是联手,可抗李渊!”
    苑君璋正色道:“想堂堂男儿,不能平灭突厥。保家卫国也就算了。可若是勾结突厥,祸害中原百姓,那真是为世人不耻。刘将军一身铮铮傲骨,不想借突厥之兵,这才选中西梁王,想梁师都、郭子和均以子为人质,自称儿臣,求得突厥人的支持,无耻卑鄙。刘将军怎会和他们联手?”
    “说的好!”萧布衣一拍桌案。“那不知道苑先生有何对抗李渊的妙策?”
    苑君璋轻舒一口气,“其实刘将军早就筹划已久。他占了楼烦、马邑、雁门三郡后,迟迟没有出兵,不过是骄兵之计。李渊为取关中,倾精锐之师南下,如今精兵良将均在关中之地,而晋阳却只让黄口小子李元吉镇守。此子无能之极,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政事,刘将军算计,若是骤起精兵去攻太原,李元吉胆小怕事,不见得守得住。只要太原一克,我等转瞬取西河等郡,挥兵南下,可沿李渊当年所走之路而下,速战速决,当能尽取河东之地。”
    “这么简单?李渊老谋深算,你们可莫要轻视。”萧布衣诧异道。
    苑君璋笑道:“多谢西梁王提醒,其实不能说我等轻视李渊,而是李渊轻视我等,这才留李元吉镇守太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刘将军既然出手,当有八成的把握。”
    萧布衣沉吟良久,“然后呢?”
    苑君璋沉声道:“然后我等可伺机过河,进取关中之地。若是能得关中,刘将军可把关中让给西梁王,只求封土为王,占据河东之地就已心满意足。”
    “刘武周的野心实在不大。”萧布衣喃喃道。
    苑君璋笑道:“刘将军尚有自知自明,知晓只凭自己,断然取不了天下。只求助西梁王击溃关中后,以附骥末,马首是瞻,裂土封王,愿望已足。”
    “你说了半天,本王还不知道需要做些什么。”萧布衣含笑道:“此去河东,地形崎岖,山脉连绵,本王劳兵远征,并非良策。”
    苑君璋沉声道:“西梁王何必明知故问。”
    萧布衣皱眉道:“此话怎解?”
    苑君璋脸现振奋之意,“现在谁不知道,西梁王威震中原,倚仗地就是天下无双的铁甲骑兵!刘将军不敢期望西梁王兴师动众,只求西梁王派出三千铁甲骑兵援助,可取河东!李元吉无能,井陉关并未重兵把守,西梁王铁骑可从太行而上,过井陉关入太原。到时候西梁王和刘将军兵合一处,区区李渊,何足道哉!”
    他说地滔滔不绝,萧布衣听到,喃喃道:“这个主意地确不错,本王真的找不到拒绝地理由!”
    正文 四三二节 佯攻
     更新时间:2009…6…21 20:23:46 本章字数:7314
    天下大势日趋明朗,苑君璋在刘武周手下,也算是数一数二的谋士,对于眼下的局面一番分析,倒也头头是道,颇有道理。
    见到萧布衣犹犹豫豫,苑君璋劝道:“西梁王,我听说,西梁王本和李渊交情不错?”
    萧布衣想了半晌,“其实本王和他,也算不上什么交情。不过念及当年一殿称臣,总希望他还能幡然醒悟罢了。”
    苑君璋心中冷笑,才想说萧布衣是妇人之仁,陡然间心中一寒,暗想这个萧布衣不是妇人之仁,而是狡猾到了极点。因为到现在为止,他已经把所谋之事悉数说出,只盼能说服萧布衣出兵援助。可到现在为止,萧布衣唯唯诺诺,还是让人琢磨不透心意。
    他一直在骂萧布衣糊涂,不知道他为何能坐上今日的高位,剑指天下,可到现在才明白,此人装呆卖傻的本事,实在非同凡响。
    可眼下他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更何况这个主意是他和刘武周等人商讨甚久,更有深意,到了如今,绝不能半途而废。至于说出南下计划,一方面是博得萧布衣的信任,另外也是他们相信萧布衣亦不会错过结盟的机会。
    “西梁王,想一山容不得二虎,西梁王若不早下决定,只要刘将军再倒,我只怕李渊很快就要联系窦建德与你为敌,到时候大势已去,悔之晚矣。徐将军,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他的礼物并没有白送,徐世绩点头道:“西梁王,我也觉得此法对我们百利而无一害。”
    苑君璋和徐世绩一唱一和,终于坚定了萧布衣的信心。萧布衣放下酒杯,沉声道:“苑先生,本王可出兵助刘将军,不过需要你们答应几个条件。”
    苑君璋精神一振,“西梁王请讲。”
    萧布衣笑道:“第一个条件是。铁甲骑兵粮草辎重全由你等提供。”
    “这个自然。”苑君璋毫不犹豫道。
    “第二个条件是。铁甲骑兵只能由本王手下来指挥。”
    苑君璋稍微犹豫。“这个嘛……西梁王也应该知道。战场形势瞬间百变……”
    “所以本王才让手下来指挥。”萧布衣淡然道:“若说对战机捕捉地敏锐。本王地铁甲骑兵不逊他人。”他口气中满是自傲。苑君璋微笑道:“既然如此。我等恭敬不如从命。不知道西梁王可有其他地条件?”
    “本王最要紧地一个条件就是……”萧布衣略作停顿。径直说道:“本王地三千铁甲骑兵必须跟随尉迟将军地大军!”
    苑君璋半晌才道:“必须跟随尉迟敬德吗?”
    萧布衣毫不犹豫道:“不错,若是刘将军不同意的话,本王绝不会出兵!”
    苑君璋露出笑容,“其实这也不是问题,想尉迟敬德和刘将军是生死弟兄,跟随哪个都是一样。”
    “不一样。”萧布衣口气淡然,其意甚坚。
    苑君璋一咬牙道:“在下斗胆以人头担保。答应西梁王地三个条件,决不食言。”
    萧布衣舒了口气,“那本王就放心了。”
    “不知道西梁王何时出兵?”苑君璋道。
    萧布衣正色道:“三日后即可。还请刘将军在井陉关接应!至于细节方面,苑先生可与徐将军商量。”
    苑君璋谢过,起身离去,徐世绩送走苑君璋后,回转第一句话就是,“西梁王,我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萧布衣微笑问。
    “刘武周提出的条件对我们好处太多,我只怕其中暗藏机心。关陇诸阀中,若依能力。以李渊、薛举、刘武周最为狡猾。刘武周此人诡计多端,又如何会领兵为西梁王身先士卒,为他人作嫁?”
    “世绩,依你之意呢?”萧布衣问道。
    “我觉得有一点很奇怪。”徐世绩疑惑道:“按理说……刘武周和突厥兵接触最早,我听西梁王所言,当初雁门一事,刘武周就暗自投靠突厥,可到了如今,梁师都、郭子和、甚至是李渊。都对突厥奉表称臣,以求突厥人暗中支持。可刘武周居然没有半分联系突厥人的动向,这个于理不合。”
    萧布衣笑笑,“我只知道,沉默之后就是爆发,刘武周隐忍这久,当然不会考虑为我等打江山了。”
    “西梁王说的极是,我只怕他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徐世绩正色道:“他们希望我等出兵支援。若能借我等铁骑之力取下河东。再下关中的话,他就可以取代李渊。和我们对抗!说什么把关中让给我们,裂土封王,不过是个幌子而已。”
    萧布衣笑起来,“世绩,你想的和我一模一样,可方才为何不劝阻我?”
    徐世绩狡黠地笑,“西梁王不也说了,宁可关中落在刘武周的手上,也不愿李渊坐大?刘武周此举,不是正合你意?”
    萧布衣点头道:“不错,刘武周在利用我们,我们何尝不是在利用他?刘武周狡猾多端,在关陇,是仅次李渊、薛举的第三号人物,可薛举都是抗不过唐军,我出兵助之,唯一的希望就是,刘武周不要败的太快,再给我们一两年的时间。现在对于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谁能跑在前面,先解决了周边的麻烦,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至于要下关中,只凭刘武周,恐怕还没有这个本事!”
    徐世绩颇为欣慰,“协助刘武周,事关重大,更要提防刘武周的狡诈,依西梁王所见,派谁去最好呢?”
    “单雄信现在如何了?”萧布衣问道。
    “难道西梁王想派雄信前去吗?雄信自从跟随翟让来到东都后,一直闭门不出,郁郁寡欢。”徐世绩道:“当初瓦岗种柳,大伙都想着做出一番事业,可到如今……他难免会有些不适应。”
    徐世绩轻叹一声,回想当初轻狂。亦是宛若隔世。
    萧布衣喃喃道:“瓦岗已成过去,不提也罢。历史上,不合潮流地,终究会被淘汰。我知道他得李密信任,对关键时候一直不能助李密一臂之力甚为遗憾。”
    徐世绩单膝跪地,“还请西梁王不要见怪雄信!”
    瓦岗五虎中。张童儿被裴行俨所杀,陈智略下落不明,邴元真为人圆滑,徐世绩虽离开瓦岗,可对单雄信却是义气尚在。只怕萧布衣猜忌单雄信,是以求情。
    萧布衣站起来扶起徐世绩道:“他重情重义,我何怪之有?世绩,你我兄弟一场,不必多礼。”
    徐世绩目露感动。如今在西梁王手下,名将众多,可要说功高盖主的两人。无疑就是徐世绩、李靖二人。徐世绩先在襄阳执掌军权,如今又在东都总揽军事大权,可说是东都隐形的二号人物。李靖自从和萧布衣一起后,先克黎阳,后平瓦岗,转瞬又灭了林士弘,兵指江南,可以说是战功赫赫。萧布衣虽是少有地纳谏之主,但是这两人都是兢兢业业。小心谨慎,不该管的事情素来不越权过问。瓦岗众将归附后,兄弟又能聚首,徐世绩虽是高兴,可素来都是自持自重,少和众兄弟来往,和翟让亦是少有见面。不是官高了看不起弟兄,而是怕被人猜忌说是结党营私。
    跟随萧布衣多年,亲眼见到萧布衣一步步走到如今的高位。徐世绩更是小心翼翼,历代功高盖主引发皇帝猜忌的多了,庆幸的是,萧布衣对他们地情义还是少有变化。
    徐世绩沉吟的功夫,有兵士上前道:“启禀西梁王,单雄信求见。”
    萧布衣微笑道:“这可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了,快请吧。”
    徐世绩虽已适应了萧布衣稀奇古怪的想法和言语,但也想不明白曹操和单雄信有什么关系。心中微动。已想到单雄信来此作甚。
    单雄信前来拜见的时候。容颜略微憔悴,见到萧布衣后单膝跪倒道:“西梁王。单雄信有礼了。”
    萧布衣笑着扶起单雄信,“雄信何必多礼,不知道今日来此作甚?”
    单雄信自从到了东都后,深入简出,主动求见萧布衣倒是头一次。单雄信见萧布衣开门见山,也不犹豫,径直道:“西梁王,我听说魏公已亡?”
    萧布衣轻叹道:“你所言不差,魏公和我,虽是大敌,可却多少惺惺相惜。他混入江都军营对我行刺,连杀数人,我出手……”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单雄信黯然道:“西梁王,魏公孤身行刺于你,想必亦是到了穷途末路……”
    萧布衣半晌才道:“他若肯归降,我不见得会杀他。”
    “他这种人,怎么会归降?”单雄信喟然道。
    萧布衣无奈笑笑,“雄信,魏公已死……”
    “在下听说魏公尸体已运回东都?”单雄信问道。
    萧布衣皱眉道:“那又如何?”
    徐世绩道:“李密率众作乱,为祸中原,如今又是行刺西梁王,罪大恶极,理应枭首示众。本来西梁王只想埋了他,但是群臣不依,都认为要示众几日为妥!”单雄信感激李密地知遇之恩,徐世绩对李密却没什么好感。
    单雄信犹豫良久,“依照法理,西梁王这种手段以平民愤,也是应该之事。可雄信得魏公信任,朋友一场,只求将魏公示众完毕后,收葬魏公的骸骨,不知道西梁王能否诏许?”
    徐世绩微皱眉头,却是一言不发。他当然了解单雄信,亦知道李密若是自己地朋友,也是如此做法。可单雄信这么说,实在是极为冒险。
    萧布衣收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