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八六一 >

第113部分

一八六一-第113部分

小说: 一八六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妥,南炮台是伪清主力布防地点,甚为坚固,我们这样进攻,等于正面与敌交火,就算最后攻下来了,我军伤亡也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主张先攻北岸炮台,此处敌人布防较为薄弱,应当容易攻下。”东海舰队总管李朔玉提出了不同地方案。
    众人各抒己见,包括各参谋们在内,均提出了各自的方案,讨论来讨论去,均各有漏洞。吴宗敏眉头渐皱,暗观众人,只见那张孝祖在旁神情专注,似乎也有意见,却不敢说出来。
    “张参谋,你有什么意见?”
    众人的目光立刻集中到了这位新升任的年轻参谋身上。张孝祖顿时感到有点紧张,但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在众人面前展露自己才学的机会,他必须要抓住。
    于是。张孝祖深吸了一口气。指着地图上地位置。带着点颤音说道:“南岸炮台十分坚固。强攻不易。至于北岸炮台。虽然较弱。但与南岸炮台遥相呼应。并且背后还有塘沽地援军随时支援。强攻地话。同样面临着困难。”
    “北也不易。南也易。那我们还攻打个什么!”李朔玉地脾气向来很急。
    一番话说罢。张孝祖地心态已经放松了不少。他接着道:“各位大人请看。大沽口东北面是北塘炮台。我料伪清在此处地布防必定空虚。我军可先抢占此地。使大军顺利登陆。而后长驱直入。直取塘沽。塘沽一克。则大沽口便在我军陆海两面夹击之下。这时再攻。成功地机率便要更大一些。
    不知各位大人意下如何。”
    众人精神一振。目光在地图上延伸。无不暗暗点头。参谋长林海道:“声东击西。攻敌之虚。趋敌之后。两面夹击。好棋。这确实是一步好棋呀。大人。下官以为此方案可行。”
    吴宗敏在听罢众人地计划之后。也觉张孝祖地方案最佳。当即便拍案道:“就这么决定了。我命第一、第二特遣队护送一团二团前往夺取北塘。第三、第四特遣队佯攻大沽口炮台。待我军插入敌后时。掩护三团登陆。两面夹击。先取北岸炮台。再夺南岸炮台。”
    此时天色将近黄昏,炮台附近,已是炊烟四起,各炮台开始埋锅造饭。
    守将罗荣成策马驱上了威字炮台,这是他今天巡视地最后一座炮台,海风吹来,他略感到有些冷,胸口已渐有憋闷之感,罗荣成暗咬了咬牙,心道:“奶奶的,今天的烟瘾怎么比平时提前了,得赶紧回去吸两口。”
    罗荣成在炮台上粗看了几眼,便欲上马回去,这时,负责该炮台的队长沈二虎一把拉住了罗荣成,神秘地笑道:“大人且留步,都到了吃饭的时间了,留下来跟小的们吃一顿吧。”
    罗荣成颇有些急不可奈,道:“不了,本官还有要紧事要处理,下次吧。”
    沈二虎挥手驱走了附近的小兵,从怀中掏出一物,低声道:“小的早就为大人备好了,
    必还要匆忙赶回去呢。”
    罗荣成顿时明白,但还是装着正经的说道:“你一个月能有多少饷银,还是留着自己用吧。”
    沈二虎忙道:“大人这话就见外了,大人待小的不薄,这点小意思算得了什么,大人可别不给小的这个孝尽的机会呀。”
    罗荣成拗不过下属地一番好意,便顺了他的意思,二人来到营房之中,关上门,沈二虎取出藏着的烟枪,将方才那布袋中的烟土装满一锅,点燃了奉给已躺在榻上的罗荣成。他小抽了一口,顿时房中烟雾缭绕。
    “嘿,这烟好重地口味,量够足啊。”罗荣成飘飘欲仙,连着又吸几口。
    “这是小的从熟人手里买得上好烟土,原本是只卖给京城里地那些贵族老爷的,给大人你享用也算值了。”沈二虎说着,给自己也点上了一锅,二人便吞云吐雾起来,俨然一副神仙之状。
    轰!
    在他们最爽地时候,一发炮弹从天而降,正中营房,那劣质材料搭建的石屋,立时轰塌大半。伴随着炮台士兵们地大呼小叫,数不清的炮弹,如雨点般倾泻向这座津门要塞。
    三天之后,济南。
    难缠的巴夏礼又来了,一见面便开门见山的问道:“吴王殿下,三天的期限已到,你应该有了抉择了吧。”
    “抉择,什么抉择啊?”曾纪泽有意要逗这个高傲的英国人一下。
    巴夏礼脸色一变:“殿下的记性可真差,我们三天前达成协议,殿下会有三天的时间来思考,是否立刻停止北伐,坐下来与清国和谈。”
    “噢——”曾纪泽夸张的拉长了调,拍了拍额头道:“原来是这件事,你看,最近事特别多,本王还真把这事给忘了。”
    巴夏礼立时怒了,叫道:“殿下,你这是在耍我吗,我可并不认为这很有趣。”
    曾纪泽咳了一声,态度认真起来,道:“公使阁下不必动怒,小心伤了肝。这事件嘛,其实不用考虑,本王现在就可以给你答复。”
    巴夏礼态度稍有缓和,耐着性子问道:“那么殿下是决定战,还是和呢?”
    曾纪泽从杜聿光手中接过了一张纸,将之递给了巴夏礼,道:“其实本王的决定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因为根本就没有决定的必要,这是我们的军队从天津发来的战报,阁下可以看一看。”
    巴夏礼愣了一下,心里顿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接过那份战报,看过之后不由大吃一惊,其中写道: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已于两天前夺取塘沽乃至大沽口炮台,击毙清军三千余人。目前已经巩固滩头阵地,等待后续援军,同时大军已长驱直入,沿着海河杀向天津。
    “你你,这竟然敢用欺骗的手段拖延时间,吴王,你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巴夏礼有点气急败坏。
    曾纪泽好言安慰道:“公使阁下不要着急,其实在你来济南的路上,本王的大军就已经对大沽口发起了进攻,本王根本没有拖延的必要。而现在,我的大军恐怕已经攻下了天津,公使阁下不如就在济南多逗留几日吧,北京城现在只怕也在我军的炮火攻击之下,公使在这个时候回去,实在是不太安全。”
    巴夏礼有点哑巴吃黄连的感觉,但他实在是没有料到,明军竟会出此冒险之策,由海上直取北京。
    更没想到的是清军无能如斯,想当初他们英法联军攻打大沽口之时,清军还坚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现在换成了明军,却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另外,这里还有一封刚刚收到的战报,本王也没有必要隐瞒,阁下请看。”
    巴夏礼看到的每二封战报是东军陆军的战况,东路军已经逼近天津两百里之地,西路军也已攻克保定府,大军正向北京挺进,再加上海上的一路,明军已对北京形成三路合围之势。
    看着巴夏礼那副惊愕无奈之状,曾纪泽心中颇为得意,着实有种出了口恶气的畅快,他以劝告的口吻道:“阁下也看到了,清军不堪一击,我军进展神速,也许等阁下带着什么和谈的消息回到北京时,那里已经插满了我大明的旗帜。依本王看,公使阁下现在要做的不应当是促成和谈,而是该思考如何向贵国政府建言,尽快与我国协商建立公使级外交关系的事宜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百九十九章 最后的骑兵
    夏礼无奈的离开了济南,但他仍然坚持回到北京,的新形势,下一步该如何处置,他尚需向本土请示。
    骑兵们结成楔形方队,缓缓的向前挺进,在正前方,是那座销烟未散的城池。敌人们连夜挖掘了三道壕沟,但僧格林沁不认为那可以挡得住他的蒙古骑兵,尽管上一次的战役他输得很惨,可谓是颜面扫地。
    “这一次,我一定要挽回丢失的面子。”僧格林沁心中下定了决心,手中的马刀握得更紧了。
    “北塘的战事怎么样了?”他向身边的直隶总督恒福发问。
    丢失了山东与河南,如今的这位直隶总督辖区已仅限于天津之地,但现在,敌人们正要夺去他最后的地盘。
    恒福显得有点垂头丧气,道:“黑龙江马队昨夜对北塘炮台发起了进攻,但敌人枪炮火力甚猛,端瑞将军损失了人马两千,被迫撤退了回来。”
    僧格林沁眉头更皱,又问道:“那咱们的水师呢?”
    恒福叹了一声,道:“水师在海河口与贼军交战,结果不出半个时辰便被全歼,战船损失五十,将士死伤一千余人,敌军的浅水舰船现已经驶入海河。”
    僧格林沁就想不明白了,他苦心构建的大沽口海防要塞,原以为固若金汤,却为何会屡屡的被攻破,先是英法联军,那也就罢了,洋人的战力那是不可攀比的,可现下连贼军也能轻易攻下,这实在叫他想不通。
    整个塘沽地区,集结了清军大约三万人的兵力,却被海上而来的贼兵不足七千人击败,大清军队的战斗力,真已衰落到这般地步了吗?
    “叹个屁地气。就算各处都败了又有什么关系。老子地蒙古骑兵可是连洋人也打败过。何惧区区贼军。”僧格林漏沁痛斥恒福。高调地为自己打气。但显然这豪言壮语里是掺了水分地。
    “是是。王爷说得是。”恒福嘴中应和。心里却道:“是你妈个头呀。就知道在老子面前装逼。你那蒙古骑兵在安徽丢地人还不够大么。以为老子不记得呀。”
    恒福乃清廷九个所谓最高级别地封疆大吏之一。但在僧格林沁面前还显得矮了一头。何况现在要靠着人家地蒙古骑兵来收复失地。也只好低三下气。
    “哥克尔。你率一千人马正面进攻。尔然。你率七百人马迂回到左翼。看本王号令行事。多木尔。你率一千人马攻打贼军右翼。记住。敌人地枪炮厉害。你一定要看准时见再发起进攻。”
    僧格林沁排军布阵。各将领命。各率人马绝尘而去。
    “恒大人。本王要你率你地本部三千步军打头阵。为本王地骑兵争取足够地冲击时间。你听明白了吗。”
    恒福心里咯蹬一下,僧格林沁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这个老家伙是要他拿自己的人马当靶子,吸引明军地火力呀。
    “老子手里就剩这点兵马了,都打光了,老子还混个屁呀。”恒福无法接受这样的军令,便直言道:“王爷,贼军地枪炮厉害你又不是没见识过,你叫我的弟兄们就这样正面冲过去,这岂不是让他们白白送死吗。”
    憎格林沁哼了一声,道:“没错,本王就是要他们去送死,没有他们的死,本王的蒙古骑兵怎么可能冲入敌阵。他们不会白白牺牲,大清会记住他们的。”
    恒福脸色一变,道:“王爷,你说得倒轻巧,你不觉得这太强人所难了吗。”
    僧格林沁没多大耐心,喝道:“恒福,本王奉了摄政王之命,全权负责直隶军事大权,你丢了大沽口,我大清铁律,失土者斩,本王还没怪罪于你,难不成你还敢抗命吗!”
    僧格林沁大帽子一扣,怒火一发,恒福便无话可说,一腔的怒气无处可泄,便叫道:“罗荣成,大沽口是你丢地,本官现在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去吧。”
    那一脸创伤地罗荣成听了差点没从马上掉下来,当初他被一炮击中,差点就被活埋了,他从废墟中爬出来时,直接就丢下炮台逃了,原以为可以逃得一命,没想到却被赋予了这自杀式的任务。
    罗荣成万般无奈,只得领命而去,他率令着那三千士气低落地绿营军,极不情愿的向明军阵地前进。
    号炮轰鸣,那是冲锋地命令,左翼烟尘大起,哥克尔的另一队佯攻骑兵已经开始行动。
    罗荣成策马徐徐向前,他的士兵们提心吊胆的跟着他向着挪动。进入了步军开始冲锋的距离,罗荣成依然的徐行,三千步卒,十数个方阵,跟着他走着海岸
    乱的阵形,完全是一副上前赴死之状。
    “操,老子不过是一个小官罢了,你大清皇帝都打算逃出关外了,老子凭什么还往前冲啊。”
    罗荣成狠一咬牙,马刀一摆,示意众军停止前进。接着,他高声吼道:“弟兄们,僧格林沁叫咱们打头阵,其实就是要让咱们替他挡子弹。我们都是有爹有娘的人,凭什么就替他们去死啊。”
    众军被罗荣成这么一煽动,心绪顿时纷乱无度,面面相觑,议论纷纷,有的是义愤填膺,有的是惊魂落魄。
    罗荣成见势,又是高声呼道:“弟兄们,咱们都是汉人,大明说了,他们打得是满人,咱们何必要为他们满人卖命呢。想活命的,就跟着本官降了吧。”
    “降!降!——”
    是人就怕死,有人为了钱而战,有人为了生存而战,有人为了信念而战,但在,他们失去了所有为之而战的理由,经罗荣成这么一带头,立刻便临阵倒戈。
    “怎么回事,那是怎么回事?”僧格林沁见罗荣成部止步不前,已是颇为恼火,待见阵中白旗竖起时,不由怒火填胸。
    三千清军将武器放下,举着双手倒向明军阵地。
    “恒福,你好大的胆子,竟敢临阵通敌!”僧格林沁怪罪于恒福。这位直隶总督是有苦难言,急辩道:“王爷,下官冤枉啊,下官怎想到姓罗的这狗贼竟会临阵倒戈啊。”
    “没有的废物,大清留你何用!”僧格林沁怒不可遏,大刀挥下,当场将恒福斩于马上,他扬起那带血的大刀,高呼道:“我的蒙古勇士们,为了大清,跟本王冲啊。”
    僧格林沁已为怒火冲昏了头脑,他完全不顾眼前的不利局势,一马当前冲了上去,身后,一千蒙古骑兵倾巢而出,随着他们敬佩的王爷杀向敌阵。
    骑兵们很快冲入了正在奔入明军阵地的绿营兵中,马刀挥下,愤怒的砍向那些已抛下兵器的背叛之兵。马蹄如滚滚洪流,踏过血与肉之河,势不可挡的向着明军冲去。
    而在此时,明军也改变的主意,立即发起了还击,数十门大炮齐鸣,炮弹从天而降,轰向那马与人交杂的混乱战场。
    那些意欲投降的绿营兵们,很快在前后夹击之下,死伤殆尽,而那些视死如归的蒙古骑兵,却依然不肯回头,他们穿过火与血之尘,不知疲惫的向前冲去。
    “杀啊,为了大清,杀——”
    浑身浴血的僧格林沁,一往无前的冲在最前头,身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