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八六一 >

第145部分

一八六一-第145部分

小说: 一八六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立长子为嗣,那是千古来传下的规矩,他若敢挑战这规矩,人们便会将他与宋太宗相比,斧声烛影的流传,至今使那位宋太祖的好弟弟背负着弑兄夺位的嫌。
    所以,他只能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吞,默不做声的接受了那五雷轰顶之痛。
    当早朝结束之后,李典臣之众都聚集在了湘王府中,今天早朝上发生的戏剧性的一幕,已经使他们感受到了强烈的威胁。
    吴王成为太子,也意味着他们的湘王失去了做皇帝的资格,这不仅仅预示着他们加官进爵,荣华更盛的希望破灭,更使他们将来的身家性命成为了悬念。
    尽管吴王有仁德之名,但当他身登大宝,掌握大明的最高统治权时,能否将仁爱宽容平等的施舍给他们这些政敌们,尚是一个无法预料的未知数。
    中国的政治斗争,除了如宋朝那样极少数的朝代之外,基本就是一部血泪斑斑的杀戮史。成者王侯败者寇,失败者的下场是凄惨的,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即使是以仁爱著名的那些君主,在对付他的政敌之时,心狠手辣也丝毫不逊于所谓的暴君。
    “皇上立吴王为太子,你们有什么看法,都说说看。”曾国沉着脸说道。
    李典臣憋了一肚子气,第一个跳出来嚷道:“皇上真是老糊涂了,他怎么能立吴王为储君呢。王爷你自打湘军起就立功无数,这大明的江山,还不是你一手撑起来的,皇上应该立王爷为皇太弟才对。”
    此言一出,众人群情激愤,纷纷附合。
    李典臣的话说到了曾国心坎里,而众人的忠诚表现也让他心里有了些安慰,但他还是装模作样的喝斥道:“放肆,皇上岂是你可以教训的。”
    李典臣也不畏惧,拍着胸脯叫道:“我老李是实话实说,皇上立吴王为太子,我第一个不服,就算王爷把我绑了押到皇上那里,我老李还是这句话。”
    李典臣的表现令他相当的满意,曾国表情松缓了许多,却是故作惋惜的叹了口气:“本王知道你的心情,本王又何尝不觉得委屈呢,只是皇上已经做了决定,还有什么办法呢。”
    李典臣的眼光中陡然间闪过一抹戾气,他沉顿了片刻,冷冷道:“王爷,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事情到了这份上,你就一不做二不休,做那宋太宗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二百四十八章 绝育
    纪泽是心里藏着荣光,脸上写着淡然,嘴里挂着谦的早朝之旅的。  
    当他回到王府时,下人们早就听说了主子被立为了储君之事,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们也是倍感欢喜,称呼也机灵的都改了,一口一个“太子殿下”,曾纪泽听的很顺耳。
    待要去看诗涵之时,恰巧李太医刚为她诊查过,正要离去,曾纪泽便亲自送他出门。
    “殿下喜得金枝,又被策封为太子,真是双喜临门啊,恭喜恭喜。”李太医笑的亲切,白花花的胡子也随着飘飘然,颇有点道风仙骨的味道。
    “哪里哪里。”曾纪泽坦然受接受了他的贺喜,欣然道:“太子妃她能顺利诞下孩子,还多亏了李太医费心,改天我定命人送一份小礼往府上,以表谢意。”
    “岂敢岂敢,这都下官份内之事罢了,殿下何需客气。”
    客套话说完,曾纪泽便问了诗涵身体状况如何,那李太医一脸的诧异,说道:“怎么,太子妃没有将实情告知殿下吗?”
    果然她有隐瞒着自己。
    曾纪泽一听李太医这,便知事情没那么简单,心情顿时紧张起来,道:“太子妃她怕我担心,一直有所隐瞒。李太医,你就跟我说一句实话,太子妃的身体到底有什么问题。
    ”
    “唉。此事关重大。下官也只好如实说了。”李太医一脸地无奈。“下官先前也跟王爷说过。太子妃体质虚弱。并不适于怀胎。而今虽然是强行地把孩子生了下来却是大伤元气。”
    “那这味着什么呢。难道太子妃会有生命危险吗?”曾纪泽急问。
    李太医摇了摇头:“只要太能善加调养。身子虽然差。倒也不至于有生命危险。只不过。今后却再不能生育了。”
    这一句回答。曾纪泽是喜忧掺半地是诗涵生命无恙。忧地是她竟然不能再生孩子了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将是何等沉重地打击。
    “怎么会这样。李太医确定吗?”曾纪泽尚抱有一线希望。
    李太医叹道:“如此大事。下官怎敢妄下定论。这是我与太医院十几位同僚会诊之后得出地结论。”
    看来事已成定论,曾纪泽原本颇高的兴致时低少了三分,他甚至感到有点垂头丧气。
    送走了李太医,曾纪泽强打起精神,但当他见到诗涵之时,表情终究还有变得有点暗淡,望着柔善的贤妻怜惜之情油然而生。
    “臣妾见过太子殿下。”诗涵笑盈盈的上来施了个万福,眼眸之中闪烁着喜悦的光彩然他的夫君荣升为太子,让她感到更加的自豪。
    “怎么你们都知道了。”曾纪泽勉强笑道。
    “这样的好消息些小厮们传得可快了,还不是为了从我这里讨些报喜的赏钱吗。”诗涵给她彻了杯茶“不过这也真是个惊喜,先前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过。”
    对曾纪泽来说,太子之位只是囊中之物,早取晚取而已,他现在所关心唯有眼前伊人。
    勉强的说了几句闲话,他终究还是按捺不住,说道:“诗涵,我方才遇见了李太医,问了一些关于你身体的情况。”
    诗涵脸色微变,忽然默不做声了。
    “李太医跟我实话实说了,诗涵,我都知道了。”对他来说,说出这样的话未免有点残忍,但这些痛苦,终究还是要面对的。
    诗涵鼻子一酸,当下便扑入了他的怀中,放声痛哭起来:“殿下,臣妾没用,臣妾以后再也没办法为殿下生儿育女了。”
    心里面憋了这么大的痛苦,只有真正释放出来心情才能得以舒缓,曾纪泽听她这么一哭,才放心了几分,抚着她乌发安慰道:“没关系,不能生就不能生了呗,反正咱们都有宝贝女儿了,够了。”
    诗涵摇着头泣道:“那怎么可以,殿下将来是要继承大统的,岂能没有子嗣,若真如此,那臣妾不但是曾家的罪人,也是大明的罪人啊。”
    诗涵这话,曾纪泽未必就没有想到过,别说当了皇帝没有儿子,那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就算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没有儿子延传香火也将是一件憾事。
    “是啊,我从百年之后而来,难道,就要一个人孤零零的离去,我的血脉,便将淹没在这历史的洪流中吗?”
    扪心自问,他确有不甘,但这时又能怎样,也只能是强装淡然来安慰妻子罢了。
    “你想多了,中医不行,或许咱们该尝试一下西医,我就不信上天真的会这样待我曾纪泽。”曾纪泽愤愤道。
    诗涵却已经失去了希望
    不相信自己这身子还能治好,忽然之间她想起了什么闪烁起一丝希望,“殿下,你不如休了臣妾,再立一位太子妃吧。”
    曾纪泽大吃一惊:“诗涵,你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臣妾不能为殿下续延龙脉,已是犯了七出之罪,殿下休了臣妾也是合乎律法。”在这样一个三从四德的时代,诗涵的理由倒也很充分。
    而曾纪泽却无法接受,他不屑道:“什么狗屁的律法,生男生女乃上天所定,岂是你我所能决定。就算是你仍能生育,再生更多胎,也许都还是女儿。我曾纪泽岂能因为这就休了你,你当我是那种愚昧昏庸之人吗。”
    诗涵也知他对自己情深意重,这般绝情之举是绝对做不出来的,但他越是如此决然,自己心里的负担也就越重,越发的感到惭愧。此路不通,她琢磨了一会,猛然间恍惚,喜道:“瞧我怎么这么傻。殿下若不愿休我,那就多纳几位侧妃吧,总归有人能为殿下诞下龙种的。何况殿下将来迟早要当皇帝,三宫六院也是再平常不过了。”
    这一节,曾纪泽是真的没想过,要说家中红旗飘飘,外边沾花惹草,养几个情人什么的,他倒是习以为常,因为他就身在那样的社会。
    但是三妻四妾,一堆老婆在一起,还姐姐妹妹的相处着,这种感觉,曾纪泽是无法想象到的。
    “此事以后再吧,现在最要紧的是为你寻医问药,你不要想太多了。”曾纪泽把这话题就此打住。
    诗涵也只好掩了泪水,时接受这等事实。
    一连日,曾纪泽都安心的留在家中,陪伴着诗涵,关怀备至之下,她的心情总算是有些好转。
    而此,刘铭传、程学启、杜聿光等在京的东系要员们却相约前来求见。一见面,曾纪泽便发现他们的表情很是严肃,全然不似前来道贺的样子。
    “怎么,一个个都拉长着脸,被策封为太子了,你们都不高兴啦?”曾纪泽开玩笑似的说道。
    众人都是一笑,刘铭传道:“殿下这话说的,你当了太子,那是咱东军的荣耀,也是天下的众望所归,咱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别说那些虚的了,你们这次来,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要跟我说。”曾纪泽揭穿了他们的目的。
    “是有些机密的事要请殿下拿主意。”杜聿光使了个眼神。
    曾纪泽顿时会意,对周围的下人们挥手道:“你们先下去吧,没我的命令,谁都不许来打扰。”
    下人们识相的匆匆退下,大门紧掩,屋中的气氛立刻有了变化。
    “说吧。”曾纪泽端坐主位,闲然的饮了一口香茗。
    杜聿光低声道:“殿下,咱们的探子最近传来消息,说是湘王那边有反常的举动。近些天来,每天至少有三五十名仆从打扮的从湘王府后院进去,而且都是只进不出,加起来已有两三百之多。”
    “确实有点反常,你们可探听清楚,那些人真的是仆从吗?”曾纪泽也警觉了起来。
    “这些人都是生面孔,王府里的名头说是湘王要办寿宴,都是些新招的下人。可是探子们认得其中一些人,他们都是西军的士兵。”
    曾纪泽眉头一皱,暂时并不发表意见。
    这时刘铭传又道:“这还是其次,我从江西的几个相好同僚那里打听消息,说是江西境内驻扎的西军,正小批小批的分数路往南京这边移动,说是要清剿土匪。不过这些人马都是绕城而走,白天露宿,夜间行动,行动颇为诡异。”
    “大概有多少人?”曾纪泽问道。
    刘铭传扳着指头算了算,道:“总数是多少也没个确切数,但就我推测,至少也得有三千之多,这还都是探听到的,至于还有多少路人马,那就不清楚了。
    ”
    “我的这位王叔啊,莫非你真的是铤而走险吗?”曾纪泽心中暗道。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程学启拍着案说道:“管他是多少人呢,湘王耍这些花招,目的还不够明显吗!他这是想发动兵变呀,太子殿下,事态发展到这般地步,咱们也得早做打算啊。”
    种种迹象都表明了湘王确有这般意图,这些众人也都心知肚明,但这时程学启把话挑明了,众人仍不免为之一震。
    刘铭传正色道:“殿下,程师长说的没错,他湘王野心勃勃,要玩这狠的,咱们可不能束手待毙,是该有所行动的时候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二百四十九章 宝刀不老
    纪泽想起了当年的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为夺帝大哥李元吉在玄武门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李世民杀兄逼父,最终取得帝位。
    那一场政变,尽管被史官一再的美化为太宗被一逼再逼,无路可退的情况下才不得已出此下策。但李建成身为长子,纵然他功劳不及李世民,却仍是大唐帝国的法定继承人,李世民上演的这一出,无是对传统的挑战,若非他创下了贞观之治的大好局面,只怕在史书也要拥有和隋炀帝一样的暴君之名了。
    曾纪泽之所以想起了李世民,那是因为他忽然觉得,自己的处境与当年的李世民是多么的相似。只是不同的是,自己是法定的储君,而想做李世民的,却是真正的野心家。
    “大明江山刚刚奠定,若在此刻生出变故,诸位难道忘了当年太平天国的天京之变了吗?”曾纪泽冷静道。
    刘铭传急道:“此一时彼一时,太平天国当年外敌重重,而今大明的局势却是相当的宽松,这个时候就算清理内部,也不至生出什么变乱,更何况是湘王不识大局,逼迫在先,咱们只是自卫反击,又有何不可。”
    “湘王麾下人马十万,门吏掌西南数省军政大权,就算是京畿附近的江西,亦在其掌握之下,万一京中有什么变故,这些人闹腾起来,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这才是曾纪泽真正所担的,他要对付的不仅仅是湘王,而是他身后那个庞大的西系集团,一个势力遍布大明半壁江山的集团,若是稍有不慎,那这个国家便极有可能重新陷入战火纷争之中。
    无论如何,这是曾纪泽所不愿看到的。
    “太子殿下过虑了系一派虽在人看来唯湘王之命是从,但大家都知道,那些人都是些贪财如命、匪性不改的小人罢了,这样一帮人聚在一起算是声势再大,也过一群乌合之众罢了,根本谈不上什么忠诚。”
    杜聿光揭穿了西系本口若悬河,信心十足,“下官以为,只要咱们拿下了湘王而后殿下再以宽厚安抚,声明只要他们效忠于朝廷,则朝廷绝不牵扯到他们,那么西系必然土崩瓦解,一哄而散。待殿下控制住内外局面,手握大权时可以逐步拔出西系。”
    刘传一拍大腿。嚷嚷道:“就是这个理儿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不也是这么干地吗。到最后还成了什么千古一帝看殿下比那李世民强多了。莫说千古一帝就是万古一帝也做得。”
    “父皇尚健在。你说这样地话是什么意思。”曾纪泽责怪道。但口气却温和地很。
    刘铭传嘿嘿一笑。搔着头道:“是是是。末将这话说地有点过分。不过理却是这个理。殿下。眼下敌人地刀子已经出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