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八六一 >

第156部分

一八六一-第156部分

小说: 一八六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曾纪泽当上皇帝之后,后宫自然也就听了天下人瞩目的地方,皇后娘娘无法生育,这在大臣们之中也是人尽皆知之事。
    一个伟大的帝国,一个伟大的皇帝,如果没有儿子的话,这个帝国自然不能算是稳定的,于是皇上扩充后妃的计划,自然也被大臣们纳入了议程,所以三天两头曾纪泽的案头就会出现这样一道劝谏的折子。
    就曾纪泽而言,他也已有此意,即使是不做皇帝,身为一个男人,三妻四妾总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梦想。
    “这件事,再说吧。”曾皇回答的很含糊,但显然已是松了口。而他的态度转变,却令涵欣喜不已,一脸如释重负的样子。
    当天曾纪泽便起程,由水路前往了苏州,前在苏州火车站为苏沪线的贯通剪彩,然后在胡雪岩等众多苏沪官员的陪同下,乘坐了大明历史上第一列火车。
    当火车经过近七个小时的行程后,顺利的抵达了上海火车站,而在崭新的站台上,已是人声鼎沸,旗帜飘扬,上海各界知名人士均已齐集车站,他们挥舞着大明九龙旗,欢迎他们皇帝的到来。
    当曾纪泽缓缓走下车厢时,车站上万岁之声赛过了轰鸣的机轮声,他微笑着向人们致意,而当他踏上站台时,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一身白色皮装的胡雪灵,她站在人群的最前头,一身雪白特别的扎眼。
    “嘿,胡雪岩,这又是你的安排吧。”
    曾纪泽暗想,他笑着走到了她的面前,她忙是微微躬膝行礼,落落大方的道了一声:“雪灵给皇上请安了。”
    曾纪泽深吸了一口飘着零星雪花的冷空气,淡淡笑道:“雪灵,等了很久了吧。”
    胡雪雪盈盈一笑,道:“没有很久。”
    曾纪泽微点了点头,道:“以后不会让你再等了,这一次,跟朕一起回南京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二百六十四章 谢幕前的演出
    雪灵愣了一下,似乎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皇帝比较委婉,但言下之意依她之冰雪聪明,又岂能听不出来。
    这一句话,她等了多久,今天终于等到了,却恍惚有点不真实的感觉。
    “皇上,你真的决定了吗?”她大方之中却又略带几分羞涩的低声问道。
    曾纪泽直视着她的目光,道:“朕既为天子,自当一言九鼎。女子大学的校长职务,朕自会命教育部别择人选,你回收好好收拾一下吧。”
    胡雪灵这次是确信无疑,她也再无多言,只是淡淡微笑着看着他。
    曾纪泽不忘正,私下跟胡雪灵交谈了几句,便在上海车站发表了一番重要讲话。
    在讲话中,曾纪泽首先为沪线的通车表示祝庆,并对铁路公司和来自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表示了赞赏与感谢。
    接着,曾纪泽话题转向东北的局势,他以严厉的口气,对俄国干涉中国内政进行了抨击,对满人的无耻卖国行径进行了痛斥,然后表示大明决不会坐视不理,并在外交途径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性。
    当天在场的除了上海界人士之外,欧美驻上海的外交人员和外国记者也少,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领导者第一次以如此强硬的口吻对一个西方列强大国给予痛斥,在场的外藉人士,包括俄国领事,都感到了不同程度的震撼。
    而在的中国人却倍感兴奋,他们忍受了多少年的压抑,也仿佛在这一天看到了可以解放的曙光他们的皇帝曾纪泽,就是那个为他们带来曙光之人,曾纪泽所受到国民拥戴与崇拜,在这一天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结当天地通车仪式之后。曾纪泽马不停蹄。先后视察了上海武器制造局、上海船舶制造局以及多家碑不错地民营企业海方面工商业地快速发展。令他倍感欣慰。
    这之后曾纪泽也不忘低地视察了爱迪生-纪泽实验室观了几项实验室正在秘密研究地新发明。并顺便又带给了爱迪生几个发明“灵感”。当然。这几项所谓地“发明灵感”。原本就应当是属于爱迪生地。
    新型蓄电池、电动机等几项发明创造过爱迪生地不懈努力。早在半年之前就已经成熟并投入了生产几项发明使得船舶局地潜艇研制向实用性安全性又迈进了一大步。
    而在三个月之前。曾纪泽为他带来地“机械式鱼雷”发灵感。也被爱迪生消化通透。第一枚鱼雷在一个月前试射成功。现在已经开始量产。与此同时。船舶局近两年来秘密建造地十几艘新型潜艇也已经快要完成第三阶段地改造以装好新地鱼雷发射装置。
    曾纪泽深知。大明在军事实力尤其是海军军力水平上。仍有很大地差距而与列强争锋。海军地落后将使大明永远处于被动挨打地位。
    当年两次鸦片战争地失败。尽管东西方国这综合实力地最终体现。但不能不认识到。英法海军地强大。是一个不可忽略地致胜因素。
    假使有一天,大明不得不与英法翻脸,那么,首要面对的便是英法强大的海军,曾纪泽知道,单凭大明目前的海军水面舰只,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足以与之抗衡。
    而潜艇的使用,将彻底改变双方的战斗力不平衡,在当今世界,欧美各国对潜艇作战的重要性还在摇摆不定之时,大明已经成功的拥有了一只相当规模的,领先于世界至少二十年左右的潜艇舰队,而且,这支舰队的规模还成不断的扩大。
    潜艇的制造成本与耗时远少于大型的水面战舰,这使得曾纪泽能够凭借现有的大明造船水平,快速的生产并列装。他相信,假若有一天战争真的打响,同样数量的英法海军,必将遭到他的潜艇舰队毁灭性的打击,因为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任何一个国家都还不具备反潜的技术能力。
    而这支潜舰舰队,也是曾纪泽敢与俄国人叫板的资本之一,而另一张底牌,则是他规模更加庞大的飞艇部队。而海陆空联合这种超时代的立体作战模式,曾纪泽不相信比英法还落后的俄军会是他的对手。
    当然,这个时候,英国人还是可以利用一下的。
    曾纪泽在上海会=:了英国领事,就所谓的《俄清盛京友好条约》与英国领事交换了意见,曾纪泽表示,东北以及外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关于满清割据政权所签订的任何外交条约,大明将一律不会承认,同样也希望英法等西方国家不予以承认。
    英国领事倒是答应的痛快,表示大英帝国与只承认大明是中国的合法政府,不会理会满清与俄人间的所谓条约。
    曾纪泽又不失时机的提出,希望英国能再以合适的价格买给大明三艘装甲舰,以作为大明即将组建的北海舰队主力舰
    在半年以前,曾纪泽就以买卖满奴的资金,为东海舰队购置了三艘装甲舰,今年初已经到货,使得大明海军的实力又有了一个提高。
    制约野心勃勃的沙俄一向是大英帝国的既定政策,早先英国就对俄国吞并中国北部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感不已经到不满,但因忙于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拓展,无暇应对。
    而今俄人又企图在满洲扶植傀儡政权,将并其海军势力范围扩展到海一带,如此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直接影响到了英国的在华利益,英国是不可能再坐视不理的。
    但是英国人又不能亲自出来收拾胃口越来越大的俄人,唯今之计,帮助大明扼制沙俄自然在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对于曾纪泽提的要求,英国领事当即表示没有太大问题,同时并提出英帝国可以帮助并参与到大明在北京的军工厂,以及威海的新基地建设工程当中来,还可以帮助中国训练警察部队。
    很显然,英国人对于美国:来越深入的与明廷之间的合作感到了一丝不安,眼红的他们,也希望能介入到中国内部事务中来。
    曾纪泽加强美国的合作是无可奈何之举,他当然不希望看到美国在大明政权中影响力一家独大|入英国人给予一定的制衡,倒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案。
    于是,曾纪泽同意了除训练警察部队之外,英方提出的所有建议,并大方的提出国人可以参与到大明正在进行的南海舰队组建中来。曾纪泽是想借着英国人的参与,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法国人对中国南部台湾、越南等地的影响力。
    尤其台湾,左宗棠自从当起了什么大总统之后,日益加强与法国的关系,依靠法国人的力量,他们不但在台湾成功的推行起了洋务运动,还组建了一支规模不小的舰队不时的对东南沿海进行骚扰。
    而作回报,法国商品占据了台湾百分之七十的进口产品份额国人占有了台湾一半资源开发的股份,同时高雄、基隆等地也正在兴建港口,以为法国舰队的进驻做准备。
    在只集中力量采取先北南方略的前提下曾纪泽暂时无法照顾到台湾左氏割据政权,所以他希望能借助英国人对他稍有牵制。
    而就在曾纪泽还在为台湾问题而头疼之时,海峡的那一头,形势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今年初,左宗棠生了一场大病,几番求治都不见好转,病情反而是越来越恶化,一时间,台湾高层陷入了恐慌之中,而恐慌的原因,无非是权力的继承问题。
    左宗棠的一家老小都在湖南老家,当年起兵反明之时,全被扣了下来。而他自来台湾之后,不适应这里的气候,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又哪谈得上再续子嗣,如果左宗棠一死,这大总统的位子又将由谁来继承呢。
    左宗棠虽然学美国搞什么大总统,基层搞了点岛民选举,但中高层的权力机构,仍然还延续着变相的皇权制度,所谓的国民议会,也只是一个名流们议论朝政的样子机构罢了。
    这一日,尚在病榻上的左宗棠将刘松、顾宪二人招来。此二人从大陆追随左宗棠到台湾,一直是左氏统治阶层的核心人物,左宗棠无子,很有可能选这两个人之中的一人作为下一任的台湾大总统。
    “臣叩见大总统。”二人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大礼,立在了床榻一旁。
    “你们都来啦。”左宗棠在侍女的搀扶下,勉强的坐了起来。
    “大总统,你身子可好一些了吗,还有不少事等着大总统做主呢。”刘松先道。
    左宗棠有气无力道:“先放着吧,我也没几天活头了,这事就留给下一任的总统吧。
    ”
    那二人脸色一变,忙道:“大总统万寿无疆。”
    “这些屁话都给我咽回去吧。”左宗棠挥了挥手,接着又猛咳了一阵,好容易才缓过神来,幽幽道:“我大限将近,你们也不用避讳了。我那些儿子们全被困在了大陆,我死之后,这大总统之位又不能没人,我琢磨着,只有你们两人才能担当。”
    那二人心里均是怦怦直跳,紧张的等待着左宗棠做决定,但结果却令他们感到意外。
    “你二人俱是大才,我选了一个,另一个一定不服,这样下去,咱楚军这点基业,非得败在内斗之中,老夫岂能便宜那曾家小子。我琢磨了好几宿,总算想出个万全之策,这样吧,你二人就学那美利坚,各自成立个民主党和共和党,谁当总统,就让全岛的老百姓来选,胜了的,那是民心所向,输了的那个也就甘心了,如此一来,才能保我楚系不亡于内斗之中。”
    这就是左宗棠在病患中琢磨出来的万全之策。(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二百六十五章 试验品
    宗棠的决定令他二人吃惊不小,要知这自古以来都皇帝那都是父传子,兄传弟,再差点断子绝孙了,那也会传给最亲信的大臣。至于什么大总统嘛,那还不是挂着羊头卖狗肉,还不是一个样。
    这皇帝让老百姓选出来,这才是千古奇闻,想都无法想象。
    小老百姓的懂个屁啊,他们知道谁能治国吗,皇帝那可是天之骄子,那是天赋皇权,要是让贱民们给选出来的,那还能叫天子吗?皇威何在呀?
    刘松与顾宪二人尽管对大总统之位都有觊觎之心,但对左宗棠想出的这个怪招却不约而同的抱有抵触之心。
    “大总统,美利坚搞什么民选总统,那是因为人家老百姓素质高,咱这老百姓大字不识一个,自私的很,就顾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就咱这特殊国情,臣看不太适合搞选举吧。”顾宪首先提出反对意见。
    “顾大人说的有,就算是要搞选举,那也得等民智都开了才合适,就咱这老百姓的素质,这个过程最起码也得一百年吧,这事呀,急不得的。”刘松也附合道。
    左宗棠脸一沉:“放屁,你们些当官的,就知道放屁!什么叫老百姓自私,自私又怎么啦,那是人之天性,他只要不犯法,自私那是人家的权力。要说自私,你们这些当官的不自私吗?不自私的话,你们两个先把自个儿的家产拿出来,救济那些穷困百姓再说。”
    左宗棠身体差,但脾气尤其,两句话骂得他二人不敢做声,但他意犹未尽,接着训道:“当大总统是要为老百姓办事百姓虽然不识字,但他们也知道谁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就凭这一点,他们就知道该选谁,用不着什么高深的狗屁素质。再说了,什么民智未开,这能怪百姓吗,你们这些当官的天天愚弄百姓,想方设法不让他们开启智慧能开得了么!”
    那二人被训得唯唯是诺,不敢吱。
    “这民选大总统,就是开启智的第一步,就这么定了,谁也不许再反对。
    你们个要么赶紧去组建党派。准备参选然就别站着茅坑不~屎。老夫另择贤能。”左宗棠拍板决定。不容置疑。
    大总统还没咽气呢仍在。既然是他发话了。刘松二人也只好认倒霉。只能硬着头皮去办。
    刘松先抢了民主党地命名权因为他觉地这个党地名字里有一个“民”字。又有个“主”字。会让那些贱民们非常有亲切感。顾宪就无奈了。只好捡了个“共和党”。而共和二字。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不过左氏在台湾搞洋务岛地外国人不少。刘顾二人地班底中也有不少外国参谋这些洋毛子这回算是派上了大用场。在这些洋参谋地帮助指导下。他二人迅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