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八六一 >

第169部分

一八六一-第169部分

小说: 一八六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叫肖武,家住哈尔滨松子巷,上有六十爹娘,下有14岁的妹妹,是也不是?”
    刘国栋的话让肖武心里咯噔一下,他想不明白人家一个指挥着十几万人的大将军,为啥会把这自家里这点事打听的清清楚楚的。
    “是是,大人说得一点没错。”肖武低头应了一声。
    刘国栋的脸色忽然一沉,冷冷道:“肖武,你频频穿越于两国边境,我们完全可以治你窜通敌国之罪,而你的家人,只怕也脱不了干系。”
    “大人冤枉啊!小的是大大的良民,哪敢做对不起国家的事呀,大人明鉴!”肖武吓得又跪倒在地上,这初夏的天气,他竟是全身冷得打寒战。
    刘国栋哼了一声,道:“想让本官不治你的罪也行,不过你必须戴罪立功,协助我军,你愿意吗?”
    “愿意,愿意,小的愿意为大人效劳。”
    肖武如获大赦,哪敢说一个不字。不过他这么一答应,那位刘大人的态度又温和起来,不光给他看座,还让人给他看茶。态度变化如此之殊,实令他有点受宠若惊。
    “肖武,本官看过你的资料,这里面说你经常去尼布楚做生意,那你应该对那里的情况非常了解了。”
    肖武忙道:“回大人,小的确实是去过几趟尼布楚,对那里还算了解。”
    刘国栋点了点头,道:“尼布楚是俄军远东军主力驻地,你知道多少关于俄军的情况,都给本官如实说来。”
    肖武这才明白,这帮官老爷连威胁再恐吓的把自己绑来这里,原来是为了从他口中得知俄人的情报。肖武不敢稍有隐瞒,对于所知的自然是言无不尽。
    四个月前,大批的俄军陆续来到了远东,前前后后大约有十万人之多,而且这个数目一直还在增长。
    约有四分之一的俄军驻扎在外蒙边界北部的恰克图与乌的伯兴一带,剩下的主力集中在以尼布楚为中线的石勒喀河一线。
    刘国栋与众将交换了意见,均认为这肖武所言,与他们自己的侦察基本相符。刘国栋又问道:“俄军的装备如何?大炮有多少门?”
    肖武想了一想,道:“具体数字小的不太清楚,不过绝对不会比咱的炮多,小的在那边吃花酒时,听几个喝多了的军官提到过,好像说是他们的骡马不足,很多大炮还都在乌的伯兴那边,要运过来的话,至少也得拉个把月吧。”
    “那俄人的士气你看如何?”
    “小的听说俄国朝廷好多人是不太情愿的,是他们那个亚里什么的皇帝死要派他们来,反正到尼布楚街上走一遭,到处都能碰见喝醉酒的军官。”
    刘国栋对肖武的这一番回答很是满意,最后道:“听说你会说俄话,过一段时间也许集团军用得着你,到时只要你配合的好,本官不但不治你的罪,还会表彰你为国家立功。”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肖武欢欢喜喜的退了下去。
    刘国栋的语气严肃了起来,环视众人,道:“各位,我们现有的情报再一次得到了证实,我看就依既定的方案执行吧,十天之后,全线发起总攻。”
第二百八十四章 口袋阵
    第二百八十四章 口袋阵
    1871年6月27日,明军十万大军在东北边境额尔古讷河沿线数百里长的战线上,分三路越过边界,向俄军发起进攻。
    在边界河与石勒喀河之间,尚存在一块狭长的缓冲带,俄人本来可以利用这一块山地的地势进行有效的阻击,但他们万万没有料到,明军会在他们大军压境的情况下,率先发动进攻。
    他们根本没有任何防备,明军三路大军在一天的时间内就穿越了这块山地地区,次日凌晨,十万人马开进到石勒喀河东岸。
    俄军之所以戒备松懈,一方面是因俄人尚存在通过外交谈判,逼使大明妥协的幻想,另一方面也是这一场战争,乃是沙皇强行发动,俄军下层其实是不愿意远离欧洲家乡,不远万里来到远东苦寒之地的。所以在战争开始之初,明军就大占优势。
    在明军水陆军三路立体打击下,石勒河东岸的俄军要塞保垒三天之内便陷落殆尽,俄军死伤达两万之多。
    南路明军一个团曾一度突。破河防,将战火延伸到石勒喀河西岸,深入俄军主阵地之后二十多里。
    不过,俄军虽然戒备松懈,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是乌合之众,当他们从第一波的攻击中回过神时,俄远东军统帅阿巴耶夫迅速的组织起了有效的反击。
    俄军以两个师的兵力,击退了。明军过河之军,而退回河西的残兵,在与西岸部队会合之后,依靠西岸坚固的阵地,艰难的抵御住了明军数次渡河作战。
    在明军克虏伯重炮的轰击之下,对岸的俄军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而江面上的俄舰,也在数天的炮击中,毁损殆尽,明军遂全面掌握了石勒喀河的控制权。
    在这种劣势的情况下,俄军发挥了他们这个民族。特有的坚韧不拔,各排各连死守阵地,哪怕被明军的炮火炸得只剩下一人也不后退一步。
    明军虽然装备了最先进的明德1871式步枪,但碍于。石勒喀河这条自然天险,步兵师的装备优势无法有效发挥。而仅仅依靠两个炮兵团和十几艘飞艇的空中轰炸这样有限的打击,无论如何是难以突破俄军防线的。
    在坚持了十天。之后,俄军迎来了曙光,几十门大炮昼夜兼程的赶到了前线,途中光累死的骡马就有百余匹之多。
    面对俄人增强炮火还击,明军也被迫改变了原先的进攻态势,各步兵师不得不龟缩于掩体之中,躲避随时而来的炮击。双方在石勒河一线陷入了僵持。
    不过,俄军人的好日子仅仅维持了不到五天,坏息马上又一次重创他们的士气。
    一支明军沿外兴安岭南下,突然出现在俄军防线北面要塞莫戈恰后方,并一举拿下该城。
    雅布洛诺夫山脉与外兴安岭山脉之间有一道几十公里宽的山口,莫戈恰正好位于山口之前,莫戈恰的失陷,意味着阻断了北面俄人南下增援的路线。
    同时,莫戈恰又位于石勒喀河西岸,这又等于在俄军河防阵地之后插入了根钉子。
    阿巴耶夫迫不得已,只能抽调四个师的兵力,在莫戈恰以南,石勒河与奥廖克马河之间仓促构建了一条新的防线,以阻止明军以莫戈恰南下夹击俄远东军主力。
    龙城。
    最高统帅部正在对前线战事进行评估,直抵边境的电报线,使得最新的战报能够第一时间传到南京,统帅部因此能做出及时的作战调整。
    “莫恰戈已在我军控制之下,俄军被迫抽调四个师的兵力增加北面防线,我军趁机在石勒河尼布楚一带发动了一次猛攻,但俄军非常顽强,这一次作战未能有所收获。”
    陆军副总长杜聿光指着悬在御书房壁上的巨幅地图解说前线战事。
    “在尼布楚战役之后不久,俄人即从赤塔、乌的伯兴等地抽调了五个师的兵力,填补上了石勒喀河防线的兵力空缺,仗打到这个时候,可以说已经陷入了僵持不下的地步。”
    “刘国栋无用,好枪好炮还有飞艇都攻不破俄毛子的防线,皇上,要不让臣去前线亲自指挥吧,臣保准在三天之内拿下尼布楚。”陆军总长刘铭传急不可耐,巴不得亲自上阵。
    曾纪泽瞪了他一眼,训道:“你身为陆军总长,大明数十万军队之事,都需要你过问,岂能每遇大战就自己操刀上阵,如此,只是一将,而非一帅也。”
    曾纪泽说话直接,这也符合刘铭传直来直去的性子,他也没有抱怨,笑道:“臣这不是着急嘛。”
    又道:“其实战事发展到这般地步,臣也是有所预料的,俄人此番调来远东的,都是欧洲本土精锐,这些人要是被咱们一击则溃,那俄人也不会能欺负满奴那么多年了。”
    杜聿光也道:“总长所言不错,皇上,既然北线推进受阻,那咱们是否该考虑让集结已毕的南线外蒙兵团出击了。”
    根据统帅部事先的战略部署,北京军区是倾巢而出,第3集团军主力组成的北线军团集结于东北边境。
    而以李潜龙为总司令的第2集团军则驻扎在外蒙乌兰巴托一线,作为南线牵制军团。
    该军团下设一个枪骑兵军约2万人,一个步兵军,外加一个机枪营、一个炮兵团,总兵力约在六万人左右。
    杜聿光指着地图道:“如果我第2集团军能利用骑兵机动性,迅速拿下乌的伯兴,便可截断俄军补给增援的路线,将十几万俄军包围在雅布洛诺夫山脉以南这一片狭长的口袋中。不消月余,俄人必是弹尽粮绝,我军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全歼这支俄精锐之师,介时,远东地区,俄人将再无力与我抗衡也。”
    中国与俄国在外蒙的原始边界,本来是以西东萨彦岭、雅布洛诺夫山脉这三条山脉自然相隔的。满清无能,将山脉以南大片土地割让给了俄国,从而丧失了自然天险,使俄国势力渗透到蒙古高原。
    这样的边界划分,对于坐而挨打的满清来说,当然是极为不利的。但是现在攻守之势相易,那几条山脉却给俄人补给运输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杜聿光所提到的乌的伯兴,正位于东萨彦岭与雅布洛诺夫山脉山口之间,一但此重镇被明军占领,那就等于对俄军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李鸿章发话了,他道:“乌的伯兴极其重要,俄军不会不防,据情报所知,俄军在乌的伯兴、恰克图一线布有至少五万大军,且在边境几条河流北岸都驻有要塞。显然他们对我们是早有防备。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第2集团军六万之众,想要在短时间拿下乌的伯兴,只怕不是件容易事吧。”
    李鸿章显然对敌我双方的形势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一番分析却是驳回了杜聿光的计划。
    李鸿章接着道:“依我之见,既然这场仗陷入了僵持,那我军事先定好的战略计划,便需要做相应的修改。”
    曾纪泽眉头微皱,道:“李总理的意思是什么?”
    李鸿章道:“臣的意思是,通过战争歼灭俄有生力量,迫使其屈服恐怕已经行不太通。那不妨转换一下方针,逼迫俄人走到谈判桌上来,承认先前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有效,那也不失为这场战争的收获。”
    原来李鸿章嘴上主张开战,其实心里面还是希望两国和谈的,开战还没多久就说出这样动摇军心的话,实在是令曾纪泽感到不爽。
    李鸿章见曾纪泽不语,便继续道:“当然,逼使俄人走回谈判桌也是需要筹码的,臣以为,咱们不妨利用海军的优势,令北太平洋舰队护送海军陆战师北上,随便在俄东部的哪一海港口登陆都可,夺其土地,俘其子女。俄人主力已为我大军所缠,自然是无暇顾及,介时,咱们便可以此来要胁,俄人别无选择,必会让步。”
    李鸿章的谈判之调,立即遭到了在场的军人们的反对,刘铭传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道:“李总理,你可是说笑了。俄人北面那些土地,都是些贫瘠苦寒之地,就算咱千里迢迢的登陆给占了,又怎么守得长久,俄人精明的很,怎会因此就妥协。”
    李鸿章哼了一声,道:“那刘总长有什么理好的建议,解决当前的僵局吗?”
    刘铭传捶案道:“增兵,咱们只有再从后方增兵,不把俄人打趴下绝不罢休。”
    李鸿章道:“咱们增兵,俄人就不会增兵么,这次与上一次的战争不同,俄人明显是有打一场大规模持久战的决心的,刘总长以为,咱们大明现有的国力,经得起与俄国这头庞然大物耗下去吗。”
    刘铭传一时无语,这时,陆军部下属空军司司长白永年站出来道:“臣倒有一个计划,虽然有点冒险,不过如果成功了,必可一举扭转现在的形势。”
    曾纪泽眼前一亮,忙道:“说来听听。”
    从乌的伯兴到尼布楚之间的补给线,中间会经过希洛克、赤塔两座城镇。希洛克有俄军重兵驻守,而赤塔城,因为北面即是不可愈越的大山,南面是一片沙漠,虽处要隘,但却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俄军在此地反而没有驻守多少军队。
    白永年的计划是派一支五百余人的精锐特种连队,由飞艇运输从满洲里出发,穿越沙漠,避开俄人的眼目,空降夺取赤塔。如此,则可不必动用大军攻占乌的伯兴,同样可以达到截断俄人补给线的目的。
    这个计划可以说是相当富有创新性的,但冒险之处就在于,以往明军只用飞艇进行轰炸与侦察,而以之用来空降兵员,却还是第一次。
    何况,仅仅依靠一支五百人的部队,能否抵挡得俄人数万大军的两面强攻,这同样是一个未知数。
第二百八十五章 天鹰
    第二百八十五章 天鹰
    “此计太过冒险,焉有五百人抵挡数万人之理,不妥,大大的不妥呀。”李鸿章又在泼冷水。
    刘铭传却大感兴奋,叫道:“这个计划够胆色,有想法,我以为可行。咱不是有马克沁机枪吗,给那五百人配上他十几挺,这玩意儿一挺就能顶几百条枪,据险而守,绝对挡得俄国毛子。”
    李鸿章又道:“就算有机枪的火力优势,但若俄人搬来大炮轰城,又该如何应对?”
    杜聿光补充道:“这个无妨,俄人若敢搬来大炮,咱们就以飞艇空中轰炸,轰平了他的大炮。”
    “就算能守得住,那么我请问,赤塔城有多少兵力在防备?飞艇如何穿越茫茫沙漠而不迷失方向?这些可都不是一般的风险啊。”
    李鸿章说到了点子上,在电。子通讯导航科学不发达的现在,飞艇近距离提供空中火力支援还凑合,若是穿越国界,深入陌生的敌国去实施空降,这对飞行员的方向判定要求非常之高,稍有偏差,都有可能导致这一次的行动失败。
    此时,提出这计划的白永年却道:“。此古以来,用兵讲究的是奇正相合,但若没有风险,又怎称得上是奇兵呢。想当年李卫公以三千死士,茫着大雪封山之险,迂迥于敌后,这才有定襄大捷。古人尚且如此,而今我有飞艇之利,就算是空降不成,也可以全身而退。介时,再考虑其他策略也不迟。”
    白永年之词深得曾纪泽之心,。他遂下定决心,拍案道:“就这么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