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棋魔前传 >

第262部分

棋魔前传-第262部分

小说: 棋魔前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还算正常吧。对了。昨天上是不是王一飞已经听课来了?”点了点头。魏炜问道:晚训练由他和陈兴华两个人轮流主持。所以昨晚他并没有在训练室。对训练课的情况并不清楚。
    “是的。”陈兴华答道。王一飞来国少队旁听是院长做出的决定。教练组成员当然是事先知道。只不过当时不清楚王一飞什么时候搬家。所以不能肯定什么时候开始。
    “哦。感觉怎么样?”魏炜问道。
    王一飞的相关资料他已经看过。但有些东西不是用纸上的数据能够真正体现的。相比于那些印在纸上的铅字。魏炜更相信陈兴华个人的感觉。
    “嗯。很有才气的一个小孩子。感觉敏锐。计算速度快。大局清晰。平衡感很强。是一个很不错的苗子。不过昨天只是讨论会。纸上谈兵。不清楚他在实际对局中的表现。我想今天安排他和国少队的队员下一盘棋。然后再来做整体评估。”陈华想了想答道。
    “呵呵。还真让那帮孩子猜对了。”听到陈兴华回答。魏炜笑了起来。
    “呃?猜对什么了?”陈兴华一愣。
    “猜对你会让王一飞和他们中的一个下一盘棋。”魏炜答道。
    “这应该很正常吧?”陈兴华有些不解:有新成员要加入国少队。教练安排对局以评判新成员的真实水平属于常识性的作法。魏炜没必要单拿出来说吧?
    “呵。是很正常。那你打算让谁|这盘测试棋呢?”魏炜笑着继续问道。
    “哦。这个我还没想好。看今天的训练情况。谁的状态好就让谁来下。”陈兴华答道:周长清不在。队的训练方案他说了算。这只是一盘非正式的对局。他并没有看的太重。
    “呵呵。你没有想好。可是那帮小子已经想好了。”魏炜笑道。
    昨天晚上国少队几名棋手讨论的时候声音很大。魏炜查房时也听了一耳朵。第二天早晨吃早饭的时候再一番旁敲侧击。小棋手们的大体计划他便已猜的**不离十了。
    “想好了?你听到什么了?”陈兴华连忙问道。
    “他们已经统一意见。如果你想测试王一飞。他们就让李柯出马。比的就是他最拿手的十秒超快棋。魏炜答道。
    “呃?这是什么意思?”陈兴华为之一愣。
    严格来说。十秒一步的超快棋并不能真正衡
    棋手的真实水平。因为棋手的风格。特长。思考方式同。有些人计算的快但深度不够。有些人反应速度慢但计算的精确度很高。所以。当比赛的时间缩短到一定程度时。感觉好。计算速度快的棋手就要占一定便宜。因为面对同样的局面。他的对手并不是没有能力找到最好的应对方法。而是没有时间找到最好的应方法。速度快的棋手虽然找到的未必是最佳的招法。但由于计算速度快。在相同时间队可以比对手算的招法更多更深。所以就更容易取的优势。可这种优势在慢棋比赛中就失去了意义。因为算的快并不等于算的深。算的准。能够在十秒钟内算出二十步的人并不等于说他能在二十秒内算出四十步。
    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棋手还是业余爱好者都认为慢棋比赛的世界冠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冠军。因为慢棋比赛比拼的是双方围棋上的造|而快棋比赛虽不能说没有意义。但比慢棋比赛的冠军份量就少了许多。
    而十秒一步的超快棋更是快棋对局的极至。十秒钟内。棋手必须完成判断。计算。决策。落子的全部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说比拼的是谁走的正确。倒不如说比拼的是谁出的错误更少。从竞技比赛的角度这不失为一种非常刺激的对局方式。但从较技的角度讲却有失棋类游戏斗智斗力的文化内涵。
    所以。十秒一步的超快棋只存在于棋手间非正式的交流。到现在为止。还从来没有正式比赛采取这种形式。除非在某些比赛中有两名棋手成绩一样。为了决出先后名次而时间又不够的情况下才不的以采取。
    以陈兴华的本意。他让国少队的队员和王一飞下棋是想评测王一飞实战能力。从这个角度讲。对局双方用时越充分。考虑的越周密。走出的招法越精确才越能体现棋手的真实水平。如果是超快棋。那么看到的只有棋手的计算速度和对棋形的感觉。其他那些就没办法了。
    李柯被称为“闪电剑客”。快棋是他的优势。特别是十秒一步的超快棋在国少队内没有对手。就连其他两剑祝凤梧。汪定华在他手下也很难开张。国少队的队员们自发要谁举李柯代表出战。这不是摆明了要充分发挥他的长处吗。
    “呵。你昨天晚上是不是拿王一飞说事儿。训他们不够用功吗?”魏炜笑着问道。
    “呃。是呀。
    你怎么知道的?”陈兴华奇怪的问道。
    “呵。你呀。共事这么多年。你的脾气性格我还不清楚吗?昨天晚上临睡前听他们说要推举李柯对付王一飞。我就知道里边肯定有故事。今天早晨起床后我就借着吃早点的时间问了几句。他们虽然没有明说。但听话音猜的出和你有关系。”魏炜道。
    “噢。来是这样。这帮混小子。我说他们是想叫他们努力向上。他们不说反省自已的不足之处。反倒想看我的笑话!可恶!”听魏炜说到这儿还能猜不出国少队队员们的用意吗?把茶杯重重放在桌上。陈兴华恨恨说道。
    “呵呵。你也不要生气。其实这也好事。至少说明昨晚你说的那些话的确是刺到了他们的痛处。所以他们才会有这样的反应。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他们还是一点无动于衷。该怎么着还怎么着。那才是真的麻烦了。”魏炜笑着劝解道。
    “唉。话是这么说。不过想起来还是很让人来气。”叹了口气。陈兴华说道。
    看来生姜还是老的辣。昨天晚上过百年所说的可能真的成了问题。国少队的这些孩子果然抱成一团儿。想要给王一飞一个下马威。
    从王一飞段位赛上的对局棋谱来看。王一飞的确是有真材实料。连胜十一局固然有运气成份。但凭实力冲上职业段位也是在情理中的事。
    只不过段位赛是段位赛。国少队是国少队。国少队的队员都是经历过段位赛的考验和层层选拔后才的以进入国少队。每一个在同年龄段时都是精英中的精英。相对而言。王一飞的总体实力比起这些人还是要差那么一些。当然。考虑到两到三岁的年龄差距。这种实力上的差距完全可以无视。不过就现实而言。王一飞无论对上国少队的哪一位成员输面肯定偏大。
    下棋的人。输棋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王一飞以刚刚成为职业棋手的身份输给这些少年精英再正常不过。可这些少年精英们的心态就太让人担心了。   
第一第六百零一章 老人的经验
    练室里,过百年正在巡视着队员们的训练,这是他的T|儿的时候就喜欢看看年轻人下棋,虽说在具体技术上他已经没什么可以教给这些少年精英,不过有他在旁边盯着,这些少年人就不敢偷懒耍滑。
    “过老,您出来一下儿。”门口,魏炜探进头来向他招手。
    过百年于是来到楼道。
    “过老,有事儿找您研究呀。”魏炜小声说道。
    “什么事儿?”
    “跟王一飞有关。去办公室谈吧。”看了一眼训练室里的少年棋手们,都在认真作题,于是魏炜以更小的声音说道。
    “哦?走吧。”过百年心里奇怪,不过楼道的确不是说事儿的地方,两个人一前一后回到国少队的教练办公室。
    办公室里只有陈兴华,刚才他和魏炜研究了一下今天晚上的训练安排,越想越觉得不能等轻率对待,而主教练周长清又因有比赛任务不在北京,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来请教过百年,希望借用他的经验和阅历找到两全齐美的方案。
    “飞飞有什么事儿?”门刚关上,过百年便急着问道。
    “呵,别着急,王一飞并没有出什么事儿,而是有件事和王一飞有关。”陈兴华赶紧解释道。
    “有关?那到底是什么事?”过百年松了口气。
    “魏炜。还是你来说吧。”陈兴华笑道。
    “过老。事情是这样地。昨天晚上睡前查房。我听傅必胜他们商量。说今天晚上如果王一飞还来。就集体提议。让李柯和王一飞下一盘十秒超快棋。听意思是想给王一飞来个下马威。今天来跟兴华一说。原来他还真打算让王一飞和国少队地队员下一盘。只不过还没想好让谁上。我一想。这不正好中了那帮小子地计吗?于是赶紧把情况向他说了一遍。他听了也觉得问题有点麻烦。不让吧。那些小子肯定不服气;让吧。王一飞恐怕凶多吉少。刚刚进队就遭受打击。这么小地孩子。对他地自信心可能会有很大打击。”魏炜简单地把情况述说一遍。同时也把两个人地担心讲了出来。
    “呃?呵呵。他们还真抱成团儿了。兴华。看来你昨天说地鱼效应出现了。”过百年笑了起来。
    国少队地队员们果然因为王一飞地突然出现而刺激到了他们脑中那根弦。否则地话。他们断不至于私下计划。让队里快棋第一地李柯做代表来给王一飞一个下马威。
    “是呀。流水不腐。户枢不。他们要是一点触动都没有就糟了。
    ”陈兴华点头赞同道:有反应说明还有斗志。如果对潜在竞争者无动于衷。那岂不是说国少队地队员们已经失去了上进心?虽说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是棋手平常心修炼到极致地表现。但这不应该是一些只有十四五岁大地少年人所应有地精神面貌。
    “嗯,那你们打算怎么办呢?”过百年想了想后问道。
    “办法无非四种,一、不下;
    二、下,但按正常的测试棋处理;
    三、下,可以是十秒超快棋,但不能是李柯;
    四、下,就让李柯上。
    第一种最简单,只要不安排对局训练,他们就没由头起哄,只要过上一段时间,他们的排外情绪就没那么强了。
    第二种,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被他们牵着鼻子走,这种情况下王一飞虽说输面偏大,但我想也不会输的也不会太惨,不至于对他的自信心打击太大。
    第三种,十秒超快棋变数很大,只要不是李柯上,改为其他队员代替,则什么样的结果都有可能发生,王一飞的胜机会大很多。
    第四种,以李柯的快棋实力,王一飞搞不好会被早早杀崩。
    综合以上四种办法,我和魏炜商量以后的意见趋向于第二或第三种,过老,您的看法呢?”陈兴华分析情况后问道。
    “呵,看来你们二位对飞飞的信心不是很足呀。”听完陈兴华提出的方案,过百年笑了起来。
    “这,过老,倒不是我们信心不足。王一飞的棋谱我们都研究过,以十一岁的年纪来说,他的确可以称得上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我们对他的期望也很高,不过他现在的年纪终究还是太小,和国少队的队员相比,他的棋还是嫩了一些,我想短时间内应该还很难对现在的国少队队员造成实质性的威胁。”魏炜略一迟疑,这才试探着说道,他知道王一飞是过百年非常看中的苗子,生怕话说的过份会引起老爷子的不
    。
    “呵呵,你说的没错,飞飞现在和国少队的队员下肯定是输多赢少,不过那是慢棋,但如果比的是十秒一步的超快棋,呵呵”,轻轻摇了摇头,过百年不再说话。
    什么意思?
    两位教练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对局棋谱,从上面只能看出棋手的棋风爱好,技战术水平,形势判断准确性,对胜负的敏感度等问题,而十秒超快棋的致胜法宝是棋感还有计算速度快慢,因为在十秒钟的时间里,对局者根本无从判断局面的优劣,只能依靠自已的第一感和一瞬间的计算来决定落子的位置,所以百分之三十的正确和百分之六十的正确绝对不在同一个档次,而这些,都不是从静态棋谱上所能读出的。
    “呵呵,你们没有见过飞飞下棋,也难怪你们会对他担心。如果你们和他亲自下过一盘,就不会有这些疑问了。我可以跟你们说,在计算的速度上,飞飞绝对是我所见过少年棋手中最快的。举个例子吧,就在上个月,为了给飞飞做冲段赛前特训,我拿国少队的死活练习题让他做。那些题是头天国少队做过的,最快的是李柯,我记得是六道题一共花四十四分钟,第二名是杨汉光,花了五十一分钟,第三名是祝凤梧,五十三分钟。你们猜王一飞花了多少时间吗?”过百年笑着问道。
    两位教练又是哑然。
    国少队用来训练的死活题整体难度之高虽达不到《发阳论》中那些诘棋经典的高度,不过也绝不是杂志期刊那种面向业余爱好者的有奖征答所能比较,一般业余高手来做,搞不好半个小时都未必能解出一道。国少队棋手在做解题训练时大部分的成绩是在五十到六十分钟左右,而李柯的四十四分钟则是最高记录。
    过百年既然拿做死活题来说明王一飞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想必用时应该比李柯还要短,但这真有可能吗?
    “四十分钟?”陈兴华试探着问道。
    过百年面带微笑轻轻摇头,示意对方胆子可以再大一些。
    “三十五分钟?!”魏炜大着胆子猜道:这样的解题速度,只怕成年队里都没几个人能做到吧?
    “嘿嘿,还是错!”过百年还是摇头。
    “啊?到底是多少?”两位教练真是惊了,四十四分钟解开六题的李柯都已被称为国少队内的‘闪电剑客’,难道王一飞的速度比他还要快出十分钟以上?!真若是那样,这个神奇小子该会得到什么绰号?
    “呵呵,告诉你们吧,二十八分钟!”过百年得意地笑道,他早就知道两个人猜不到这个答案。
    “真的?真有那么快?过老,您该不会是忽悠我们俩吧?”两位教练都是一个模样,半张着嘴半天合不起来,说什么他们也不信,一个不到十二岁,刚刚考上职业段位的小孩子计算速度居然比国少队里计算速度最快的人快出近三分之一。
    “呵呵,忽悠你们俩干嘛?有钱拿吗?呵呵,说实话,当时我比你们俩还要吃惊,一天始还以为自已的表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