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34.江山美色 >

第228部分

034.江山美色-第228部分

小说: 034.江山美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避难地多,应征却是寥寥无几,百姓们都在犹豫和盘算,杨广应不应该被救。军饷值不值得去卖命。李世民找到云定兴的时候,几乎有点不认识了这个左屯卫将军,云定兴看起来又苍老了十数岁。
    云定兴一生也可以说是起起伏伏,他女儿本是太子的昭训,他这个老丈人以女为贵。炫耀一时。没有想到太子杨勇就是因为宠爱他的女儿,被独孤皇后废掉。杨广继位后,当然不会对他大哥地老丈人有什么好颜色,差点将云定兴废黜为民。好在云定兴头脑比较活络,拿钱贿赂了宇文述,给自己买个少府丞。后来累升为左屯卫大将军,也算是枯木逢春。
    十二卫府中,严格来算,就是左右屯卫府的将军分量最轻,主要是掌管十二军籍帐,差科之事,云定兴从来不指望能和宇文述一般,只觉得左屯卫已经算是自己的顶峰,安心的做事。没有想到他想安心,突厥却搞出了这么个大动作出来。如果说李渊招募人马还算是副业的话,他的职责就是招募兵士,去雁门郡解围,可转瞬数天过去,望着寥寥无几的应征者,云定兴欲哭无泪。
    他几天的功夫比几年还要难熬,却知道已经拖不得,正准备无论如何,先把手头的军马和兵士全部去雁门郡应景,却没想到李世民不请自来。
    见到李世民的那一刻,云定兴喜出望外,“世民,可是令尊派你来地?”
    李世民在营帐外见到稀稀拉拉应募百姓的时候,已经明白了几分,摇头道:“不是。”
    “那你来做什么?”云定兴的热情减少了很多。
    “应募从军。”李世民说的简单明了。
    从军伊始不过是个想法,可真的付诸行动的时候,他内心难免有些淡淡的兴奋,还有一些急不可耐。
    他舞枪弄棒地久了,弓箭鞍马也是熟练,可从军征战沙场却是头一回想到。
    云定兴皱眉道:“令尊如今在河东也是负责招募天下之士,共赴国难,世民为什么不去那里?”
    “这里不是更近一些?”李世民凝重道:“知道圣上遇险,世民恨不得插翅飞到雁门郡,只恨势单力孤,这才前来投奔云将军。”
    云定兴却是有些为难,心道你小子不知道天高地厚,这领军打仗我都是有些发怵,你能做些什么。他知道李渊如今有要红起来的苗头,更知道李世民要是加入军阵,他总要照顾下,有功劳是李世民的,可若是李渊的儿子要是死在军阵里面,难免吃力不讨好。
    正想着方法推搪的时候,李世民已经说道:“云将军,世民前来从军,为救圣上,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你不用考虑到家父。如若将军怕麻烦……”
    “云将军,兵将都已经准备妥当,不知道何时出发?”一偏将匆忙进来禀告。
    云定兴闹心来不及,顾不得再考虑李世民。李世民地死活先不再他考虑范围内,眼下他最要考虑的却是自己的安危。
    “救兵如救火,即时出发。”
    **
    云定兴出了军帐。大约看了下籍帐,籍帐上招募来的兵士能有万余人,再加上手头的数千兵士,勉强够了两万人。比起突厥兵的四十万大军而言,实在单薄了些,可这已经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招募来地兵士大部分都是种田出身,忠君报国是不想的,可每个来应征的都有五吊钱可领。这是一笔不小地数目,倒让不少人砰然心动,舍生忘死。
    或许他们只觉得自己的一条命也就五吊钱而已。
    见到兵士们衣冠不整,面黄肌瘦。云定兴暗自摇头,军甲辎重倒是不愁,大隋底子颇厚,再来几万人也是够用,可这样的部队出去打仗,除了向杨广表功外,真的没有太大的用处。
    云定兴心中发苦,却已经号令前行,李世民随军出发,跟在云定兴的身边。
    伊始的兴奋被行军的枯燥所代替。李世民行到雀鼠谷地时候,已经有些后悔,后悔没有和大哥说明自己的去向,未免有些任性。
    只是这时候有如离弦之箭,没有回去的可能。
    大军过了雀鼠谷,逃荒的百姓越来越多,对于雁门郡地情况众说纷纭。有说突厥兵十数万,有的说有百来万,不但雁门郡已经被攻陷,就算马邑,楼烦两郡也是悉数落在突厥兵的手上。都说突厥兵奸杀掳掠。无恶不作,如今太原郡都是不保,跑的慢些送命在所难免。
    云定兴的大军本来就是七拼八凑,一路上不等交战,就被谣言击溃了一批。那些为钱而来的百姓早就卸了盔甲,偷偷的跑路。云定兴号令不行。等到到了太原的时候,才发现招募来的兵士跑了半数,不由暴跳如雷。
    太原倒没有被攻陷,还是安然无恙,只是和空城仿佛,无数百姓都是早早的逃命,留下来地都是些老弱病残的等死。
    云定兴又怒又怕,怒斩了几个逃兵后,这才稍微止住了逃兵的颓势,路过各郡的时候,又下达了征军令,抽调各郡为数不多的兵马,等从太原出发的时候,出发的两万兵士竟然还是两万,云定兴不知道该哭还是要笑。
    前方军情已经不明,反正南下地百姓都说,突厥兵打过来了,漫山遍野!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云定兴只觉得前方有个怪兽张开了大口,只等着自己去送死,望着所有的手下也是一样的表情,除了李世民那小子没心没肺外,都是惶惶。
    云定兴知道自己前行很可能是死,后退这辈子就不用想要翻身,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行军,可已经开始小心翼翼,随时准备撤退。从太原到了楼烦,竟然突厥兵的影子都没有见到,云定兴大为奇怪,终有一日到了口!
    口是为雁门通往太原的门户,突厥兵如果从口南下,大部分地带都是一马平川,一直到雀鼠谷后才会碰到突厥去大隋西京地第二道天然的屏障。口右靠五台山脉,左依宁武山脉,群山环谷,地形崎岖险恶。
    云定兴到了口山谷以南的时候,终于见到数百突厥骑兵在掳掠。人数比想像中少了很多,云定兴底气大壮,命令兵士围攻之。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云定兴以二十多倍兵力围攻敌手,终于
    数百突厥兵,还抓住了几个,严刑逼供下终于明白了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听到始毕可汗亲率四十万大军的时候,云定兴还是觉得两腿有些发抖。他也终于明白整个雁门郡除了县和雁门城外,都是落在始毕可汗的手上。县虽然没有失陷,可是齐王杨暕也是龟缩不出,让突厥兵基本无视。突厥兵目前是昼夜不停的攻打雁门城,双方都是死伤惨重。这些出来掠夺地突厥骑兵都是攻城之人,不堪劳苦,这次开了小差,出了口来抢劫,没有想到却和云定兴最先遭遇。
    云定兴审问完突厥兵后,半个时辰的功夫,头发又白了几根,先让众兵士安营扎寨,带几个亲信在营寨中商讨,偏将副将都是束手无策。现在他们是进不得退不得。打几百个突厥兵还行,要是真和四十万突厥兵硬碰,这两万正规加杂牌的队伍恐怕活着回去的不会有几个。
    可要是退,断然没有那个道理,要是让圣上知道,恐怕解围后第一个要斩的就是他云定兴。
    “可我们总要做点事情吧?”云定兴望着一帮手下,拧眉道:“如今之计,只能坐等待援。不能做无谓的送命,想必圣上英明,会知道我们的苦心。我们积少成多,等到再来援军的时候。我们就能以雷霆之势击败突厥兵,解雁门之围。”
    众手下面面相觑,都是说好,云定兴却是气的几乎吐血,心想这些无能之辈,也不知道为自己分忧,只会叫好。
    帘帐一挑,李世民却是慢悠悠的走进来,几个副将才想呵斥,云定兴却是挥手止住道:“世民。我们正在商讨解围之事,不知道你有何妙策?”
    李世民环望众人一眼,胸有成竹道:“世民不才,却也多少知道些眼下地情况。突厥兵四十万围困雁门城,我们这里虽有兵两万,可是精兵不过数千,训练有素的兵士也就万余。冒然出击的话,只怕是以卵击石,飞蛾扑火而已。”
    云定兴心道,你说的就是废话,难道我不知道?可要听下文。还是陪出了笑脸,“那依照世民的意思呢?”
    李世民伸手向帐外一指,“云将军,口群山环绕,地势连绵,突厥兵擅长马战冲锋。但在这种地势中却是发挥不出威力。我建议云将军率众进驻口,分散兵力……”
    “胡闹,我们集中兵力还是不能抵抗突厥大军,分散兵力不是让突厥兵各个击破?”一偏将训斥道。
    李世民不以为意,“既然分开和集中都是无法抵抗,那分开又有什么不妥?”
    云定兴挥手止住部将的质疑,沉声道:“世民,你说下去。”
    李世民郑重道:“云将军,如今我们能抵抗突厥兵的唯有地利而已。突厥兵如果知道我军到来,若是倾全力来战,我军必定无法抵抗。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将有限的兵力分散到口山谷山脉处,让兵士白日展开旌旗,在山谷内连绵不绝,夜间则是金鼓相闻,突厥兵疑心我方大批援军到来,说不定会望风而逃!”
    众部将这次倒没有出声,云定兴犹豫下才道:“世民先出去吧,这主意我先考虑下再说。”
    李世民微笑出帐,云定兴却是急急问道:“这主意可行吗?”
    一偏将摇头道:“云将军,突厥兵又不是傻子,方才逃命回去地突厥兵难道不知道我们的兵力?我只怕弄巧成拙,虚张声势,把突厥兵引过来,那可是大大的不妙。”
    云定兴其实也是如此想法,半晌才道:“疑兵之计本来就是虚虚实实,至于后果如何,那是谁都不知道的……”
    “我觉得此法倒是可行。”另外一部将低声道:“云将军,李世民是李渊地儿子,又得到圣上的青睐,能在圣上面前说得上话。我们现在进退维谷,绝对不可能出了口和突厥兵作战,既然如此,不如守住口牵制突厥兵,这主意是李世民出的,无论成或不成,他总要担当上责任,圣上就算责罚,也要考虑李世民和李渊,再说我们采用疑兵之计总比坐等待毙的好!如果突厥兵真的攻来,我们即不用送命,也可以为圣上分担突厥兵力,也算两全其美。”
    云定兴大喜,“你说的不错,既然如此,速速按照李世民的主意来做。让众兵将分散进入口,若是突厥兵杀来,不必死战,退居扼要守住即可。”
    **
    云定兴在扯大旗作虎皮的时候,雁门城的攻防已经到了惨烈的地步。
    血流成河,血染城池,无论是城上抑或城下,全部被血色弥漫,空气中充斥着死神地味道和大笑。
    突厥兵已经杀出了脾气,不为钱财也开始死战上前,攻城到了如今,双方都是杀红了眼,攻的不顾身,守的不惜命。
    所有的人好像飞蛾般的前仆后继,只为那个执着倔强的大隋天子!
    始毕可汗这些天来亲自督战,很少合眼。众突厥兵见到可汗督战,更是勇猛,始毕可汗却是拧紧了眉头,心急如焚,虽然他表面上镇定自若,可却知道如今用的时间已经太久,他没有低估杨广,却低估了大隋兵士地死战之力。
    他甚至有些怀疑得到的情报,也实在难以相信城中只有两万的守军,他的手下已经死了不止两万,可雁门城还是屹然挺立,丝毫不见守军有疲惫衰竭的迹象。
    “可汗,口一带出现大隋地援兵,口山中旌旗十数里,夜夜击鼓鸣金,好像数量庞大。”一将快马赶到,低声说道。
    始毕可汗沉吟半晌,“派人去探,如今攻城已经是到了最后一线,绝对不能功亏一篑。”
    将士领命出发,西日莫却是灰头土脸来到始毕可汗的身边,“可汗,不好了。”他低声在始毕可汗身边耳语几句,始毕可汗皱眉道:“怎么会这样?”
    “好在只是一条线路出了问题,死了几百人。”西日莫急声道:“只要再过几个时辰,我们就可以攻占雁门城了。只是可汗,我听说口处金鼓不绝,好像有大军来援的迹象。”
    始毕可汗冷笑道:“中原人狡猾,这多半是他们的疑兵之计。他们的皇上在这里,被我们攻的危在旦夕,若真地有大军到来,早就冲出来和我们交战,如何还在那里摇旗呐喊?鼓声呐喊正说明他们兵力不足,诱使我们过去而已。等到鼓声歇了话,那我们倒是要小心了,只是无论如何,今夜,雁门城一定要攻克!”
    始毕可汗号令再出,无数突厥兵呐喊冲杀,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城…… 
                  二百节 转折
    广自从征伐辽东失败后,就很少有睡的安稳的时候。
    他忍受不了自己的哪怕一次失败,可是他没有想到过征伐辽东不过是他失败的开始,也是他人生的转折,他在雁门城被围的时候,每晚都是在厮杀声中惊醒,满身冷汗。
    他孤傲,但是他也害怕,他不怕死,但害怕死前落入突厥人的手上,那对他而言简直是个奇耻大辱,他实在难以忍受以前跪倒在他面前,俯首称臣的咄吉高高在上的望着他,趾高气扬。
    他不能容忍任何人高他一等!
    他虽然是自幼钟鸣鼎食,只有别人羡慕他的份,可却始终觉得老天对他不公。因为他大哥出生就是太子,可他不过是晋王。他做戏了近二十年才赢得了东宫太子的位置,隐忍了二十多年才登上了天子之位,每次想起那二十年的日子,他就觉得,自己以后绝对不能让任何人忤逆自己的意思,他要补偿回二十年来所受的屈辱和压抑,变本加厉!
    站在城楼上,听到城下的突厥兵喊声震天,望见突厥兵的攻势如潮,杨广多少有些麻木。他也统军过,不过平陈的时候是父亲帮他安排好了一切,他只要听从那些将军的建议,跟在后面领些荣耀就好。征伐高丽是他亲自统军,一意孤行,结果惨败而回,数十万大军回来的不过几千,可就算那样,他也没有怎么见过血。他不出征就在行宫,出巡就是呆在六合城,听着兵将的报喜或者报忧,别人的白骨堆出了他的伟业。
    他没有想到过流血会有这么惨烈的时候,城中已经死伤惨重。杨广虽然没有问,可也知道,兵将们绝对支撑不了几天了。
    援军不至,他们是否已经放弃了自己,杨广想到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