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34.江山美色 >

第650部分

034.江山美色-第650部分

小说: 034.江山美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楠却道:“我……觉得,他是太平道中人。”
    萧布衣眼皮微跳,不明白为何太平道怎么总是阴魂不散,他知道思楠绝不会无地放矢。
    “太平四道八门,其实经过这些年来。已实力大衰。
    很多门中。已人员凋零。”
    萧布衣叹气道:“凋零如此,还能翻云覆雨。若是昌盛。那还了得?”
    思楠摇头道:“他们凋零也是命,试问自张角开始。他们就一直被朝廷猜忌。百般围剿。虽是屡有大才振兴,但是逆天行事。终要灭亡,太平四道。道主都是经天纬地之才,可太平八门,却是太平道地根基所在,也是他们能动用的力量,毕竟我们知道,任凭一个人强煞。他也不能凭借一己之力做成大事,裴矩武艺虽在,算计还在。可他实力已不在,他已掌控不了回天之力。”
    萧布衣皱眉道:“那又如何?”
    思楠抿抿嘴唇。突然道:“八门虽是凋零。可毕竟还有人杰,将谋风火。工反谣锐,八门之中,又以将门第一,实在因为要统领天下。大将不可或缺。”
    “他是将门中人?”萧布衣明白过来。
    思楠点点头。“他不但是将门中人,而且极有可能是将门第一人。”见萧布衣皱眉,思楠问。“你不信吗?”
    萧布衣凝望着思楠。沉声问。“我信。可你怎么知道?”
    思楠微愕,良久无语。
    萧布衣又问,“记得我和你一起地时候。我说过,我知道地,都会告诉你。”
    思楠扭过头去,淡漠道:“可我知道地。显然都没有告诉你。”
    萧布衣沉默不语,有地时候,沉默就是默认。也有不满。
    思楠想要站起。一跺脚,终于坐下。却是再不言语,少见地生气,萧布衣反倒展颜一笑。“我错怪了你。”
    “什么?”思楠诧异问。
    “你问心无愧,不然何以会生气?”萧布衣道:“我只知道心中有鬼地人,不会像你如此气愤。”
    思楠冷哼一声,“想堂堂西梁王。岂不是谈唱俱佳,让人分辨不清,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萧布衣微微一笑,“难道你这次去辽东。路过武安地时候,就想帮我除去杨善会。所以才知道他投靠了窦建德?”
    思楠冷哼一声,“你把我想的太好了。”
    萧布衣道:“我何必把你想地太坏?”
    他们谈论地人,原来就是杨善会!
    也只有杨善会,才会让思楠如此器重,也只有杨善会,才可敢说用兵胜过萧布衣。
    杨善会河北名将,身经七百余仗,从未败过。也怪不得萧布衣慎重。
    萧布衣坐镇东都。安定河南后。一直都借皇泰帝的称号。对隋朝旧臣加以招降。中原因此归附者,不计其数。可河北不降之人,除了罗艺,就剩下个杨善会。
    杨善会居于武安。因为用兵如神,罗艺和窦建德对他均是无可奈何。又因为萧布衣、窦建德、罗艺均有他图,所以杨善会在三者势力偏汇处,竟然一直安然无恙。
    萧布衣没有想到是,在这种时候。杨善会竟然投靠了窦建德。
    思楠说地不错,这地确是个很奇怪的事情。杨善会是名将。这种人一点不笨。可选择投靠地对象并不聪明。
    突然想到杨得志所言。‘小心杨善会!’萧布衣一时间,不知道是何心情。
    他和杨善会有何恩怨。让杨善会竟然始终和他为敌?如果要有解释。思楠说的就不错。杨善会是将门第一将,他和李玄霸有关系。他投奔窦建德。就是要阻挠自己前进地步伐。
    可是昆仑呢。为何不加以约束?
    萧布衣想到这里的时候,满是奇怪。
    思楠突然道:“我找不到杨善会……”她顿了下,可却已承认萧布衣方才说地不错,她地确想为萧布衣杀了杨善会。再去辽东。
    又认为有些不妥,思楠解释道:“我不是为你……”
    “我知道。”萧布衣只能道。
    “你什么都不知道。”思楠突然道。
    萧布衣只好笑道:“那我就不知道。”
    思楠一笑。怨气烟消云散,“这时候……我接到了昆仑的消息。”
    萧布衣一振。“你见过昆仑?”
    思楠摇头,“没有。他是留给我一张纸条,和以往一样。”
    萧布衣迟疑道:“那不见得是昆仑。李玄霸也有可能,他是昆仑地弟子。知晓昆仑地一切。甚至可以……模仿昆仑的笔迹。”
    思楠果然也不敢确定。疑惑道:“若是李玄霸。他为何要告诉我这个消息。他知道,我一定会通知你。如果那样地话。他为何要透漏杨善会的消息,杨善会若是投奔窦建德。无疑在等着关键时候。给你致命一击。我觉得……这次真的好像是昆仑。可若是昆仑,那真的很怪异。他身为太平之主,难道还控制不了杨善会?为何又要告诉我所有地一切?”
    女人都有一种直觉,而且不讲道理,可这种直觉,有时候真的很准。
    萧布衣舒了口气。淡淡道:“已无所谓,太平道为祸多年,难免有顽固不化之辈。这一次,我不但要扫平天下盗匪流寇,还要将为祸多年地太平余孽……一网打尽!昆仑就算知晓,我想……也不会反对!” 
                  五一三节 逼反
    汜水两旁,萧布衣、窦建德各呈心机之时,一匹快马却沿着黄河岸边逆流向潼关的方向飞奔。
    夜深人静,马蹄急骤。
    八百里官道上,影子都不见一个。
    马快追风赶月,云儿消散,露出羞涩的月儿。月儿似乎也是惊诧马儿的快,羞愧的西沉消隐。
    等子夜已逝的时候,马儿已到潼关。
    潼关紧闭,那人高喝道:“汜水军情。加急速传!”
    他不等开关,弯弓搭箭,一箭射了出去。长箭颇准,竟然射在城头旗杆之上。那人一箭射出,策马回转,已没入远方的天际。
    这时候,夜已退,日未升,天边还是蒙蒙的曙色。
    早有兵士拔箭出来,取出箭上绑的信函,瞥了眼,急急下了城头。城西却已城门大开,盏茶的功夫,一骑飞奔而出,带着军情急信,直奔华阴。
    等到骏马冲到华阴,军文递到李渊的案上,不过日上三杆。
    近千里的消息,一夜就已送达,这已经算是这时代骇人听闻的速度。能比李渊传信还快的,也只有萧布衣了。
    李渊双目红赤,竟也是一夜未眠。萧、李、窦这天下的三个霸主,都已经习惯性的整夜未眠。
    关心汜水大战的除了东都群臣,天下百姓,江都的王世充,当然还有关中的李渊。
    李渊收到军文后,只看了眼,就皱了下眉头。现在的他,每日都关心东都的战况,就和萧布衣关心他的河东一样。
    这二人不是朋友,却有比朋友还要关切的注意。
    放下军文,李渊心中不爽,因为萧布衣又赢了一仗,窦建德损失惨重。虽然窦建德死活和他无关,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可李渊知道,每次萧布衣胜一仗,就逼近了关中一步,如果窦建德再败,让萧布衣得了河北,他和突厥联手,能否胜过萧布衣,还是五五之数。
    李渊是个稳妥的人,当然不想对手打上门来,然后凭运气决定胜负。他更希望,战争在河北结束!
    他不知道,他和萧布衣、李靖的想法不谋而合。
    天下已乱十数年,民生疲惫,哪里的百姓都不愿意打仗,无论是河南抑或是关中,既然如此,放在河北决出胜负,对李、萧二人而言,或者说对二人所辖的百姓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河北如何苦难,那不是李、萧二人考虑的事情!
    东都现在很团结,李渊要收买东都的人,很不容易。因为他能给的荣华富贵,萧布衣也能给,甚至给的更多,他能收买的人,萧布衣不会重用。人情薄如纸,皆是顾自身,他李渊若比萧布衣势力大的话,不用他说,也有人主动归附,可他现在看起来只比萧布衣声势要弱,聪明点的人,当然都会看风头,而不会贸然下了决定。
    可窦建德内部就截然不同,现在聪明人都看的出来,窦建德胜算实在太少。
    河北军再非铁板一块,所以李渊可以收买窦建德的人,得到一些消息。河北军最值得收买的人,当然就是窦建德手下曾经出生入死的兄弟。
    只可惜,窦建德现在能倚仗的兄弟,也不过只有五十个左右而已。
    汜水一战,窦建德伤亡惨重,窦建德太大意了,李渊有些讥诮,又有些不满,这个窦建德,怎么会如此用兵?他有兵不用,竟然和萧布衣拼将,不败才怪,大将绝非应该如此使用!
    而汜水一战,甚至死了他收买的两个人,这让李渊恼火心痛的同时,又很是心悸。
    萧布衣再不是以前的那个毛头小伙子,随意给人暗算。萧布衣现在随意抽出两百铁血卫士,竟然灭了窦建德的五十员大将,萧布衣的铁血侍卫竟然如此凶猛剽悍?
    李渊想到这里的时候,不寒而栗,他决定,要加强自己身边的警戒,他不能……给萧布衣可趁之机。
    他绝不能比萧布衣先死!
    在收买东都、河北人手的时候,李渊坚信,萧布衣也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方法。安插卧底正是离间对手的绝佳法门,所以他小心翼翼,开始密切的关注手下群臣的动静,若有背叛,定杀不饶。
    唯一让他觉得兴奋的是,他已经有把握灭掉刘武周这个绊脚石,而且就在不远的将来!
    李渊和刘武周已死抗半年之久,虽然河东大半都落在刘武周的手上,可李渊有信心,一朝就收复回来。
    信心在于他李渊在山西的根基,信心在于他李家在河东的威望。
    刘武周占领河东大半年,什么事情都做,就是不事生产。
    而民以食为天,不事生产,百姓吃什么?
    百姓如果连吃都不能满足,那就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
    李渊知道这点的时候,心中高兴,他甚至希望刘武周再为恶一些。因为刘武周越恶,百姓就越恨,等到百姓的愤怒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只要一点火星撒过去,都能激起滔天的火海,萧布衣岂不也是这样的做法?所以萧布衣放开口子,让窦建德过来肆虐!
    李渊对百姓很轻蔑,因为无论如何,他是旧阀出身,可他对百姓力量的重视,却是远胜杨广。
    杨广根本不把百姓当作人看,李渊却把百姓当作是水,他要借水的力量,冲垮刘武周!
    可惜的是,萧布衣也很善用这种力量,甚至运用的炉火纯青,李渊想到这里的时候,握紧了拳头,心中暗骂句,死人!
    皱紧眉头,李渊正起身想要赶赴蒲坂,李建成求见。
    李渊这段日子,并没有一直在西京,而是不停的在西京、华阴、蒲坂和柏壁四处处理政事。他还是不放心李世民,也不放心西京,所以只能在此四地,忧心操劳。
    李世民历经浅水原惨败后,知耻后勇,终于已成大器,进展神速。他命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训练玄甲天兵,已不容小窥。
    还有什么比战火更能磨练男儿的本色?
    可李渊还是不放心,他已经输不起,因为萧布衣就和个带刺的鞭子般,不停的在他身后鞭挞他。他只怕李世民一时冲动,再损兵将,那他真的没有力量再击萧布衣,所以他只能就在李世民身后盯着。
    蒲坂到柏壁,不过半日的路程,他每天都要知道李
    世民的消息。
    见到器重的大儿子赶来,久经风霜,益发的成熟,李渊总算有点欣慰。李建成经过战事的磨砺,更加稳重成熟。
    李建成是从上党赶回来的,他赶回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和李渊、李世民再加上突厥之兵,全力的剿灭刘武周的大军。
    毕其功于一役,李渊不出手则已,要出手,就要打的刘武周永不翻身!
    “上党的兵力可已到了指定之地?”李渊问道。他其实觉得无需一问,大儿子不会让他失望。
    李建成果敢的点头,李渊精神一振,扫去萧布衣的阴影,就要出府前往蒲坂。见李建成不动,李渊皱眉道:“还有何事?”
    李建成道:“刘文静请见。”
    李渊皱了下眉头,他很讨厌刘文静,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处理。刘文静对李渊有大功,甚至可以说是功劳赫赫,可李渊对他只是利用,从未想到过重用。
    眼下河东吃紧,当初刘文静在浅水原勇救李世民,谁都以为凭借这场功劳,刘文静应该再升几级,没想到过了许久,刘文静也不过是任个民部尚书而已。到如今,刘文静正守在永丰,助修律令。
    李渊给的解释是,永丰很重要,所以一定要个大才来守。
    可谁都知道,这多少有些可笑。永丰在潼关西,潼关铜墙铁壁,永丰充其量不过是个附庸。相对而言,永丰仓还比永丰重要些。
    李渊把这个任务交给屡立大功的刘文静,不是信任,而都有些羞辱的味道。李渊不喜欢刘文静,所以只想把他冷漠处理,没想到这人不知冷热,居然又要见他。
    “不见。”李渊冷冷的说了两个字。
    李建成都有些替刘文静悲哀,劝道:“爹,刘文静毕竟是民部尚书。”
    “我现在要和刘武周交手,哪有时间和他交谈?”李渊略微沉吟,问道:“他见我干什么?”
    “他说建议爹你兵出潼关,助窦建德一臂之力,而不能坐看他灭亡,不然关中危险,孩儿觉得他说的很对。”李建成递过奏折,“这是他的伐东都十策。”
    李渊不接奏折,冷笑道:“我是否出兵,何须他来啰唣?”
    李建成皱眉道:“爹,你不是常对我们说,兼听则明,怎的今日不肯给刘文静一个机会?就算你不给他机会,看看他的奏折也是好的。”
    李渊脸色阴沉道:“我的确说过兼听则明,可刘文静这种人的话,听了只有徒乱人意。建成,不必多言,为父马上就走,你帮我安慰下刘文静,然后马上赶到。柏壁会战就要开始,你不能缺席。”
    李渊说完后,匆匆离去,李建成立在那里,满是无奈。
    可只是片刻的功夫,李建成就转身出殿去见刘文静。刘文静见只有李建成一人走出,缓缓站起,脸色阴暗,“太子,圣上呢?”
    李建成犹豫下才道:“圣上已前往蒲坂。”
    他手上还有奏折,已说明了一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