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34.江山美色 >

第734部分

034.江山美色-第734部分

小说: 034.江山美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已弱。李玄霸一刀见血。心头一震。他拦腰那刀。本来是砍向李靖的一双手但那双一缩。已打出数点寒光。分袭李玄霸的头颈胸腹。
    李靖兵法精。枪法好。还有一双巧手。他制造的弩箭屡次救萧布衣的性命。他制造的连弩更是疆场所向披靡。弩箭经他使出。时机掌握。丝毫不逊李玄霸偷袭的一刀。
    二人更显手段打让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众人见李靖扳回劣势不敢欢呼。只怕分了李靖的心。
    漫天血雨。夹着几点寒光扑来。李玄霸已难以为继。他蓦的倒退一折整个人平平的倒仰了下去。他虽躲开了头颈的弩箭。却两弩击中了胸膛。
    啪啪”两声响众人不等欢呼。就见弩箭如同败革。向的上下。众人大惊。不明白为何如此犀利弩箭。却射不穿李玄霸的胸膛。
    李靖袖中出箭。双手却扣着张绣的两条还在喷血的断腿。纵身上前。以腿当锏。只比弩箭晚了一步。戳中了李玄霸的胸膛。
    被弩箭击中。李玄霸想必是有护身软甲。还是若无其事。可被这两条腿戳中。李霸却感像被千斤巨锤敲中胸口。
    闷哼一声。紧接着一口凄艳的鲜血喷出。李玄霸厉喝声中。刀光更盛。狂风再起。
    李玄霸受伤。却已逼出了身体惊之力。为求退敌。这一刀。开山劈石。无坚不摧。
    李靖再退。他没有把握之前。不会轻易犯险。可他一退之下。终于退到自己混铁枪前。一展。铁1破壁而出。李靖铁枪在手。杀气大盛。
    厅堂中灯火明灭。人身上陡然有了股寒意。
    李靖浑身浴血。李霸亦是如此。二人一枪一刀。均是泛着魔一样的光芒。李靖一步就到了李玄霸的身。长枪刺出后。这才发出“嗖”的一声响。
    长枪破空。犀利如斯。
    李玄霸退。不敢挡。他手中之不过是凡品。知道绝对抵挡不住李靖百炼的混铁枪。他已气馁。他发公平对决下。自己或能和李靖一较长短。但眼下天的利人和皆失。他必败无疑。
    长枪追刺。不离不弃。李玄霸转到了墙边。
    李靖没有使出飞枪。只因也没有必杀的把握。可见李玄霸已退到墙前。无路可退。大喝声中。枪尖光涨。
    李玄霸出刀。刀光凄厉。更胜从前。
    “咯”的一声响。单刀四分五裂。余刀柄。可铁枪被刀所格。稍缓片刻。终于给了李玄可乘之机。他背脊一动。竟然平平上升了几尺。
    “波”的一声响。尖刺墙。一溜火光。可并没有刺实。毒蛇般的昂而向上刺去。这杆枪在李靖手中。实在比飞龙要飘逸。比毒蛇还灵活。
    李玄霸手一探。腕间探出钢爪般的兵刃。一扣墙壁。空中躲闪。
    长枪刺在腿侧。带出一抹鲜血。
    众人见到李靖出枪。目结舌。以想像世间还如此高手。李将军千军斩将。疆场不败。绝非无因。可李靖堂堂正气。李玄霸却带着奇诡。手腕再抓。竟然借钢爪之力从墙上爬高。转瞬已离李靖丈许开外。要近横梁。
    李玄霸半空一跃。向横梁扑去。李靖冷哼一声。手腕一震。长枪脱手而去。直奔李玄霸袭去。李玄霸在空中。铁枪的极为刁钻。李玄霸缩腿闪腰。长枪斜穿而过。半空再次带出一抹光。击在房顶之上。“轰”的一声大响。
    房顶露出个窟窿。见明月。李玄霸心思飞转。大喝一声。并不从窟窿中逃命。而是向旁撞去。破顶而出。身形一晃。已不见了踪影。
    长枪坠落。李靖伸手轻轻接过。望着枪尖的血迹。抚枪叹了口气。喃喃道:“好一个李玄霸。可惜。” 
                  

 五七六节 兵贵神速
    面瞬息百变,众人看的惊心动魄。/首/发
    直到李靖飞枪而出,李玄霸撞破屋顶逃逸后,众人这才舒了口气,认定是李靖赢了。李靖虽然没有杀得了李玄霸,但最少逐走了李玄霸,没有让他的计谋得逞。
    可李玄霸冲到房顶后,虽是不见,房上仍是‘乒乒乓乓’的一阵响。
    众人不解其意,心惊胆颤,不知道李玄霸在和谁打斗。
    不过那阵响没过多久,转瞬沉寂,众人不解,但知道大局已定。郡守府中一番大战,雷世猛、董景珍负伤,但杀了张绣、宋子贤,击退李玄霸,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董景珍听到李靖说可惜,讪讪上前道:“李将军,想李玄霸虽逃,毕竟诡计没有得逞,我们这一仗,已算胜了。”他到现在还不解此局,但明白李靖早到,就是等这个李玄霸。想自己被蒙在鼓中,但连个张竹都无法收拾,心中忐忑。
    李靖转过头问,“董郎将,伤的可重?”
    董景珍听李靖口气中有关切之情,忙挺起胸膛,“无妨!”
    李靖叹口气道:“李玄霸狡猾多端,我虽猜得到他下手之地,却一直找不到他的人。要想杀他,只能引他出来。李唐一直没有放弃收买人心,襄阳城地处扼要,当是他们重点收买人心的地方。我怕打草惊蛇,提前回转的事情,只与窦大人和周慕儒说及。”
    众人都道:“这种人的确难寻,李将军小心谨慎,合该如此。”众人暗道,窦轶是首义功臣,徐世绩走后,一直都是窦轶固守襄阳,周慕儒是萧布衣出生入死地兄弟,李靖信任这两人,倒也正常。
    李靖有些歉意地望着雷世猛和董景珍道:“可因此导致两位郎将受伤。并非我地本愿。你们若有不满。尽管责怪我好了。
    ”
    董景珍慌忙单膝跪倒。雷世猛挣扎笑道:“李将军此言差矣。为求稳妥。行周密之事。何怪之有?别说今日只是被打伤。就算死了。也算为国尽忠。何憾之有?窦大人不趁我和那个什么宋子贤交手地时候放弩。已是救了我一命。”他倒知晓一事。那就是他拦截宋子贤时。窦若是放弩。机会更好。
    窦摇头道:“老夫见他凶神恶煞地扑来。虽有李将军妙计防护。可早就吓地软了。要非雷将军拦了下。只怕就算有弩箱。也要被他杀了。”
    众人都笑。知道窦轶自谦之词。姜还是老地辣。窦轶方才沉静老练。绝非自称地吓软。
    李靖却知道窦轶还是时机差了分。不然怎么说也能伤了宋子贤。不过窦毕竟是文臣。能有今日地表现。已值得称道。
    窦问,“李将军,那郑文秀……”
    众人都是望向李靖,静候答案。李靖道:“李玄霸不但计谋过人,而且善于乔装。他乔装之法甚为高明,从郎山时他伪成杨善会,给窦建德致命的一击可见一斑。当初郎山一战他是准备良久,当时又是混乱不堪,多方角力。眼下襄阳齐心,众人都是熟悉非常,他一不留心就会生出破绽。按我推测,他这次乔装成郑文秀,想必并没有几日,而且声音、相貌只怕被人看出,所以利用张绣抓他的时候,与张绣合演一出戏,以血遮面,声音故作嘶哑,不过是掩饰真正地身份来见窦大人。”
    董景珍惭愧道:“末将无能之极,竟然察觉不出。”
    李靖摇头道:“他精心策划,每个步骤都是扰人视线,不要说你不知情,就算我也是临时警觉。再说……董郎将若不引他入府,我的计策也实施不了。”
    众人想到其中的曲折,都是暗自心惊。
    沉默间,有兵士进来道:“启禀李将军,在郑文秀的府上的花园中,挖出了郑文秀的尸体。”
    众人又是一凛,人人自危,李靖看出他们的惊怖,安慰道:“你们放心,李玄霸武功不差,但天下的人,他岂能一个个杀下去?何况……他已负伤,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我只怕他很快就要离开襄阳……”
    孔邵安战战兢兢的走过来,“难道还有比抢占襄阳更要紧地事情?”
    李靖道:“李玄霸本来一直在幕后运作,这段时间却是迫不及待的出手……当有隐情。”李靖说到这里,不再言语,众人也不好多问。再有兵士前来,身上浴血,单膝跪地道:“属下无能,没有擒住李玄霸。不过……他并没有从房顶那个缺口而出,属下们人手又是不足……”
    “此子狡猾多端,逃逸和你等无关。”李靖伸手扶起兵士,吩咐道:“严搜李玄霸的行踪。让襄阳城外西南角的兵士严加防备,无论如何,不能让他去西南报信。”等兵士退下,李靖解释道:“李玄霸武功高绝,要杀他不易。我本来在郡守府的出口处已设硬弩手,只防他逃逸,没想到他还是从房顶逃走。其实房顶我也布防,只是为了怕他惊觉,人手不多,还有张大网。方才我一枪破了屋顶,他若是顺势从那洞口出逃,此刻多半已被罩在网中。可惜此子实在心思过人,竟然从另外一端冲出,逃脱了我的陷阱,让人扼腕。根据消息,唐兵应该已近襄阳西南,蓄力冲城。”
    众人这才明白李靖方才说可惜的意思,心中真的惋惜。李靖已尽可能的为击杀李玄霸而布局,但李玄霸非同凡响,还是让他逃了去。
    窦轶道:“谅李玄霸受伤之际,孤身一人,也难有作为,眼下的当务之急却是清除襄阳外地骑兵,严密守城。”
    李靖点头道:“窦大人所言不错,不过城防我亦有安排,李玄霸计谋没有得逞,那些人不战自退。不过既然来了,总要招待一番才对。”
    “李将军难道已有对付他们之兵?”孔邵安问道。
    李靖点头道:“不错,只怕此刻已经开打了。”
    众人听李靖一番解释,对李靖是佩服至极,暗想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到了李靖手上,也是有条不紊,次序分明。众人又惊又喜,窦想起一事,问道:“那沈法兴那面情况又如何了?”
    李靖挥兵征讨,所向披靡,可在沈法兴面前,似乎一直停滞不前,这让众人多少有些惑。要知道沈法兴本算不了什么,李靖这久不下,让人倒有些奇怪。
    李靖道
    法兴失道寡助,不足一道。我一直没有进攻他,一殆尽,崩溃不过是迟早地事情。另外一方面,却是麻痹李玄霸和李渊,为下一步进攻蓄积力量。我在襄阳等李玄霸,亦是等开春季节,正好出兵!”
    众人都问,“下一步目标是哪里?”
    李靖不再隐瞒,“武关!”
    众人一惊,再次问,“何时出兵?”
    李靖淡淡道:“已经出兵!如今水军已运粮草辎重沿水路北上,此刻多半已到淅阳境内!”
    **
    初春乍寒,长夜漫漫,这一夜未过,襄阳城内,斗智斗力已近结束,不足之处就是李玄霸逃逸,可消息还没有传到襄阳城外。
    李唐之兵的确如李玄霸所言,已有数千骑兵南下到了襄阳左近。
    李玄霸再勇,没有李唐精兵配合,无论如何也是控制不住襄阳,勿论天下!
    此行带兵之人是为李建成手下三将,叫做慕容孝千、王怀文和贺拔亮。三人均是李建成手下能征善战的勇将,听从李建成地吩咐,只准备三日的口粮,轻骑而出,佯攻襄城郡,却取道南下,趁淅阳、南阳两地守军闭城备战之际,过两郡,先到了襄阳城西北角地谷城,又一天之间,继续南下到了荆山附近。
    根据命令,他们趁暮色疾驰北返,夜半时分已到了襄阳的西南角。
    如今行军,力求路线变化莫测,方向难揣,就算对手知道,也是无从防备。
    三将得令,就要在三更后,由内应接应,伺机进城,掌控襄阳。
    这命令其实有些不清不楚,三将却是严格地执行,因为太子所说,一言九鼎。入城后如何来做,三将早就商议清楚。其实只要控制住首脑人物,基本可让襄阳城处于稳定,当然只凭这三将和数千骑兵,想要长期的控制还难,但三将并不担忧,因为西河王李奉慈就在三将从荆山出发取襄阳之时,同样率骑步兵万余,已出武关南下,直扑襄阳!
    李奉慈、李博义均是李唐皇室宗亲出类拔萃之人,这二人能文能武,可说是和李孝恭、李道玄、李道宗等人一时瑜亮。
    李孝恭眼盲,李道玄早死,李道宗如今和李世民在易水对抗西梁军,李唐宗室中,年轻一代杰出却少出马地只余李奉慈、李博义二人。
    倒非李渊不重此二人,而是这二人也担任着极为重要的任务。
    关陇四塞之地,以武关和潼关与萧布衣地地盘最为接近。潼关天然关隘,重兵把守,敌人难破,可武关无论从地形或者关隘来讲,都比潼关要远逊。这里是秦岭山区极为薄弱的地域,算是入关中的侧门,当初无论是汉高祖刘邦还是南北朝的桓温,均是从这里长驱直入,进逼敌手的要害。过武关后就是关,关以西就是蓝关。这三关依山下城,扼守地要,实为西京极为重要的屏蔽。
    要知道过三关西进,已到灞上,那时候西京就几乎**裸的呈现在敌手面前。李渊深知三关重要,这才派襄王李神符守蓝关,山南王李叔良、郑王李德良守关,西河王李奉慈、陇西王李博义镇守武关。
    要知道征战河东,李渊不过派个永康王李神通,征战河北,派了李世民、李孝基、李道宗三员大将,而扼守武关这道侧门,却用了这多亲信,可见李渊对此处的重视。
    不过从此处也看出门阀的强大,李渊对宗亲的器重。
    李阀虽几经磨难,可到现在,仍是人才济济,天下侧目。
    李奉慈、李博义一直镇守武关,和西梁军本相安无事,这次奇袭襄阳,李博义留守武关,李奉慈领军南下,亦见李渊对此战地势在必得。
    所有环节,丝丝入扣,只要这些兵力入主襄阳后,李建成马上就会挥兵南下,弃潼关外数百里之地,转战荆襄之地。
    如此一来,李唐海阔天空,不必拘泥在东都左右,当是另外地新局面。
    可所有的一切,建立在必取襄阳的基础上,但到现在,襄阳仍静悄悄的毫无声息。
    三将心中已有不安之意,可只能等待,他们如隐身在黑暗中的怪兽,静静地望着远处的襄阳城,不知要等到何时。
    遽然间,王怀文道:“你们看。”
    其余二将抬头望过去,见城头火起,暗夜中显得夺目非常,王怀文兴奋道:“得手了,快走。”他策马要前行,慕容孝千低声喝道:“等等!”
    “等什么?”王怀文不解问。
    “火光不对。”贺拔亮道:“我们约定的火光外,还有特制的烟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