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5276-岁时节日里的中国 >

第20部分

5276-岁时节日里的中国-第20部分

小说: 5276-岁时节日里的中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张铭远著:《生殖崇拜与死亡抗拒》,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版。    
    10。宋兆麟、李露露著:《中国古代节日文化》,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11。韩广泽、李岩龄著:《中国古代诗歌与节日习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2。叶舒宪著:《中国神话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中村乔著:《中國嵗時史の研究》,(日本)朋友书店1993年版。    
    14。冯时著:《星汉流年———中国天文考古录》,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岁时节日里的中国》 第三部分后记

    我对中国古代岁时节日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因承担为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清代卷撰写岁时节日部分的任务,于是搜集清代地方志、笔记等资料,写成《清代的岁时节日风俗》专文。该文曾提交给1986年在大连举行的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在同年天津的首届中国社会史学术讨论会上散发,后发表在《南开史学》1990年第2期,论文的压缩稿收入《中国通史》第十卷《清时期(上)》。    
    从探讨清代岁时节日风俗开始,我对中国古代的岁时节日以及其他风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我在南开大学历史系多年开设“中国风俗史”选修课,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岁时节日风俗。我接着发表了《明代岁时节日生活》(《中国历史上的生活方式与观念》,台北馨园文教基金会1998)、《中国古代人日、天穿、填仓诸节新说》(《民俗研究》1999年第2期)、《清代的文昌诞节》(《清史论丛》2000年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虚耗”鬼的由来与禳除习俗———中国岁时节日体现的民众心态》(《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等论文,研究上也吸收了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突出了问题意识,尝到了多学科研究问题的乐趣。    
    本书原为一种丛书所作,定稿于1999年,后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及时出版。今由中华书局梓行,感到十分恰当。书中插图主要来源于《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绘画全集》、《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清代报刊图画集成》、《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清殿版画汇刊》、《清史图典》、《中国民间木刻版画》、《中国民俗剪纸图集》、《中国民间年画史论集•;附图》、《国家图书馆藏戏曲小说版画选粹》、《民间剪纸》、《18—19世纪羊城风物》、《中国历代压胜钱收藏与鉴赏》、《民间劝善书》、《四库全书》、《穿越时空》、《插图本中国体育史》、《中国方术续考》、《文物》、《紫禁城》等书刊,在此谨向拙著所采图像的原编著者表示敬意与谢意!    
    这次出版前,我又通读全稿,加以订正,并增加了文昌诞、照虚耗等个别内容。对于旧作,自己仍然比较满意,因为这是在比较系统阅读有关岁时节日原始资料基础上写成的,也较为充分地吸收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尽管近年来又有一些同类著作问世,比较而言,本书对于中国古代岁时节日起源与流变、实态与性质的论述,自成特色,并不过时。虽然怀着这样的自信出版本书,但也真诚地欢迎海内外读者批评指正,共同提高对于中国传统岁时节日的认识。    
    常建华    
    2005年11月8日记,25日又记于津门




=TXT版本编辑制作TurboZV,更新消息请访问 turbozv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