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球在脚下 >

第29部分

球在脚下-第29部分

小说: 球在脚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亚宁出国已经很久了,一直都没有机会会过去看看。到了冬歇期,没有比赛的时候,他想回国去看看父母。
    这个想法库比斯很快就同意了,想回家不是什么无礼的要求。不过即使如此,库比斯还是特地叮嘱了他,“回国可以,但是注意饮食。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吃不该吃的东西。另外训练可以暂停,但是却不能荒废了,就算是条件达不到,但是也不能全扔下。”
    嘴上虽然唠叨,但是库比斯还是对他很照顾的,他早早的通知了这一年的经纪人科迪亚,并且还告诉赵亚宁,为了方便赵亚宁回国,特地决定给赵亚宁放一轮的假,让赵亚宁在对阵尼姆的比赛中轮休——这样一来,再算上冬歇期,赵亚宁就获得了长达进一个月的休息时间了。
    这让赵亚宁很是感到,以指导和科迪亚一起离开阿雅克肖的时候,还在不停地说着库比斯教练的好话。
    “你还真的以为他是对你好呢?他不过是想着你能够留下来。下个赛季巴黎估计还是用不着你,我也正想着帮你转会,他现在和你搞好关系,为的还能是什么别的原因?”
    这个说法让赵亚宁有些不太舒服,“再怎么说教练这半个赛季都对我很好,我不认为他就一定是居心叵测的。而且他想让我留下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啊,我在这里呆了半年,倒是挺喜欢这里的,无论是人还是地方,都挺好的。小城市安静,没什么事情,我挺喜欢的。”
    科迪亚对赵亚宁的这种随遇而安,只能报之以苦笑,“你喜欢不代表这里对你就合适。阿雅克肖今年在乙级,明年就算是升级了,也是三十年没有踢过甲级联赛的队伍了,他们的第一要务肯定是保级。你在保级队踢球,能有什么前途?”
    “可是争冠的球队,又有谁肯要我?”赵亚宁无奈道。
    “你得自己瞧得起自己。我看过你在阿雅克肖的球技,进步很大,你现在的水平,比起那些法甲强队培养出来的希望之星一点都不差,甚至犹有过之。你完全可以在法甲的任何队伍打上比赛。现在没人看重你,不过是因为你的国家实在没有出过什么像样的足球人才,大家对你的表现还心存疑虑。足球是个很看重资历的国家,如果是阿根廷人,过人技术稍微有一点出sè就会被吹得天花乱坠,但是如果是个亚洲人,你的出路可能会难一点。不过你放心,我一定能够找到懂得欣赏的人,如果别人都不行的话,我就跑去阿森纳找温格教授去。”
    为什么在你们这些法国人眼里,温格就是无所不能的上帝呢?
    不过赵亚宁对于那位善于赏识人才的阿森纳教授倒是也很向往,说不定,他真的能够挖掘自己的潜力呢。
    不过那些东西,都是以后再考虑的了,现在想的,是该回家了。
第四十一节 赚钱的顾虑
 正文 第四十一节 赚钱的顾虑    
    “这次你回家,时间一共是两周。我给你安排了一次记者的采访,同时还有一次回到你的母队的拜访活动,然后还有你的一个代言合同的签订,以及广告的拍摄——很简单的,就是照张相——其余的时间,你可以用来陪伴父母和朋友。”虽然赵亚宁一再对科迪亚说,他可以自己回家,但是科迪亚还是坚持要跟到了中国,而且到了飞机上,他才告诉赵亚宁,他来的目的并不是只是单纯的跟着赵亚宁回家探亲。
    而他说的事情,让赵亚宁颇为奇怪。
    “我和体校那边都没什么关系了,回去看什么?记者是哪里的记者?还有人找我拍广告?”
    科迪亚示意他安静下来,然后才开口说话,“你的母队那边关系不好我是知道的,但是如果你愿意保证一些礼貌上的友好往来,你的母队愿意为此在中国足协那里做一些工作,帮助你能够更快的获得国家队的位置。而记者是我联系的,不是专业的体育记者,而是你们的当地电视台的记者,他希望对你进行一次采访来制作新闻。所以你不必担心太过于尴尬的问题,大多都是一些关于你的成长经历的问题,他们做这个的目的也是为了宣传目的,而且我们有协议,节目在播放之前,我会再查看一遍,你不必担心太多。”
    这两件事情都不算是很出乎意料,赵亚宁知道自己的体校都是什么德行,自己的事情他们不拿去炒作一番才是怪事呢。而电视台采访的事情虽然有些让他受宠若惊,不过想想自己家乡的地方电视台,平时什么不知名的人都能上去胡说八道一通,自己虽然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但是自己跑去胡说一通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吧?
    关键还是那个自己那个所谓的代言合同——谁会吃饱了撑的,给自己一笔钱让自己做代言?代言这种事情,卖的是球员的影响力,自己再怎么说也不算是有影响力的人吧?
    “那个代言,是怎么一回事啊?”赵亚宁还是忍不住提出了问题。
    “那个代言吗?那个是我上一次来中国的时候,帮你联系的代言合同。是啤酒品牌。我问过了相关的人,似乎你的家乡,是知名的啤酒产地,虽然你自己不喝啤酒,但是代言家乡的特产,不会对你的形象造成太大的影响的。”
    “我说的是,为什么会有人找我做代言?”赵亚宁解释着自己的疑惑,“我在家乡没有什么名气吧?”
    “当然没有,所以代言费用也很低。不过对方说,他们看好你的未来成长,所以才会特地找你做代言。”
    “一个啤酒公司看好我的未来发展前景?这话未免也太离谱了吧?”赵亚宁还是有些不信。
    “乔伊,你要明白,足球本来就是一个和金钱紧密相连的游戏。足球球员的影响力来的莫名其妙,有的时候一场比赛,一个进球就会让人的身价狂增数倍乃至数十倍。”
    科迪亚自从知道了赵亚宁的这个名字后,就一直很喜欢用,“所以,你应该清楚,你的名字在今天或许还是没有人知晓的,但是明天就有可能全国知名了。在你的身上进行投资,是一种投资,他们运气足够好的话,就能收获极为丰厚的报酬。”
    “可是运气不好的话,他们不是就什么都没了吗?”赵亚宁追问道。
    “怎么会?他们总得做广告的,你现在的代言费又不高,他们亏不了多少。而且你要联系现实,现在的中国足球环境很好,和足球扯上关系,总是能赚钱的。而且啤酒是就近消费的产业,他们投资给当地的球员,总是能赢得好感的。”
    赵亚宁有些沉默了。国内现在的足球形势他当然知道,而且他比很多人知道的都更加清楚。自从国家决定把足球职业化以后,原本由国家投资,国家负责的足球一夜之间投入市场,足球产业的收益被很多人瞧在眼里,他们的介入确实使得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或者说是市场化的进程异常迅速,到了2002年世界杯入围决赛圈,中国足球的热度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阶段。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个在外国踢球的年轻人,确实是备受关注的。科迪亚说的投资到赵亚宁身上能换来巨额收益也许是假的,但是投资到赵亚宁身上,在现在这个时候,一点都不像是差劲的交易。
    只是赵亚宁心里还或多或少有些顾虑,他并不确定自己这一次能够入选中国国家队,如果自己入选不了,那么自己的名字短时间内就不能变成利益。而进一步说,如果自己的名字不能在短时间内变成收益,那么投资到自己身上,是否还能收回本钱?
    赵亚宁比一般的外行更了解中国足球的现状,因此,他对中国足球的未来并不是非常看好。
    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后,确实是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可是人们只看到了巨大的收益,却忽略了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收益这种东西,是需要卖出商品才能换来回报的。足球的商品无疑就是球员,是高水平的足球比赛。那么,这些现在换来了巨大收益的足球球员们,是哪里来的?
    球员不会凭空冒出来,现在的这一批活跃在国家队的球员,还都是职业化之前,国家体制下培养出来的那一批球员,中国足球虽然现在看起来欣欣向荣,但是其实吃的是国家体制下训练出来的球员的老本,至于新球员培养体系,中国的足球界还没有任何改善,甚至变得更差了。
    赵亚宁不懂得什么叫做足球的市场经济,但是他至少知道一件事:做买卖的人,不想投资就想收入,是不可能的。现在的中国足球,吃的是国家体制年代的老本,把国家培养下的球员一转手变成了市场经济下的货物,确实是一本万利,但是赵亚宁却隐隐觉得,这是在侵吞国有资产——球员是活人,不是货物,所以没人这么想,但是实际上,球员们是国家花钱培养的,但是收入的却是个人,实质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而以后的中国足球会如何?赵亚宁并不认为市场化就是万能的良药。市场化以来,那些所谓的大老板们,都在赚着短线投资,快速回报的主意,真正肯心平气和的培养青年队,投资搞建设的人,在中国足球界几乎是看不到的。
    赵亚宁不懂的经济,所以杂志上分析的中国足球的光明远大的未来,他总是不甚了了。他只知道,想卖货的,得有东西可卖。可是现在的中国足球,大家都在吃着老本,没有人去培养新的球员,将来的足球,就算是市场再怎么广阔,没了球员,谁去踢球?
    他在法国踢球,也了解到了法国足球的一些事情:法国的职业联赛交给法国职业足球协会管理,而法国足协只负责国家队的问题。法国职业足球协会由法甲的老板们组成,他们总是自顾自的做事情,并不把法国足协放在心上。正因为他们惟利是图,不注本国球员培养,法国足协才会建立了克莱枫丹的足球训练基地,才让法国足球获得了成功。
    由此及彼,中国足球现在全都是惟利是图的,那么将来,谁去建立中国的克莱枫丹?
    他总是有一种隐隐的担心,担心中国足球将来的发展可能不是那么光明。这话他不敢说出来,甚至就连最好的朋友,乃至于贝贝和父母都不敢说出来。他怕他们说自己杞人忧天,更怕他们斥责自己不爱祖国——他自己有的时候,自己都会怀疑自己这么想是不是因为在国外呆了两天,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因此,他的这种想法,他也从来不敢和别人提起。
    这些事情不该赵亚宁担心,但是在科迪亚给他说着中国足球的光明未来的时候,他在心里自然就会有一种顾虑:自己现在趁着中国足球出名的时候炒作赚钱,将来的某一天,会不会有一个人指着自己破口大骂,说自己是个骗子?
    父亲教导他的时候,总是告诉他说,做人可以没有本事,也可以没有知识,但是不能没有道德。要是自己成了骗子,岂不是就违背了父亲的教导?
    钱是好东西,但不能为了钱,成了王八蛋。
    “那个代言的事情,我能够和那个厂商见一面吗?”想了半天,赵亚宁还是下了决定,“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就是想确认一下他的态度,毕竟我将来可能踢不出来,而且中国足球也可能不赚钱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当然可以。我只是你的经纪人,我负责你的收入的管理,不负责你的想法。”科迪亚马上表示他理解。
    赵亚宁道了声谢,他知道这里面的一些规矩,球员和厂商直接谈生意,很有可能被误以为是想甩开经纪人的。赵亚宁现在可不想得罪科迪亚,科迪亚能理解是再好不过了。
    “实际上,那个厂商的谈判代表,你应该认识——至少他说他认识你,他叫张元,你有印象吗?”
第四十二节 张元的见识
 正文 第四十二节 张元的见识    
    再一次在酒店的大厅里见到张元的时候,赵亚宁的第一印象,就是自己的这个老朋友的状况看起来并不是很好。
    上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体型还算是健康,可是这一次再见面,他看上去却是虚胖了不少。而他的jīng神比起上次见面来也萎靡了不少,倒是上次见面时那一脸略显虚伪的笑容,看起来更加圆润无暇了。
    “兄弟你现在是出息了啊,你在法乙的比赛我都看了,踢的是真棒。以前我还总说,你能踢出来,是你运气好,我是没赶上好时候,现在哥们儿是彻底服了,你踢得比我好多了,真没的说。”张元倒是还是那么自来熟,一见面就亲密的拍着赵亚宁,“好好踢啊,将来出了名,哥们儿我也有的好吹。”
    “张哥,你现在是在啤酒厂上班啊?”赵亚宁想了半天,才想出了打招呼的话。
    他实在想不到,张元现在落魄到了这个地步了。
    “嗨,我上什么班啊,就是瞎混呗。”张元也不和他多说,,只是岔开了话题,“听说兄弟你回来立即要求见我一面,我当时就跟我哥们儿说了,行,你小子真行!不说别的,就这份义气,没的说。就冲这个,当哥们儿的当初在法国没白照顾你一场。”
    “张哥,到底怎么回事,我能帮上什么忙么?”
    虽然赵亚宁大概也能猜到张元是怎么闹到这步田地的,但是他还是忍不住想问个明白。
    “我rì子过得挺好,你帮不上什么忙,也不用你帮忙。”张元摇了摇头,“你就全心全意的踢球就行了,踢球我不如你,在社会上混,我还能不如你?”
    赵亚宁张张嘴,但是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张元态度这么决绝的不肯说自己的事情,让他不知道该怎么问了,“那好吧,张哥,我就不问那么多了。但是你有什么事情一定跟我说,要是缺钱或者是什么的,一定跟我说,就这个我现在还能帮上忙。”
    “别扯淡了,你张哥我别的本事什么都没有,但是吃白食的本事就对是没得比,我饿不死。”张元笑笑,“别刚有了俩钱就不知道怎么花了,回家看父母带了什么东西了没有?还有给弟妹的,都买了好了么?你在法国踢球,法国那地方奢侈品多,买多贵的不过分……”
    “她不在乎那个。”赵亚宁打断了张元的话。
    “她不在乎那个,还能不在乎你么?你给她买的东西,代表的是你的一份心意,你买便宜了,她嘴上不说,心里能痛快了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