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紫信笺 >

第3部分

紫信笺-第3部分

小说: 紫信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探长冷冷地插口道:“不会就是死者自己的足印罢?”

    陆樵竺努力摇着他的肥头,笑嘻嘻答道:“不是,不是。死者是穿着橡皮套鞋的,这足印却是皮鞋。若使这一点我还不能分别清楚,那我的常识未免太欠缺哩!

    我暗暗地替姚国英捏了一把冷汗。他刚才那句问句,实在发得太轻松随意,结果反吃了陆樵竺一句奚落。但我瞧姚国英的脸上倒也不见得怎样变异。他但笑了一笑,笑容中似含着些儿轻视。

    霍桑忽解围似地说:“樵竺兄,你不但眼光精敏,就是绘图的艺术也很高明。我瞧这足印非常狭长,足有十一奖时以外,确和死者尺时不同。料想那人的身子不很短罢?”

    霍桑这一句话,不料又引出这位自信过深的陆樵竺的一句没礼貌的答语。

    陆樵竺大声说。“霍先生,你有这样一个头脑,尽够得上做一个官家侦探了。你的眼光竟处处和我相同!

    霍桑仍静默地倾听,绝对不动声色,不过他的嘴角上的微笑却溜走了。我倒有些忿忿然,替霍桑感到难受。

    陆樵竺继续说:“我早已料定这个假定的凶手,身材一定是很长的。因为我揣度那足印的位置,很像是当他按门铃时留下来的。我曾实地试过,那门铃装饰在东边的框上,离地很高;若使短小的人,必须踏上第三级阶石,方才按摸得着。但这个留脚印的人,却只踏上了第二级石阶。那岂不是他身长的明证?”

    霍桑对于陆樵竺的态度,起初似乎只保持静默,随便听听,而且从他的微笑上测度,分明很藐视他。这时候他挺一挺腰,忽而变了态度。他的脸容很庄肃,眼光中也露着惊异的神气。他伸出右手,在陆樵竺的肩膊上拍了一拍。

    他说:“陆樵竺,你的眼力真不错!我想你就从这足印上断定死者是被杀的罢?现在你索性把移尸的根据说一说。”

    哈,这个面目可憎的家伙倒真有几分识见!姚国英抚摸着他的瘦削的下领,向霍桑瞧着。我因着霍桑的态度改变,我的轻视樵竺的成见,竟也连带受了些影响。不过他的夸张自大的神态和那种演剧式的表情,终觉得使人不够舒服。

    陆樵竺答道:“那自然。我若没有根据,怎么肯轻自发表意见?我在勘验完毕以后,曾到这屋子的左右去勘察过一回,就在竹篱的门外,又发见第二种重要证迹。你们总已瞧见竹篱和汽车道的距离,约有五十码光景。在距竹篱三十码四十码之间,有两条汽车轮的痕迹。那里是一片泥地,又在大雨之后,所以汽车轮的痕迹特别清楚。”

    霍桑问道:“你可曾瞧出那车胎的牌子?”

    陆樵竺顿了一顿,他的高度得意的神气,到这里才打了一个折扣。

    他皱眉答道:“这个我倒没有细看。但你想这也有注意的必要?

    霍桑点点头,缓缓地说:“你若使要查明这汽车的下落,这一点似乎不能不加注意。

    但那也不能怪你。我想你对于汽车的轮胎,一切花纹阔狭,大概没有工夫去研究;即使注意,随便瞧瞧,一定也瞧不出牌子来。我刚才倒瞧见的。那一辆汽车的发动的两个后轮,用的是邓禄普胎。

    陆樵竺呆住了。他呆瞪瞪地瞧着霍桑,眼珠流耕地乱转,似要辨别他所说的是真是假。姚国英的眼睛转动了一下,像在暗暗地点头。我也暗暗诧异。霍桑这句话是虚幌吗?

    还是他实在瞧见的?

    霍桑又淡淡地说:“这是不值得诧异的。我刚才走到这外面的竹篱门时,也瞧见那汽车停顿过的痕迹。大部分的轮印虽已被足印踏乱了,但那发动的两轮,却比较前面轮印得深些,因此还留着一部分可以瞧得出来。不过你是瞧见全部印迹的,一定还有很好的结果。请你说下去。”

    陆樵竺点点头,似在开始表示他心中的佩服。

    他继续道:“我觉得那汽车一定在那里停过。因为就在那车旁的泥地上面,还印着好几个脚印,有深有浅,进出都有。那深而进入的足印接到了竹篱门内的碎石途上,方始不见;直到门前的阶石上时,足印又再度发现。从这种种推想起来,分明有一辆汽车,载着一个死人和一个或多个活人,直到竹篱门外。那活人据了死人下车。经过泥地对,他的负担既重,足印使特别深些。后来那人把尸体负到了门口,就把它靠在门上:接着按动门铃,惊醒了里面的人;随后他才退出竹篱,又留下几个较浅的退出足印,乘了汽车逃走。霍先生,这个谁想你可也赞同?”

    他说本一句时,眼光也向着霍桑,充分地表示专对他而发。姚国英默立一旁,围着陆樵竺对于他的漠视,引起了严重消不安。

    他冷冷地问道:“那本那辆汽车是本镇的?还是从上海来的?那汽车逃去的方向也很重要,你也可普查明白?”‘陆樵竺回头答道:“这个还待进行。镇上有汽车的人家只有三四家,查起来并不困难。若要从车迹上侦查逃走的方向,这条是长途汽车路,来往的车迹很多,如怕你也不容易决定。”

    这两个人的语气,彼此都已带些意气。霍桑也已没得。他向我有含意地瞧了一瞧,眼光中仿佛含有一种暗示:“这个人确实不可轻视呢!”

    他随向陆樵座造:“你的推想境有考虑的价值。不过那人为什么要按两次门铃,很觉困人的脑筋。你对于这一点可有什么见解?”

    这问旬又出于陆樵竺的警戒线以外,使他难于应付,不由不低头沉吟。

    霍桑又露出些笑容,自动转篷地说:“好,现在我们姑且再向那开门的仆人问几句话。许先生,请你把德兴叫送来?”

    许志公应了一声,走出客室里去传唤。霍桑趁这个空儿,也从衣袋中取出一方纸来,一边向陆樵竺说话。

    他说:“这个足印确是一种重要的线索。我方才进门时,看见阶石上足印杂乱,显见那原印已被别的足印路乱。现在只能借你的图形录一个副本了。”他且说且取铅笔,把陈樵室所绘的足印录了下来。他又问陆樵贸逆:“你发现足印的时候,可曾骤明白这足印是不是新鲜的?”

    陆樵竺答道:“确实新鲜。这一点,我辞别得非常清楚。你总已瞧见那阶石是一种青石,琢磨得很细,留下的足印也特别清楚。并且我当时已把许志公的皮鞋比过,并不相同。”

    霍桑点了点头,顺手把画好的足印图纸析了起来。那时许志公已带了徐德兴进来。

    那仆人的年龄已是五十开外,穿一套灰布的夹袄裤,面色微黄,鬓发已带些花白,眼光也似乎近视,有一种忠厚诚实的神气,就从他的双眸中流露出来。我后来知道这人本是许志公老宅里的二十多年的旧仆,自从许志公建了新居迁出来后,他就眼出来伺候志公。

    霍桑把温婉的西客向他招呼,随即问道:“德兴,昨夜开门招接那个死客的,就是你吗?——唉!这件事委实很恐怖。莫怪你一提起了还有余悸。现在你走定神,我有两三句话问你。你但把经过的事实回答我好了。”

    那德兴连连答应了几个“是”,他刚要开口,忽而外面起了一阵子喧声,似乎有好多人正在进来。

    姚国英立起来走到窗口,揭开了白纱的名帘,向窗外瞧了一瞧,说:“检察厅里派人来验尸了。我们得出去接洽一下。”

    陆樵竺也附和道:“我们的区长也来了。许志公,你得跟同我们出去。他们检验时,一定要向你问话哩。

    霍桑说:“很好,你们先出去。我向德兴问几句话,随后就来。”

    姚国英和陆樵竺陪着许志公走出客室去,把接那检验的一行人们。客室中只留我和霍桑和那仆人徐德兴三人。

    霍桑说:“现在你就把昨夜经历的事情简括些说几句。快一些,外面也许有人需要你。

    徐德兴说道:“昨夜吃过夜饭,主人就进书房里去工作。到十点半时,我照常烧好了牛乳,送进书室里去。主人的夜工还很忙,天又下着大雨,我就先题。我睡得很熟,睡梦中忽被门铃的声响惊醒,其实我那时候还不能算醒。我的神智仍是半醒半胚。因为第一次主人叫我,我竟没有听得。我还希望主人自己去开门,免得我离了温暖的被窝下楼,后来我听得主人高声喊叫,我才急忙忙起身,披了一件夹袄,下楼去开门。不料一开门后,忽觉有一个人倒进来,同时一阵阴风,吹得我的毛发根根竖起来。那个人一根倒下去,便无声息。我喊他不应,拉他不动,不由不吓起来!等到主人因着我的骇叫声音出来瞧,老实说,我的全身都在发抖,只能把背心靠住了板壁,再也站不稳了!”

    这老人说到这句,两眼空洞地向前直机,脸上的血色完全退尽,嘴唇也微微颤动,足见他对于这恐怖的印象还是十二分深刻。

    霍桑问道:“你开门以后,那死人倒进来时,门外的情景怎么样?你可曾留意?”

    德兴道:“那时我吃惊不小,没有工夫瞧到门外去,不过门外也是黑越她的,瞧不出什么。”

    “譬如同时有一个活人站在门外,或者刚才从门外逃到竹篱外去。你可曾感觉有这样的事?”

    “没有,我没有瞧见。假使当时有这种事实,我虽不曾特别注意,但眼角里也许要瞧着些的。”

    霍桑点了点头,又问:“我知道你是睡在阁楼上的。你说你被门铃声所惊醒,是第一次铃声惊醒的,还是第二次铃声惊醒的?”

    德兴答道:“‘我听得两次铃声。大概第一次铃声就惊醒了。”

    “那时候你可曾听得有什么汽车经过的声音?”

    “没有。在热天夜里,公路上汽车往来的很多,近来却难得有了。”

    “你可曾听得打架或惊喊的声音吗?”

    “‘也没有。我只听得呼呼的风声,别的并无异样的声音。所以我下楼的时候,心中原想不到有这样的乱子。”

    “你们外面的篱笆门晚上可下锁吗?”

    “篱笆门上虽装着铁钮,但我们晚上只随便如着,并不下镇。若使有人从外面挖开,原很容易。昨夜里我曾照样把篱门上的铁钮扣上,但发案以后,我奉了主人的命去报警,那篱门却已开着。”

    “昨夜是你到警区里去报警的?”

    “不。我主人因着一个人留在屋中害怕,故而叫我到新村筹备处去,叫醒了那个陶全福。请他代我们去报告警察。我就回进来陪主人的。”

    我觉得德兴有问必答,并无留滞,语声既恳挚响亮,答话时神色自然,两目也直瞧着霍桑,绝无闪避的样子,足证他的话句句都由衷而发。

    当霍桑向德兴问话时,外面的人声本已嘈杂不堪。这时候忽又有一阵子号哭的声音,夹杂着一个妇人的锐呼。我和霍桑都出神地倾听。那好人断断续续地喊道:“江镇武!……凶手—…凶手!是他!——我的侄儿就是他杀死的!你们总要给我侄儿伸冤啊!”





    四、一箭双雕

    这几句呼声不但引起了我的注意,连霍桑也不能不放弃了德兴走到外面去。我们到了客室的外面,看见南道中挤满了人。前门口有一个中年妇人,手舞足蹈地要走进门来,有几个警士和一个容深棕色西装的少年在阻止伊。伊便且哭且呼地闹着。检验吏的检验工作似乎已经完毕了。检警厅里的黄淮事,正向许志公问答。姚国英和陆樵竺并肩站着。

    姚国英横目瞧着樵竺,嘴里哈着道:“这样重要的证据,你怎么竟会遗漏?”

    陆樵竺却背负着两手,耸起了肩膊,默口无言。霍桑似正注意着外边的妇人,没有听得姚国英的说话。我也不知道姓国英所说的重要证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又不便发问。

    陆樵竺似故意把别的话打盆的样子,也瞧着门口外面,说:“这女人真有些无理取闹!”

    霍桑忽回过头来,反问道:“你怎么说无理取闹?伊不是喊着凶手是汪镇武吗?”

    陆樵竺道:“我瞧伊的话不像是有根据的。伊不是有些发疯的样子吗?

    许志公完毕了和淮事的风话,恰巧走过来。他便附和着道:“伊清晨来时,口口声声说谋杀洋战的是我,要和我为难。现在伊又寻到玉芙的哥哥汪镇武身上去了。

    霍桑似答非答地说:“无论如何,我们应当让伊说个明白。

    他从人丛中走到门口去。我也跟在他的后面。那时那黄淮事和胡秋帆区长,比我们先到门外,正在那里安慰傅祥鳞的婶母。

    伊仍不绝地呼喊:“汪镇武是凶手啊!他现在已经逃走了。你们快快去把他捉回来啊!

    我觉得这半老妇人的两目怒睁,目珠红赤,眶圈上现着黑色,头上发会蓬乱,穿一件深栗壳色的花绸薄棉袄儿,下面没有系裙,衣钮也不曾扣齐。伊的状态确有几分疯狂。

    如果要和伊静静地谈话,事实上显然已办不到。伊旁边的那个面貌俊秀穿西装的少年,仍在竭力劝阻伊。我后来查明,这人叫杨伯平,是那妇人的内任,和傅祥鳞是表弟兄。

    那少年高声说:“姑母,别这样。你自己的身子要紧。姓汪的虽已走了,究竟逃不掉的。现在你回去,得赶紧给表兄办后事。

    那上唇上留着短须的黄淮事正呆瞧着妇人的乱发,无从接口,旁边的戴眼镜高个子的胡秋帆区长,忽连连点头,乘机说话。

    他说:“这话不错。姓汪的若使真是凶手,我们决不会让他漏网。现在你这样子吵闹没有用。你说汪镇武是凶手,你究竟有什么理由?

    可是那妇人除了半哭半喊乱吵以外,没有别的说话。

    伊的内侄杨伯平代替伊答道:“我的姑母并无子息,祥鳞表兄是兼桃的。他现在忽遭惨杀,伊受惊过度,便失了常态。伊说姓汪的有凶手嫌疑,我刚才也听得说过。昨天午后,江镇武穿了军装,到我姑母家里去找祥闻。祥城一听得他的名字,便托词不见;那姓汪的便快快地退出去。当初我姑母还不以为奇。今天早晨,一表兄的惨案喧传以后,有几个邻居告诉我的姑母,据说有好几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