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20.步步生莲 >

第377部分

020.步步生莲-第377部分

小说: 020.步步生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娘笑眼看向杨浩,心道:“这位大人私下里倒也风趣,全不似昔日在国主面前那般面目可憎。跟了这位主人,想必,以后的日子不

    今日更新一万二,顶得四章否?呵呵。向诸位求月票、推荐票支持。还望不吝投之,拜谢!!!


第九卷 吴中白藕洛中栽 第13章 纠葛
    风潇潇兮,秦淮河畔。

    赵光义派水师大将刘遇、骑兵统帅丁德裕率重兵护送,曹彬亲自陪同,将李煜夫妇及李氏皇族宗亲全部送往汴梁,同时写下一封亲笔战报,上呈皇帝陛下。

    奏表中有言:宋军讨伐唐国,奉皇帝谕旨,攻打金陵时严禁滥杀无辜、严禁奸淫掳掠,大军入城,军纪严明,于唐国士绅百姓秋毫无犯,江南士大夫尽得保全,金陵豪绅巨贾无一户劫掠,朝廷的仓廪府库等俱都封存,不失一文。大宋雄师实乃王者之师、仁义之师,所到之处,江南百姓无不敬服,夹道欢迎,此实乃陛下之洪福… 此时,士兵们正从唐国勤政殿大学士钱诚家里往外抬着尸体,钱大学士因为有乱兵上门劫掠时不识时务地痛斥了几句,一家满门六十八口。不分男女老幼,便尽被屠戳。

    鸡笼巷角,露出一弯秀气的脚丫。走过去就会发现,一具稚嫩的赤裸女尸正仰卧巷中,身上连一块遮羞布都没有。

    建于梁朝时期,高有十余丈的金陵升元寺巍峨的塔楼已然坍塌,余烟仍在袅袅升起,倒塌的塔楼下,有上千条冤魂,这是为了避战乱逃到佛塔中的附近百姓,本以为寺院之中比较安全,却被乱兵一把火把塔楼点着,活活烧死在里面,,

    不过,赵光义的战报也不算说谎,比起王全斌攻陷成都时的杀戳抢劫之惨烈,金陵的确没有不算是处处焦土、遍地哀鸿,有了王全斌这个杀神做绿味来衬托着,赵光义简直就是万家生佛,应该奖励他一朵小红花了。

    赵光义的脸现在就笑得像一朵可爱的小红花,他笑容可掬地看着李煜全家老小登船离去,那种生杀予夺的滋味让他志得意满、飘飘欲仙。李煜已经送进京里了,江南不肯插上宋旗的州府已寥寥无几,待平定了那些地方,再回到开封时。他将受到怎样的隆重欢迎?到那时,文治军功他都攀至巅峰,皇兄还敢冒着江山撼动的风险,把皇位传给皇子么?

    一念及此,赵光义摩拳擦掌,热血***。

    船头,回望越来越远的金陵城,李煜不禁黯然泣下,他扶着船舷。遥望金陵,漫声吟道:“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吟到后来,已是语不成声。

    “陛下

    小周后轻轻走到他的面前,掀开蒙面的纱帷,那张比花解语、比玉、生奔的俏丽容颜,也已缀满珠泪,夫妻二人握着手相对无言。

    江水悠悠,船儿悠悠,心也悠悠,这一去,辞庙离国,再也回不得故土了,,

    ※

    金陵很快就开放了城禁,众多将领一致认为,金陵已没有反抗势力。也不具备反抗能力,尽快恢复正常。让百姓安居乐业,有助于提升朝廷的威望,赵光义从善如流,立即答应了。

    开放城禁,各位将军才方便把他们搜刮来的财帛子女运出城去,送回汴梁受用,赵光义对此心知肚明。自也不会坏了这些骁将们的好事。

    杨浩观察了两天,发现许多将领大模大样地护送着车队离开了金陵。并未受到什么诘问,这才通知李听风上路。他们这一行人却也着实不少,二十几辆大车,一百多人。杨浩亲自护送,走在长街上时,恰与曹翰碰个正着。    曹翰是曹彬手下一员大将,凶猛强悍,那一双浓局就像墨染过一般,凶睛阔口,威武不凡。昨日他刚刚护送了几十辆大车离城,不想今日正见到杨浩鬼鬼祟祟离开。

    曹翰远远看见他,便是咧嘴一笑。待见到杨浩一行队伍中还有不少女着,和身着男装,体态轻盈纤细,分明便是年轻女子的书生,更是大乐。走到杨浩面前时,还向他挑了挑大指,无声地赞他“好本事,许多武将都抢不过你!”

    杨浩有点不好意思了,他脸蛋一红。见曹翰一身甲胄,跃马横枪,身边跟着长长的队伍,两人错身相迎时,杨浩便勒住了马,笑颜搭讪道:“曹将军辛苦,这是去巡城么?”

    曹翰也勒住了坐骑,笑吟吟地叉手施礼道:“非也,某奉晋王千岁所命,征讨江州去。”

    杨浩诧异地道:“江州?江州还不肯降?”

    “是啊!”

    曹翰狞笑起来:“江州守军已然得知李煜献城投降,却不肯归顺。如今整个唐国一十九州,就只剩下这一座倔城了,真真的不识时务,道我宋人之刀不利么?”

    杨浩有些不安地道:“曹将军,唐军据城不降,无关城中百姓,升斗小民么,可怜的很,什么事能由得他们自己做主呢?曹将军威名赫赫。区区一座江州城定能马到功成的,不过上天有好生之德,还望曹将军能体谅民间疾苦,城破之时,稍示宽恕之心,那必是福佑子孙的一件大功德。”

    曹翰豁然大笑道:“杨大人果然是一介书生,满口仁义道德。将军功勋马上得,全仗一口快刀罢了,李煜倒是信佛,心慈面软,谁来佑他子孙了?神佛之道,我劝杨大人莫去信它。屠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就算世间真有神佛,曹翰修的也是阿修罗道,不杀何以立威?哈哈哈,杨大人此番收获颇非,正忙着送回贵府吧?曹某不打扰了,告辞”

    曹翰听了杨浩的话,只当是个笑话,但是知道他是赵光义身边红人。却也不敢得罪,言语十分客气。说完了曹翰在马上向他一抱拳,便领着大军去了。

    杨浩看着他的背影不禁喝然一叹:“曹彬将军已派人向赵匡胤去求恩旨了,却不知圣旨几时可至 若是迟了,江州城破,恐怕又是一场杀孽。难怪”自后唐灭亡,终宋一朝。金陵不及苏杭一带富贵,直至明清才渐渐恢复元气,各处的掳夺破坏实存是太严重了,东西破坏了可以复得,士仲商贾都杀光了、吓跑了,再想复兴谈何容易”

    ※※

    江州没有重兵把守,守将也不闻名,可是就是这样一座孤立无援的城池,在整个江南一旗独立,在唐主李煜称臣投降之后,它的城头依然飘扬着“唐”字大旗。

    他们也知道自己是守不住江州的。可是依然守在这儿。川十生死只因为自己多年来食的是唐国俸禄。要尽一个仁”本份。

    不识时务么?是的。

    忠肝义胆么?是的。

    他们是军人,本有守土之责,但是此时坚守下去,他们将给所守土地上的百姓带来一场死亡的厄运,可是谁又能责怪他们什么?就算杨浩,也不能站在后世局外人的角度,去指摘他们什么抗拒统一、多造杀孽人活着,总该有所坚持,站在他们的角度,他们是秉持忠义,宁死不屈。张巡、史可法是英雄,他们就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一群无名英

    。

    曹翰走后第四天,江州城破的消息还没有传来,朝廷的快马已经到了,特使带来了赵匡胤的圣旨,圣旨上说李煜已降,余者不足为惧,一旦攻陷城池,万勿滥杀无,辜,以致生灵屠炭、民心不安。    杨浩听了消息甚是喜悦,连忙去见赵光义,赵光义见曹彬瞒着他向朝廷请旨,心中大是不悦,又见杨浩前来,腔调与曹彬一致,心中更是不满,便对杨浩说道:“曹翰此去已有数日,江州城破消息顷刻可至,陛下这道诏书。已是来的迟了。”

    杨浩顾不得看他脸色,急道:“千岁,曹翰破城的消息不是还没有传来么?这道诏书未必不能救得江州百姓。若是咱们接了圣旨却不宣告于攻城大军。一旦徒增杀戳,官家面上须不好看,咱们也不好交待。”

    杨浩站在替他着想的角度上婉言相劝,赵光义就比较听得进去,仔细一想既是官家下了旨,自己顺水推舟也就无所谓了,于是神色和缓下来,沉吟道:“那,,本王明日便派人往江州去传旨罢了。”

    杨浩急道:“何必明日?如今再未天昏,如果千岁同意的话,下官愿跑一趟江州。”

    赵光义微一迟疑。颌首道:“也罢,那你便去江州传旨吧,如今各处还有乱兵流窜。你自己一路不心。”

    杨浩大喜,立即接过圣旨,领了一支侍卫人马,快马加鞭奔往江州。杨浩一路不肯稍歇,只是江南湖渠众多,快马再快也跑不起来,待他风尘仆仆赶到江州城时,一切已经迟了。

    庐山脚平,江州城。

    杨浩举着圣旨冲进那道撞破的城门,只见城中火光四起,处处废墟,街巷之上,横尸无数,男女老幼杂陈于军士尸体中间,几无一个活人。

    城已破,人已屠,此时活跃在大街小巷上的,是正在到处劫掠的宋军。江州六万军民。死亡殆尽,被掠金帛无可胜数。

    杨浩怅然立在街头,眼看相枕藉的无数尸体,不敢以马蹄践踏,他跳下马来,牵着马茫然走在街上,血腥的屠戳场面,给了他的心灵一次无比强撼的洗礼。

    曹翰兴冲冲地走来,一边走一边对一亲信将校吩咐道:“江州所得财帛,至少需要三百条大船方可尽数运走,你立即去张罗船只,尽快把东西运回去,不要放在这里碍眼。

    回去之后,某再重新拣分,挑些合宜之物分送千岁与诸位上将军。”

    “将军,数百条大船,声势太大了吧,您也知道,朝中御使们都是些闲极无聊、卖弄唇舌之辈,万一让他们知道,在官家面前进几句谗言少

    “唔”数百条船,的确有些扎眼,让那些眼红的穷书生去嚼舌根颇为不美”

    曹翰停下脚步沉吟片刻,目光一亮道:“无妨,方才经过那间古寺,寺中不是有妾百尊铁罗汉么,把它们搬上船去,分别摆在各条船头,就说是献给官家的罗汉,嘿嘿,他们还敢上船查我到底装了些什么吗?用这铁佛堵住那些穷措大的嘴,不教他们聒噪也就走了。”

    “是是是,将军真是智计多端”

    曹翰猛一抬头,不禁又惊又奇地道:“杨大人,你怎么到江州来

    杨浩看看无数废墟、遍地尸体,淡淡地问道:“江州?请问将军,江州在哪里?”

    曹翰哈哈大笑起来:“杨大人这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身在江州竟然不知江州,哈哈哈,我的杨大人呐,这里就是江州城啊”

    杨浩的手轻轻垂下,大袖滑落下来,掩住了手中那一卷黄绫,他环顾四周,;黯然说道:“杨某没有看见江州城,只看见”一座修罗场”

    庐山脚下,身上插了好几枝利箭的奔马一声长嘶,终于耗尽了力气,轰然倒在地上。马车上一个小和尚险险摔下车去。可是身子只向前一撞,他就立刻连滚带爬地扑进车厢,带着哭音喊道:“水月,水月,你怎么样了?”

    水月一身猫衣,奄奄一息地躺在车厢里,月白色的僧衣前襟已被鲜血浸染,她胸前落蕾上插了一枝利箭,箭矢入肉半尺,壁宿手忙脚乱,想要伸手去拔,却又不敢,抱着水月,只有放声大哭。

    车,是静心庵宝月女尼的尸首,她被人从后颈斜斜一道避下,直划 至左肋下。肋骨都断了三根,内脏从伤口处溢了出来,看着怵目惊心。

    壁宿也是血染僧袍,左大腿上还插着一枝断箭,右胸前被利器划 开一道口子,看那车棚上密密匝匝插的都是箭矢,也不知他是怎样杀出重

    。

    静水月睁开无神的杏眼,看着壁宿泪流满面的样子,嘴角轻轻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她吃力地抬起手,轻轻地为壁宿擦去眼泪,缓缓地摇头,壁宿点点头。止住了悲声,眼泪却止不住地往下流。

    壁宿没有随崔大郎一行人上路,本来是想带着静水月在宋军过江后偷偷渡过长江往少华山去的,不料宋军过江后,采石矾一线因为争夺浮桥,双方大战不休,壁宿想带着静水月自别的地方觅条小船过江,结果唐将杜真的残部逃来当涂城,把宋军也升来了。当时壁宿网刚回城,见机的早,立即带着水月从南城门逃了出去,这才逃过了一劫。

    眼见宋军不敬神佛,连寺庙也烧,和尚也杀,水月却担心起她情同母女的师傅来,壁宿对心上人的要求自然不会拒绝,明知这一去是自投战场,还是义无反顾地带着她回来了。二人回到金陵。苦劝宝月女尼离开,宝月惦忘着庵中上下,却是不肯离开,壁宿无奈之下,只得把她强行拖走,又将一路所见告知庵中众尼,让她们各自逃命,尽量避往各处深山寺院,说完也不管她们肯不肯听,便立即逃离了金陵城。

    这时各路宋军竹恰陵方向赶来。夭论走向北怀走向西都不可能了。若是肉”一二离他的目的地就越来越远了,壁宿只得一路向南,避开宋军攻击路线,辗转到了江州。他本打算在这里找条船过江,不想阴差阳错地一头钻进了死地,江州守将封锁所有水陆出入通道,坚守城池意欲与宋决战,把他们三人也困在了城中,直到曹翰屠城,这才于乱军中杀开一条血路,逃到了庐山脚下。

    “水月,你不要死,你答应过我,要听我念一辈子经的,要陪着我、要陪着我,我敲钟,你烧斋。再生两个小和尚,水月”

    壁宿哭得热泪纵横,水月吃力地抬起手,在自己的胸口指了一指,又缓缓指向壁宿,沾着鲜血的手指指在壁宿心口,喃喃地念了一句什么,没有声音,只能看到她的嘴唇翕动着,然后,她的手指无力地向下慢慢滑落,那双歉然、不舍、爱恋的眼睛,痴痴地看着他”

    手臂一沉,忽地悬落,那双温柔的眼睛也永远地闭上了,壁宿大恸,哀叫一声道:“水月

    泣声如深山猿啼,久久回荡,,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摩柯枷叶问: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而法相宛然,即为离于爱者。

    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