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两仪宝鉴 >

第9部分

两仪宝鉴-第9部分

小说: 两仪宝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易死也不答应,这么嚣张的车牌,走到哪里都是被揍的货,一开始不敢动你,那是要调查背景,调查好了,你说你一个平常人,挂这么嚣张的车牌不是找死么,揍你没商量。
    这辆车的价值刘易心里清楚,路虎揽胜,就算是普配的,也要一百三十万往上,这辆车估计一切办下来没有两百万恐怕不成。
    路虎霸气,非常的霸气,这是刘易亲眼见到实物后的第一感觉,不过刘易没敢开,刘易的驾照都是帮忙办下来的,他也没驾驶过汽车,一开始就上路虎揽胜,恐怕这车报废的可能姓达到百分之九十九。
    “还是你开吧,要是我开,今天就可以进4S维修店了!”刘易把钥匙扔给萧武:“等从老家火来后帮我找个驾驶培训的地方,去学习一下,不求技术多高,至少要能上路不出事才行!”
    “现在还有人不会开车?”萧武仿佛发现了稀奇的事情:“我十三岁就会开了!”
    “那是你,像我们这种打拼的人,哪有那么多空闲的时间去学车?不过现在倒有时间了!”
    “走吧,两位老爷子还在等着,今天我爷爷特别开恩,说是让你看看他的收藏密室!那里的宝贝好多!”
    萧老的密室很隐秘,隐秘到即使从面前走过,也不可能发现的程度,一个贴着房间门号的铁片,你会想到什么?就是门牌号,不过萧老在把手按上去后,直接露出一个瞳孔扫描仪,扫描过后,密室才会开。
    打开密室后,还能看到在里面纵横的淡淡红色的光线正在消散,而这红色的光线密密麻麻。
    萧老介绍,一般情况下,如果他不进来的话,里面的一切措施都会开启,并且地板上面不可以承受超过五斤的重量,天花板上也不可以有超过两斤的重量,并且天花板在外力的作用下会瞬间报警。
    萧老密室的防护甚至比银行还要安全。
    密室所在的位置是地下,里面装修的完全不比地上的房间差,灯火通明,刘易一路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到什么都稀奇,这些高科技的玩意,他以前一直没有见到过。
    萧老的密室很大,不过放的物件不是很多,大多是瓷器,刘易看了一会,眉头皱了起来,他只能确定几样,也就是价值在几万到几百万之间的。
    比如耀州窑刻牡丹纹碗,大宋时期建窑黑釉兔毫碗,清乾隆时期的痕都斯坦青白玉双耳盖洗。
    耀州窑的这种碗刘易确定,碗之造型、尺寸、装饰均与四九城故宫藏品相近,为耀州窑青瓷中的经典品种,敞口,内刻牡丹纹一束,铺满内壁,线条婉转流畅,花叶婀娜多姿,用篦划纹表现的叶筋如锦上添花,装饰效果陡增,这种纹碗是大金时期的,距离现在的年代很久远,品相非常之高,不过萧老这里品相就没有不高的。
    宋代盛行点茶、斗茶,为衬托白色茶汤及分辨水痕,厚胎保温的建窑黑釉兔毫茶盏成为当时士大夫、文人间的最爱,也是茶诗中最常被提及的茶器。
    建窑黑釉器中的兔毫碗,胎骨厚重,胎色黛黑,镶金属口,内外全施黑釉,外壁挂釉不及底,釉厚,上薄下厚,底部淌釉有垂釉痕,内外黑釉面上带黄色条缕丝纹,纹理清晰,类似野兔毛毫,故名。兔毫碗属建窑茶器之名品,如北宋蔡襄《茶录》载:“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继之久,热难冷,最为妥用,出他处者皆不及也。”
    至于痕都斯坦,在以前主要是北印度蒙兀儿帝国制作,包括土耳其玉器,属于回教世界的艺术品,在清乾隆时期,痕都斯坦玉器开始大量东传。
    与传统琢玉理念不同,痕都斯坦玉器崇尚纯色,讲究一器一色,追求轻薄质感,多嵌珠宝装点,观之华贵精美,别开生面,被喻为“鬼工”、“仙工”。连阅尽世间奇珍的乾隆皇帝亦为之倾倒,咏叹痕都斯坦玉器的御题诗作多达七十余首,评价甚至高于本土玉器,一些诗作当时即命玉工直接雕琢到玉器表面,此类器作目前也发现有二十五件之多。除了亲自作诗赞咏,清高宗还将其摆放于各大重要宫殿,以便随时观瞻把玩,如处理国家政务及曰常起居的乾清宫里即陈列了四十六件痕都斯坦玉器。据史料记载,他还曾下令宫廷玉工仿制痕都斯坦玉盘,帝王之钟爱可见一斑。
    青白玉双耳盖洗为痕都斯坦玉器中的经典品种,海峡那边故宫特展图录之封面即为一件嵌花盖洗,以青白玉为质,带盖,两侧装饰莨苕叶形耳,外腹部光素无纹,尽展玉质天然之纯美,近足处环饰茛苕叶纹,足底饰漫式茛苕叶纹。盖面满雕菊瓣纹,修长优雅的菊瓣自中心向外辐射开去,排列整齐有序,中间一朵含苞待放的雏菊自然形成盖钮,无论花叶、花心、花瓣,皆雕琢细致入微,规整严密的线条以优雅的姿态组合到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沁人心脾。莨苕为地中海沿岸的一种常见植物,锯齿形叶,形态优雅,是西洋风格艺术中最普遍的装饰主题,也是痕都斯坦玉器中最常用的题材。整器掏膛规整,器薄如纸,琢磨圆熟,完美诠释了“仙工”之内涵,无怪乎纪昀在其《阅微草堂笔记》中称“今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为第一”。;


第十八章 萧老的收藏(二)
    刘易的知识仅限于此,他一般接触的最高价位,不过几万块,市场上的店铺里的镇店之宝,价位也不过是几百万,最多不过上千万,要是以前的刘易,准会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不可能见识到上千万、上亿的收藏品,不过,除了认识的这几个之外,剩下的大多都是一些让刘易心惊肉跳的瓷器。
    清康熙时期的釉里红龙纹莱菔尊,清乾隆时期的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明宣德时期的青花暗花“海水游龙”,清乾隆时期的粉彩九桃天球瓶。
    光是看到这几件,刘易就有一种眼花的感觉,这些放瓷器的地方都贴有标签,如果没有标签,刘易绝对不会确定是什么玩意。
    自己收藏的不过是几万块的玩意,而现在他看到的是什么?这里除了一些品相好的低价格藏品外,大多都是几千万的玩意,刘易连碰都不敢碰,这要少了一块,拿命赔都不够。
    除了这些价值数千万的瓷器外,还有一件稍微有些残破的汝瓷,有句话说的好,纵有家财万贯,不敌汝瓷一片,这里不止是一片,是一件稍微有些残破的汝瓷。
    汝瓷的传世量非常的少,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当时汝瓷的官窑遗址,汝瓷在四九城故宫博物馆和海峡那边的故宫博物馆收藏约有三十件,占全世界汝瓷数量的一半,而刘易有幸在这里看到了一件汝瓷。
    汝窑瓷器造型有盘、碗、瓶、洗、尊、盏托、水仙盆等,其中瓶的变化较为丰富,有纸槌瓶、玉壶春瓶、胆瓶等多种,而刘易见到的这件就是玉壶春瓶。
    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深浅有别,都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这是鉴定汝窑瓷器的要点之一。
    汝窑瓷釉基本色调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
    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俗称为“蟹爪纹”,这些都是汝瓷鉴定的特点,如果没有这些特点,那么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假的。
    汝瓷珍贵,这也造就了众多仿制汝瓷的,后世仿汝瓷的始于宣德官窑,不过在当代以前的仿制品大多都是有落款或者釉色不同的,很容易鉴定出来。
    最成功的要数当代的河/南窑厂,他们成功做出了鸭蛋青色的釉色,很多都流传出来,被文物贩子买去,做旧后流传到市场上,常常冒充真品,如果不仔细辨认,很难认出,不过现在有仪器鉴定,倒是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刘易盯着汝瓷看了足足有十分钟,来到这里的两老都注意到了,萧老更是笑吟吟的说道:“刘小兄弟,如果你喜欢,你就拿走!”
    刘易回过神,摇了摇头:“萧老,你甭诱惑我了,我就算拿走了,也保不住!”
    汝瓷啊,那是一般人能保住的?就算你是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你也保不住这玩意。
    “那要不,这里的东西你随便挑,你就是都拿走,我也没意见!”
    萧老被强逼着收了鸣石,心里总有个大疙瘩,如果以前谁要从他这个宝库里拿走任何一件东西,他非要拼老命不可,现在他非常想把这些东西全都送给刘易,只要刘易接了,那么基本上自己可以松口气了,虽然不比鸣石的价值,不过相差不会太多,这里所有的物件加起来超过几个亿。
    “萧老,您说笑了,俗话说君子不夺人所爱,虽然我不是君子,可是这种事情还是干不出来的!”
    刘易连忙摇头:“萧老,你老就别把我往火坑里推,我还年轻,还想多活几年。”
    萧老满脸的失望,他多希望刘易把他的藏品全部搬走,可惜这个愿望注定无法实现。
    “为人知进退!”
    这是孙老给的评价,这宝库里除了萧老、孙老外,就刘易,甚至萧家兄妹都被挡在了门外,没让进。
    在宝库的中央,就是一个很大的台子,这个台子萧老介绍说,是用特殊材料,采用特殊的抗震措施,哪怕是八级地震,放在台子上的鸣石都不会震动一下。
    “就是这个玩意,还好送的早,要不然以后不知道会招惹多少风波!”刘易看台子上鸣石,面色复杂,两老也非常理解,感同身受,甚至他们的感觉绝对没有刘易来的强烈,毕竟这东西是刘易拣漏拣来的。
    看到鸣石后,刘易的心情再也没有当初的激动,观看了四周,刘易下定决心,以后自己也要建造一个如此的密室用来存放宝贝。
    走出密室后,孙老笑了笑对刘易说:“刘小兄弟,听说你以后准备在天源市发展,呵呵,老头子也在那里,如果有空的话,常去我那转转。”
    “那是一定的!到时候就怕麻烦你老了!”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孙老摆摆手:“在天源市我还是有些能量的,有麻烦也会没有麻烦,只要你不做违法的事情,那就没什么麻烦!”
    孙老的话给了刘易一个保证,那就是,你只要不做违法的事情,出了什么事情,我给你兜着。
    萧老没说什么,不过从让萧武和刘易多多接触开始,那就是给刘易一个护身符,所能够做的事情不比孙老少。
    寒暄了一阵,刘易起身告辞,这里毕竟不是他熟悉的地方,不是他的家,有些事情就没有那么随意。
    车还是萧武开的,他这段时间算是跟定刘易了,萧老指派的,刘易现在身体还不是很好。
    刘易打算去老家回来后再学车,至少要保证不出事才行,有些事情本没有那么大,不过开了好车,出了事故,那么事情经过网络一宣传,那就事情大发了。
    刘易的老家在山区,一路上驶过高楼大厦的都市,路过绿树成荫的国道,人烟逐稀疏起来。
    连绵起伏的小山丘,郁郁葱葱的山林,就是最大的风景,穿过两个长达五里的隧道,过了隧道之后,风景完全和外边不同了。
    在隧道过后,完全感觉不到城市的气息,就算是山林,也没有那种刻意栽种的痕迹,各种在城市几乎绝迹的树木,在这里随处可见。
    “野核桃树?山杏?红杉?”
    一路上萧武大呼小叫,他以往从来没有去过树木深山老林,在他的印象中,那些深山老林中生活的人几乎完全脱离了现代社会,而没有现代社会的方便,比杀了他还难受。
    “这些都是常见的树,没必要惊讶,呵呵,在我老爹的院子了,还有一颗几百年的老核桃树!”
    刘易笑呵呵的说着,心里却有着别样的心思,那颗老核桃树有几百年了,据老爹说,那核桃树在明朝的时候,被第N代师祖从山里移栽出来的,不过这也没什么,道观的院子里甚至还有许多果树,不过这些果树基本都不结果子了,年头太久远的,都被当成柴火了。
    现在已经秋天了,核桃树应该完全挂果了,以前刚出去混的时候,没怎么注意,现在回想起来,那颗核桃树,结的果子好像就是文玩核桃,品种好像是狮子头的,一个可以卖到几百甚至几千,一年下来,那颗老树上也结个三五十个核桃,就算配不成对,三十个,也足足可以卖出几万的价格。
    “等到我老爹道观,送你一对文玩核桃,好的不敢说,狮子头应该还能凑出几对!”
    成对的核桃和不成对的,完全是两个价格,不成对的现在大概五百左右一个,成对的狮子头,价格甚至要翻上好几倍,最顶级的闷尖、矮桩、大底座、水龙纹等一些四厘米以上的,其价格更是昂贵。
    “好啊,老想玩了,以前不懂,看着别人玩,挺有意思的!”
    玩核桃,确实是会有些气势,就算你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只要手里盘着一对核桃,那形象在别人心中腾腾的就开始升了起来,也不知道这个是隐居的还是怎么滴,总之,会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不过按照刘易的话来说,年轻人玩文玩核桃,总有一种装逼的感觉。
    隧道过后,约有几十里,就是刘易的家乡洁水县,洁水县给人的感觉就是清幽,道路两旁都是几十年的大树,以前洁水县不是这样子的,随着改革开放,洁水县同样被一些投资商弄的乌烟瘴气,甚至一度破污染了水源,不过这种情况在新的县委书记来了之后,就有了巨大的改变,按照县委书记的话来说,就是不论怎样,也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生存的空间,穷,那就种树,穷,山里遍地是宝。;


第十九章 怀念
    在进入县城的路上,可以看到一辆辆拉着蘑菇、山鸡等的车辆,这些都是洁水县的特产,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刘易和萧武在县里的宾馆开了两个房间,刘易的家离县城还有不少的路,并且不能通车,想要到达刘易老爹的那个道观,至少要走十几里的山路,还要度过一条很宽的桐水河,现在天色已经晚了,别看十几里山路不是很长,不过那是山路,不比平常路,蜿蜒曲折的山路,绝对可以让一个人在短短十几里内,把体力耗尽,更何况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