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27、[抗战烽火] 驻马太行侧 作者:寂寞剑客(起点vip2012-03-21完结) >

第326部分

027、[抗战烽火] 驻马太行侧 作者:寂寞剑客(起点vip2012-03-21完结)-第3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可以未雨绸缪,将诸多错误扼杀在摇蓝之中,别的不敢说”这点自信岳维汉还是有的。

民国32年(1943年)正月”党〖中〗央小范围公开了岳维汉的党员身份,并成立了中共〖中〗央南洋局,由岳维汉任〖书〗记,个公和左总任副书记,同时任命邓公为〖中〗国远征军政委,左总为〖中〗国远征军副总参谋长。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还成立了南方局”由叶tǐng将军任〖书〗记,统一领导新四军的抗日斗争以及长江以南地区的草命工作。

正月底,邓公和左总通过国统区的地下交通线,转辗来到了仰光同行的还有首批数十名高级政工干部,岳维汉当即带着史迪威、赵欣怡前往仰光火车站迎接对于即将到来的邓公和左总,岳维汉内心是无比期待的。

左总就不说了,我党为数不多的军事家之一!

最让岳维汉期待的却是邓公,在穿越之前,岳维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完全是在邓公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对于邓公所提出的超脱意识形态之上的“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的政治理念,岳维汉绝对是顶礼膜拜的。

在岳维汉心里,邓公的历史地位甚至还在(毛)〖主〗席之上!

因为(毛)〖主〗席在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可邓公在晚年却没有犯下同样的错误”邓公在年老力衰之后并没有眷恋权势,而是洒脱地将领导权让给了后继者,这给后续的中共领导人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小平同志,左QUAN同志!欢迎你们!”邓公和左总刚刚走下车厢,岳维汉就大步迎了上来,与两人热情握手旋即又将身后的史迪威、赵欣怡介绍给了两人。

史迪威分别跟邓公和左总握手致意,然后热情地说道:“邓,左,欢迎你们来到缅甸,我相信你们很快就会喜欢上这里的。”说此一顿美国老头又自顾自地说道”“我早就听说过陕甘宁边区,很想去看看只可惜一直没能成行。”

史迪威对中共和延安边区的好感的确是发自肺腑的。

当然,这也跟史迪威对国民政府已经失望透顶有着很大的关系史迪威是个绝对务实的美国人,他早就已经发现国民政府已经积重难返,不堪扶植”所以才会毫不犹豫地向岳维汉提出建议,邀请**员加入〖中〗国远征军以整顿军纪。

岳维汉跟史迪威的热情态度让邓公和左总心神大定。

说实话,在见面之前,邓公和左总心里还是不免有些忐忑,因为岳维汉太年轻了,而且在五年抗日战争中挣下了赫赫战功,心高气傲些也是很有可能的,不过在见面之后,邓公和左总才发现岳维汉的沉稳却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简单宣喧之后”岳维汉将邓公和左总迎入了远征军司令部。

当天晚上,岳维汉就召集赵欣怡等高层党员在官邸召开了南洋局扩大会议。

按照北方局(八路军)的经验,南洋局是要全面(插)手缅甸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工作的,不过邓公首先提出了异议,认为缅甸和东南亚地区并不是〖中〗国国土,情况特殊,因此北方局的经验不适合南洋局。

不过,岳维汉却坚持给缅甸实业部、南洋银行以及南洋联大等政府机构设置了党委〖书〗记一职,不过,相比后世各级政府机构的党委〖书〗记,岳维汉提议的党委〖书〗记在行政职能上被大大弱化了,岳维汉提议的党委〖书〗记既没有人事权,更没有行政大权”只有监督弹劾权!

各级政府机构的党委〖书〗记只具备监督权和弹劾权,这样既可以有效震摄行政长官,又避免了党委〖书〗记大权独揽的不利局面,当然,为了确保党委〖书〗记的震摄力和监督力”军队、〖警〗察这两支武装力量是必须掌握在党委〖书〗记手中的。

这个提法并非岳维汉想到的,而是他从前世论坛上看到的。

那位论坛上的“大能”认为,〖民〗主专政要想彻底杜绝腐败是不可能的,但是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却是可以的,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案,即弱化党委〖书〗记的职能,主要就是取消党委对政府机关的人事任免权,使党委成为纯粹意义上的监督机构。

同时,让各级政府脱出党委的控制,主官由民选产生,并且只能由非党员人士担任,各级政府的附属官员则由主官全权任免,这有点类似于西方国家,在总统或者州长、市长当选之后,就可以利用手中权限任免自己信任的官员。

不过”在各级政府头上却时刻悬着一柄宝剑,那就是党委!

党委是自成体系的,各级党委〖书〗记皆由上级党委任命,并且只对上级负责。

这样一来,各级政府机关就在相当程度上摆脱了党的掣肘,从此只对选民负责,同时各级党委〖书〗记也掌握着军队、〖警〗察这两支暴力武装,一旦发现问题,随时可以强行罢免各级政府机关的主官,然后由选民重新选举新的主官。

这样一来”就可以彻底摆脱娄党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不利局面。

当然,这样的举措也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各级政府官员的频繁更迭,这在建国初期,尚需集中全力大搞工业、大上项目的年代肯定是行不通的,但当国家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却是很有必要的,宁可牺牲一些政府效率,也必须使权力得到监督。

对于这位“大能”的观点”岳维汉还是相当认可的,所以有意拿缅甸做试点,以影响邓公的政治理念,老实说”岳维汉并不认为自己可以改变(毛)〖主〗席的政治理念,但他有信心影响邓公的政治理念,因为邓公的政治理念更加的开明,也更加的务实。

作为一个穿越者,并且手握〖中〗国远征军百万雄兵,岳维汉有足够的信心改变历史。

岳维汉坚信,抗战胜利之日就是我党建国之时,在岳维汉这只小蝴蝶的扑腾下,国民政府已经事实上退出历史舞台了,蒋委员长甚至连败退台湾的机会都没有了,同时,岳维汉也有足够的实力保证,(毛)〖主〗席将在连任两届之后退位,邓公将顺利接班。

文化大草命?红卫兵造反?岳维汉绝对会把这些历史悲剧扼杀在萌芽状态!

历史上的新〖中〗国,曾经走过不少弯路,甚至开过历史的倒车,不过在这一世,这一切却是不可能再发生了!

第459章大西南会战

民国32年(1943年)正月初一,当整个缅甸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之中时,南洋日报却突然在头版头条披lù了一则惊人的消息,根据南洋联合大学气象学院院长竺可桢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未来六个月内,〖中〗国西南数省将遭受百年一遇的大旱!

消息一经披lù,缅甸七百多万原住民以及已经移民缅甸的八百多万〖中〗国难民倒是没什么反应,不过缅甸境内的各国商人却是从中嗅出了商机,一旦〖中〗国大西南遭受大旱”到时候对粮食的需求势必会猛增,这中间自然有暴利可图。

很快,缅甸境内的各国商人就开始四处收购粮食,准备大发横财。

然而,缅甸境内的粮食早已经被人收购一空了,各国商人很快就想到了远征军头上,认为这肯定是竺教授事先将消息透lù给了远征军,然后远征军暗中买空了缅甸境内的余粮”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将遭受旱灾的消息。

抢购风潮很快就导致粮食价格的飞速上涨。

短短数日之间,大量的越洋电报就从缅甸发往了印度、澳洲甚至是美洲,甚至连盘踞着印支半岛的〖日〗本商人都被惊动了,说到底,商人都是重利的,历史上日军侵华期间,也同样不乏大量的〖日〗本商人将军火走sī给国军和八路军。

仰光,远征军司令部。

邓公和岳维汉刚刚讨论完各集团军以及各野战师的政委人选,荣德生老先生和陈嘉庚先生忽然联袂而至,邓公正准备起身告辞时却被岳维汉给阻止了,岳维汉知道邓公推崇的是政府干预下的市场经济,再说邓公也是远征军政委,也有知情权不是。

见岳维汉把邓公给留下了”荣老先生和陈老先生便知道了他的用意。

当下荣老先生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摆到了岳维汉案头”旋即不无〖兴〗奋地说道:“岳将军”前期的准备工作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经过一个多月的秘密收购,我们已经囤积了将近20亿斤粮食。

“20亿斤?”岳维汉皱了皱眉头,又道,“价格呢?”

20亿斤粮食看似不少,堆成堆都快成一座小山了,可一旦分摊到2亿同胞头上,那就只有每人十斤了,根本连七天的口粮都不够,能济什么事?

荣老先生道:“缅甸的粮食价格也已经上涨了近十倍!”

陈老先生也道:“缅甸的盘子太小了,余粮本来就不多”那些粮商又极精明,我们才稍有动作,价格就上去了。”

“价格已经上涨了近十倍?”岳维汉凛然道,“对移民过来的同胞没造成影响吧?”

“这倒没有。”陈老先生摇了摇头,说道”“因为国内移民过来的同胞大多都被编进了各今生产建设兵团,在兵团内,一应生活物资都是配给的”而且各兵团现在基本上都能够自给自足了,不过,对缅甸原住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的影响就比较大了。

城市居民不比农村居民,家里能有个把月的余粮就不错了”在平时,这也没啥,粮食吃光了再去粮行购买就行了,可一旦出现粮价飞涨的情形”问题就严重了,轻则倾家dàng产”重则变卖家资、债台高筑甚至流落他乡以乞讨为生。

可以预见,缅甸土著即将遭受一场人为的“灾荒”。

“唉,我们远征军现在也很困难,缅甸人民的困难就只能拜托他们自己克服了。”岳维汉说这话时脸上满是遗憾的表情,不过旁边的邓公却分明听出来了”岳维汉的言下之意根本就是别管缅甸原住民的死活了。

荣老先生又道:“粮价飞涨的情形已经引起了缅甸境内各国商人的注意”据保守估计,至少有五百多个粮食商人已经打电报回国”正设法从印度、暹罗、印支、澳洲等地紧急调运粮食,不也意外的话”半个月后,第一批粮食就将从暹罗输入缅甸境内!”

岳维汉沉吟片刻后问道:“半个月后从暹逻输入的粮食大约有多少?”

荣老先生道:“暹罗人口几近缅甸的三倍”所以余粮也更多”不过考虑到运输能力的限制,第一批输入的粮食不会超过10亿斤!但是接下来印支日商输入的粮食数量肯定会猛增到上百亿斤,因为日商可以租用〖日〗本军方的大型运输船只。”

陈老先生也道:“接下来还有美英商人”从印度、澳洲调运过来的粮食也不会少于百亿斤。”百亿斤粮食听起来似乎不少”其实也就500万吨”分摊到五百多个粮商头上,每个人也就一万来吨的份额,雇一艘万吨货轮一趟就送过来了。

岳维汉想了想”问荣老先生道:“荣老”你觉得现在可以放粮了吗?”

荣老先生道:“从暹逻过来的首批粮食至少还要半个月才能输入,时间足够,老朽以为可以把粮价继续往上抬”然后从二十倍价格的高位开始放粮,此时,各国粮商为了让粮价维持高位,肯定会不遗余力地吃进我们放出的粮食,我们就能回笼资金了!”

“好!”岳维汉欣然道,“就按荣老说的办,现在继续吃进粮食,把粮价炒上去,然后从二十倍高价开始放粮!”

西贡,〖日〗本南方军司令部。

南方军参谋总长安达二十三中将兴冲冲地走进了寺内寿一的办公室,旋即猛然收脚立正道:“司令官阁下,消息已经得到核实了,南洋联大竺可桢教授确有其人,而且在国际气象学界颇有声誉,而〖中〗国西南即将大旱的消息”也的确是他的研究成果二”

“哦?”寺内寿一蹙眉道”“难怪缅甸方面的粮食需求会突然大增,原来是岳维汉在为今年的饥荒预做打算啊。”

安达二十三道:“司令官阁下,各国的粮商正从印度、澳洲以及非洲向缅甸紧急调运粮食,而且,阻止〖中〗国远征军夹肆收购粮食的行为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分一杯羹,以缓解我们的经济困难。”

此时的〖日〗本”由于长年累月的战争,国民经济已经严重畸形了,由于工业规模所限,政府为了尽可能地生产更多的军舰、飞机,大炮以及枪械,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已经削减到了最低限度,这就导致了国内物价飞涨的不利局面。

与此同时,西方各国已经关闭了与〖日〗本的贸易大门,而德、意等轴心盟国的物资却又远隔重洋运不过来,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日军占领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走sī贸易却并没有被完全杜绝,因此日军完全可以从盟军那里获得急需的生活物资。

但是”盟军的生活物资是需要用美元来结算的,而〖日〗本的美元储备却早已经消耗殆尽,所以安达二十三才会有此一说,如果南方军可以从这次粮食风bō中分一杯羹,以廉价的印支粮食换取大量美元”就可以从盟军的走sī商人手中换取大量的急需物资。

所以,不等安达二十三说完,寺内寿一就欣然点头道:“哟西”这件事就由安达君全权负责,争取在三天之内将印支境内的余粮全部收缴上来,然后安排商人紧急运往缅甸,为了不引起盟军方面的怀疑,最好通过暹罗商人行事。”

“哈依。”安达二十三猛然低头,旋即领命去了。

南京,〖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部。

新任华中方面军参谋总长根本博中将大步走进了冈村宁次的办公室,旋即猛然收脚立正道:“司令官阁下,消息已经核实,〖中〗国西南即将大旱消息属实”这的确是南洋联大气象学专家竺可桢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哟西。”冈村宁次欣然点头道”“皇军的机会终于来了!”

“司令官阁下的意思是”根本博凛然道,“主动进攻?”,眼下的日军,已经在远东、华北以及东南亚三个战场处于守势”华中战场虽然暂时还处于进攻态势”但相比国军和占领区内的新四军,日伪军的优势已经不是很明显了”根本博根本就不认为”华中方面军目前还具备主动进攻的实力。

冈村宁次微笑着道:“根本君,难道你不觉得这是攻占〖中〗国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