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 >

第58部分

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第58部分

小说: 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反对霸权主义    
    “二战”以后,美苏开始冷战,霸权主义抬头。毛泽东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同时,强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利益,维护世界和平、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利益。特别是苏联为了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损害了中国的利益时,中国坚决反对美苏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同它们展开了斗争。在1972年中美联合发表的上海公报中,中国就明确表示了反对霸权主义的观点。1974年2月,毛泽东会见赞比亚共和国总统卡翁达时,又提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思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执政条件下的党的自身建设    
    (一)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早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就开始思考共产党执政后能否和怎样保持自身先进性的问题。1945年7月,访问延安的民主人士黄炎培提出了共产党能否跳出中国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的问题,毛泽东回答说,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要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要求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和攻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又多次强调要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    
    1.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    
    (1)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此知识点2004年单选题第8题考查过)1949年,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深刻地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由于中国基础薄弱,中国社会解放前又经历长期的战争和动荡,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的崭新事业是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而革命胜利后,有一部分同志,革命意志有些衰退,革命热情有些不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少了,过去跟敌人打仗时的那种拚命精神少了,而闹地位,闹名誉,讲究吃,讲究穿,比薪水高低,争名夺利,这些东西多起来了。所以,1957年,中国共产党发动整风运动,整顿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以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此后,毛泽东多次强调要继续保持这一优良作风。    
    2002年12月,刚上任不久的胡锦涛总书记就到西柏坡革命圣地进行考察学习,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胡锦涛指出,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们党对坚持艰苦奋斗的问题一直是高度重视的,总是反复地、经常地向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加以强调。毛泽东、邓小平一再告诫全党要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永远艰苦奋斗。他强调: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不论我们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长期艰苦奋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和宗旨。”    
    胡锦涛同志在提出的“两个务必”的思想,是对新世纪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我们要结合新的实际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坚持“两个务必”的教育,使全党同志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扎扎实实地为国家和人民工作。    
    (2)警惕“糖衣炮弹”的侵蚀。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因此,毛泽东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消极腐败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开展过整风、整党、“三反”运动,保持了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作风,抵制了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巩固了新生政权。    
    2.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接受来自党内和党外的监督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其地位的变化和权力的掌握,使党的干部容易滋长各种不正之风,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1)邓小平在八大上指出,执政党的地位,很容易使我们同志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来说,不是比过去减少而是比过去增加了。执政党的地位,还很容易在共产党员身上滋长着一种骄傲自满的情绪,这实际上是一种狭隘的宗派主义倾向,也是一种脱离群众的危险倾向。    
    (2)刘少奇在八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在我们的许多国家机关中,存在着官僚主义现象。    
    (3)1963年5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的讲话中着重分析了官僚主义的二十种表现,指出,“官僚主义是领导机关最容易犯的一种政治病症”(此知识点2002年文科单选题第8题考查过)“是十分有害、非常危险的”,“我们决不能容许官僚主义再继续发展下去。”    
    中共八大针对党的执政后出现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干部中普遍存在的同人民群众关系紧张的状况,决定在全党进行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因此贯彻群众路线,克服官僚主义,必须是一个长期的斗争。周恩来提出要从国家制度方面想办法来扩大民主,以便有效地纠正和克服官僚主义。    
    (4)邓小平在中共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影响也最大;因此,应该特别警惕。党要领导得好,就要不断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就要接受监督。所谓监督,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党的监督;二是群众的监督;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只要不脱离群众和接受监督,虚心学习和不断地工作,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同过去领导革命取得胜利一样,顺利地领导国家建设。    
    3.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适应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的需要,对干部提出了加强学习、努力做又红又专的要求。20世纪60年代初,他在一系列会议上提出了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战略措施,并把这个问题看成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是无产阶级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的极其重大的问题。他强调要在长期的群众斗争的实践中考察识别干部,挑选和培养接班人。他把党员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都同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项条件:第一,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第二,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的绝大多数人服务的革命者;第三,必须是能够团结绝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无产阶级政治家;第四,必须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模范执行者,必须学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必须养成善于听取群众意见的民主作风;第五,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富于自我批评精神,勇于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虽说这些思想其中有的在今天看来有“左”的倾向,但它们对今天培养党的干部仍然有许多借鉴意义。    
    关于执政党的建设,除上述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八大等,提出的观点外,毛泽东等还强调:第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后面临新的考验,这主要是地位的变化和权力的掌握,使党可能滋长各种不正之风,因此始终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第二,必须保持和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第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要善于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激励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我党在历史上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从苏维埃根据地时期重视红军思想政治工作到抗战时期和建国后的整风、思想改造运动都有力推动了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    
    (1)“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是共产党历来的提法。1934年2月,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上,王稼祥、朱德、周恩来等都在讲话中都指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1944年,由毛泽东主持、谭政作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再次阐释。1954年,在解放军政工条例上,毛泽东亲自加上“生命线”的提法。1955年,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著名论断。50年代后期,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左倾错误,特别是文革十年,用“突出政治”来歪曲生命线的本意,把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军事工作等绝对地对立起来,严重破坏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实践中造成严重恶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思想政治工作恢复了“生命线”这一科学论断的本来面目。    
    (2)“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主要表现在:    
    第一,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革命性质和社会主义方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使全国各条战线都能统一认识和行动,沿着革命方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发展。否则,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就有可能脱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危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实现。    
    第二,统一人们的认识,提高人们的觉悟,同心同德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精神动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教育好广大群众,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此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防止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革命队伍的侵蚀,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健康向上。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用正确的东西克服错误的东西,用共产主义的理想抵制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思想,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健康向上。    
    第四,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保证经济建设和其它建设得以在安定团结的环境中顺利进行。社会政治矛盾的解决,单纯依靠行政的、经济的方法和法律的手段是不够的,还必须把各种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措施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第五,保证在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中按客观规律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武装人们。一切科学的工作制度的建立和运行,一切科学的工作方法的应用与普及,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贯彻。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办好一切事情的保障。    
    2.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1)“为什么人的?”问题的提出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问道,“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他引用列宁的话回答说“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即为人民大众——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而不能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他认为现实中有某种程度的轻视工农兵、脱离群众的倾向。因而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为此,要反对文艺界的宗派主义。他号召文艺工作者要向工农兵学习,向工农兵普及和提高文艺,实现“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统一。    
    1944年,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明确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更明确地提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