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5263-媒介与权势 >

第50部分

5263-媒介与权势-第50部分

小说: 5263-媒介与权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问道,“太可鄙了!可鄙!可耻!”他怒气冲冲,“我希望有个规定,限制商业广告的数量。”他对纽特•;米诺说。米诺也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他请求在委员会里增加具有观众心理的委员,肯尼迪同意任命一些。然而,和这类国内问题比较起来,外交问题始终争议较少,趣味较多,所以永远没有具有观众心理的委员到达任所,这件事不知在哪儿被当做一笔生意做了交换。    
    肯尼迪明白他可以按自己的愿望确定电视时间。(《新闻周刊》的本•;布拉德利曾打电话告诉他,他在电视中效果极好,肯尼迪回答道:“是的,我一直说,我们可以不经过你们这些杂种,照样把消息传递给美国人民。”)他还懂得另一重要之点,电视是政治,同样也是舞台,所以,场景的选择,配角的安排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毫无疑问,共和党全国大会召开前后的1964年将是出访之年。存在着访苏的可能性。他去苏联比赫鲁晓夫( Khrushchev)来美国好,年轻英俊的美国总统在俄国,多好的角色。此行有利而无弊——办得好,是他带来了和平,办得不好,在赫鲁晓夫面前他也能显出勇敢的形象。此外,杰姬顺道去列宁格勒,也是一个大大露脸、拍照的好机会。总统成了影坛的政治明星。由于他,电视变得更加高大,更加重要,更加受人敬重。有时他因电视而动怒,但在一般情况下他能克制。一次,电视新闻节目对他处理钢铁危机持批评态度,他认为批评得过分了,旋即打电话给纽特•;米诺要他严斥公司工作人员,并威胁吊销他们的执照。肯尼迪赤裸裸地威胁使米诺大吃一惊,他没照他的意思办。肯尼迪第二天打电话给米诺表示谢意,感谢他阻止美国总统,避免他出洋相。肯尼迪和安德烈•;马尔罗(Andr* Marraux)的谈话很好地总结了他对电视的态度。马尔罗是国家控制了电视网的伟大民主的代表,他访问华盛顿时,对美国电视新闻的独立程度感到震惊。他问肯尼迪他如何能容忍亨特利、布林克利、克朗凯特这类人。肯尼迪说,只要他能获得均等的电视时间,他对这些就毫不在乎。说完,他笑了。他笑了,是因为他知道他得到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均等二字。


第二部(三)第一位电视总统(三)

    政治成为一种电视传播    
    约翰•;肯尼迪对总统地位改变所起的作用超过了除富兰克林•;罗斯福之外的所有近代总统。罗斯福天生的资质使他自然成为广播总统。肯尼迪的出现则代表了人和技术的汇集,代表了一种新的政治力量和一位具有开发这种政治力量的手腕和本能的政治家之间的结合。他的时代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变得和实质内容同样重要,在某些场合甚至更加重要。(第一年白宫收到的大量信件中,有关肯尼迪风格的来信,超过了有关政策的来信,这使肯尼迪的幕僚大惑不解。)广播开始了总统人格化的进程,现在电视则大大加速了这个进程。肯尼迪具有迷人的个人品质,和一些偶尔引起争议的政治品质,所以他总是想强调总统的个人因素。他准确无误地领悟到一位迷人的妻子,一个有魅力的家庭所能带来的好处,他也清楚他的风格给他带来的好处,这些东西帮助消灭了对他政策的疑虑。观众群——当时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观众群——不仅高兴而且满足于在这个新的水准上对他做出判断。对肯尼迪这样的总统来说,这个过程使他大受裨益,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成为他的继任者的障碍,一眼就可以看出林登•;约翰逊是旧式的,非宣传媒介型政治家,他不是靠风格,而是靠结果来判断同事或自己。但是现在,总统并不仅仅是政治领袖,还是一个明星,要有光焰和魅力,他的朋友,他的妻子,他的孩子都应该如此。卡罗琳(Caroline)和约翰(John John)最先成为住进白宫的新一代公主和王子。约翰逊和尼克松女儿们在白宫的婚事成了全国性事件,各有洋洋洒洒的三个小时的电视节目。政治成了一类节目,有总统,也有戏迷。    
    在政治舞台上总统的地位冉冉上升,国会、政党系统的力量日益衰减。这种新的总统地位蕴藏着更强的进行操纵的潜能,而又不承担进行答辩的义务,这种地位拥有统治政治舞台的能力,迅速直接表现自己意志的能力。新的条件还意味着总统本人的内在素质和精神状态变得更加重要,因为滥用权力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肯尼迪遇刺后,不到五年时间,理查德•;尼克松就带着一帮幕僚进入白宫,这批人主要不是出自政界,而是来自专门从事操纵艺术的王国——广告世界。)电视加快了生活的节奏,也就增加了总统承担的压力,加强了精神上的负担。    
    总统的重要性一年一年变得更加重要,白宫班子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加,总统身边的人成了亚总统,各自又形成了不同的权力中心,资历深厚的参议员,内阁成员,政党头领都望尘莫及。总统班子人员的行动是总统本身精神力量和灵魂弱点的扩展延伸。这些人不像强有力的内阁成员,他们不是不同地区,不同利益团体的延伸物,他们没有担任过州长之类的角色,没有需要他们效忠的选民,他们不会在代表总统的同时,又去代表纽约州、俄勒冈州或者代表蓝领工人。他们日益成为一个人的延伸,效忠于一个人,不仅执行着他的政策,还反映出他的灵魂。好坏都是如此,在约翰•;肯尼迪任期内,国家还算幸运。以重要政治家为标准看,以他们的干劲、雄心和自我来衡量肯尼迪,他是一个可靠、让人放心的总统。也就是说,作为总统,肯尼迪能容忍和接纳人才。他不把忠诚和能力混为一谈。他不必将不同政见视为不忠。他有内在的自信和把握,用不着从忠诚与不忠出发去判断工作上的关系。但是,下一个十年,美国就没有如此幸运了。


第二部(三)改革的代价:《洛杉矶时报》(一)

    报纸发行人奥蒂斯•;钱德勒和主编尼克•;威廉斯在他们掌管《洛杉矶时报》的头两年中发出的信号是改革的意愿大而实施的行动少。尼克•;威廉斯缓慢地使报纸摆脱右倾,转向中立,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开端。报馆人员的素质较差,《时报》干练的记者寥寥无几,而那些请来入伙的人对于加入钱德勒的主要事业又有忐忑不安之感。虽然尼克•;威廉斯最终会以远见卓识而获得优秀编辑的名声,但是,1962年人们还基本上将他看做钱德勒的二流工具。1962年《明镜》倒闭时,威廉斯请该报颇有名望的编辑埃德•;默里参加《时报》的工作,默里拒绝了,他认为尽管威廉斯提出了改革的前景,但是不论他还是奥蒂斯•;钱德勒都没能力出版一份真正的好报。    
    国内倒数第二份报纸    
    但是,奥蒂斯急切地希望变化,还要尽快地变化。他雄心勃勃(每当参加出版商或编辑大会前,他都独自静坐好几个钟头,默记其他关键人物的照片和传记,他要了解他们,知道他们的情况胜过他们了解自己)。他急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声望和地位,他明白起步的地点是在华盛顿。尤其20世纪60年代,华盛顿较之纽约来说更是确立新闻声誉的地方。在华盛顿受到尊重,拥有权力的报纸在新闻行业中就会受到尊重,就会变得强大。新闻业从政府获得养料,而政府集中在华盛顿。所以华盛顿办事处是关键,国外分社可以往后放一放。对于这家新闻工作者和政治家都嗤之以鼻的《洛杉矶时报》来说,华盛顿变得双倍的重要。(1958年,哈里•;杜鲁门问一位名叫唐纳德•;香农的年轻记者,“你为哪家报纸工作?”“《洛杉矶时报》。”香农回答道。“噢,”杜鲁门说,“那是全国第二家最糟糕的报纸。”)在国会,《时报》一直受到蔑视,办事处有两个人,其中之一是香农,他发现民主党很少回他的电话;总的来说只有共和党人才会和他打交道。即使在共和党人执政的白宫,他也感到自己的地位虚弱,他自己没有通白宫新闻室的电话,只得和另一位记者合用。    
    1959年在华盛顿,《时报》的地位实在够呛。奥蒂斯•;钱德勒不愿意忍受这一切,如果你是一家加州报纸,与周围格格不入,却又千方百计想获取难以捕捉的猎狗——东部,然后再得到全国的承认,那么一家强大的华盛顿办事处是绝不可少的。再说,此事必须按东部的标准干,也就是要找到已经有名望的人;你不能把加利福尼亚的人带来,同时又得到人们的尊重。《时报》需要须臾而来的声望,需要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出现能立刻向整个新闻界显示奥蒂斯•;钱德勒是严肃认真的。明摆着的选择是詹姆斯•;赖斯顿,再也没有任何记者可以得到他在华盛顿新闻界得到的支配地位。不过赖斯顿是一个不可企及的人物;就连《华盛顿邮报》也未能将他从《纽约时报》招聘过来,当时在华盛顿颇具光彩的另一位新闻界人物是《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鲍勃•;多诺万。尽管他为之工作的报纸正在走下坡路,可他仍掌握着该城第二棒的办事处。他本人以及他身边工作的人的形象超过了他的报纸。不论从他的业务还是从他个人的人品来说,他的风采都是不同凡响的,在各种限制的压力下,他写的东西仍出类拔萃,他的作品亲切动人,带有诗意,使他与众不同。在这个由劲头十分,野心勃勃的人组成的行业里,鲍勃•;多诺万是少有的既受人尊敬又招人喜欢的人。在华盛顿,多诺万手中的《论坛报》是较小的报纸,但是他的地位却仅次于赖斯顿,其名声甚至和后者差不多。    
    尼克•;威廉斯在奥蒂斯•;钱德勒的同意下——我要得到的是最好的,他总是这样说——开始追求多诺万。一开始,多诺万拒绝了他的建议。他不了解尼克•;威廉斯,他知道的有关《洛杉矶时报》的事没有一件是好的。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他曾到加利福尼亚做过政治旅行,他厌恶在那儿看见的东西,厌恶《时报》的偏见和狭隘。不过他渐渐开始喜欢尼克•;威廉斯了,并变得很信任他;如果尼克•;威廉斯说他们打算把报纸办好,那么他说的话可能算数。尼克对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家族的复杂性很坦率。不过,他说这些都是他能够应付的问题,再说也不是针对报馆人员的。他和奥蒂斯可以保护报馆人员。对此他信誓旦旦。多诺万问道,他们是不是因为《纽约时报》的西侵才扩展的,威廉斯向他保证,报纸的拓进计划是在苏兹贝格家族投下空降部队之前就开始制定了。    
    这样一来,多诺万开始考虑这个建议,他越考虑越喜欢这些建议。尼克•;威廉斯答应付给他不少钱,不过钱不是第一位因素;多诺万在《论坛报》工资很高,刚好他又从艾森豪威尔传记中挣了一大笔钱,并且一本关于肯尼迪战时服役情况的小书在商业上也很有利可图。最能挑动他的是他是否能将他心目中的纽约标准带进加州新闻界的挑战。虽然他当时不像几年后那样期望乔克•;惠特尼关闭报纸,不过那时的《论坛报》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最激动他的就是那个挑战。他认为将东部较高的新闻水准推向全国,不仅对《洛杉矶时报》,而且对整个国家都很重要。他喜欢《论坛报》,也喜欢乔克•;惠特尼,他明白他的离开可能会给《论坛报》的棺材上再钉上一颗钉子,所以他接受此建议时心里充满着忧虑。尼克•;威廉斯答应给他发送建立第一流办事处所需要的一切,所以他就自己外出招募高质量的人。当结果证明他的估计错误,预算不足时,尼克•;威廉斯立即将预算加倍。多诺万雇用了城里最好的记者,付以高薪。因为赖斯顿在华盛顿的名声很好,多诺万甚至雇用了斯科蒂•;赖斯顿的儿子迪克(Dick Reston)采访国务院。《洛杉矶时报》买到了须臾而至的尊严。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时刻,鲍勃•;多诺万离开了《论坛报》,加入了《洛杉矶时报》。这里有一位最受尊敬的新闻工作者,他从一家一度是杰出的东部报纸来为这家昨天还是边地报,而今天已踏上全国最富之路的报纸工作。当年,报馆人员中还增加了另一个人,此人对报纸的变化至为重要。1963年该报的漫画家布鲁斯•;拉塞尔(Bruce Russell)死了。他是旧派漫画家,画了很多鹰来代表美国人,画了不少熊代表俄国人,画的旁边写上一些注释,这样人人都知道哪边是好,哪边是坏。在找人顶替他的位子时,奥蒂斯•;钱德勒问尼克•;威廉斯谁是美国最好的漫画家,威廉斯回答道,《丹佛邮报》(Denver Post)的保罗•;康拉德(Paul Conrad)。    
    “康拉德是能得到的最好的一个——你无法让赫布洛克脱离《邮报》。”威廉斯说,“不过康拉德会给你造成不少伤脑筋的事,会引起你不少怨烦。”    
    “那就招他。”奥蒂斯说。    
    “他会给你造成不少伤脑筋的事。”威廉斯重复道。    
    “如果他是最好的,不管怎样都招他。”    
    这样,尼克•;威廉斯写信给康拉德,建议他出走洛杉矶。康拉德,这位才华卓著,思想自由的精灵,画的东西远远不止鹰和熊,他早就起过誓,全美国唯一一家他不愿意为之工作的报纸是《洛杉矶时报》。此时,他勉强答应来看一看,但是,威廉斯必须到机场和他见面,他要求见面的原因是他希望一开始就说明他必须得到的自由的程度。在机场,他告诉威廉斯不能在内容上对漫画家的作品进行编辑。只有在漫画产生不了效果的情况下他才接受编辑。如果漫画产生效果,那就可用,只有在漫画毫无效果的情况下那才是一幅糟糕的画。他清楚这些问题,在丹佛,人们经常听见他对编辑吼叫的声音,“你们想要的是图表画家,而不是漫画家。你们自己去找一个图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