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6关羽-周思源 >

第1部分

06关羽-周思源-第1部分

小说: 06关羽-周思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关羽-周思源  
 
   主讲人简介:   
  
 
  周思源,1938年4月生,浙江杭州市人。1957年毕业于无锡市第一中学,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红楼梦学刊》编委,中国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理事。 
 
  主要从事小说创作、《红楼梦》及古代小说研究,现当代文艺批评、中国文化研究。著有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文明太后》上下卷(南海出版公司2004),《红楼梦魅力探秘》、《红楼梦创作方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1998等),主编书籍十余种,在41种报刊上发表红学、美学、史学、文化学、文艺评论等学术性文章100余篇,主要有:《质疑康雍乾“盛世”》、《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大观园为什么没有原型》、《论鲁迅对的评价》。 
 
  在北京大学、中央电视台、中国现代文学馆、鲁迅文学院、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新加坡国家电台等国内外场所多次做学术报告,主要有《说不尽的〈红楼梦〉》、《〈红楼梦〉的创作方法》、《大观园为什么没有原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红学热点》、《正确看待康雍乾之世》、《从〈水浒传〉谈现代企业管理》等,应中央电视台8套、10套、12套等频道邀请多次参与策划与点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内容简介:  
 
  在三国人物中,盛传最久的当属关羽,唐代已将关庙称作“武庙”,与孔子“文庙”相提并论。关羽身后的荣耀,不仅为列代帝王将相所望尘莫及,就是“文圣”孔子也自叹不如。史书《三国志》在肯定其功绩的同时,也批评他“刚而自矜”、“骄于士大夫”。他的骄傲性格在他的事业高峰之际达到了顶点,导致了他的兵败麦城,被敌人活捉并杀害的悲惨下场。不管史书还是演绎怎么写,时至今日,人们仍对关老爷顶礼膜拜十分虔诚?那么,关羽文化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关羽的性格弱点是他“失荆州、走麦城”的根源吗?关羽出生于东汉河东郡解县,现在的山西运城市解州镇常平村。当地一个豪强仗势欺人、民愤极大,关羽将那个恶霸除掉后逃难江湖,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时遇到刘备召集人马,便跟张飞一起追随刘备,当时他只有23岁。关羽作为被推崇至今的武圣人,他的名望到底是怎么树立起来的呢? 
 
  关羽和其他三国英雄在个人品格上有着鲜明的不同,他不仅武艺高强,并且忠义凛然,立身行事光明磊落。关羽的这些性格特点,正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所称道的。然而,在关羽身后被推崇、美化、神化的过程中,史学界和评论界对关羽也颇有微词,《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关羽的过错是怎么记载的呢?  
   全文:  
  (在三国人物中,盛传最久的当属关羽,唐代已将关羽的庙,称做“武庙”,与孔子的“文庙”相提并论。关羽身后的荣耀,不仅为列代帝王将相所望尘莫及,就是“文圣”孔子也自叹不如,史书《三国志》在肯定关羽功绩的同时也批评他“刚而自矜骄子士大夫”,他的骄傲性格在他事业繁荣高峰之际达到了顶点,导致了他的兵败麦城,被敌人活捉并杀害的悲惨下场。不管史书还是演义怎么写,时至今日,民间仍对关老爷顶礼膜拜,十分虔诚,那么,关羽文化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关羽的性格弱点是他“失荆州 
走麦城”的根源吗?) 
 
  中国长期以来,主要是在明清以后,特别是在清代,几百年来盛行关公崇拜,关帝庙遍于全国,大家一说关老爷都知道是关公,没有叫刘备“刘老爷”的,你叫刘老爷,还以为是传达室的刘老头呢。但是一叫“关老爷”都知道,而且还有这个话你这不是在关老爷门前耍大刀吗?叫关羽“关老爷”,这种关羽崇拜跟关羽自身的素质是有关系的,我们来看一看历史上的关羽怎么样,关羽之所以受到人民的广泛尊敬和崇拜和他有许多过人之处是分不开的,《三国演义》里有很多这方面的故事,什么斩颜良、 
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单刀赴会等等都是大家很耳熟能详的段子,不用说了,就说刮骨疗毒写得多生动啊,这是真事。当时华佗怕他疼说先钉一个柱子,柱子上再钉个铁环,你把胳膊伸进去给你绑住,省得你疼的时候挣扎,他说,别费这事了,没事,结果呢,刮毒的时候流下来的脓血盘都满了,有意思是在什么地方呢?但是在刮骨疗毒的时候,关公跟别人是一边割肉吃喝酒,一边谈笑自若,意志如此坚强堪称千古第一人《三国志.方技传》里面写到了华佗给人治病,它举了很多案例,说某地某人得了什么病,华佗怎么给他治,治好了。 
 
  某地某人得了什么病,华佗给他开刀,治好了。某地某人什么病,四方求医,花了不知多少钱眼看快死了,华佗把他救过来了,怪了,没写到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的事,里面当时写华佗给人开刀的事写到不只一处,华佗给人开刀都是让他吃一种叫“麻沸散”的麻药而且麻了以后呢,这个人啊就醉死无所知,就和喝醉酒死过去一样,一点都不知道,当然也就不疼了,所以呢,我就怀疑是不是给关羽刮骨毒,因为给关羽刮骨疗毒〈三国志。关羽传〉上有记载,可能不是华佗,是另外一位外科专家,当然啦,也有可能就是华佗,没有写明,不过话又讲回来了,关羽如果真是吃了麻沸散,醉得跟死人似的,那就不好看了,而实际上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关羽他还就是没有吃麻沸散,没有麻醉过去,就是这么刮骨,流了满盆的血,跟别人喝酒吃肉,谈笑风声,所以这个〈三国演义〉关羽形象是建立在关羽的人格、无武艺、个性事实的基础上的,这部历史题材的小说看起来是很严格的现实主义的,实际上很多地方也很夸张,带有很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当然有些东西夸张得更多一点。比如说,关羽的胡子很有名,美髯公,是真的,历史上有记载,所以,诸葛亮给他回信的时候,就用一个“髯”字来提,我从这个地方推测关羽可能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血统,他可能祖先是白种人,因为中国人一般来讲没有连鬓胡子这个“髯”就是指两腮的胡子都很长,须是指下巴底下的胡子,像他的刀,青龙偃月刀当然就是那个时候的长度比现在要短,重量要比现在轻,八十二斤,按现在的重量来算也有五六十斤呢。甭说斩颜良、 
诛文丑咱们能把它扛起来就算不错,是不是,有很多浪漫主义的写法给大家留下更深的印象。 
 
  (关羽出生于东汉河东解县,现在的山西运城市解州镇常平村,当地一个豪强仗势欺人,民愤极大,关羽将那个恶霸除掉后逃难江湖。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时,关羽遇到刘备召集人马,便个别张飞一起追随刘备,当时他只有23岁,关羽被作为被推崇至今的武圣人,他的名望到底是怎么树立起来的呢?) 
 
  我们应当说无论是〈三国演义〉也好,〈三国志〉也好,确实很多地方都表现了关羽的高贵品质。最重要的一条关羽这个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种非常重要非常可贵的品质,就是重然诺、轻生死,重义轻利,十分看中人和人之间的情义。我答应你的事情我一定做到,就是诚信,人和人之间交朋友要真诚,所以大家都感到像关羽对刘备对张飞这种感情非常可靠,我们就需要跟这样 
 
  的人交朋友。你看关羽对刘备那真是忠心耿耿,对张飞这些人多好,曹操对他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金挂银,美女锦袍,他就留下一匹赤兔马,为什么,有了这马我就可以千里寻兄,很快就可以找到我的兄长,所以跟朋友之间这种重情义,给大家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因为每一个人,不管多么强大,他总是一个个体,他都需要朋友。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好汉还需要 
 
  三个帮呢,何况我等凡夫俗子,谁都需要朋友,谁都需要靠得住的朋友。所以关羽后来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重用、信任,跟他这种品质是分不开的。刘备得了荆州以后,后来又得了益州,得了益州以后,他就把根据地设在益州了,派关羽董(督),就是董事长的“董”,督就是总督的“督”,荆州事,就是把荆州的军事、民政、财政,所有大权交给关羽,你想对他是多么信任,也可想 
 
  而知关羽能力之强。因为荆州北拒曹操,东防孙吴,这是战略要地。实际上,确实在《三国志》中记载了他很多武艺高强、所向无敌的事迹。现在我们回到仕号上来,我们知道古人比较有名的人死了以后,皇帝都会给他们一个谥号。我们从这个谥号的变化当中就可以看出关公崇拜的发展。我们看以下所以这些谥号,特别是到后来,包括雍正皇帝给他长达24个字的谥号,这里头最重要的用咱们现代术语来说,你写文章不是要有关键词吗?你打电脑查什么文章把关键词输入,这24个字的关键词是什么,就是忠义神武,或者说忠、武,这个武,武艺高强到什么程度,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一般人做不到的,也就是说忠、义和武,这三个字就代表了关羽的个性和他的能力。这三个字是什么关系呢?哪个字是基础啊,是武,是他的神武,我们知道历史上忠义之士历代都有,就 
 
  光是三国期间就有很多,徐庶、孙权、鲁肃,举出一大帮都是忠义之士。为什么他们没有形成崇拜,关键就是,关羽除了忠义以外,他的神武,就是他那种超凡的神武的能力,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安全感,再加上他的忠义,这个神武就能够保护众人,保护江山社稷,如果没有忠义,光有神武那是绝对不行的,一般的人都有一个印象,三国武艺第一人是谁啊?吕布,肯定是吕布,是不是? 
 
  你想三英战吕布,张飞按照关羽的说法,关羽曾经跟曹操说因为他斩颜良。曹操欣赏得不得了,马上封他为汉寿亭侯,关羽说,我不足道。吾弟,我弟弟翼德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口袋里掏一个小钥匙出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所以曹操一听,马上跟手下的诸将说,以后见到张翼德要格外小心,不能轻敌,所以为什么张飞在长坂桥上一站,曹操底下的军队就大乱了,就 
 
  是这样,张飞跟吕布大战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关羽加进去又打了三十回合还不行,最后刘备出马,而在那之前,曹操六员大将都是许褚、李典、于禁,那都是名将,六个人才把吕布打败,但是吕布这个人呢?生为大将实乃小人,此人是不讲信义,反复无常,所以吕布虽然武艺高强,但他始终不能得到中国人的尊敬就在于此。因此,神武是基础,但神武她不能离开忠义,只有既忠义又 
 
  神武者,如关羽,才能得到广大中国人上至皇帝下自平头百姓的普遍崇拜。所以,忠、义、武三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融为一体的。无论是统治者利用他也罢,老百姓尊敬他也罢,都看中的他这三条。 
 
  (关羽和其他三国英雄在个人品格上有着鲜明的不同,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忠义凛然,立身行事光明磊落。关羽的这些性格特点正是中国传统理论道德所称道的,然而在关羽身后被推崇、美化、神化的过程当中,史学界和评论界对关羽也颇有微词。《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关羽的过错是怎么记载的呢?) 
 
  关羽当然也有缺点,在《三国演义》里也写了,他对士卒,对他手下的士兵不错,而骄于士大夫,这对地位高的士大夫包括那些大将他就瞧不上,比如当时黄忠投降以后,刘备封了他关羽就不太满意,马超归顺了刘备以后,刘备马上给他封得地位很高,关羽也不太高兴,怎么刚刚归顺我们就封地位那么高,跟我几乎平起平坐,关羽就写信给诸葛亮,说怎么样,诸葛亮这信写得有水平,把张飞、马超都夸了一番,但是说跟你您比还是差了点儿,关羽看了很高兴,就把这信给别人看,你看看诸葛亮对我的评价,丞相对我的评价,关羽比较骄傲。这个骄傲本来是一种个人修养,但是个人修养对于官员来说,特别是对于手握大权的官员来说,个人修养的高下往往会影响自己手中权力的使用,关羽怎么会失掉荆州啊?他是一错、再错、三错,第一错孙权派使者为他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希望两家联姻,关羽不仅不答应而且还辱骂使者,孙权大怒,因为使者就代表孙权,你辱骂使者实际上就等于骂了孙权。 
 
  我讲的都是《三国志》的记载,《三国演义》当然更进一步渲染。第二错,由于关羽平时骄傲,看不起同僚,特别是有一些地位比较高的大将,因此跟他一同防御荆州的糜(芳),糜(芳)是南郡太守,地位很高了,还有一个大将傅士仁,他们呢,平时不显,到关键时刻这个问题就显出来了,为什么?因为关羽得罪了孙权以后,孙权就写密信给曹操,因为当时曹操正受到关羽大军的压力,他都准备迁都了,孙权就建议干脆我跟你两面夹击从背后夹击关羽,结果呢,在关羽受到背后攻击的情况下,糜(芳)和傅士仁按兵不动,不予支援。这就是关羽平时由于个人修养的欠缺造成的后果现在显露出来了,但是他紧接着犯了第三个错误,关羽知道这个事情以后就大怒说还当治之,我回去以后,等我把孙权、曹操都打败以后,回去我好好收拾他们,还当治之。其实关羽当时应当采取措施缓解糜(芳)和傅士仁的矛盾,现在大敌当前一致对外,这是最重要的。结果他扬言要回去我好好收拾他们,那你想想看,这还得了,那就不是杀头的问题是灭族了。这两个人干脆就投降了,投降孙权了。所以,关羽由于他的这个重大错误使蜀汉元气大伤,失去了荆州。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